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必在舌尖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虽不看电视,但也晓得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当下搅得举国谈舌尖——我仿佛看见13亿人正飞快掀动着13亿枚鲜红亮丽的舌尖大谈舌尖。刹那间我甚至产生一种恐慌感,觉得自己正在被无数舌尖包围和淹没……常言道,哪壶不开提哪壶,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忽然接到媒体电话,一位漂亮的女编辑轻摇舌尖,要我以“舌尖上的……”为主题写篇文章。我郑重地谢绝:“我是舌尖反对派,写来岂不扫人雅兴?何况所有市民正在兴头尖上……”
  是的,我是舌尖反对派。所以反对,是源于我根深蒂固的美食偏见或饮食观念——如果不能称之为信念、理念——我认为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吃太看重了、太执著了。诸如“民以食为天”、“食不厌精”、“食色性也”等说法简直数不胜数。总之在吃字上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过多,远远超出维持自身生命的需要。值得么?
  说句未必纯属笑话的话吧,中国人之所以总是眼巴巴看着别人一个又一个捧走诺贝尔奖,原因除了以前我说过的学英语耗掉过多脑细胞之外,此刻我还想加上两条:机心、吃心。国人机心太重,几乎个个老谋深算以至老奸巨滑。官场、职场自不用说,甚至学府之人亦城府极深。如果说西方人富于野心,总想称王称霸,日本人富于匠心,多有能工巧匠,那么国人则富于机心,为此活得焦头烂额纠结万分,哪有多少心机干正经事?此外就是舌尖过于敏感,吃心太重。除了机心就是吃心。说白了,除了勾心斗角就是挑肥拣瘦。众所周知,西餐就那么几个菜式,往往一个汉堡包就把肚皮打发了;至于“日本料理”,常规性的也不外乎那么几样,即使市县长官或企业老总,中午也常常吃完酸梅干盒饭就一抹嘴干活去了。餐馆菜单也足够简单且长年不变。哪里像吾国这边不断花样翻新,一个星期不去就莫名其妙了。说得夸张些,看菜谱活像看学术专著,边看边猜,边猜边看,光点菜就耗掉半个小时,整个吃完不耗掉小半天或小半夜才怪。啧啧!
  所谓“舌尖上的中国”,换成鲁迅先生的说法:中国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厨房。若让我“翻译”一下,中国是个超大的饭局。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警察老板抑或学者教授,无不是这个厨房这个大饭局的食客。既是饭局,那么必有局外工夫——心尖与舌尖的完美结合,机心与吃心的高度和谐!于是乎,官员忘了公务,警察不抓小偷,学者无暇著书。恕我偏激,当下中国社会种种弊端,舌尖难辞其咎——都是舌尖惹的祸!
  也许你说文化名人中不是也有看重舌尖感受的吗?如梁实秋、汪曾祺、王世襄等人都好像专门写过谈吃的文章。但相比之下,对吃不那么津津乐道的人绝对是大多数。鲁迅连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了。胡适为人相对随和,时而出席饭局,可你知道他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一次他在日记中写道:“席上一班都是俗不可耐的人。吃了饭,他们便大赌,推三百元的牌九。一刻钟之内,输赢几百。……和一班人作无谓的应酬,远不如听两个妓女唱小调子。”无须说,较之舌尖感受,适之先生看重的更是耳膜感受,哪怕震动耳膜的是妓女小调——那也不至于“俗不可耐”。孔老夫子虽大约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首倡者,但也显然更欣赏作用于耳膜的音乐,在齐国听了《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对弟子颜回的箪食瓢饮也极为欣赏。并且断然表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而如今饭局上的衮衮诸公,“义而富且贵”者能有几何?
  其实,纵使对健康来说,舌尖太挑剔也没什么益处。前总理朱镕基就很赞同台湾王永庆的养生之道:吃得简单,越复杂越活不长。“王永庆从不吃山珍海味,而是以小菜为主,有时候吃一个鱼头,几片藕,一碗稀饭。”结果,同是巨富,王永庆仙风道骨,自有一种清癯、清虚、清高之美。而大陆巨富哪个不油光满面肥头大耳?当然,我不反对美食本身,更不反对富有人文情趣的美食、民间美食。我只是不赞成过度追求舌尖感受以及由此衍生的种种社会弊端。为今之计,敝人斗胆建议,较之“舌尖上的中国”,莫如来个“笔尖上的中国”——人人妙笔生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或者来个“脑尖上的中国”——削尖脑袋钻进诺贝尔奖获得者行列。果真如此,何其快哉!没准全国人民为之“三月不知肉味”!
  一句话,中国何必在舌尖?
