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青海师范教育的发展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海地处我国西北边陲,近代以来受经济、政治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新式教育发展缓慢且不平衡。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国民政府时期,为了巩固边疆局势、发展当地教育,1934年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决定在康定、肃州、西宁、包头四地成立分校。1934年中央政治学校西宁分校的建立,1940年中央政治学校包头分校迁入后两校合并,更名为“国立西宁师范学校”。该学校的发展见证了民国时期西北边疆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自建立起就以发展边疆教育事业、培养教育人才为宗旨。学校实行全公费办学,学生的来源不分民族,藏、蒙、回、汉均有,实行男女同校;提倡尊师重道、平等交流。国师的建立填补了青海省师范教育的空白,培养了大批教育人才,为青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师范教育;中央政治学校西宁分校;国立西宁师范学校
  中图分类号:G65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3-0038-03
  一、近代青海的师范教育
  青海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近代以来经济比较落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缓慢。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面临着列强不断加深的殖民侵略。民族危亡之际,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我国的师范教育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师范教育的独立产生始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由张之洞等人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以下简称《章程》)。《章程》指出:“各省城初级师范学堂,当初办时,宜于教授完全学科外别教简易科”“各州县于初级师范学堂尚未齐设之时,宜急设师范传习所”。由此,师范教育逐步成为一个培养师资力量的独立系统。
  在清末新政的浪潮中,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西宁府五峰书院改办为西宁府中學堂,其中所增设的“师范班”是为青海的师范教育之始,当时有教员2人、学生50名。随后单独分出师范班,其课程设有人伦、算术、国文、体操、经史等,修业年限为一年。这个师范班实为青海师范教育的萌芽。1913年,该师范班因教材短缺等原因并入甘肃省中学堂。1917年,甘肃省将原西宁府中学堂改建为海东师范学校。1918年,将海东师范学校又改为甘肃省第四师范学校。由此,青海省才正式成立了师范教育培养的专业机构,师范教育事业开始起步。
  与此同时,青海地区的民族师范教育也取得了从无到有的发展。1911年,青海办事大臣庆恕创设青海蒙番学校,专收蒙藏各族学生,后改名为西宁蒙番学校。1919年,增设蒙藏师范班。“自从师范学校开办以来,至民国十三年(1914年),前后两班学生修业期满毕业,学校当局即按学生志愿,派往玉树、拉卜楞地区开办小学校。”该校所培养的教师人才极大地推动了蒙藏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开展。至民国十四年(1915年),西宁蒙番学校又增设中学班一班。次年,招收师范科学生一班,并更名为青海筹边学校。青海建省后更名为省立第一中学校。至民国十九年(1920年),附设第一中学蒙藏师范班,后独立为校,即蒙藏师范学校。
  1929年,青海独立建省后,对原有学校建置进行了重组。原甘肃省第四师范学校改为青海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课程主要有教育学、藏文、心理学等。同时,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体育等课外活动。1934年,该校更名为省立西宁简易师范学校。1929年,将原西宁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改为青海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有在校学生25人、教师10人。为促进女子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同时对学生进行经济方面的补助。1935年,该校更名为省立西宁简易女子师范学校。1931年成立的省教育厅,为普及师范教育,在西宁、化隆、民和、大通、玉树等地相继成立了简易师范学校。此外,省教育厅将全省划分为五个师范区。但除省立西宁师范学校条件较好之外,其余各师范区的师范学校设备差、师资力量缺乏,师范教育发展极为缓慢。之后,其余四个师范区的大部分学校也逐渐解散。
