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实施以来,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物理试卷的分析,发现中考越来越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审题后的分析概括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和推理、探究、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阅读能力和推理能力,帮助学生轻松应对中考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要在中考中取得高分,领会考题的立意是关键,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一)指导学生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没有直接的文字表述(含而不露),但解题时却需要用到的条件。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条件隐含的形式多样,题中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幅图、一个公式等都可能有隐含信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题中的隐含条件,使学生慢慢提高分析能力,这不仅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更是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其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 指导学生分析题中的不确定因素
近几年中考,开放型试题逐年增多,其形式主要有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论开放等。这类题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需根据对问题的理解,多角度分析,从而达到求解目的。
【例题】某物体重为0.5N,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A.一定为0.3NB.可能为0.2N
C.可能为0.4ND.一定为0.5N
此题为典型的条件开放题,杯中“盛有水”是题中的不确定因素,“盛水的状态”可有两种:盛满水或未盛满水。若杯中盛满水,则F浮=G排=G溢=0.3N;若未盛满,则F浮=G排>G溢=0.3N,因此答案选C。
二、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近年来,中考物理又出现一类新题型——情境阅读题。它可以通过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根据题中呈现的信息,通过阅读、分析、概括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它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收集与加工信息及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物理物理,先物后理”,物理中的许多问题情境都来源于日常生活,有些物理中的结论也同样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努力搜集一些实例,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如,全国很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了威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雾和霾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教师应重视阅读技能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1.抓关键词。所谓抓关键词,就是找出所阅读内容的关键点,以此来增强阅读、记忆的效果。这样,学生就能用更少时间,抓住其中的要害,记忆也就相对轻松,运用也不易出错。
2.分析语句结构。对于叙述比较复杂的物理定律等,可以采用语句结构分析法,先抓住句子的主谓宾,再分析定状补。
当然还有其他阅读技能,如强调阅读时的注意力;跳读与细读节相结合,突出选择性,提高阅读速度等。
三、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由于初中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他们很难概括一些事物或现象,接受新事物也需要过程,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理解概念,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类比掌握概念。在设计教学时,将新事物与学生熟知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找出相似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概念。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建立新的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归纳方法建立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如通过演示实验进行归纳,建立概念;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找出规律,进行定义,从而建立概念;对一些物理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建立概念。
总之,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渗透,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建云.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几点思考.万方数据库.
[2]林华.做个聪明的物理教师[J].教师发展.2013(4).
[3]杜恒军,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
[4]焦素娥.初中物理教学中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2届硕士论文.
(责任编辑易志毅)
一、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要在中考中取得高分,领会考题的立意是关键,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一)指导学生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没有直接的文字表述(含而不露),但解题时却需要用到的条件。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条件隐含的形式多样,题中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幅图、一个公式等都可能有隐含信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题中的隐含条件,使学生慢慢提高分析能力,这不仅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更是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其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 指导学生分析题中的不确定因素
近几年中考,开放型试题逐年增多,其形式主要有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论开放等。这类题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需根据对问题的理解,多角度分析,从而达到求解目的。
【例题】某物体重为0.5N,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A.一定为0.3NB.可能为0.2N
C.可能为0.4ND.一定为0.5N
此题为典型的条件开放题,杯中“盛有水”是题中的不确定因素,“盛水的状态”可有两种:盛满水或未盛满水。若杯中盛满水,则F浮=G排=G溢=0.3N;若未盛满,则F浮=G排>G溢=0.3N,因此答案选C。
二、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近年来,中考物理又出现一类新题型——情境阅读题。它可以通过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根据题中呈现的信息,通过阅读、分析、概括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它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收集与加工信息及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物理物理,先物后理”,物理中的许多问题情境都来源于日常生活,有些物理中的结论也同样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努力搜集一些实例,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如,全国很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了威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雾和霾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教师应重视阅读技能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1.抓关键词。所谓抓关键词,就是找出所阅读内容的关键点,以此来增强阅读、记忆的效果。这样,学生就能用更少时间,抓住其中的要害,记忆也就相对轻松,运用也不易出错。
2.分析语句结构。对于叙述比较复杂的物理定律等,可以采用语句结构分析法,先抓住句子的主谓宾,再分析定状补。
当然还有其他阅读技能,如强调阅读时的注意力;跳读与细读节相结合,突出选择性,提高阅读速度等。
三、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由于初中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他们很难概括一些事物或现象,接受新事物也需要过程,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理解概念,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类比掌握概念。在设计教学时,将新事物与学生熟知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找出相似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概念。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建立新的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归纳方法建立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如通过演示实验进行归纳,建立概念;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找出规律,进行定义,从而建立概念;对一些物理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建立概念。
总之,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渗透,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建云.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几点思考.万方数据库.
[2]林华.做个聪明的物理教师[J].教师发展.2013(4).
[3]杜恒军,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
[4]焦素娥.初中物理教学中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2届硕士论文.
(责任编辑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