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口语能力需要输入和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我们很难给孩子提供很好的日常外语语言使用环境。对每一位外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朗读和背诵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朗读背诵 能力培养
一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口语能力需要输入和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中国学生平时接触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外语,平时也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外语语言素材的机会。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很难给孩子提供很好的外语语言环境,很难接触到纯正的外语;如果想用外语交流,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平和交流对象,这些都不太容易具备。学生只能在每周有限的外语课堂上获取一些外语知识,其他时间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课堂上教师大多注重语法、词汇等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口语练习。这样,往往造成大部分学生根本不开口读说外语,更糟糕的是很多教师课堂上很少说外语,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影响学生的听说训练,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朗读和背诵课文能够让学生全面学习单词和语法,了解单词和词组在实际使用时的用法、搭配和其他的语气特征,做到学用结合;朗读和背诵是整个文章或句子一起理解和接受,所以对于单个语言单位(单词、语法要点、搭配等)的记忆更牢固。学生要背会一篇外语课文,必须多读,大声朗读,这样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至关重要。背一篇课文能帮助学生强化语流、语速,迅速提高外语口语水平;为学生提供用外语、说外语的语言环境,纯外语的语言资料,弥补中国学生学外语的不足。学生把一篇外语课文能流利背诵出来,会获得学习外语的巨大乐趣和成就感。基于以上多种原因,我认为朗读和背诵显得尤为重要。
对每一位外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小学从未接触过外语的初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外语成绩的有效途径。同时,朗读和背诵是克服当前中国学生的“哑巴外语”的好方法。另外,我认为朗读和背诵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朗读和背诵不受环境限制,可以在任何环境下朗读和背诵。我们只要给学生有自由掌握的时间和内容背诵,学生就可以在课下任何时候自己背诵。
其次,朗读和背诵不受时间的限制。它不需要学生专门用过多的时间来完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朗读和背诵的时间,可以在课前课后,也可以在饭前饭后,甚至在上下学的路上,学生都可以自由地朗读和背诵。
再次,通过朗读和背诵,能积累有用的外语短语、句子和习惯用语;能扩大视野,储存大量有用的外语信息;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说外语国家的风俗、文化等;朗读和背诵的同时,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并用,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朗读和背诵的多了,自然就形成了外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说外语就容易多了。
最后,朗读和背诵是训练语言、语调、语速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和背诵,尤其是模仿正确、地道的外语语音语调,可以帮助自己尽量说地道的外语。掌握说外语的种种技巧,注意连读、失去爆破、弱重读等,口语表达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口语能力提高了,外语成绩也就提高了。
二
朗读和背诵对学生学外语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一开始就教会学生朗读和背诵,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近二十年的外语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朗读和背诵外语的方法。
1.词、句、篇,先短后长,先易后难。课文是由词组和句子构成的,所以背课文必须先掌握词、词组和句子,先易后难。开始可以让学生背一两句、几句,不要贪多,慢慢增加,让学生感到背外语课文并不难,树立学好外语的自信心。这样,学生背外语课文会感到越来越容易。
2.理解背诵的对话和短文,弄清汉语意思。我在教学中遇到每一篇对话、短文都要求学生背诵,但是,要求不要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为了照顾外语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要求背诵的材料,弄清楚它的意思。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要求学生努力背,死记硬背是没有效果的。到了初二、初三外语课文变长,首先引导、帮助学生要弄懂课文意思、文体。记叙文要弄清文中的人、事、物、时间、地点等,说明文要明白文中主要说的对象和特征,议论文要弄明白所讨论的问题和主要的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这对学生是难点,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重点关注。
3.解决生词(读音、拼写、意思、用法等)。学生将不会读的单词找出来,通过在小组里学习或听教师的示范朗读来帮助学生扫除障碍。词读不准音或不会读是背诵的一大障碍,一篇课文中如果有太多生疏的单词,就会影响背诵的信心。为此,可以通过听录音或听教师的示范朗读来帮助自己找出这样的单词,纠正发音。同时,也要注意句子的语调、不完全爆破、重读等语音现象,增强诵读的节奏,强化背诵的效果。
4.关注重点短语和句型。重点短语和句型就如同人的骨架一样,支撑着一篇短文成为整体。所以,在背诵前应该认真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短语和句型,加强记忆、认真读背。背诵课文,短语句型领先,这样学生根据短语句型可以容易地把一篇外语课文复述背诵住。很多教师用的“挖洞”背课文法就是将这些短语和句型挖去,既巩固了重点短语和句型,又有利于背课文,何乐而不为呢?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只要学会就是好方法,能背住外语词组、句型、对话和课文的方法都可行。因此,我从初一就要求学生重视朗读和背诵。初一是基础,学生刚接触外语,对外语的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教师一定抓住这个时机,运用各种的方法,让学生大声朗读,背诵重点词组、短语、句型、精彩段落和短文,打好学习运用外语的基础,对接下来的教与学都有好处。初二、初三的学生之所以学不好外语,与在初一没有打好基础有很大的关系,朗读和背诵对学生学外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初一时不读、不背,结果单词、短语不会读,更不用说记忆了。到了初二、初三,有的学生下定决心学好外语,但由于以前学过的单词、课文不会读,而不知从哪里下手。