  [感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造成轰动一时的热烈反响。然而在举国狂欢、大排筵宴的“舌尖”风潮之中,国民性问题亦随之浮出水面。饮食饭局不仅是国人日用生存之必需品、人脉发展之交际场,更成为众多“吃客”的生活乐趣与人生目的。与终日火爆热闹、珍馐陈列的厨房食府相比,曲径通幽的书房学府则不免备受冷落、适成两极。当今之计,要在不以口腹之欲自限,树立起自强不息、日新月异的国民信仰、价值观念,创造气象远大、追求卓越的新风尚。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赤山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她和普通人有些不一样。  从出生那天起,她就只能坐在轮椅上,舞动着比别人短很多的胳膊。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推着轮椅上的她找到学校,却没有一位老师接收她,无论母亲怎样苦苦哀求,都于事无补。  一个残疾孩子,再不学点知识,这辈子可怎么过啊?母亲不甘心,买了书本,自己在家做起了私塾先生。没想到,母亲的教鞭居然把她送进了大学的校门。从此,她变成了父母的骄傲。她确实和别人不一样,她上完了大学,学会了唱歌,在
期刊
读清袁枚诗《推窗》:“连霄风雨恶,蓬户不轻开。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叹其用词精准,其一“扑”字,活脱脱将一窗风雨后的远山美景跃入作者眼中时的欣喜之情,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今晨,打开临江的这扇窗,见一窗的湖光山色,裹着晨曦扑面而来,那份欣喜,使我一整天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只见,儿时一弯玉带似的蜿蜒曲折的浣江,已变成有着上千亩湖面的宽阔江面。以前因乌桕林高大茂密,遮挡住了人们观察的视线,而今,彩云
期刊
在论证过程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论证的层递式,又称推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递式结构的特点。  层递式的基本结构分为两类:  一、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路线结构文章,展开议论分析。这种结构纵向开拓,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期刊
如果我们把小小说比作百花园中的花朵,那么王永春的《娘心里没啥》,就该是一朵色香味俱全的奇葩,特别值得我们欣赏。  其色首先表现在情节的设计上使用了多种手法。一是误会法。儿媳的两千元钱不见了踪影,便认为是婆婆偷了自己的,而实际上呢,是忘了放的地方,后来,自己找到了,真相大白。二是一波三折法。公安局来人问是否被盗过两千元钱,我们读到这里,会认为儿媳的钱是小偷偷走的,可再往下读,知道儿媳的钱没有被偷走,
期刊
优雅是件很难的事情,比矜持难,比无赖也难。矜持能装,无赖更容易,不要脸就无赖了,可是,优雅不行。优雅要气质,要资历,要岁月沉淀,要那份从容和风淡云轻、闲云野鹤。优雅地老去就更难。老了,难免长了皱纹,衣服也不讲究了,妆也不化了。也说东道西了,忘性也大了,所以,翻着旧照和别人说,看,他年轻时追求我,我不同意。因为老了,所以,也许什么都可以原谅。  记得小区里有个老人,一头银发,大红的衣服多,时常穿牛仔
期刊
红尘中为你和一曲歌谣  林小耳  哥哥,我要为你擦亮锈剑  引出几丝星光,替你温一壶好酒  你且饮七分入肠  风从哪一片原野吹来  远比酒气更为迷人,你嗅见草香  世界持续消瘦,天涯的尽头  两千年前的传说至今游走  虞姬和乌骓都已成云烟,哪管它世事  白云苍狗,你只在纸上成就  自己的江湖。你一直就是霸王  哥哥,你坐拥的城池  尘世的浮华被一再抽走  我不是美人,舞不出倾城水袖  但我还有歌喉
期刊
许多人都会陶醉于山水之中,杭州的“老市长”白居易中意西湖,写下了“未曾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明代大才子袁宏道说过“青山可以健脾”。这种对山水的热爱,是切身之感。清代文人金圣叹平生倒不见得怎么爱山水风物,但到了要砍头时,却遥望山水,说了一句“好山色”即告别人间。可见金圣叹能视死如归,却抛不下大好河山。  其实,久在世俗中挣扎,累累地讨着生活的人,静心思索,常有一种摆脱喧嚣的意念。我们都会有这
期刊
从古至今,中国诗坛创造了许多奇迹: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奇迹,它们高耸于文学的高原之上;白话进入诗歌是奇迹,它拓展了诗歌的空间,开始了诗歌的新纪元;朦胧诗是奇迹,它打破了诗歌的封闭状态,丰富了诗歌的艺术手法;口语进入诗歌也是奇迹,它解构了诗歌的传统主张,开启了诗歌的新生之门。20世纪80年代中期,诗歌形态与诗歌精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朦胧诗派挥手告别的“第三代诗人”,刻意追求诗歌语言的口语
期刊
看电影,一部新上映的大片。很多人是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买到票的。故事临近结尾,有人已经站了起来,开始退场。但影片并没有结束,主题音乐还在响着,很好听的旋律;演职人员的字幕,才刚刚打出,中间还穿插着一些拍摄花絮什么的。更多的人站了起来,退场,一边往门外走,一边扭头张望。没有几个人有耐心等到“the end”,虽然那可能只是一两分钟的时间。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离场,似乎有什么急迫的事情等待着他们似的。可是
期刊
【考点阐释】  小小说因其鲜明的人物形象、独到的艺术构思、个性化的语言特点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等,为广大读者津津乐道,因此,小小说已成为语文考试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语料。就小小说而言,设题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分析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二是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三是探究小说深刻的主题,四是剖析小说语言艺术或表达技巧,五是联系实际发掘小小说的深层意蕴。  【阅读指津】  小小说阅读鉴赏的着眼点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