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由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依托兼顾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目标的教育媒介对教育者实施的教育活动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以及未来影响效果的总和。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内涵探讨出发,从教育者、大学校园环境、注重个体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习惯养成三个层面阐释了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提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067-01
长期以来,各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内涵给出了不同释义。通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现有文献归纳、总结后,本文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由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依托兼顾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目标的教育媒介对教育者实施的教育活动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以及未来影响效果的总和。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主要包括在特定的时间段之内实施、针对大学生进行、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教育影响评价不仅仅应当包括校内大学生所直接呈现,也包括未来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大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效果。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内涵的分析可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特定环境下(大学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传递者与影响者。其自身专业素养、人格魅力、做事风格以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直接或间接的传递给受教育者。长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证明,只有具有较强专业素养、人格魅力,并且能够与大学生“打成一片”的教育者才能够赢得新生代大学生的敬佩、爱戴,进而直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从自身教育背景、教育经验出发,结合当前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大量汲取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理论、专业技能,努力夯实自身政治素质。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需要,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努力与新生代大学生思想动态接轨,结合新生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将所遇到的问题理论化,并在后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进行再创新。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构建积极、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高校环境
构建积极、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良性高校环境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大学校园是学生从高中集中式时代到进入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其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积极、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良性高校环境,包括:大学校园以及大学校园周围与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校园文化氛围、宿舍文化氛围、社团文化氛围,以及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而形成虚拟社区文化氛围(例如,微信圈、公众号、学校网络社区,等等),这些实体校园文化氛围与虚拟社区文化氛围的好坏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立足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构建成“实——虚”相结合的教师、学生、校园环境三维立体化教育形式,能够在大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之中遇到问题时快速与教师、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形成良性互助的高校环境,通过显性教育形式、隐性教育形式相结合方法,促成大学生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同时,构建积极、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高校环境还包括对于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事件、扰乱校园教学环境、不良社会风气零容忍,构建顺畅、高效的上报渠道,运用法律武器,切实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
三、注重个体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习惯养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大学时间阶段内特定时间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教育活动。关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讨,应当包括大学阶段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初到大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学习、工作后思想转变的整体效果。大学阶段在校时间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其他教育阶段或走出校门之后相比,其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广泛、品德习惯养成之效率是其他阶段不可比拟的,但是如何维持大学校园环境之中塑造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是亟待研究的学术问题。本文认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从根本上是要求其能从特定大学校园氛围之中将学生培养成为自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日后走入社会之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之中,自觉纠正错误思想瑕疵能力的个体,并在此过程之中逐渐树立、保持、积极实践伟大理想,努力将自身塑造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05)
[2]龙汉武.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四要素[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4(05)
作者简介:
尚进(1987.09-),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提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067-01
长期以来,各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内涵给出了不同释义。通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现有文献归纳、总结后,本文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由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依托兼顾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目标的教育媒介对教育者实施的教育活动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以及未来影响效果的总和。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主要包括在特定的时间段之内实施、针对大学生进行、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教育影响评价不仅仅应当包括校内大学生所直接呈现,也包括未来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大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效果。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内涵的分析可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特定环境下(大学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传递者与影响者。其自身专业素养、人格魅力、做事风格以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直接或间接的传递给受教育者。长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证明,只有具有较强专业素养、人格魅力,并且能够与大学生“打成一片”的教育者才能够赢得新生代大学生的敬佩、爱戴,进而直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从自身教育背景、教育经验出发,结合当前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大量汲取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理论、专业技能,努力夯实自身政治素质。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需要,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努力与新生代大学生思想动态接轨,结合新生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将所遇到的问题理论化,并在后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进行再创新。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构建积极、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高校环境
构建积极、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良性高校环境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大学校园是学生从高中集中式时代到进入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其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积极、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良性高校环境,包括:大学校园以及大学校园周围与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校园文化氛围、宿舍文化氛围、社团文化氛围,以及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而形成虚拟社区文化氛围(例如,微信圈、公众号、学校网络社区,等等),这些实体校园文化氛围与虚拟社区文化氛围的好坏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立足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构建成“实——虚”相结合的教师、学生、校园环境三维立体化教育形式,能够在大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之中遇到问题时快速与教师、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形成良性互助的高校环境,通过显性教育形式、隐性教育形式相结合方法,促成大学生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同时,构建积极、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高校环境还包括对于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事件、扰乱校园教学环境、不良社会风气零容忍,构建顺畅、高效的上报渠道,运用法律武器,切实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
三、注重个体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习惯养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大学时间阶段内特定时间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教育活动。关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讨,应当包括大学阶段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初到大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学习、工作后思想转变的整体效果。大学阶段在校时间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其他教育阶段或走出校门之后相比,其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广泛、品德习惯养成之效率是其他阶段不可比拟的,但是如何维持大学校园环境之中塑造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是亟待研究的学术问题。本文认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从根本上是要求其能从特定大学校园氛围之中将学生培养成为自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日后走入社会之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之中,自觉纠正错误思想瑕疵能力的个体,并在此过程之中逐渐树立、保持、积极实践伟大理想,努力将自身塑造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05)
[2]龙汉武.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四要素[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4(05)
作者简介:
尚进(1987.09-),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