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梳”漂泊下南洋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ko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生计无奈“自梳”
  民国七年,在一间深褐色的小瓦房里诞生了这个家的第二个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儿。她圆碌碌的双眼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开始了她命运多舛的人生。这个女婴便是我的曾祖姑母。
  “那时候很穷,只有过年才有香喷喷的米饭吃,平时只能喝稀粥,日子过得很艰苦。我父亲和姑姑三岁就会做饭了,姑姑四岁那年患了水痘,一次煎鸡蛋的时候,眼皮上的水痘被锅里飞溅的油水溅到,那时候的医疗水平不好,家里也没什么钱,姑姑的一只眼睛就这样瞎了……”爷爷拿起烟,叹了口气,“这些都是我奶奶告诉我的。”
  在烟圈的笼罩下,爷爷的眼神变得有些迷离,似乎陷入深深的回忆中。过了半晌,爷爷嘶哑而带些疲倦的声音再次响起:“姑姑15岁那年有媒婆来说亲,奶奶不愿意姑姑这么早嫁人,便没有答应。”听爷爷说,当时生活越来越苦,高祖母想到南洋去打工挣钱,让曾祖姑母留在家里照顾家人,但是曾祖姑母不愿意。
  曾祖姑母与村里一些少女商量后,便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自梳(“自梳”一般是指女性把头发像已婚妇一样自行盘起,以示终生不嫁、独身终老。自梳后的女人被称为“自梳女”,也称“马姐”或“姑婆”。)于是,挑了吉日跟几个姐妹去观音菩萨前起誓,将自己最为整洁的衣服放到菩萨面前祭拜(家里实在贫寒,无法做新衣服,只能将最干净的衣服拿来祭拜)。祭拜完了,就一同去姑婆屋(即自梳女共同的住所),由老自梳女为自己解开长辫,梳成妇人的云髻,“一梳福、二梳寿、三梳静心、四梳平安、五梳自在、六梳金兰姐妹相爱、七梳大吉大利、八梳无难无灾。”再换上刚祭拜过的衣服,如此,自梳仪式算是完成了。
  
  身处异乡的悲哀
  爷爷说曾祖姑母“自梳”之后便跟几个女友结伴去了南洋,两个多月后就收到了她从南洋寄回来的信。
  “姑姑在信中说她一到那边就开始找工作,无奈人生地不熟,想起那边有几个关系比较疏远的姨婆,于是四处去打听,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她说那一个月真是深深感到在异乡的悲哀,想回来,但又不甘心。一个多月后,有个好心人介绍她们去养猪,一个月有9块大洋,那时候已经算多的啦。”爷爷停顿了一下,好像在回忆什么,然后接着说:“姑姑也有问到家里的情况。她的信不长,最后就叫我奶奶放心,她在那边没什么的,不用担心她了。”
  听到这里,我似乎也能感觉到曾祖姑母身处异乡的那种悲哀和无助。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她并没有在信中对自己的处境多做描述。“我奶奶给她的回信中就让她好好照顾自己,在那边小心一点。”
  
  略有起色的生活
  曾祖姑母在那边养猪养了三四年左右,就被人请去做保姆了。做保姆挺辛苦的,洗衣、做饭、清洁、伺候雇主等,什么活儿都得干。因为忠厚、勤劳,主人家对她还算不错,报酬比养猪时高了许多,而且时不时地还有点馈赠。
  爷爷说:“我姑姑在南洋省吃俭用,每次寄信回来的时候,都会顺带寄回一些钱。也多亏了姑姑这些钱,家里的日子总算没那么难过,逢年过节都能吃上米饭和肉菜了。我父亲告诉我,家里的人都很感激姑姑。奶奶家有六个小孩,最大的是我父亲,只有我姑姑一个女儿,我叔叔们结婚用的钱有一部分都是我姑姑寄回来的。姑姑每年都会写信回来,我奶奶跟我说,虽然每次的信都不长,但看到信就不会那么担心在外的女儿。”爷爷眯着眼睛又吸了一口烟,“一直到日本全面侵华,姑姑才没有寄信回来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听爷爷说,南洋地区的日军在撤退时,对一些地方进行了轰炸和掳掠。曾祖姑母工作的地方就遭到了轰炸,居民被迫躲进丛林、橡胶林里。雇主对曾祖姑母说:“阿梅,你回去帮我拿一个藤夹出来,里面有很多衣服和金器,拿出来都归你。”曾祖姑母说:“不行,我是您的佣人,我帮您取东西是应该的,但不能要您的东西。”当然,这些都是后来曾祖姑母回来对家里人说的。
  待全国解放之后,才再次收到曾祖姑母的信。“姑姑在信上问家里状况如何,家中有人否?抗日刚结束没几年,国共又开始内战,姑姑也担心家里有人去世。从姑姑去南洋那年开始,就没有回过家了,直到1953年。”
  
  回家探亲
  1953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四年,曾祖姑母终于回家探亲了。因为有很多东西要拿,所以她是坐船回来的,家里人全都到码头上迎接。阔别家乡20年,终于回家了,母亲见了女儿时只哽咽着说了一句话:“回来就好。”
