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见“读”的重要性。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课改中众人注目的焦点,只有把“读”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小学的综合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设计及资源应用不够。绝大部分的教师在作课堂教学设计时,往往忽视了对朗读环节的重视,从教学目标设定开始的教学设计甚至通篇看不见朗读的痕迹,这是导致朗读问题多多的根本。由于藏区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参差不齐,对普通话教学尚有一定难度,更不用说标准、流利和有感情,这又在客观上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效果。即使这样,老师们也没有积极主动的运用已有资源帮助教学,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朗读方言浓厚,有违教学目标。
2、朗读的时间不够。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就几十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3、朗读指导太过生硬和机械化。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往往会要求学生“通过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哪一部分”或者是“请大家在朗读某个自然段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感情”……像是这样的指导方式,使得朗读不能够集理解和感悟为一个整体。有些教师不注重学生内心的感受,仅仅在于声音形式上,往往听到教师要求学生将某个“词”“字”读得轻一些或者是重一些,将某句话读得慢一些或者是快一些,却不注重朗读表达感情的实质内涵。
4、朗读方式单一,朗读面狭窄。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只采用集体大合唱的方式朗读,且一般不超过两遍,而没有采用集体读、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高声读、轻声读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唯恐这样会影响教师本身的讲。不论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的感情朗读,教师往往只喜欢让尖子生读,一节课下来,甚至全篇课文上完了,学困生根本没有机会朗读,学生朗读的参与率非常低。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优化教学设计,充分运用教学资源。身处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的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特别是普通话水平,这是指导性阅读、朗读的重要基础。要克服困难,日常教学中要坚持使用普通话。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教学點数字教育资源,录音教学等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弥补不足。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高度关注朗读步骤的设计,合作、探究一定要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进行。
2、保证朗读时间,让学生多读。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3、强化朗读方法指导,让学生会读。(1)范读引领。范读就是老师亲自读,让学生听。也可借助音像资料播放录音。无论哪个年级进行教学的示范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是口耳之学,教师能用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作品情感,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2)打好朗读基本功朗读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比较难达到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出错,这就必须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读书时要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其次要指导学生努力做到读流利,“流利”指的是不断读,不读破句,不重复字句。最后要有感情地读。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后,正确地运用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来表情达意。
4、丰富朗读方式,扩大朗读面。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根据课文特点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如集体读、分小组读、指名读、领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比赛朗读、配乐朗读、想象朗读、展示朗读等,让学生用心读,乐读。在采用这些朗读方法时,一定要要求学生用心感悟,要克服看似热闹,实则无效的状况。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中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朗读凝聚着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在新课程改革的如今,朗读教学也同样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小学的综合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设计及资源应用不够。绝大部分的教师在作课堂教学设计时,往往忽视了对朗读环节的重视,从教学目标设定开始的教学设计甚至通篇看不见朗读的痕迹,这是导致朗读问题多多的根本。由于藏区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参差不齐,对普通话教学尚有一定难度,更不用说标准、流利和有感情,这又在客观上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效果。即使这样,老师们也没有积极主动的运用已有资源帮助教学,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朗读方言浓厚,有违教学目标。
2、朗读的时间不够。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就几十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3、朗读指导太过生硬和机械化。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往往会要求学生“通过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哪一部分”或者是“请大家在朗读某个自然段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感情”……像是这样的指导方式,使得朗读不能够集理解和感悟为一个整体。有些教师不注重学生内心的感受,仅仅在于声音形式上,往往听到教师要求学生将某个“词”“字”读得轻一些或者是重一些,将某句话读得慢一些或者是快一些,却不注重朗读表达感情的实质内涵。
4、朗读方式单一,朗读面狭窄。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只采用集体大合唱的方式朗读,且一般不超过两遍,而没有采用集体读、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高声读、轻声读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唯恐这样会影响教师本身的讲。不论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的感情朗读,教师往往只喜欢让尖子生读,一节课下来,甚至全篇课文上完了,学困生根本没有机会朗读,学生朗读的参与率非常低。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优化教学设计,充分运用教学资源。身处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的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特别是普通话水平,这是指导性阅读、朗读的重要基础。要克服困难,日常教学中要坚持使用普通话。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教学點数字教育资源,录音教学等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弥补不足。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高度关注朗读步骤的设计,合作、探究一定要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进行。
2、保证朗读时间,让学生多读。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3、强化朗读方法指导,让学生会读。(1)范读引领。范读就是老师亲自读,让学生听。也可借助音像资料播放录音。无论哪个年级进行教学的示范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是口耳之学,教师能用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作品情感,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2)打好朗读基本功朗读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比较难达到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出错,这就必须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读书时要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其次要指导学生努力做到读流利,“流利”指的是不断读,不读破句,不重复字句。最后要有感情地读。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后,正确地运用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来表情达意。
4、丰富朗读方式,扩大朗读面。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根据课文特点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如集体读、分小组读、指名读、领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比赛朗读、配乐朗读、想象朗读、展示朗读等,让学生用心读,乐读。在采用这些朗读方法时,一定要要求学生用心感悟,要克服看似热闹,实则无效的状况。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中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朗读凝聚着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在新课程改革的如今,朗读教学也同样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足之处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