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标内容解读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l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高中课程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等。在这样的规划下,新的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确定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则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些要求: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高中地理新课标在课程功能定位,课程目标,基本理念,课程结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作了解读。尤其是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提高,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定为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人文素养。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重视公民地理素养的培养,侧重生活的地理、文化的地理、科学的地理学习。讲求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二、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新课程标准也正是从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提高,提出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关注实践与应用的地理。传统的地理教学由于过多的强调了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体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已经成为当代地理教育的重要理念。基于此,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注重将高中地理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过程与目标上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学生运用地理原理以及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成为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或经验来对地理现象进行解释,甚至提出新的见解。教师在这种学习中的作用则是帮助学生注意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质量,帮助学生提高筛选,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是对课堂教学元素的拓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尝试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地理能力。
  三、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的现代思想和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表述形式。它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教育思想的角度来说,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教育能力,才能造就一批又一批创造型人才。从教育模式的角度来说,创新教育则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体现。因为创新教育所培养的素质不是一般的素质,而是创新素质。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为根本宗旨的创新教育,既是最高层次的教育,也是当前正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要求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的感知、记忆和想象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及其方法的掌握,启迪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增长创造才干,特别是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发展创造性个性品质,开拓创新精神,激发创造兴趣,锻炼意志和毅力,树立创造志向。
  四、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实践探究能力;能够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高中地理新课程内容目标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结构上的重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它表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种把课堂看做是惟一受教育的场所,把书本看做是惟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做是惟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在生活和实践中的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提出了“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的要求。地理是惟一以“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的学科。这是因为,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地理才从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诸方面综合起来探讨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深信只要我们大胆实践,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必定会不断地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来。高中地理教学将独具魅力,高中地理课堂也将会焕发异彩,地理教学这一门遗憾的艺术将不再有遗憾。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是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维方式,认知水准,阅读目的以及切入角度都有所差异,语文教学中,阅读将引领学生亲历过程,尊重并悦纳整个知识环节,彰显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蓬勃发展。  一、紧抓词句  阅读是课文解读的“催化剂”有
期刊
许多学生发现学习历史,学的时候容易,记的时候困难,甚至记了几遍后,隔了不久便会遗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以及考试成绩的提高。想要把丰富的历史知识记住,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一脉相承的,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理解的帮助,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使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就较容易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楚。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一个不需要很高思维能力的科目,但注重思维的严谨,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乃至高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思想品德课由于理论性强,识记的内容多,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新课堂教学改革下,我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识规律,总结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课前检测五分钟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显著表现就是新增了课前检测这一环节,适应了思想品德课记忆性内容多、遗忘快等特点,对提
期刊
一年级学生开始了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生活阶段。着重对学生进行生活常规和日常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他们对学校生活感到新鲜好奇,自制力较差,还保留着幼儿好玩、多动的特点,对学校的制度要求不熟悉、不习惯,其行为也往往单以兴趣出发,专注性、持续性较差,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多年从事一年级班主任,我发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小动作特别多,要么玩玩具、玩铅笔或橡皮,要么坐姿、握笔姿势不正确,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会读书,多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悬念,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
期刊
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样体育活动,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加入体育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体育游戏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使人们的情绪高涨,我们体育老师能够正确的组织并开展好体育游戏教学,这会使学生和老师都感到轻松,学生是积极性高、老师是心情愉快,体育活动能非常有力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发挥他们的能力、智力等技能,它的动作丰富多样,有助于训练注意力、灵敏、机智、速度、力量、
期刊
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出路所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在一些地方进行素质教育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教育改革阻力较大,也是个好大的工程,做好它很不容易。总的来说,现在素质教育改革雷声大、雨点小。旧的教育观念,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应试教育仍是占主体地位。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显得无奈、也无力,但素质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尽量往这一方向去努力。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育者,如何做好当前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呢
期刊
学生普遍不听话,比较难管,思想工作难做。那么思想工作难做的原因在哪里?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校方面  1、主要原因有  (1)教育观念滞后。有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口头上大喊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实际上抓的还是“应试教育”,学校也很无赖,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学的唯一宗旨。整天枯燥乏味的重复着所谓“统考”科目的教学,驱赶着学生在“题海”中泅渡,抹杀学生在
期刊
一、新课改后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手段的变化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幅历史挂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
期刊
摘要:跨栏跑就是在途中设有固定数量、固定距离和固定高度栏架的短跑项目。它在田径项目中具有强度最大,技术最复杂的特点,其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和完善的过栏技术以及跑跨动作协调配合的能力。  关键词:跨栏步、教学法、错误动作、纠正  1、前言  在110米跨栏跑中,运动员平跑速度直接受到阻碍的主要因素是“栏架”,那么在110米跨栏跑时,起跨攻栏架就成了主要矛盾,而这个矛盾就是跨栏架的能力——跨栏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