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新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作者在教学中对教学艺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学艺术;高效课堂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是文化自信的基石。教学中我讲授的是国学经典《笠翁对韵》,它是古代社会培养青少年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一部作品,形式简单,内涵丰富。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适应主体的学习能力,使用富有审美价值的认识技艺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我的教学艺术体现在六个字:趣、实、活、准、品、仿。
1、“趣”——教学中的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会使学生兴趣盎然,精神饱满。我时常根据教学内容改编一些歌词融入教学中,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小品《刘伶醉酒》中,我改编的歌曲是《心太软》:我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喝酒虽然简单,不醉太难,酒量不行,就不要勉强。改编后重新演绎的歌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愿望。
小结时为了把课堂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我引导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然后模仿宋晓峰结束教学,例如:啊,八年五班不一般,你们的表现我喜欢;你们的表现我喜欢啊,八年五班不一般。再一次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幽默和教师的人格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奠定基础。
2、“实”——教学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
诵读是学习国学的重点,需要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教学中我把个人诵读、小组竞赛、男女对抗与集体诵读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学生的每一次诵读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在反复诵读中“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理解能力、陶冶情操,增厚其人文底蕴。
努力寻找各种教育契机。如在解读“娇杨擅宠起边风”时,我引导学生欣赏“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两句唐诗,了解它是指什么事情,说明什么现象,揭示什么问题,又引起什么后果,从而探讨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是腐败。由古及今,联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和党中央为治理腐败所采取的诸多措施,让学生认识到海外不是犯罪分子避难的天堂,铲除腐败国家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引导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这样,通过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能只追求形式,图表面上的热热闹闹, 华而不实。
3、“活”——课堂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跃。
学生思维活跃程度,是衡量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的标志。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各种感观参与,多动手,多动口,充份让学生自主活动,课堂就活起来了。
历史典故“荷锄翁”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了解刘伶的个性,突破难点,我自编自导了小品《刘伶醉酒》,学生的精彩表演诙谐幽默,引人入胜,把刘伶嗜酒如命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学生参与小品表演激发他们的热情与兴趣,寓理于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享受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
“活”还表现在课外:时常有学生在我的面前喜欢秀一下刚刚学会的知识,“晨对午,夏对冬。下饷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看着他们那自豪而又略带得意的表情,我心中的自豪感也是油然而生。同时我还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讲话的声调越来越低,高声吵嚷的现象越来越少;文明用语越来越多,脏话越来越少 ----国学内化了他们的言行,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素养。
4、品,鉴赏诗词。
为了更好的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我在解读时增加了诗词欣赏的内容,学陶冶学生的情操。如解读“壮士腰间三尺剑”时,我引导学生欣赏相关的诗词:杜甫的“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张元千的“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树立理想与抱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解读“男儿腹内五车书”时,首先分享了学富五车的成语典故,然后欣赏相关的诗词,陆游: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王安石: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诗词的引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喜欢。
5、准,精准教学
为了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使用“大水漫灌”式的教学方式,而是改用“答记者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感兴趣或有疑问的词语举手提问,学生想要学习什么,想要了解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实现了教与学的精准对接,每一节课都是如此。例如在讲《笠翁对韵-齐》时,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解读了西门豹、燃犀、绛县老、伯州犁、百里奚、陋巷等六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热情高,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相对于教师而言,由于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就减少了教学盲目性,节约了时间与精力,实现了 “精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6、仿,仿写《笠翁对韵》。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表现在仿写《笠翁对韵》。到目前为止,我举办了五届仿写作品大赛,涌现了很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锦州三中的网站陆续展出,特别是2016年8月八年级的刘美含等三名学生的作品在第六届“炎黄杯”中小学生诗歌书画大赛中获得金奖,在校内外引起极大的轰动和关注。通过这些创作型的仿写活动,不仅传承、弘扬了优秀历史文化,而且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想象空间,提高了他们的文学修养。使国学经典真正植入孩子們的生命,成为影响他们一生的文化血脉。
这些教学艺术既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以打组合拳,实现了高效教学,营造了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道路还很漫长,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索永无止境,传承与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我们永远在路上,为此我将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完善、充实自己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求知乐园,让国学经典永流传。
参考文献:
[1]刘朝明,《现代教学艺术源于热爱成于用心》,2014-6.
[2]孙菊茹,《课堂教学艺术》,2006-8.
