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数学情境 提高教学效益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很重要的。精心设计妙趣横生的情境,能烘托出教学气氛,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牵动学习情感,使学生心理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现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设计展示如下:
  
  一 复习旧知识创设情境
  
  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展示课件1:出示以下三个图形(单位:厘米)
  列式计算:1 5×5=25(平方厘米)
  2 5×10=50(平方厘米)
  


  3 10×5=50(平方厘米)
  
  二 通过设“疑”。学生试验创设情境
  
  教师:“如果我们在每个图形中各画一条线段,把每个图形分割成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怎样画?”(发给学生如上图的二张纸片)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裁一裁、比一比、拼一拼、议一议。
  
  三 通过课件演示实验创设情境
  
  展示课件2:动态演示课件1中图形的分、叠、拼过程,结果出现了第二组三个图形(单位:厘米),将每个图形其中的一个三角形用阴影表示出来。
  
  四 寻求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情境
  
  教师:“每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你能算出来吗?怎样算?”
  学生讨论。教师列式:5×5÷2 5×10÷2 10×5÷2
  教师:“同学们对照图形与算式,观察一下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与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和高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五 及时训练
  
  2,分别计算下面的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课本第26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计算后,重点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它们面积会相等”。
  3,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六一期间有100名少先队员入队,制作100条少先队员戴的红领巾,大约需要多大面积的布料(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讨论算法,独立完成)。
  
  六 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 课外延伸
  
  测量下面三角形的一条底边和它对应的高,并计算它们的面积(课后练一练第5题)。完成这道题应注意什么?确定一条底边后,分别测量相对应的底与高。
  
  八 板书设计
  
  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S=a×h÷2
  本案例设计有以下好处:
  1,导入方式设计自然。本课时设计通过复习铺垫、连接自然的方式进入情境1:复习旧知识。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学生熟知的,一开始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排除了学生畏难心理障碍,也为情境2的思考提供了材料。
  2,以疑引思,激发求知欲。情境2:设疑。如果我们在每个图形中各画一条线段,使每个图形分割成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怎样画?会画的学生则跃跃欲试,自豪感油然而生。不会画的学生,则被激发了求知欲,
  3,动静结合,激发兴趣。情境3:实验与演示实验。动手实验和演示动态的课件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因素,在情境2设疑的基础上,开展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裁一裁,比一比、拼一拼、画一画等认识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件2的动态演示,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也验证了学生的试验结果,为新知识的探求奠定了基础。
  4,引导发现,增强自信心。情境4:设疑。引导学生自得。情境3的试验中,学生已经清楚看出每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图形面积的一半,教师设疑,一启则发。这样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探索,并逐步深入。最终发现并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不仅有利于唤起学生思维,还有利于知识的牢固掌握,发展学生智力,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5,及时训练,使学生扎实掌握。及时训练使学生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认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等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了空间观念,发展了几何直觉。
其他文献
摘要 学生每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增长点都得益于学者之间的合作。让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搭起展示才华的舞台。科学合理、灵活地采用“合作学习”,促进师与生、生与生、组与组的多向互动,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集体教育功效的最大化。  关键词 合作学习 自主能力 调控策略    “合作精神”是未来人的基本素养之一。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过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
期刊
摘要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在传播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也是在培养学习习惯。教师要自觉地把目光聚焦于学生的习惯养成,通过提高学生自信心、认真预习、认真听讲和认真作业等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学习习惯 自信 预习 认真    我们会听到很多老师在说:现在的学生字写得越来越差,题目错得越来越多了。面对作业本上的蚯蚓文字、千变万化的解题错误,大家都在感叹:现在的学生学习习惯怎么越来越差了,
期刊
摘要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感悟生活”“积累语言”“表达情感”这“三块木板”,帮助学生越过习作困境之河,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做习作的主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 写作 生活 语言 情感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达情感的过程。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难看出,不少学生的作文大话、空话、假话连篇,缺少真情实
期刊
摘要 朗读感悟是一个复杂的情感历程,引导尤为重要。教师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入境、想象、质疑,以此生成深刻体验。学生在自身的实践体验中,真正走出静态的文本,感受那跃的生命,进发创新的火花。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朗读感悟 入境 想象 质疑 体验    有这样一则教育小故事:六岁的汤姆在幼儿园学会了用剪刀,他兴奋极了,回家后决定试着剪东西。他选中了妈妈刚买的窗帘。不一会儿,别致的窗帘变得参差不齐,模样怪异。
期刊
摘要 对学习产生滚厚兴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充满情感,会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智慧,促使学生主动走进教材,走近教师,积极与教材、教师进行对话。通过得当的评价,合理地引导学生开启智慧之门,从而让学生有获取知识的动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评价 情感 智慧 兴趣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相比其他学科而言,所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承载的底蕴更为深厚。因此,更应承担起促
期刊
摘要 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言品读 教学实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与手段进入课堂,语文课变得形式多样起来。但是,细细回味总觉得如今的语文课缺少了些什么。众所周知,语
期刊
摘要 让活动单成为班队活动与它的纽带是一条改进作文教学的很好的途径。通过创设写作环境、培养观察习惯、培养审美能力的方法,让活动单把作文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作文教学生活化,让学生走出课本,在活动单的引领下捕捉“我眼中的社会焦点”。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班队活动 活动单 纽带     喜怒哀乐是触发学生写作的主要原因,而学生没有机会去品味生活中本该有的一点一滴,即使是写作文,也往往是冥思苦想来找到
期刊
摘要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认真推敲哪些环节需要使用多媒体,其次要找准多媒体与数学教材的切入点让多媒体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有效应用 切入点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正显示出了它的优势。但是多媒体的使用,必须遵循并适时地体现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期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教学重点    让学生把心溶于文本,体会在火舌舐动、火神肆虐的危急关头,蚂蚁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地扭成一团所表现出的沉着、团结和智慧。    教学难点    为什么称外层蚂蚁为英雄?它们有哪些英雄之举?这些悲壮之举让学生产生何种感
期刊
在开学的第一天,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篇文章。内容如下:  差生  “老师,我饿了。”  “把作业做完再吃饭。”  1987年初夏的某个中午,男孩儿对他的语文老师提出这样的恳求后遭到断然拒绝。  一道“即使……也……”的造句作业,令这个11岁的男孩儿困惑迷茫。他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让他饿着肚子去编遣一句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话。天很闷热,男孩儿呆呆地看着窗外飞得正欢的蜻蜓,想今天肯定会下雨,而下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