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中国的经济改革后更加注重于优化激励机制与提高微观经营手段,并且也加紧布局新资源的配置,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经济改革之路。这种经济制度的转变刺激了我经济的增长,同时也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是这种经济的改革也导致我国在那段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的发生,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不一样,这样导致那段时期我国也出现了很多贫富差距现象的发生,本文就将以浅谈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做分析讨论。
关键词:经济转型;市场经济;地区差距;分析讨论
1、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在我国经济转型之前,我国国内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就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均问题,到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后施行中国经济转性,也没有改变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均的问题,反而在那之后,我国经济不均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中央政府就开始实施收入差距与转移财政制度等政策,同时国家也发现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滞后,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投资与支持力度,但是那个时代我国经济转型还没有形成特色产业,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对于各个生产要素与配套结构严重缺乏优化与科学性政策,导致后面对于西部振兴计划没有实质性效果。到了八十是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在全国各地施行区域财产分割政策,将经济主导权给各个地区管控,扩大了地区主导经济的权利。而在这段时间里,我国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了我国东部地区,强化了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的优化,而相关一些经济政策的发布,也更加符合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导致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严重不均问题,而这种不均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到达最高点,经济出现了严重两极分化。我国的沿海地区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经济区,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经济区,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津冀经济区占据我国七成以上的GDP,而中西部以贵州、云南、西藏等偏远地区经济状况就很落后,很多人还处于温饱线上。
2、 对各个地区经济增长条件的收敛考察
2.1储蓄率
根据经济学理论认为,稳态劳动产出水平与储蓄率经济体之间呈正比例关系,同时不同经济体之间储蓄率差异也会影响到收敛速度,如果储蓄率较高的情况下,稳态劳均产出水平也会相对较高,即稳态产出水平和初始劳均产出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就会更大,劳均产出速度的增长与各方面条件无直接的联系。在国民经济恒等式中投资与储蓄相等的前提条件是要在平衡条件下,通常在计量分析中用储蓄率来代替投资比率。
2.2劳动力增长率
在新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体劳动增长速度和稳态劳均产出水平呈反比例关系,如果稳态劳均产出水平越低,则增长速度就会越慢。
2.3人力资本
在新经济学理论中,资本和劳动力之间是存量变动的关系,即在短期内劳动力的增长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率。经济学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存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全要素生产率,在长期内会对经济增长率产生影响,也就是说经济体的人力资本存量较大,则其增长率较高。在对人力资本长期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应注重于对存量的分析。
2.4开放程度
经济学中价格与要素均等化的理论基础认为,在技术条件相同时各国生产要素会受到商品贸易的影响逐渐趋于均等,跨国要素流动对要素收入均等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国内的跨省区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和商品贸易流动也会对各个省区的收入收敛产生促进作用,这一收敛过程会对国外的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技术传播,外资流入和资本流动可以减少各个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从某种层面上来将,地区开放程度与商品之间的贸易流动、技术传播和要素流动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地区开放程度与地区收敛可能性呈正比。
2.5市场机制
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为了使经营效率提高,政府采用激励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各个地区的市场化差异较大,东部地区资源配置程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通过非国有经济比率等指标来衡量地区的市场化发展程度。
2.6产业结构
有相关经济学者表示,我国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中经济在长期内都是持续增长的,通过工业部门增长来带动经济发展,而各個地区之间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使各地区之间的生产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人均CDP的增长不同,但在地区经济差异分析中表明工业化发展进程有效推动了地区经济增长。各个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优势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而不仅仅只是根据工业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来进行衡量与比较,如某一省区中工业发展较为缓慢,且所占比重小,但在经济结构上仍具有优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导致生产要素配置出现扭曲,而这种情况则会导致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同时在农村发展中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仍然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在市场竞争下,中西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进行创新与改善,由于土地报酬递减,固收工业难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因此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首先就要结合地区优势,对产业结构加以改善,加大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
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均产出增长快,各个省份地区的增长差距较大,通过对各个经济体人均收入的方差是否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来考察各个地区经济增长条件收敛,来对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中国经济得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邓金钱,何爱平.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经济结构转型——来自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7,(06):22-30.