  综上所述,受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和青海西北边疆地带的地理位置的影响,近代青海师范教育事业发展极为缓慢。近代青海的师范教育萌芽于二十世纪初,基本上以个别学校中设立的师范班为主,独立的师范学校极少。1929年青海独立建省后,成立教育厅对原属甘肃省管辖的一些学校进行了改建重组,师范教育受到重视,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受经济、政治、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只有省会西宁的师范教育情况略好。可以说,民国前期青海的师范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中央政治学校西宁分校的创办
  近代以来,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人们对边疆地区越来越关注,开发边疆、开发西北刻不容缓。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对于边疆地区的教育问题,教育界、政界等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纷纷著书立说或前往实地进行考察。1936年出版的《西北教育考察报告书》,对甘、宁、青三省蒙、回、藏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作了考察,并提出了具体详细的改进办法。中英庚款委员会委任顾颉刚率领其团队前往西北地区进行考察,拟订了《补助西北教育计划书》,对甘、青地区的教育问题尤为关注。时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马鹤天曾率领官员到青海东部考察,在其著作《西北考察记·青海篇》中对于青海的教育状况,包括学校数量、办学经费、教材、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书中指出“因青海交通不便、文化落后,除原甘肃所属七县外,几无教育之可言。”
  1929年,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改组成立后,鉴于青海、西藏、新疆、内蒙等边疆地区形势之严峻,增设中央政治学校蒙藏特别班,目的在于为边疆地区培养人才,推进教育发展,稳定边疆局势。
  1933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拟订了《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蒙藏学校设置分校初步计划纲要》,决定在边疆地区筹设包头、迪化、西宁、康定四处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分校。1934年,中央政治学校组织了四个边疆教育实业考察团,以考察教育、实业发展为目的,赴绥远、西康、青海、甘肃河西走廊进行考察。7月至8月底,由周觉生任团长的青海考察团到达西宁,受到马麒等青海上层的支持,青海地方有关人士给予积极响应。青海地方呈委员会的电文中写到“青海民族半属蒙藏,前经中央决定,在西宁设立中政校分校,深表赞同。”同年,《新青海》上载一篇名为《中央应在青海增设边疆分校之建议》的文章,指出在青海增设边疆分校之必要性:一是防止侵略,巩固西北边疆;二是为边地群众能够享受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三是为沟通西藏文化,推动西藏教育发展;四是改变青海教育落后甘肃教育的现状。1934年9月,当局正式决定在西宁筹设“中央政治学校西宁分校”,校长为蒋介石,考察团长周觉生任主任,开始选定校址、筹建校舍、计划招生等建校准备活动。马麒等捐赠西宁城外小堡大营盘的骑兵团营地为校址,广慧寺敏珠尔活佛捐赠松木二百株。1934年10月5日,学校报名截止,随后开始体检、入学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1934年10月,学校正式开学,校长蒋介石,南京本部校长何玉书曾电函本校校主任周觉生。   三、国立西宁师范学校的基本概况
  中央政治学校西宁分校建校之初,设师范部、小学部两部,各一班,共招生80人。从1935年开始,每年招收简师一班、初中一班,每班学生都在50人左右。学校教员初期由考察团部分成员担任,师资力量雄厚,所招的学生有蒙、藏、回、土、汉等,其中以汉族居多。学校以培养教师为主要目标,促使其养成教育救国的信念,同时对地方社会有所了解,并且还注意发扬本国文化。在教材的选择上,注意学生心智的发育程度以及青年兴趣,同时关注与边疆社会文化的结合。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局势日趋紧张,地处西北内陆的西宁形势较为缓和。因此我国的西北、西南地区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后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教资源逐渐转移。1940年,中央政治学校包头分校迁到西宁,两校合并更名为“国立西宁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国师”),由教育部直接领导,校长由周觉生担任。国师内分简易师范、普通师范、初中部、小学部。国师成立后,规模不断扩大,先后成立四部小学校(一部在校本部附近,二部位于湟源,三部原为喇嘛朱海山个人所建原和县官亭小学,四部位于门源),学生从小学校毕业后也可继续在国师学习。1942年,康世诚任校长。1946年,康世诚被调走,校长由杨质夫担任。杨质夫是青海省互助人,精通藏文,曾拜喜饶嘉措大师为师,著有《汉藏大词典》。