  “姑姑那时候回来带了好多东西呢!两个麻包袋,两个大箩筐,还有一个大木箱,里面都是装得满满的。那些箩筐都很大,大概高150公分,直径有50公分,我们这边的箩筐都没有那么大个的。后来家里缺钱用的时候,就把箩筐卖了,一个卖了一百多块钱呢!那个木箱比箩筐还大,长150公分,宽150公分。那些麻包袋里装的有粮食、破旧的衣服,还有些碎布。那些破旧衣服是雇主家不要的,她把它们全部收起来,洗得干干净净的,带回来的时候就像新的一样。我奶奶对我们说谁需要衣服就去拿。那些碎布是从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上剪下来的,收起来还能缝一张被单呢!”曾祖姑母在家一待就是三四个月,这段时间就走访一下邻居,串串门,照顾母亲,之后就又回了南洋。从那之后,曾祖姑母每五年回来一次,每次都会带很多东西回来接济家人。
  “闹饥荒那时(笔者注:就是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姑姑回家探亲,带回来许多救命粮食。其中,大米有500斤,5个兄弟一人100斤。另外还有一些饭干,就是晒干的米饭。姑姑每次吃完饭收拾碗筷的时候,都会将剩下的米饭用袋子装起来,晴天就拿出来晒晒,晒干了放好,拿回来我们用水一煮又可以吃了。靠着她老人家的接济,我们才渡过那个难关的啊!”
  奶奶说:“姑姑对我们很好的,我和你爷爷结婚的时候她也回来过,还送了玉镯和耳环等饰物给我,每个侄媳妇结婚的时候都会收到她送的礼物。”
  听爷爷说,曾祖姑母每次回来穿的衣服都是一样的,白色上衣、黑色长裤,一直到她去世那天也没有见她穿过一件颜色鲜艳的衣服。我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后才知道,这一身白衣黑裤正是自梳女的典型打扮,脚下还踩着双木屐,不得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代表清心寡欲。曾祖姑母也的确做到了,一辈子清心寡欲,不但没有结婚,而且连“买门口”都没有。(笔者注:“买门口”又称“守墓清”,即自梳女找一死人出嫁,做死者名义上的妻子,以便将来可以老死夫家。自梳女要付给婆家一笔钱来“买门口”)
  
  孤独去世
  爷爷抽了最后一口烟,吐出一个淡淡的烟圈,把手上的烟放到烟灰缸里。“在姑姑六十多岁的时候,她写了一封很短但是很沉重的信回来。她说她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太舒服,把南洋的工作辞了,打算回家来。不同于往前的是姑姑那次改乘飞机回来,手里只拿了一个装衣服的藤夹,我们到广州机场去接她。过了几日,家里人便陪同姑姑去了广州的医院检查。轻轻的一张检查报告却重重地砸在每个人的心上——姑姑得了癌症,而且还是晚期。”我听到这里,不禁一怔,命运怎么这么弄人?好人为什么没有好报?“姑姑当时就说不治了,回家。姑姑这一辈子没有结婚,当然也没有儿女,所以到去世之前她都是在母亲家里过的。”
  奶奶告诉我,曾祖姑母去世前几个小时就被人送到了姑婆屋,因为自梳女是不可以在家中过世的。曾祖姑母去世前什么交代也没有,身上还是只穿着白色上衣黑色裤子,就这样安静地躺在了棺材里面,任由人们将泥土一铲一铲地覆盖棺木,把她深埋于地下。
  曾祖姑母的故事就在爷爷轻轻的叹息声中结束了,虽然她这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儿女,但是侄子、侄孙们都很尊敬她、感激她。曾祖姑母这不平凡的一生中经历的坎坷不是爷爷的描述可以形容的,我只能在脑海中不断地想象着我那素未谋面个性坚忍的曾祖姑母,想象着她人生的酸甜苦辣。“有的人死了,但是他永远活着。”此时,我想这句话正好用来形容我的曾祖姑母,她的身影会深深地印在我们家人的心里、脑海里。
其他文献
1978年间,您和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进行了深入的谈判,并宣布中美两国将在1979年的第一天全面恢复邦交正常化。对此您曾表示这是您在白宫生涯中作出的最明智的决定之一。 您觉得当时中美建交的最大阻碍是什么?而又是什么因素促使您在美国国会的阻力下依然极力推动中美邦交正常化?  A:当我当选为美国总统之后,我就将中美邦交正常化视为总统任期内的优先议题之一。我很欣喜地看到时任中国副总理的邓小平是位极具眼光和
期刊
张培刚先生与湖北息息相关。楚文化留下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这里产生了李先念先生等一批革命家,又出现了闻一多这样一批血性之人。张先生1913年7月10日出生在湖北红安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参加农业劳动,感受到农民生活和农业的艰辛,决心要为改变农业和农民生活找到一条出路。青少年时代,军阀混战,日寇入侵激发了他富国强兵的决心。这些思想影响了他一生的学术道路。  1929年春,
