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美”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ys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艺术的来由、艺术美的特征进行简述,说明什么是艺术美,以及如何获得艺术美。
  【关键词】:艺术;感受;创造;艺术美
  要谈论美,我们就都得知道美是什么?在李泽厚的《美学四讲(美是什么)》中,他对“美”从字源上进行分析得出两种解释,一种是:“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种是“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这两种解释的导向很明显的向我们说明了美的存在是离不开人的存在的。由此我们可以直接把美引向艺术——与我们人息息相关的文明产物。
  艺术,是艺术家借助于一定的方式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的手段是艺术的核心,它来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是现实美的凝炼化,集中化。艺术是人们认识与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其目的在于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并创造生活。要实现艺术的这种目的,就必须能够欣赏艺术,而艺术美在培养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现实美不可比拟的作用,因为艺术美比现实美更集中、更强烈、更动人,因而更富感染力。艺术美使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对美的要求不断变化,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审美需求的变化又促使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正是在这种互为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与发展中,艺术的目的才得以实现。
  高尚的、健康的感情是人的精神完美的重要条件和标志。而艺术美对于培养和丰富人的高尚情感具有独特的作用。美的艺术品无不渗透着艺术家的感情,寄托着他的爱憎。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当写到“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不觉伤心落泪。梁斌在创作《红旗谱》时,也“无数次流下眼泪,是流着泪写完这本书的”。艺术家的这种充沛而丰富的情感,通过艺术形象传达给欣赏者,必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产生或悲、或喜、或怒、或愤的情绪,进而使感情得到净化、丰富和升华。艺术美的情感内容,对于培养人的精神之美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艺术与科学不同,科学诉诸理智,它对事物的认识不增不减。而艺术诉诸感觉,引起人们对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在对艺术美的感受中,人们就会发挥想象的力量,完善、补充,丰富,甚至改变对象在心目中的性质,重新创造出新的完美意象来。例如,尽管我们许多人没有到过大草原,但读过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头脑中就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辽阔壮美的图景。当然,这种想象力创造力所引起的结果是因人而异的。无数事实说明,一个人的审美经验越丰富,文化水平越高,相应地他的思考和理解的能力也就越强,从而他对美的感受、领悟和情感体验也就越敏锐、越强烈。
  艺术美的基本特征,是由艺术美的基本内容决定的。我们通过以往对艺术美的研究,总结出艺术美的几个基本特征:
  艺术美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直观性。所谓直观性,就是具体生动性和直接可感性,它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感觉、知觉和表象,并进而产生联想或想象。这是因为任何艺术美总是由形象的美决定的。而一切形象又都是直观的。有些艺术作品中,艺术美的直观性表现得十分明显。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美术家达·芬奇的优秀肖像画《蒙娜丽莎》。在另一些艺术作品中,艺术美的直观性虽然不如上面所说的那么明显,但是,它们也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使我们经过联想或想象,在脑中产生出美的形象。
  艺术美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它的协调性。所谓协调性,最根本的是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就是说以完全美的艺术形式表现真实的生活内容。艺术作品的美,表现在形式同内容有机地联系一在起,并且由内容来决定,而内容又仅仅在一定的形式之中。这主要是由于任何艺术美总是生活的反映来决定的。
  艺术美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它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并寄寓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恩格斯要求作家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就是指的这种典型性。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艺术美的典型性这一特征,同样是由艺术美的基本内容决定的,它是人对于美的理想的追求和体现。在一切艺术美中,都具有这种典型性。
  艺术美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它的爱憎倾向,也就是爱什么和恨什么。在阶级社会中,倾向性的最主要之点是阶级性,在阶级虽已消灭但阶级斗争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社会中,倾向性也仍然带有阶级性,这是由于艺术家总是从属于一定的阶级、阶层或一定的社会集团以及他们的整个素养决定的。
  艺术美的第五个基本特征是它的民族性。所谓民族性,就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各自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形式的特点。换句话说,任何一件艺术作品中的美都必然具有产生这种美的各个民族的不同特色。这是由于任何一位艺术家都从属于一定的民族,他的作品中的美必然不能超脱他所在民族的整个历史。
  经过艺术创造实践,把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加以概括和提炼,集中的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美。在美学史上,由于美学家的哲学观点不同,对艺术美的认识也不相同。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艺术美是历年在高级发展阶段上的美,是美的高级形式;他主张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宣称艺术美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心灵产生的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车尔尼雪弗斯基则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出发来批判黑格尔,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认为“客观现实中的美是彻底的美的。”