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教师要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加强学习材料的实用性
  我们首先要搞清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为什么要来到课堂上学习数学?这个问题似乎浅显,却值得我们思考。小孩子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因此,我们的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这也是当前教改的一大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就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有模仿再现实际应用的练习,就引进课堂,与书本练习题配合使用。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把学习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用数学。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数学时,他们的心智活動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强理解和应用的信心。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
  三、创造性地使用情境图,模拟实际情境,增加实际体验
  翻开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憨态可掬的动物,深受欢迎的卡通,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更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育者提供了这样许许多多的情境图。实质上是编者把他对人生的理解、对现实的看法,转化到书本上,以图的形式来展示,并不是要广大教师局限在图中,必须看图、用图、讲图。我在实际教学中感到,教师学生拿着实物走进教室,动口、动手创设一个个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能更快地进入学习角色,能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能有更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我经常根据书上的图找来实物、图片、自做动物头饰、编写童话故事等,领着学生动手、动口,模拟表演来亲自创设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效果很好。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交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必须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对学生重新认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充分估计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不要认为某某孩子太差。外国从不分好坏孩子,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要信任理解孩子,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都体体面面的坐下去,千万不能让孩子在群体面前暴露自己无能。其次,要用和蔼的目光面对全班的学生,经常用语言和学生交流,如:“我很荣幸,我的想法和某某同学不谋而合。”“你的某某看法很有创意”“你对这一点的看法很独特。”对于不完全正确的答案,我注意发现它的闪光点:“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你说的这一点有道理。”“你能解释一下吗?”以前每节课结束,我都说:“有不懂的找老师。”现在我常说的是:“你有什么体会或遗憾?”“今天的课,谁还想发表看法?”这样就能体现出老师和学生平等、民主、和谐。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质量,应从不同的角度下结论,从能力的培养入手,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的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师和教科书的质疑。
  总之,新课程、新理念将时时刻刻冲击着我们的头脑,冲击着我们的课堂,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许多的思考。面对新课改我们都要经历苦恼、反思、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性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不断地自身调节,以达到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每一位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行动的研究并将这些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不再是一句空话,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产生实质的变化。
其他文献
基于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基于由“记知识”到“做事情”学习理念与方式的转变,急需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适应新课标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体系。在这种背景下,“自主+展示”的教学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了。自主学习即学生自学、小组成员间合作交流的一种学习形式,自主课后学生带着两张“通行证”走进展示课堂,一张是准备向全体同学和老师展示、交流、共享的学习收获,即学生自主学习过的学案,另一张是准备向同
期刊
句型具有代表性和常用性,是语言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如能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句型,就能为其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和进行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设计精妙的教学活动,合理并有效地进行句型教学。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句型教学的第一关—呈现新材料  初中生对事物的认知以直接兴趣为主,对陌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第一次呈现句型时就要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一)
期刊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本很注重从实例出发引入数学问题。然而,如何根据学生所处的实际环境,充分挖掘我们身边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学习素材,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大胆地创新。根据教学体会,本人谈谈如何将生活实例引入数学课堂教学。  一、捕捉社会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教学  初中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不亚于成人。捕捉一些热点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加于整理,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素材,既能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好古诗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常用以下方法。  一、要求学生做好预习  有些古代诗歌,如果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将会有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品读。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了解这些资料将有利于缩短学生与诗人之间
期刊
课堂改革已经不再是新鲜东西,但仍有很多人不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改革,如何进行课堂改革,怎样的课才是一堂优质的课,面对这些问题,我想谈谈我的观点。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改革  纵观传统的教学过程,老师课堂上抓住仅有45分钟,嘴不停地讲,手不住的写。课后非常认真地批阅作业。这是传统教学的三部曲,课前悠闲,课上忙碌,课后可怜。我们平心而论,扪心自问,你上的课学生喜欢吗?你讲的知识学生听懂了吗?听懂的会
期刊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一个人成功的动力和源泉。善于和巧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是顺利实施教学活动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作粗浅的探索。  一、开好头,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学习中不能像照镜子、摄像、计算机输入程序那样消极地接受信息,孔子说:善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许多教师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但也有不少满足于现状的教师,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讲述没有变化的内容。抱着对孩子成长与发展更负责任的态度,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一谈我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粗浅认识。  一、重视学生认识、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深入理解教材,整体把握教材  教材是专家学者根据课程目标、学
期刊
直线交圆锥曲线就会在曲线内形成弦,在曲线上产生两个交点。这一弦,两点就构成了命题的基础元素:有弦可以涉及到弦長,有点必要研究坐标。若再和其他的一些特殊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些特殊关系,题型就会进一步复杂化,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层次要求较高,运算能力要求强。学生在解答时,往往表现为无从下手或者半途而废。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通观全局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性课程。  它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等。  笔者在综合实践教学过程的探索和尝试中,觉得在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时,要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其中还特别强调重视学生识字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如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识字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活动,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识字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