期刊
古人言“读经宜冬,读史宜夏”,读经需要专心,冬天寒冷,人都比较宅,自然也比较专心。读史容易入迷,夏天天光久,村儒秀才们也正好省下了灯油钱。不过对现代人来说,冬天挑灯读史,也是乐事一件。  末世景象总是不堪说。中国历代王朝末世,明末算最令人痛惜的,真是几十年乱象,万里烽烟瘴。西晋与宋虽然孱弱,但总还能力守半壁河山。八旗铁骑,一入山海关,没费什么力气就坐稳江山。李自成的大顺军何以只是行色匆匆地打了回酱
期刊
对于我们来说,民国是已经消逝的过去。短短六十年,关于民国我们就有很不一样的记忆。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民国充满仇恨怀有愤怒,称民国为“旧社会”,称我们所处的时代为“新中国”。直到有一天,原本生活在大陆,后又从美国转至台湾地区的陈丹青,再到大陆告诉我们一个“民国范儿”,那种温馨,那种气度,那种风范,真的是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从此,民国的记忆在我们心里就有了很不一样的建构——哪一个才是真实的?  历史
期刊
1967年10月21日,我身在美国华盛顿,发现自己被裹入一股宏大的人流,原因在当时简单明了。秋初回暖的阳光慷慨地洒在街道上,大批情绪激昂的群众为了越南的和平而游走街头。成千上万年轻人——不论性别、不论肤色,从四面八方聚拢,向五角大楼示威,要知道这可是世界上威力最强大的军事要塞。就在这一天,美国的年轻人们向他们的国家展示了最英俊的面孔。我疯狂地按动快门,傍晚时分胶卷已经用得精光。最后一张是最棒的。凝
期刊
这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杂陈的时代。  鼎革之际的北京,发生着目不暇接的变化。民国元年(1912)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周年,北京召开共和纪念大会。这一天,“大清门”(天安门正南方,已于1959年拆除,原址在毛主席纪念堂一带)牌匾改成了“中华门”牌匾。门前扎彩牌楼一座,前面恭悬隆裕太后的共和明诏,后面写“五族同庆”,中间安放黄亭子一座,内亦悬系明诏。前门楼子外,正中用松枝扎彩牌楼一座
期刊
2011年9月17日,美国民众发起了名为“占领华尔街”的活动,对他们而言,这个日子显得颇具讽刺意义。将近一个世纪前的1920年9月17日,《纽约时报》刊登了这样的大标题:“华尔街惊天爆炸,三十多人死亡,三百多人受伤;摩根大厦遭袭;发现炸弹碎片。”  1920年9月16日,一辆载有数百磅炸药和炸弹的马车行驶到华尔街23号的石墙大厦,这里是摩根公司的总部,也是美国的金融中心,几秒钟后巨大的爆炸声震动了
期刊
壹百年前,青州市北城社区这里曾是清朝八旗驻防城。如今的北城社区,除了主干道驼山路上的一座老宅院外,已很难找到当年满城的踪迹。这座当地唯一残存下来的满洲兵驻防城的官宅,如同一位苍老而衰微的老人,颤颤巍巍地站在新建小区“旗城家园”的面前,院前矗立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仿佛老人的一根拐杖,抵挡着开发商最后的推土机。  这是满族老人颜士会的老宅,目前只剩三间,砖木结构,四梁八柱。内厅两门上雕有龙和
期刊
1940年4月1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五次会议在重庆召开。在致开幕词时,蒋介石对来自社会各界、各个党派的与会人员说道:“我可以说今天我们抗战军事力量,比前半年更见充实,一切技术与组织更有进步,敌阀已经上了绝路,已经预备进入坟墓……”  通篇的致辞,蒋介石的神态都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坚毅,然而,谁都明白,真实的现实远非那么乐观。  战场上的接连失败,不仅令国土大片沦陷,也消解着整个军队的斗志;经济上,大后
期刊
法国摄影师Eric Lafforgue往返朝鲜四次,用照片为世人呈现了神秘的朝鲜。其中很多非常日常的视角,让我们得以了解朝鲜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的邻邦,一个仍然保守和固执的国度。  多年以来,由于政治体系和信仰的原因,朝鲜对于世界来说一直是个神秘的未知世界。战后60年,世界一直在飞速的发展,而对外封闭的朝鲜当属一个异类。这个神秘的国度有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方,它相对的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