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走向生活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sky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杜威也说“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能绽放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人们逐渐认识到新鲜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将学生、教师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从而做到“寓教于乐”,“学用结合”。以下就如何创设小学英语生活情景化问题进行了探析。目的是让英语走进我们的生活,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从而提高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语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1.展示生活中的素材,促使学生真实感悟。英语课本中的很多单词和句子都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静止抽象的文字教学转化为动态具体的生活式教学。
  2.再现生活化的情景,帮助学生模拟体验。英语课本中有许多内容与真实生活有关,如购物、过生日、新学期、问路、打电话等,教师精心设计相应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并运用语言。
  3.设计生活化的活动,强化学生语言实践。生活化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
  4.探索生活化的学习,巩固学生语言习得。在学校生活的不同阶段、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学习英语,巩固学生的语言习得。
  二、拓展生活化的课堂活动时空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
  美术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给我们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校园文化的布置。国外教育家雅克·哈拉克曾说过,“非正式教育是一种典型的终身过程。每个人通过日常经历,通过来自周围环境的教育影响和教育资源,习得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是不容忽视的。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一星期至少有一次英语广播,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
  2.努力开发生活化的活动空间。(1)利用节日、生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母亲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孩子们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地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2)留心校外丰富的教育资源。例如,校外师生相遇,教师可以主动用英语打招呼,在进行交谈时有意识地应用课堂教学中已学过的单词、口语,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
  《新课标》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做到有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下面我把自己积累的一些简便易行且丰富多样的英语课外作业做以下小结。
  1.交流性的:课外,把所学的内容表演给家长看,有时可以让家长一起表演,并主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另外,每节课前,我让学生轮流表演他们精心准备的节目。
  2.习得性的:让有条件的学生每天坚持听读课文录音,听儿童英语广播,把自己模拟最得意之处录制下来,和同学一起欣赏或进行评比,选出“英语小博士”。并鼓励、培养学生阅读英语卡通故事书,看英语VCD,欣赏儿童英语歌曲。
  3.操作性的:如让学生给家庭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标签,学生为了达到美观这一目睥,他们书写标签、设计标签时就会非常用心,这样既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也能提高书写水平。我们还可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收集、摘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等等。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会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的课外英语而高兴。
  4.创造性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小组或教师帮助学生配对,让学生创造性地改编对话或排演短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只要教师有心点拨,同学们互相合作,学生会表演出一个比一个更好的剧本。另外,还经常让学生编辑一些英语小报,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精心策划、各显神通,培养了创新思维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标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的最好体现,生活化教学使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而且使学生在学会用英语做事的同时,学会了做人,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对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Abstract】The statement of Emperor Han Wu’s “paying supreme tribute to Confucianism while banning all other schools of thought” was put forward by Dong Zhongshu, which aroused widespread debate. Many
【摘要】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并分层推进的过程。教师应从“层层递进阶梯式”和“因材施教阶梯式”的双阶梯式英语写作指导入手,使学生勇攀英语高峰,最终达到英语写作高水平。  【关键词】阶梯式 因材施教  所谓双阶梯式英语写作指导就是 “层层递进阶梯式”英语写作指导和“因材施教阶梯式”英语写作指导。  一、双阶梯式英语写作指导意义  英语写作作为一种综合技能,从单词到语法,从造句到
【Abstract】In Macbeth, the vivid mental portray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plot show us the process of Macbeth’s changing from a national hero to a regicide traitor. As a meritorious general for coun
【Abstract】A Chinese famous thinker, scientist Qian Xuesen, proposed a thought-provoking question: why couldn’t our school always cultivate outstanding talents? This problem points out the misunderstan
【摘要】本文从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角度出发,结合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现状,分析探讨了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缺失,并强调了其重要性,它有利于改善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消极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 情境 应用策略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更多的强调学习者的能力,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现在的教学应转变思想,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强调了听力和交流在教学中的重要地
【摘要】三年级作为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必须初步掌握语音拼读规则,而语音拼读技能需要大量的操练来巩固,因此积极开展课外语音拼读成了必经之路,在家校协作的基础上,教师、家长及学生三方面形成合力,积极拓展语音拼读,共同落实语音知识,全面助力语音教学。  【关键词】家校协作 语音拼读 课外延伸  随着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小学英语教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三年级作为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语音学习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科技的诞生不但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便利,譬如多媒体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多样化的MOOC也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但信息时代也给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带来了挑战,如IPAD, IPHONE、手机以及高科技的产品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些干扰。西京学院针对“每人一机,机不离身,半天不见,魂不守舍”的依赖症提出手机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使用性可行性方案。  一、手机QQ平台在大学
【摘要】英语教师的个人成就感与其能力的提升和建立融恰的师生情感具有很大关系。对于英语教学而言,教师越是对师生关系与个人评价关注,越习惯应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是关心个人的发展则会侧重于以学生为中心模式进行教学。深入探讨英语教师的目标取向与教学方式的关系有利于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成就目标定向的理论作为基础,探讨英语教师的目标取向和教学方式的特征与关系。  【
【摘要】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17世纪,茶叶进入英国,从此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广式早茶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分支,英式下午茶则是英国茶文化的重要代表,但二者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文化内涵上都有很大差异,同时也对中英家庭观念产生较大影响。通过物质和精神方面对两者的对比,可以发现广式早茶所体现的务实、质朴的市民家庭观念和英式下午茶所体现的重视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贵族家庭观念。  【关键
【Abstract】This essay investigates into the prior literature to find out th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online peer review on three categories:th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peer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