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三种能力轻松应对物理中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ala7788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实施以来,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物理试卷的分析,发现中考越来越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审题后的分析概括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和推理、探究、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阅读能力和推理能力,帮助学生轻松应对中考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要在中考中取得高分,领会考题的立意是关键,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一)指导学生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没有直接的文字表述(含而不露),但解题时却需要用到的条件。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条件隐含的形式多样,题中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幅图、一个公式等都可能有隐含信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题中的隐含条件,使学生慢慢提高分析能力,这不仅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更是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其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 指导学生分析题中的不确定因素
  近几年中考,开放型试题逐年增多,其形式主要有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论开放等。这类题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需根据对问题的理解,多角度分析,从而达到求解目的。
  【例题】某物体重为0.5N,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A.一定为0.3NB.可能为0.2N
  C.可能为0.4ND.一定为0.5N
  此题为典型的条件开放题,杯中“盛有水”是题中的不确定因素,“盛水的状态”可有两种:盛满水或未盛满水。若杯中盛满水,则F浮=G排=G溢=0.3N;若未盛满,则F浮=G排>G溢=0.3N,因此答案选C。
  二、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近年来,中考物理又出现一类新题型——情境阅读题。它可以通过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根据题中呈现的信息,通过阅读、分析、概括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它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收集与加工信息及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物理物理,先物后理”,物理中的许多问题情境都来源于日常生活,有些物理中的结论也同样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努力搜集一些实例,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如,全国很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了威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雾和霾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教师应重视阅读技能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1.抓关键词。所谓抓关键词,就是找出所阅读内容的关键点,以此来增强阅读、记忆的效果。这样,学生就能用更少时间,抓住其中的要害,记忆也就相对轻松,运用也不易出错。
  2.分析语句结构。对于叙述比较复杂的物理定律等,可以采用语句结构分析法,先抓住句子的主谓宾,再分析定状补。
  当然还有其他阅读技能,如强调阅读时的注意力;跳读与细读节相结合,突出选择性,提高阅读速度等。
  三、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由于初中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他们很难概括一些事物或现象,接受新事物也需要过程,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理解概念,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类比掌握概念。在设计教学时,将新事物与学生熟知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找出相似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概念。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建立新的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归纳方法建立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如通过演示实验进行归纳,建立概念;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找出规律,进行定义,从而建立概念;对一些物理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建立概念。
  总之,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渗透,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建云.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几点思考.万方数据库.
  [2]林华.做个聪明的物理教师[J].教师发展.2013(4).
  [3]杜恒军,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
  [4]焦素娥.初中物理教学中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2届硕士论文.
  (责任编辑易志毅)
其他文献
6月30日,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山东省青岛市联合召开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监管暨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
从近年的中考形势看,苏州市政治中考试题突出能力立意,强调素质教育,提高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也就是希望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能用学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注意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核,渗透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真正达成新课改所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般情况下,我们遇到一个问题,第一反应就是从条件入手,顺着题意一步一步分析,找出条件与结论的内在关系,搭建条件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进而解决问题,我们称之为正向思维.而当正向思维受阻,思维活动进行不下去时,我们则可以改变思维方向,打破常规.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也许转机就会出现,问题随之迎刃而解.下面笔者以自身在一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为例,谈谈如何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例1】 对于满足0≤p≤4的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的梦想,更是20世纪的两位历史巨人--孙中山和邓小平孜孜以求的崇高奋斗目标.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创立了完整系统的现代化理论,成
期刊
荀子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无成,国无礼则不宁。”《晏子春秋》:“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以有礼也。”“卧冰求鲤”孝敬父母成为美谈,而“程门立雪”更是成为尊敬师长的典范。这些自古流传下来的典故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礼仪道德的所在,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的青少年,他们更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自我批判的品质,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中国社会和人类世界的发展强烈诉求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从"类意识"出发研究社会实践中凸现的问题,并借此实现中国马克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课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凸显了体育教育的根本内涵,即体育教学不仅要担负起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重任,更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基于“以人为本”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需要,而教师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因此,关注教师的自我成长水平非常重要。教师的成长途径有多种,但课堂这个师生共同成长与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缺乏伦理关怀而面临困境,影响了其教育功能的发挥.文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伦理困境及其成因,进而探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伦理价值的新思路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这个选用领导干部的重要原则,也适用于村级主要干部.目前,福建沿海农村经济社会已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村党
自2000年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以来,逐步规范了的招投标市场,促使招投标市场的准八更加合理有序,使招投标工作更加合法、公开、公平公正,诚信度增加,公开招投标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