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乡村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介入乡村,这是最近几年中国艺术界出现的一个新现象。艺术家因为创作机缘发现某个特色的乡村(渠岩之于山西许村),或者因为某种特殊关系(欧宁和左靖之于安徽璧山,靳勒之于甘肃石节子),他们与当地建立联系,并达成某种愿景。于是他们发动或者是邀请其他艺术家来到村里,实施一系列的艺术活动,这种现象在2008年之后变得非常突出。
  艺术介入乡村,这应是出于两个方面是缘由:一方面这是近年来对频繁提及艺术介入社会话题的身体力行。强调艺术参与社会是基于艺术自身的思考,或者说是对艺术日益精英化和商品化的反动。将社会实践纳入到艺术的范围内,使我们理解的艺术的概念处于不断开放和扩大场域之中,也避免了使其成为某种形式的僵尸或者是变成某种封闭保守的形态。另一方面,这是现代主义乌托邦思想的延续,幻想着通过艺术的方式改造社会,改变一个村落的贫穷落后的现状,让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人享受到一种好的生活。所以,这类介入行为往往也带着某种明确的目的,比如“许村计划”以艺术的方式保护某个古村落,或者是以艺术的行为引起社会对乡村问题的关注等等,从而使得中国成千上万的贫穷、落后、即将衰落的乡村的命运得到改善。
  详加追究,这一善意的目的同样是出于一种反动——即对国家力量对于乡村统一改造模式的不信任。在艺术家看来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来改变乡村面貌,而国家行政力量总是为了效率和政绩而不顾其他。所以,在中国艺术介入乡村时,艺术行为总是和国家意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更为复杂的局面。因此,分析艺术介入乡村就不能单单是艺术内部的事情,还要看我们所介入的这个社会形势;并且也不能将眼光局限在当下几个介入乡村的艺术行为,而必须历史地去看,必须将眼光放在乡村在整个20世纪中国社会的大变革中去看。因为,在三千年的中国历史中,乡村只有到了20世纪才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进而变成了政治问题,最后成为国家问题。
  从大历史的视角出发结合具体的社会问题 ,20世纪的中国问题就是如何进入现代,和西方一道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而“现代”则构成20世纪世界性的一个关键词。回到乡村这一具体问题上,如何将农耕为主的乡土中国纳入到“现代”计划的工程之中,这不仅是成为政治家考虑的问题,也是有志知识分子所关切的问题。正是在这种社会意识之中,出现了两种对乡村的改造方案:一是政党和国家力量从物质上推进乡村的现代化进程,1949年之前主要是政党推动,之后则是国家的统一建设。二是知识分子试图从文化方面着手,以此来在乡村建立现代性的生活方式。艺术介入乡村,采取也就是第二种方案,即如何用文化的行为和方式让传统的乡村焕发出现代气息。所以,这两种不同的方案在本质上却是相同的,其共同的愿望都是推进乡村进入现代。因此,我们看到的便是某一阶段这两种方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一唱一和的现象,比如新中国美术。而在另一阶段,后一种方案却是为了反映、揭露以及改造前一种方案,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的“乡土风”和当下介入乡村的艺术。在每个阶段政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不同,也造就了视觉艺术在造型和表达形式上的不同样态。分析乡村主题在中国艺术史中的变迁,不单单是文化生产的问题,其中还暗含了意识形态在近现代中国政治中的线索。
  康学儒
  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其他文献
著名的阿根廷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家厄尼斯托·拉克劳(Ernesto Laclau),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于4月13日去世,享年78岁。  拉克劳1935年出生于阿根廷一个律师和外交家家庭,早年在布宜诺斯爱丽丝学习历史,70年代来到英国就学于牛津大学,后任教于埃塞克斯大学(ESSEX University),并合他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伙伴比利时籍妻子哲学家穆佛(Chantal Mouffe)一起