  国师以促进边疆地区教育发展为宗旨,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设有国文、数学、美术、音乐、军事训练、劳作等课程。在教育部所规定的《师范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青海当地的地区特色增设藏文、边事等贴合实际的课程,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受战争影响,教材短缺且印刷质量较差,但学校极为重视国文教育,认为学生今后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掌握好基本的文化专业素质。学校根据西北边疆地區少数民族分布较广的实际,大力推行汉藏双文教学,学生需要掌握汉藏两种语言。所开设的藏文课程,不仅藏族同学需要学习,其他各族同学也要进行学习,同学们学习十分刻苦,校园里经常能听到读藏文的声音。难怪当时有人说:“进了湟川,就像进了教堂,到处是读英文的声音;进了国师就像进了喇嘛寺,到处都是读藏文的声音。”
  不仅如此,国师学生的学习生活十分丰富、充实。学校定期举行演讲会、辩论会、学术报告会及话剧展演等活动充实学生们的课余学习生活,也锻炼学生的口才和逻辑思维。一些社会知名人士、学问大家也曾来到国师进行讲座。例如,1946年学校曾邀请喜饶嘉措大师来到国师为师生们作《宗喀巴与黄教》的报告,杨质夫亲自做翻译,虽然内容比较深奥但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学校也曾邀请时任湟川中学校长刘鸿宾讲“什么是原子弹”,由于当时抗日战争末期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学生都感到很新奇。类似于这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学校经常举办,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学术兴趣。值得一提的是,国师的话剧活动也举办得有声有色。国师一般一年有两次大型的话剧活动,一次是校庆日,一次是欢送毕业生。均由学生们自行举办,由学校提供经费支持。在一些日常活动,如运动会或一些纪念日也会举办一些小型的话剧活动,但多以歌舞、合唱为主。据学校毕业的同学回忆,国师曾经表演过《保卫上海四行仓库》《雷雨》《塞上风云》等爱国题材的剧目。学生的话剧活动还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时任国师校长的周觉生批准学生成立业余话剧团,对话剧剧本的选择严格把关。
  学校的体育运动也搞得有声有色。国师师生们的体育锻炼具有先天优势,训练场地十分宽阔,运动器械种类全面,有足球、排球、篮球、铅球等较为剧烈的运动。考虑到一些体质较弱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开设有乒乓球、象棋、跳棋等运动量较小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增强了身体素质。
  国师的学生们思想先进,在群众中积极宣传抗战。在战争年代,为地处边疆的人们宣传了积极的爱国思想,对社会影响很大。1944年,应国家号召成立了“青年远征军”,急招各地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知识青年参加抗战。国师对此进行了积极宣传,许多同学投笔从戎应征入伍,投身于抗日救亡的行动中,学校还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
  1946年,学校更名为“国立西宁边疆师范学校”,1949年,该校与西宁女子师范学校合并。1950年,学校与西宁师范学校合并,更名为青海省师范学校。
  四、结语
  从1934年中央政治学校西宁分校的建立,到1940年中央政治学校包头分校迁入后两校合并,更名为“国立西宁师范学校”,国师的发展见证了民国时期西北边疆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国师自建立起就以发展边疆教育事业、培养教育人才为宗旨。以其“国立”的名号得到中央教育部的大力扶持。学校实行全公费办学,学生入学不需要缴纳学费,这对许多普通家庭来说在经济上减轻了很大一部分负担,也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的来源不分民族,藏、蒙、回、汉均有。学校实行男女同校,这一点对于当时的青海社会可谓首屈一指。国师提倡尊师重道、平等交流,学校教师初期来源于教育事业考察团的部分成员,随后聘请了知名大学的毕业生,以及具有专业知识的社会名流来到学校教学,抑或是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老教师来校任教,同时学校也邀请到许多知名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学校教师的文化水平较高,保证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水平。许多学生毕业后基本能够胜任小学课程的教学,同时又可以继续深造。国师培养了大批教育人才,为青海省提供了大量的师资,许多毕业生回到基层州县的中小学担任教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为青海省教育事业的发展默默地作着贡献。
  国师的建立填补了青海省师范教育的空白,推动了青海省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青海这一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社会稳定,推动了青海地区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崔永红,张得祖,杜常顺.青海通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7.
