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5年11月30日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迈出了国际化道路的关键一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阻碍,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文章主要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以及当前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最后分析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
关键词:特别提款权;国际化;策略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56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8月23日表示,河北、山西等11个省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2011年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2012年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这一年两次降息的过程中央行出台了利率市场化政策,降低了存贷款利率,放宽了浮动幅度,此外资本项目的开放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其中QFII、RQFII推进也不断加快速度,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健全。2013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保持快速增长,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和深化。2014年,中国银行先后与瑞士、斯里兰卡、俄罗斯、卡塔尔和加拿大5个国家的央行签订了新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韩国、香港、阿根廷、新西兰、蒙古、泰国、哈萨克斯坦以及巴基斯坦8个国家或地区续签了这一协议;资本市场双向全面开放:73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渠道逐步拓展,RQFII试点扩容、沪港通和RQDII机制正式推出。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被推进,尤其是人民币纳入SDR,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人民币跻身于全球主要货币之列,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将得到广泛的使用,同时有助于降低国内企业的汇率风险,提升人民币对大宗商品的定价能力,加入SDR会增加人民币成为各国储备货币的可能性。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一)美元加息刺激人民币贬值。美联储最近宣布调整美元利息,将其利息上调,美元的加息使得人民币面临更多的挑战,美元加息增加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国内资本不断外流,持有人民幣为国际储备的国家抛售人民币,使得市场中人民币的流通增多,贬值压力增大,币值不在坚挺。
(二)人民币回流机制不完善。当前人民币的回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经常项目的回流;二是资本项目的回流。经常项目的回流,不论是汇出还是汇入,都不存在任何的限制。资本项目的回流目前并没有完全开放,除了FDI可以自由流动以及开放“沪港通”之外,其他资本交易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离岸市场自身限制。离岸市场自身缺乏一个稳定的货币锚,离岸市场对汇率和利率定价的时候参考在案市场的交易,离岸市场的外汇交易大多是用于对冲资产价格风险或套利套汇,并没有真实的贸易需求,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当在岸市场的货币锚在起作用时,离岸市场的汇率定价都跟着在案市场走。当前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呈现单边贬值的现象,央行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管是通过中资银行卖出美元,还是控制境内人民币流向境外市场套利,其目的都是稳定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可以维持汇率稳定,从长期来看,因为与市场的互动关系不明确,不能很好的掌握市场的变动关系,其政策导向不明显,汇率波动趋势不明显,不能维持人民币币值的坚挺。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研究
(一)提升监管能力加强风险防范。蒙代尔三角理论提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到达,根据蒙代尔三角理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监管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宏观审慎,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风险防范,减少信息不对称,规范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效率,降低不确定性。
(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8.11汇改为汇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有利的国际舆论空间以及稳定的市场预期,但是当前的汇率形成机制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其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需要完善境内外外汇市场投资者结构。二是加强外汇市场风险监测,健全外汇交易数据报告库制度,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外汇市场运行状况及演进趋势。
(三)发展金融衍生品工具。随着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不断完善,利率和汇率的波动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故而市场需要套期保值的衍生工具。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存在的套期保值产品主要是利率互换协议和国债期货等利率衍生工具,因此在汇率衍生工具领域有很大完善空间。完善利率衍生工具和发展汇率衍生工具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提高金融市场产品的层次,完善金融体系建设。
结论:随着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迈出了很大一步,但是市场的不稳定,离岸市场汇率的波动都在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此不管是提升监管能力,还是完善汇率机制其目的都是维持人民币币值的坚挺,市场的稳定,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余道先,王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5(03):1-5.
关键词:特别提款权;国际化;策略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56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8月23日表示,河北、山西等11个省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2011年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2012年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这一年两次降息的过程中央行出台了利率市场化政策,降低了存贷款利率,放宽了浮动幅度,此外资本项目的开放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其中QFII、RQFII推进也不断加快速度,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健全。2013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保持快速增长,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和深化。2014年,中国银行先后与瑞士、斯里兰卡、俄罗斯、卡塔尔和加拿大5个国家的央行签订了新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韩国、香港、阿根廷、新西兰、蒙古、泰国、哈萨克斯坦以及巴基斯坦8个国家或地区续签了这一协议;资本市场双向全面开放:73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渠道逐步拓展,RQFII试点扩容、沪港通和RQDII机制正式推出。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被推进,尤其是人民币纳入SDR,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人民币跻身于全球主要货币之列,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将得到广泛的使用,同时有助于降低国内企业的汇率风险,提升人民币对大宗商品的定价能力,加入SDR会增加人民币成为各国储备货币的可能性。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一)美元加息刺激人民币贬值。美联储最近宣布调整美元利息,将其利息上调,美元的加息使得人民币面临更多的挑战,美元加息增加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国内资本不断外流,持有人民幣为国际储备的国家抛售人民币,使得市场中人民币的流通增多,贬值压力增大,币值不在坚挺。
(二)人民币回流机制不完善。当前人民币的回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经常项目的回流;二是资本项目的回流。经常项目的回流,不论是汇出还是汇入,都不存在任何的限制。资本项目的回流目前并没有完全开放,除了FDI可以自由流动以及开放“沪港通”之外,其他资本交易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离岸市场自身限制。离岸市场自身缺乏一个稳定的货币锚,离岸市场对汇率和利率定价的时候参考在案市场的交易,离岸市场的外汇交易大多是用于对冲资产价格风险或套利套汇,并没有真实的贸易需求,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当在岸市场的货币锚在起作用时,离岸市场的汇率定价都跟着在案市场走。当前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呈现单边贬值的现象,央行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管是通过中资银行卖出美元,还是控制境内人民币流向境外市场套利,其目的都是稳定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可以维持汇率稳定,从长期来看,因为与市场的互动关系不明确,不能很好的掌握市场的变动关系,其政策导向不明显,汇率波动趋势不明显,不能维持人民币币值的坚挺。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研究
(一)提升监管能力加强风险防范。蒙代尔三角理论提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到达,根据蒙代尔三角理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监管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宏观审慎,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风险防范,减少信息不对称,规范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效率,降低不确定性。
(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8.11汇改为汇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有利的国际舆论空间以及稳定的市场预期,但是当前的汇率形成机制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其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需要完善境内外外汇市场投资者结构。二是加强外汇市场风险监测,健全外汇交易数据报告库制度,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外汇市场运行状况及演进趋势。
(三)发展金融衍生品工具。随着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不断完善,利率和汇率的波动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故而市场需要套期保值的衍生工具。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存在的套期保值产品主要是利率互换协议和国债期货等利率衍生工具,因此在汇率衍生工具领域有很大完善空间。完善利率衍生工具和发展汇率衍生工具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提高金融市场产品的层次,完善金融体系建设。
结论:随着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迈出了很大一步,但是市场的不稳定,离岸市场汇率的波动都在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此不管是提升监管能力,还是完善汇率机制其目的都是维持人民币币值的坚挺,市场的稳定,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余道先,王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