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性遇到感性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zi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NLP技术;青春期心理;辅导个案
  一天晚上,我正在教学楼大厅负责学生出入教学楼的登记。这时,一位高三的男生从楼上下来快步走到我的面前问道:“老师,您有时间吗?”我看他一脸愁容,说:“有呢,有事吗?男生说:“老师,我想找您咨询一下。”我好奇地说:“很急吗?”因为我个人觉得这样的环境进行心理咨询,可能效果会受到影响,所以希望他能换个时间去咨询室找我。这位男生立刻皱着眉头说道:“很急很急。”虽然,我希望他能换个时间和地点,但是他的求助愿望如此强烈,我也不好拒绝,心想就先帮他缓解一下情绪,了解基本情况,等时机合适了,再安排他到心理咨询室处理他的问题。
  坐好后,男生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心里很乱,自己也很痛苦,不知道怎么办。详细了解,原来这位男生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追求一位女生。在他的心目中,那位女生美丽善良,优秀出色。面对男生的追求,女生当时也仅仅承诺他们做普通朋友。初中毕业,他们都考入我们学校。女生就读于实验班,他在普通班。所以,高一的时候,男生非常努力想要证明自己,在学生活动方面表现很突出,学习成绩也进步很大。在高二分班的时候,男生顺利进入实验班,和那个女生在同一个班。高二的一年,男生在幸福与痛苦中煎熬。幸福的是,他终于能与自己喜欢的女生在同一个班;但痛苦的是,他自己的成绩总是在中间,怎么努力都没有太大的进步,每当靠近那个女生,他总是踌躇犹豫,因为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在同一个班里,那个女生也没有对他有太多的注意。高二结束,暑假没休息几天他们就进入高三的复习补课阶段。在这段时间,男生脑海中总是没有办法停止想那个女生,总想鼓起勇气对那个女生再次表露自己的心声,又害怕依旧只得到句没有温度的话。因为进到高三阶段,学习压力空前巨大,学业负担异常繁重,而他的思绪总是抽离课堂,胡思乱想,写作业时心里也会莫名烦躁,所以几次的单元测试男生的成绩明显下滑。他觉得自己越来越不争气,恐惧自己会一蹶不振。男生很清楚高三对自己的意义,但是就是难以控制自己,希望这次咨询能够给他一些启发和帮助。
  听了他的述说,我首先帮助他进行了分析,他的这种感情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必自责自罪,内疚痛苦。每个人的成长都会伴随生理与心理的逐渐成熟。在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中,异性同学之间会出现互相渴慕的阶段。我想让他知道喜欢一个女生,尤其是如此优秀的女生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相反,这个阶段没有这样的感情出现未必完全是一件好事。希望这些交流能使他正确认识自己经历的事情。
  虽然如此,但对于他的问题,究竟要不要再次告诉那位女生此刻自己对她的喜爱之情,我并不支持他现在去表白。我借用汪国真的《默默的情怀》告诉那位男生:“感情上的事情,常常,说不明白。不是不想爱,不是不去爱,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男生很有悟性,也告诉我,他知道如果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如果女生拒绝,自己会非常难受,高三经不起这样的打击;对那位女生来说,同样可能因为拒绝别人产生内疚感,影响她的学习状态。平时在班里两个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人际关系会很尴尬。就算女生接受自己的表白,自己也不能保证学习上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更何况现在的情况是,女生学习的状态本来就很好,而是自己的状态在下滑,凭什么打扰别人的生活,尤其是让那位女生为自己担风险。说到这里,我心里充满喜悦,觉得可能问题已基本解决。可是男生说到最后,他加了一句:“老师,你说的,我都懂,可是我就是做不到,我根本没法停止脑海中的胡思乱想!”