[2]王泽宇,张震,韩增林,孙才志.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转型成效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5, 35(11):1388-1396.
[3]徐美,刘春腊.区域经济转型度的内涵及其评价——以湘西地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5,30(10):1675-1685.
关键词:经济转型;市场经济;地区差距;分析讨论
1、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在我国经济转型之前,我国国内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就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均问题,到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后施行中国经济转性,也没有改变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均的问题,反而在那之后,我国经济不均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中央政府就开始实施收入差距与转移财政制度等政策,同时国家也发现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滞后,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投资与支持力度,但是那个时代我国经济转型还没有形成特色产业,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对于各个生产要素与配套结构严重缺乏优化与科学性政策,导致后面对于西部振兴计划没有实质性效果。到了八十是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在全国各地施行区域财产分割政策,将经济主导权给各个地区管控,扩大了地区主导经济的权利。而在这段时间里,我国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了我国东部地区,强化了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的优化,而相关一些经济政策的发布,也更加符合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导致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严重不均问题,而这种不均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到达最高点,经济出现了严重两极分化。我国的沿海地区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经济区,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经济区,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津冀经济区占据我国七成以上的GDP,而中西部以贵州、云南、西藏等偏远地区经济状况就很落后,很多人还处于温饱线上。
2、 对各个地区经济增长条件的收敛考察
2.1储蓄率
根据经济学理论认为,稳态劳动产出水平与储蓄率经济体之间呈正比例关系,同时不同经济体之间储蓄率差异也会影响到收敛速度,如果储蓄率较高的情况下,稳态劳均产出水平也会相对较高,即稳态产出水平和初始劳均产出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就会更大,劳均产出速度的增长与各方面条件无直接的联系。在国民经济恒等式中投资与储蓄相等的前提条件是要在平衡条件下,通常在计量分析中用储蓄率来代替投资比率。
2.2劳动力增长率
在新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体劳动增长速度和稳态劳均产出水平呈反比例关系,如果稳态劳均产出水平越低,则增长速度就会越慢。
2.3人力资本
在新经济学理论中,资本和劳动力之间是存量变动的关系,即在短期内劳动力的增长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率。经济学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存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全要素生产率,在长期内会对经济增长率产生影响,也就是说经济体的人力资本存量较大,则其增长率较高。在对人力资本长期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应注重于对存量的分析。
2.4开放程度
经济学中价格与要素均等化的理论基础认为,在技术条件相同时各国生产要素会受到商品贸易的影响逐渐趋于均等,跨国要素流动对要素收入均等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国内的跨省区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和商品贸易流动也会对各个省区的收入收敛产生促进作用,这一收敛过程会对国外的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技术传播,外资流入和资本流动可以减少各个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从某种层面上来将,地区开放程度与商品之间的贸易流动、技术传播和要素流动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地区开放程度与地区收敛可能性呈正比。
2.5市场机制
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为了使经营效率提高,政府采用激励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各个地区的市场化差异较大,东部地区资源配置程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通过非国有经济比率等指标来衡量地区的市场化发展程度。
2.6产业结构
有相关经济学者表示,我国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中经济在长期内都是持续增长的,通过工业部门增长来带动经济发展,而各個地区之间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使各地区之间的生产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人均CDP的增长不同,但在地区经济差异分析中表明工业化发展进程有效推动了地区经济增长。各个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优势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而不仅仅只是根据工业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来进行衡量与比较,如某一省区中工业发展较为缓慢,且所占比重小,但在经济结构上仍具有优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导致生产要素配置出现扭曲,而这种情况则会导致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同时在农村发展中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仍然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在市场竞争下,中西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进行创新与改善,由于土地报酬递减,固收工业难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因此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首先就要结合地区优势,对产业结构加以改善,加大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
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均产出增长快,各个省份地区的增长差距较大,通过对各个经济体人均收入的方差是否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来考察各个地区经济增长条件收敛,来对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中国经济得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邓金钱,何爱平.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经济结构转型——来自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7,(06):22-30.
[2]王泽宇,张震,韩增林,孙才志.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转型成效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5, 35(11):1388-1396.
[3]徐美,刘春腊.区域经济转型度的内涵及其评价——以湘西地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5,30(10):1675-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