  [2] 杜小明.青海教育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陈秉渊.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四十年[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4] 新青海社.新青海[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青海文史资料选辑[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
  [6] 西宁中区委员会资料研究委员会.西宁城中文史资料第一辑[M].西宁:西宁中区委员会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
  作者简介:穆靖(1996—),女,汉族,北京人,单位为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史、近代文化史。
  (责任编辑:马双)
其他文献
摘要:公序良俗原则不仅仅是在民事领域对于民事主体的要求,更是对负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机关的根本要求,完全具备适用于行政案件领域的可操作性。“北雁云依”案中,法官的裁判方式属行政诉讼私法化方式,以公序良俗原则判断私法姓名权的合规性,混淆了公法姓名权与私法姓名权,且适用公序良俗原则之时,未详述姓氏选择与公序良俗之间的互联性而直接得出有碍于户籍管理及违背文化传统之结论,实为不当适用。对
期刊
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古浪县南部山区一个叫做沙沟口的小村,小村坐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中,就像是被大山紧紧揽在怀里。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河水哗哗,流淌着甜蜜清凉的记忆。村子不大,原来有五六十户人家,后来一些人陆续搬迁到外地寻求发展或者进城,到现在只剩下二十户左右人家。  我也是在十年前进城离开村子的。不过县城离村子五十多公里,山路虽然崎岖,时间长了,想回到村子,了却魂牵梦萦的牵挂。  行走在外平淡的日子里
期刊
摘要:以侨批档案为代表的银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湾区”建设背景下“活化”侨批档案,有助于增强粤港澳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促进粤港澳湾区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华人华侨文化交流。针对侨批档案内容远离现代生活、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和基层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建议做好侨批收集与保护工作,拓宽宣传路径和加大宣传力度,将侨批元素融入到大湾区的侨乡特色名片建设工程当中,使之在人文湾区建设中焕发
期刊
摘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阿甘本针对意大利政府想象“例外状态”造成“赤裸生命”的现象展开批判。但是,从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不同人群的生命关系和状态可以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例外状态不仅不具备“常态化”的必然性,而且例外状态中的生命也不必然沦为“赤裸生命”,反而从生命类型、生命关系和生命状态三个维度中展现出生命的丰富意涵。尤其是例外状态下的抗疫勇士既不单纯展现为生物性生命,也不呈现出单一的政治性
期刊
摘要:新冠疫情事件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冲击,对于高校而言,虽然借助网络平台仍然能对学生进行课业传授,但学生缺乏实际交流学习的真实感,学生也不便向教师提出课程疑惑,学习难度增加。以贵州财经大学1000名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结合文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收集数据、案例,并根据实际数据和案例,探讨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现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对学生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高校存在不重视学生情感教育等问题
期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考验着各国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中国抗疫举措对全球疫情防控贡献突出,但国际舆论对中国形象仍存在偏见和误解。以推特这一西方国家主流社交平台为研究对象,以“China”和“Chinese”为关键词,基于评价理论,抓取并分析2019年9月27日到2020年7月29日之间的美国民众推文。研究发现,随着疫情发展,美国民众的关注焦点从中美贸易、香港问题转为武汉、生物实验室阴谋论等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既给社会发展带来机遇,也使得当代中国犯罪现象呈现出“犯罪总量大,犯罪率逐年上涨、犯罪类型形态性质呈动态复杂性变化、犯罪活动因果联系隐蔽复杂,组织性强、犯罪主体广泛,流动人口犯罪明显、犯罪手段逐渐走向现代化”等特点。以社会环境因素为切入点剖析其犯罪成因:(一)社会经济状况和对外开放的发展;(二)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三)贫富差距和失业现象的增大;(四)腐败等带来的不良后
期刊
摘要:公众知情权与公民隐私权的冲突日趋激化。2020年底成都一新冠肺炎确诊女孩个人信息被不明人士泄露,其本人遭受严重的网络暴力,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疫情时代背景下,如何应对公众知情权对公民隐私权可能造成的侵犯?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解决的方案是:(一)厘清两权界限,明确“度”的问题;(二)完善法治体系,切实保障公民隐私权;(三)提高媒介素养与法律意识,对“网络谣言”与“网络暴力”说“不”;(四)媒
期刊
摘要:北村是中国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基督教徒。在对人类生存意义进行终极探寻的过程中,北村着重对爱情主题进行多维度的探索。以《玻璃》为例,小说以“爱”与信仰为主调,讲述在诗歌黄昏期,两个诗人之间的爱与救赎。作品通过同性之爱、异性之爱、诗歌之爱揭示了世俗爱情的局限性和人类对神爱的渴求与需要。世俗之爱的局限性便在于丧失了爱的能力和爱的信心,给予的爱是带有侵略性和罪性的,神性之爱则是永恒的和圣洁的。作品通
期刊
摘要:19世纪后半期,大量华人南渡重洋来到马来亚。清政府将他们称作“华侨”,视之为大清的子民。而后,在国内民族主义浪潮的影响下,新马华人开始建立中国人的身份认同。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政府一系列侨务政策的实行,新马华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得到强化,并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到达鼎盛。20世纪中叶,新中国的成立与国民党政权的败退让缺失保护的新马华人感到茫然无措,最终放弃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成为所在国的公民,但仍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