期刊
穿过幽暗狭长的地底通道,我终于抵达目的地。管理员费劲地搜寻着索引,终于在 《地狱大百科》“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当代艺术”分条目中找到了有关我的词条:“早年作为策展人,后随策展的覆灭成为艺术家,活跃于21世纪初,死于中国首都那场著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实际上,“策展”甚至一度失去了作为一个词汇的基本资格,像亚特兰蒂斯一样湮没于已死的历史之中。如今我却在时空边缘再次勾勒策展时代的形状。  
期刊
阿多诺致本雅明  伦敦,1936年3月18日  亲爱的本雅明先生:  现在,我准备将我对你非凡研究《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的一些笔记寄给你,当然,我无意对你的研究提出批判性的分析,也不打算对你的研究做出一个适切的回应。此刻我承受着相当大的工作压力——有待完成的论逻辑的大书;关于贝格的论集中有待我完成的部分(虽然我已经完成了除几处音乐分析的大部分);还有对爵士乐的研究。这些压力使得我任何试图回应你的努
期刊
LZH: Since I believe people have no idea about your work in China, I will ask you some basic questions. How would you describe yourself? As an artist?  ST: I call myself a professional ‘in-betweener’,
期刊
本质上讲,艺术家都是小生产者,不管是你自己做,还是雇上几个人或几十人被称作老板,仍逃不出这样的“政治面貌”划分,作为个体劳动者,自然或多或少都沾点“右”的底色。当然,这么说偏简单化了,“左”“右”的划分本来就复杂,艺术家的知识来源和对事物的理解也很乱,往往自己都分不清,那种作品中的“政治清晰”,反倒让人怀疑,通常是被消费的素材而已,几十年前“左”和“右”的鉴别关乎前程和未来;在今天也一样影响着艺术
期刊
哲学家在艺术的评价上有过的最大“丑闻”,大概要算海德格尔对梵高《鞋》的那段著名评价,海德格尔犯了一个著名又不著名的“低级错误”。梅耶·夏皮罗不确定海氏到底评论的是哪一幅画,因为有三幅符合海氏的描述,于是他去信询问,而最终在回信中被海氏确定的描述对象,那双鞋梵高只在城市里穿过。但这个理论史事件却没有得到什么重视。在理论教育中,虽然有着明确的对象,但是由于生成出了“艺术是真理的自行介入”这一论断,论述
期刊
在今天的艺术圈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热衷于“讨论”。把展开讨论作为一种积极的良药介入到已麻木的艺术活动中,甚至成为阶段性的目的。  如果觉得当下的现状必须做出改变,“讨论”自然显得紧迫起来,绕开作品和方法,直接面对艺术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使“讨论”显得激进,并希望它能催生出某种新的实践来。  讨论是必要的,但当讨论成为一种策略手段,或是把讨论变成文本又纳入到美术馆体系时,它又表现出悖论的一面。  
期刊
2014年3月2日至5月7日间,在北京黑桥ACTION空间进行了一个艺术项目—《额滴神呐》,期间蔡东东将空间改造成一个“庙”,持续邀请艺术家创作“神”并供奉其中。有意思的是在这个项目中 “艺术”与“神”的叠加,让我联想到当代艺术在创作逻辑上的某种普遍的现象,对人存在缺失的一种西西弗斯式的回应——重复、无意义、带有催眠意味的一种行动。我说的并不是哪件具体的作品,而是整个项目本身背后设定的逻辑。我理解
期刊
“行动绘画”后,激浪派约翰·凯奇和白南准提出了“行动音乐”的概念。那么卡茨会提出“视觉化诗歌”(Visual Poetry),后来又转变到“行动诗歌”,探索语言与图像的关系,也就不奇怪了。  卡茨1962年生于巴西,芝加哥艺术学院MFA,威尔士大学互动艺术研究中心(CaiiA)的哲学博士,目前任教于芝加哥艺术学院。除了作为艺术家,他也是非常出色的撰稿人和写作者。出版了几本重要的新媒体著作,如《全息
期刊
马航失联后,在微博与微信等自媒体上,几乎清一色都是24小时全天候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阴谋论遐想、心灵鸡汤和飞机照片这组“媒体套餐”。就连艺术媒体也不甘人后,纷纷把黄永砯的《蝙蝠计划》回炉后重新端出来,以供再饱眼福。所有的眼球经济都只是快餐,它无法添加人工防腐剂,保质期有限得可怜。没过多久,新闻被更新的新闻掩盖,热点被更热的热点埋葬,人们也就兴味寡然了。如今,倘若再要深入谈起任何关于飞机的话题,倒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