“艺术创作低于现实中的美的事物”艺术只是生活的苍白而不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艺术美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艺术离不开形象,因而艺术美主要的是艺术形象的美,它同艺术形象一样也是源于现实生活,同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一样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等特征,但它又跟艺术形象一样不同于现实生活,它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因此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在任何一种艺术作品中,我们都能够领略到它的美。例如,散文中的诗情画意,小说中的动人情节和人物的鲜明性格,绘画中的绚丽色彩和精巧构图,雕塑中的形神逼真和力的体现,音乐中的优美旋律和欢快节奏,舞蹈中的轻盈洒脱和灵活飞动,戏剧中的冲突叠起和妙趣横生等等,都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美。甚至在案头的一件小盆景中,我们也可以欣赏到美不胜收的水光云影,深壑幽林。所有这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都是艺术美。
  总之,艺术美就是艺术作品中的美。离开艺术作品,也就没有艺术美。这时的艺术作品既可以是艺术家创作出来、独立于艺术家自身之外的作品,如剧作家写出的剧本、音乐家谱出的乐章;也可以是艺术家创作之中、体现于艺术家自身的作品,如演员的表演、钢琴家的演奏。当然,在根本没有美的所谓艺术作品中,也就不存在艺术美。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 [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曹意强等,艺术史的视野 [M],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3]丹纳,艺术哲学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4]宗白华,美学散步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其他文献
【摘要】:大足石刻造像头冠视觉元素以花卉纹样为主,花卉纹样在佛教石刻艺术中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主要起到装饰、补白的作用,其造型繁多,雕刻精湛,典雅而质朴,不仅具有强烈的本土文化特色,同时也散发出自然大方的精神气质。  【关键词】:大足石刻;头冠;视觉元素  大足石刻造像头冠上的纹样有莲花,如意纹,卷草纹等,见图1,莲花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众宝莲花周满世界”,[1]佛教以莲花比喻和代表美好圣洁的
期刊
【摘要】: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中,云纹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乐意用云纹图案来装饰各种各样的物品,本文就以楚汉时期的云纹为例,就楚汉时期的云纹如何在衣袖中得到应用进行探析研究。  【关键词】:楚汉云纹;衣袖;应用  引言  云纹作为我国传统纹样中最具有代表性质的纹样,凭借着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文化风貌,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云纹纹样的
期刊
【摘要】:插画是创造和审美结合的产物,也是一种宣传手段。正如一副上等的绘画或者书法作品,在人们欣赏的同时也能将作者的思想表达出来。因此,插画在现代设计中显得更加别具一格,它以更加直观的表现性,色彩的丰富性,设计领域的宽广性,审美性于使用性,创造性与艺术性,目的性与宣传性等活跃于各个设计层面中。城市插画便能通过设计师的画笔,将一座城的文化底蕴表现出来,从而起到文化宣传作用。  古城开封是一座很有艺术
期刊
【摘要】:“陌生化”是诗歌及文学作品语言的特质,作者通过出奇出新,赋予语言以新鲜感和惊奇感来实现作品的“陌生化”。“陌生化”理论是二十世纪初兴起的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这一理论比较系统地从语言学角度考察文学问题,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其创新性。认识并掌握这一理论,能帮助我们从新角度研究文学,对我们进行文论建设有着深远而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性  20世纪初,民粹派运
期刊
【摘要】:《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布莱希特杰出的剧作之一,剧中作者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以达到陌生化效果。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强调间离,调动观众的能动性,理性的对待人物情节,他的戏剧被称作是非亚里士多德戏剧。本文通过借以对剧中人物、情节、结构的分析探索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从而使读者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布莱希特;陌生化效果;亚里士多德;叙事戏剧  布莱希特,德国著名戏剧理论家,
期刊
【摘要】:艺术美感通常不是以实用性为目的,而由对艺术的欣赏带来的愉快体验,通常不是生产资料上的实用性或者通过获得物质财富所得到的体验能够媲美的。这就是艺术所有的特点中最能代表艺术本身作为人类的一种广义物质性生产的目的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在哲学上将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把艺术看作不止于生存需要的高级享受。  【关键词】:艺术;人类文明  在所有的学科中,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艺术是与生活联系最
期刊
张爱玲,以其独特的文风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自己的一方天空。中外研究她的人不胜枚举,无论是文坛大家还是平民百姓,都能从张爱玲作品的字里行间中悟出些许世间情。张爱玲不写大事,总是从世俗的小事体现爱情中的万语千言。张爱玲及其作品,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现今学术界对张爱玲小说的研究集中在她对人性的深刻挖掘、对意象的独特描写以及家族世情书写、女性悲剧书写等等方面,这些不同角度的研究使得人们对张爱玲的风格基调
期刊
【摘要】:本文对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梳理,通过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对悲剧定义做出粗略考量。并以此衡量《窦娥冤》的悲剧性体现,重新探讨中国悲剧这样一重要论题。  【关键词】:《窦娥冤》;悲剧意识;悲剧精神  关于中国有无悲剧说是比较文学中的重要论题之一。梳理西方悲剧理论,概其总要,发现悲剧乃是体现悲剧意志与悲剧精神的戏剧。以此观中国戏剧,无疑存在悲剧。关汉卿经典剧作《窦娥冤》更是中
期刊
【摘要】:生活在一个重视表象的世界,人的价值往往取决于“看起来的样子”,活得好与活得坏似乎也总是有个固定的标准。所谓“孤独”,是因为:你不那么想,但却发现没有人和你一样,没有人真正懂得你眼中所看见的美好,也没有人真心理解你内心的深邃。你是你,只有你,没有人看见,也没有人在乎,在喧闹纷扰的世界里,你的内心深处,空无一人。可能也就是因为这样,生活中的一些人,就像一只刺猬一样,只能选择将自己的防御性的外
期刊
【摘要】:音乐是人类最占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或技巧,而是在音乐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本文高中音乐教学中体现的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自身实践,分析了在高中生人格形成阶段审美体验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