关键词:教学艺术;高效课堂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是文化自信的基石。教学中我讲授的是国学经典《笠翁对韵》,它是古代社会培养青少年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一部作品,形式简单,内涵丰富。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适应主体的学习能力,使用富有审美价值的认识技艺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我的教学艺术体现在六个字:趣、实、活、准、品、仿。
1、“趣”——教学中的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会使学生兴趣盎然,精神饱满。我时常根据教学内容改编一些歌词融入教学中,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小品《刘伶醉酒》中,我改编的歌曲是《心太软》:我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喝酒虽然简单,不醉太难,酒量不行,就不要勉强。改编后重新演绎的歌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愿望。
小结时为了把课堂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我引导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然后模仿宋晓峰结束教学,例如:啊,八年五班不一般,你们的表现我喜欢;你们的表现我喜欢啊,八年五班不一般。再一次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幽默和教师的人格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奠定基础。
2、“实”——教学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
诵读是学习国学的重点,需要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教学中我把个人诵读、小组竞赛、男女对抗与集体诵读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学生的每一次诵读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在反复诵读中“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理解能力、陶冶情操,增厚其人文底蕴。
努力寻找各种教育契机。如在解读“娇杨擅宠起边风”时,我引导学生欣赏“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两句唐诗,了解它是指什么事情,说明什么现象,揭示什么问题,又引起什么后果,从而探讨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是腐败。由古及今,联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和党中央为治理腐败所采取的诸多措施,让学生认识到海外不是犯罪分子避难的天堂,铲除腐败国家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引导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这样,通过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能只追求形式,图表面上的热热闹闹, 华而不实。
3、“活”——课堂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跃。
学生思维活跃程度,是衡量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的标志。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各种感观参与,多动手,多动口,充份让学生自主活动,课堂就活起来了。
历史典故“荷锄翁”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了解刘伶的个性,突破难点,我自编自导了小品《刘伶醉酒》,学生的精彩表演诙谐幽默,引人入胜,把刘伶嗜酒如命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学生参与小品表演激发他们的热情与兴趣,寓理于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享受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
“活”还表现在课外:时常有学生在我的面前喜欢秀一下刚刚学会的知识,“晨对午,夏对冬。下饷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看着他们那自豪而又略带得意的表情,我心中的自豪感也是油然而生。同时我还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讲话的声调越来越低,高声吵嚷的现象越来越少;文明用语越来越多,脏话越来越少 ----国学内化了他们的言行,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素养。
4、品,鉴赏诗词。
为了更好的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我在解读时增加了诗词欣赏的内容,学陶冶学生的情操。如解读“壮士腰间三尺剑”时,我引导学生欣赏相关的诗词:杜甫的“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张元千的“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树立理想与抱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解读“男儿腹内五车书”时,首先分享了学富五车的成语典故,然后欣赏相关的诗词,陆游: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王安石: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诗词的引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喜欢。
5、准,精准教学
为了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使用“大水漫灌”式的教学方式,而是改用“答记者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感兴趣或有疑问的词语举手提问,学生想要学习什么,想要了解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实现了教与学的精准对接,每一节课都是如此。例如在讲《笠翁对韵-齐》时,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解读了西门豹、燃犀、绛县老、伯州犁、百里奚、陋巷等六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热情高,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相对于教师而言,由于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就减少了教学盲目性,节约了时间与精力,实现了 “精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6、仿,仿写《笠翁对韵》。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表现在仿写《笠翁对韵》。到目前为止,我举办了五届仿写作品大赛,涌现了很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锦州三中的网站陆续展出,特别是2016年8月八年级的刘美含等三名学生的作品在第六届“炎黄杯”中小学生诗歌书画大赛中获得金奖,在校内外引起极大的轰动和关注。通过这些创作型的仿写活动,不仅传承、弘扬了优秀历史文化,而且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想象空间,提高了他们的文学修养。使国学经典真正植入孩子們的生命,成为影响他们一生的文化血脉。
这些教学艺术既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以打组合拳,实现了高效教学,营造了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道路还很漫长,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索永无止境,传承与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我们永远在路上,为此我将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完善、充实自己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求知乐园,让国学经典永流传。
参考文献:
[1]刘朝明,《现代教学艺术源于热爱成于用心》,2014-6.
[2]孙菊茹,《课堂教学艺术》,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