  的确,当理性遇到感性,我们过于相信理性的力量,总希望我们能够理性思考,将感性的想法和行为控制。可是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感性的力量是异常巨大的,能对我们的行为产生直接的推动力。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人类的思考有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系统1”属于无意识的,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逻辑性。两个系统互相协作,帮助我们作出决策,产生行为。很明显,这位男生的两个系统不一致,理性与感性冲突,理性的思考告诉自己停止异想天开吧,但是感性的冲动无法控制。就如同缪勒-莱依尔错觉(如图1所示),明明知道a和b两条线段是一样的长度,可是自己就是无法控制认为b线条更长。
  当男生说到这里,我停了下来,边思考边在脑海中寻找方法。这种自然的感情不是可怕的洪水猛兽,更何况“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我不能要求他否定自己的感情,这不符合心理发展规律与心理辅导的原则。所以,只有让他学会“冰冻”自己感情的方法,才能较好地帮助他从这种冲突中走出来。在NLP(神经语言程式学)中有一种技术叫做设定心锚,所谓的心锚(anchor),就是控制情绪的捷径,把人的情绪连接到不同的按钮,此后凡触动该按钮,即可引发相应情绪,其本质就是条件反射。我们可以运用心锚改变未来要面对的某一事情的内心状态,亦即改写该事情在大脑内的神经网络。当事人会发现要真正面对该件事情的时候,他的内心状态甚至行为表现会有更理想的效果。这位男生想要控制自己的状态,可以尝试建立一个心锚。
  我询问该男生,想起那位女生最让他痛苦的情景有哪些,他说有三个情景,即上课、写作业、自习,因为这样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紧接着我问:“你希望自己在这三种状态下是什么状态?”他说道:“能够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投入到学习中。”“那么在这三个情境中,你有没有什么习惯性的动作?”他思考了一下,说道:“平时自己上课、做作业、自习都会有转笔的习惯。”
  了解了情况后,我邀请男生离开座位,让他拿着我的笔,我和他一起离开大厅,避免旁人的打扰。转身走了几步,我们来到门口的台阶上,面对空旷的操场,夜色早已降临,一切都是静悄悄。我告诉他,接下来我按照计划将会设定心锚。首先,两人站定,我让他慢慢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放松身心。利用语言暗示,我带领他来到草原,感受阳光,感受大自然,进入更加放松的状态。紧接着,让他回忆自己曾经最专注的一堂课、一次自习或者一次写作业,并请他描述他自己在上什么课或者写什么作业,他回想起自己在高一时上课、自习和写作业都非常专注,我让他选择其中最有感觉的一堂课。当他回到当时“认真听课”的状态,观察并确定他完全沉浸在这种回忆时,我加大声音让他回忆中的画面变得更加清晰,让他进入到非常认真的听课状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体验老师讲的每一句话,讲的每一道题,自己都听得非常明白,体验自己忘记时间,忘记空间,完完全全投入在课堂之中的成就感。请他此刻在手里开始习惯性地转笔,保持十秒。停止转笔,让他想一下今天是星期几,打破状态。这个设定心锚的过程重复三遍,程序基本一样,中间他回忆的特定场景不一样,但都是他非常专注的时候,打破状态的问题我稍作了修改。在重复的过程中和他进行了交流,每做一遍他内心的感受都更加清晰,心锚开始形成。
  为了检测心锚是否有效,我对他进行了一个未来测试,让他依旧闭眼放松进入冥想。“想象一下此刻你正在写作业,突然脑海中闯入那个女生的画面,心情变得烦躁起来。正在你烦躁的时候,请你开始转笔,此刻你是什么感受?”他回答道:“心情平静了很多,注意力开始转移到作业上了。”接着,针对上课自习,我也进行了测试,情况大为好转。
  为了帮助男生更好地面对以后出现的突发情况,我告诉他,脑海出现那个女生的画面很正常,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你可以把她作为你的目标,给你自己增添动力。所以没必要否定自己,当脑海中出现她的画面时,你越是告诉自己不要想她,反而可能负面强化,脑海全是她的画面,情绪越加糟糕,犯了“不要想红色大象,结果脑子里只有红色大象”的错误。这时候自己可以利用心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到当下的情境专注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为了增强他的自信,建立有效心锚,利用NLP五步脱困法,我建议他平时加强积极的自我对话,将困境改写,找到能控制困境的方法。我给该男生的自我对话内容建议如下。
  发现困境:我做不到不让她干扰我。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未做到不让她干扰我。因果:因为我过去不懂得转移注意力,建立心锚,所以到现在为止,我还未做到不让她干扰我;当我学会使用心锚,我将会做到不让她干扰我;我要练习转移注意力,建立心锚,我将会做到不让她干扰我。
  将男生困扰的诱因置换,由原先的那个女生本身给他造成的困扰置换为心锚未建立的不足。当他愿意平时多加练习,建立巩固自己的心锚,再出现类似问题的时候,他就可以打开开关,立即转移注意力,改善情绪状态,投入到自己希望的专注状态。
  像这样的学生,在高三可能还有很多,他们要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还要经历成长的风暴。成长与成绩,我们没有必要将它预设成为一个冲突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选择题,处理得当,它们可以互相辅佐,互相促进,这才是最好的结局。我不知道那位男生在我的辅导下,会不会有什么改变,也许几周后,他又会回来找我,继续问我该怎么办。不过我也看到,那个男生已更加接纳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自己似乎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我也相信他的高三因为自己的努力,会变得别样精彩!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乌鲁木齐,830000)
  编辑/丁尧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乔治观念法;考场强迫性分心;考试焦虑  在近几年的中高考心理辅导实践中,我们接触了各种类型的临考焦虑者。其中有一些学生似乎并不怎么“焦虑”,却屡次在较大规模的模考中,在中高考的考场上发挥不佳。他们区别于一般的考试焦虑人群,其中尤以成绩较好、成功动机强的学生为多,用一般技术解决他们的情绪问题,提高他们应试水平的尝试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属于一种特殊的人群——“考场强迫性分心者”。  案例: 
〔关键词〕儿童;焦虑情绪;游戏治疗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0-0052-02  【理论依据】  游戏治疗是以游戏活动为媒介,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暴露内心存在的问题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这种游戏治疗最初是由安娜·弗洛伊德和梅兰妮·克莱因引进对儿童情绪困扰的治疗中。她们都相信,游戏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游戏可以取
〔关键词〕生物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初中  不同于显性的心理课,生物课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往往是隐性的,沉在书面知识之下,需要生物教师去探索、去发现。在生物教学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教师要深挖教材内涵,拓宽教材外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找准切入点,适时适法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蕴含于生物知识传授之中,不着痕迹地使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和心理健康素质方面获得双赢。  一、在生物实验中渗透心理健康教
〔关键词〕学习型心理社团;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因此,全国上下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和落实《纲要》的目标要求,纷纷结合自己所在组织的实际情况,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企业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型组织,在
[摘要]转化特殊学生是班级管理的难点。本案例中,小陈是一名学习很差,行为怪异,有高功能自闭倾向的特殊学生。针对他的特点,采用学校干预、家庭干预、认知疗法和跟踪谈话辅导,基本达到转化目标,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  [关键词]特殊学生;干预;认知疗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4-0045-03  一、学生背景  小陈,男,12岁,六年级学生,
造刺树原产日本,属亚乔木,高达10米,可耐-40℃低温,耐干旱。从出土10厘米开始长满利刺,成熟后,全身长满利刺,且刺上长刺。硬利如针的刺可将轮胎、鞋底、衣服轻易扎透,人畜不敢接近。树龄越大刺越多,最多的地方只见密密麻麻的利刺而不见树干,栽后3年即成刺墙。成墙后,手拿斧锯也很难进入园内。既解决了砖墙造价高(砖墙造价是造刺树的130倍)问题,又防止外人易跳进园内的缺点,同时又是果园的防风林,故被人们
提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史学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一些学者开始把女性主义学理取向融入文本解读与语境重构之中,强调文本问性的张力,通过历史文本开放式解读,丰实当下的文化理解。女性主义史学论域中的维京妇女,是多维度地透视女性主义史学的学理取向与方法论特征的例证。本文通过对域外文献所描述的维京妇女的“双重他者”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女性主义史学对萨迦女性叙事向度以及维京女性塑形的男子气话语解读
〔关键词〕初中生;新生适应;OB训练干预;活动设计  【活动理念】  初一是中学生活的开端,学生面临着从“小学生”到“中学生”角色的重大转变。学生离开了相伴六年的同窗好友,来到了陌生的学校,接触到陌生的同学,心里难免产生孤独感,缺乏对新集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初中生群体主要以“00后”为主,大部分都生活在经济条件比较优渥的家庭,在长辈的宠爱下长大,很多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在新的环境中,
王福平,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88年参加工作,现任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六小学校长。曾荣获山东省语文教学能手、山东省优秀教师、滨州市名校长、滨州市首批学科带头人、滨州市教学能手、滨州市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校长,他用心去做教育,用爱去做教育,用智慧去做教育。他办学理念先进,坚持“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相结合的教育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学科教学和课程建设,逐步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江苏省无锡市Q校在高二年级开设了以“大学巡礼”为主题的生涯探索活动,以目标指引行动,提高学生对大学的认识程度。在活动中,学生锻炼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沟通的能力,提高了核心素养水平。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高中生;自主探索;大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