如果学生从初一学外语开始就养成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大声朗读,积极背诵,时间长了自然就会记住其中的一些习惯用法、句子、段落和短文。那么到了初二、初三就很自觉地朗读、背诵外语,不愁学不好外语。因此,初一的学生要珍惜时间,在学外语的过程中,要尽量放出声来朗读外语,多背外语,这样等上了初二、初三,学外语就轻松多了。初二、初三外语成绩差的学生也不要灰心丧气,对外语学习失去信心,只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读多背一些实用的外语句子,精彩的段落,典型的外语短文,外语成绩就会提高。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朗读背诵 能力培养
一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口语能力需要输入和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中国学生平时接触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外语,平时也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外语语言素材的机会。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很难给孩子提供很好的外语语言环境,很难接触到纯正的外语;如果想用外语交流,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平和交流对象,这些都不太容易具备。学生只能在每周有限的外语课堂上获取一些外语知识,其他时间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课堂上教师大多注重语法、词汇等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口语练习。这样,往往造成大部分学生根本不开口读说外语,更糟糕的是很多教师课堂上很少说外语,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影响学生的听说训练,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朗读和背诵课文能够让学生全面学习单词和语法,了解单词和词组在实际使用时的用法、搭配和其他的语气特征,做到学用结合;朗读和背诵是整个文章或句子一起理解和接受,所以对于单个语言单位(单词、语法要点、搭配等)的记忆更牢固。学生要背会一篇外语课文,必须多读,大声朗读,这样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至关重要。背一篇课文能帮助学生强化语流、语速,迅速提高外语口语水平;为学生提供用外语、说外语的语言环境,纯外语的语言资料,弥补中国学生学外语的不足。学生把一篇外语课文能流利背诵出来,会获得学习外语的巨大乐趣和成就感。基于以上多种原因,我认为朗读和背诵显得尤为重要。
对每一位外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小学从未接触过外语的初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外语成绩的有效途径。同时,朗读和背诵是克服当前中国学生的“哑巴外语”的好方法。另外,我认为朗读和背诵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朗读和背诵不受环境限制,可以在任何环境下朗读和背诵。我们只要给学生有自由掌握的时间和内容背诵,学生就可以在课下任何时候自己背诵。
其次,朗读和背诵不受时间的限制。它不需要学生专门用过多的时间来完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朗读和背诵的时间,可以在课前课后,也可以在饭前饭后,甚至在上下学的路上,学生都可以自由地朗读和背诵。
再次,通过朗读和背诵,能积累有用的外语短语、句子和习惯用语;能扩大视野,储存大量有用的外语信息;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说外语国家的风俗、文化等;朗读和背诵的同时,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并用,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朗读和背诵的多了,自然就形成了外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说外语就容易多了。
最后,朗读和背诵是训练语言、语调、语速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和背诵,尤其是模仿正确、地道的外语语音语调,可以帮助自己尽量说地道的外语。掌握说外语的种种技巧,注意连读、失去爆破、弱重读等,口语表达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口语能力提高了,外语成绩也就提高了。
二
朗读和背诵对学生学外语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一开始就教会学生朗读和背诵,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近二十年的外语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朗读和背诵外语的方法。
1.词、句、篇,先短后长,先易后难。课文是由词组和句子构成的,所以背课文必须先掌握词、词组和句子,先易后难。开始可以让学生背一两句、几句,不要贪多,慢慢增加,让学生感到背外语课文并不难,树立学好外语的自信心。这样,学生背外语课文会感到越来越容易。
2.理解背诵的对话和短文,弄清汉语意思。我在教学中遇到每一篇对话、短文都要求学生背诵,但是,要求不要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为了照顾外语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要求背诵的材料,弄清楚它的意思。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要求学生努力背,死记硬背是没有效果的。到了初二、初三外语课文变长,首先引导、帮助学生要弄懂课文意思、文体。记叙文要弄清文中的人、事、物、时间、地点等,说明文要明白文中主要说的对象和特征,议论文要弄明白所讨论的问题和主要的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这对学生是难点,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重点关注。
3.解决生词(读音、拼写、意思、用法等)。学生将不会读的单词找出来,通过在小组里学习或听教师的示范朗读来帮助学生扫除障碍。词读不准音或不会读是背诵的一大障碍,一篇课文中如果有太多生疏的单词,就会影响背诵的信心。为此,可以通过听录音或听教师的示范朗读来帮助自己找出这样的单词,纠正发音。同时,也要注意句子的语调、不完全爆破、重读等语音现象,增强诵读的节奏,强化背诵的效果。
4.关注重点短语和句型。重点短语和句型就如同人的骨架一样,支撑着一篇短文成为整体。所以,在背诵前应该认真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短语和句型,加强记忆、认真读背。背诵课文,短语句型领先,这样学生根据短语句型可以容易地把一篇外语课文复述背诵住。很多教师用的“挖洞”背课文法就是将这些短语和句型挖去,既巩固了重点短语和句型,又有利于背课文,何乐而不为呢?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只要学会就是好方法,能背住外语词组、句型、对话和课文的方法都可行。因此,我从初一就要求学生重视朗读和背诵。初一是基础,学生刚接触外语,对外语的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教师一定抓住这个时机,运用各种的方法,让学生大声朗读,背诵重点词组、短语、句型、精彩段落和短文,打好学习运用外语的基础,对接下来的教与学都有好处。初二、初三的学生之所以学不好外语,与在初一没有打好基础有很大的关系,朗读和背诵对学生学外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初一时不读、不背,结果单词、短语不会读,更不用说记忆了。到了初二、初三,有的学生下定决心学好外语,但由于以前学过的单词、课文不会读,而不知从哪里下手。
如果学生从初一学外语开始就养成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大声朗读,积极背诵,时间长了自然就会记住其中的一些习惯用法、句子、段落和短文。那么到了初二、初三就很自觉地朗读、背诵外语,不愁学不好外语。因此,初一的学生要珍惜时间,在学外语的过程中,要尽量放出声来朗读外语,多背外语,这样等上了初二、初三,学外语就轻松多了。初二、初三外语成绩差的学生也不要灰心丧气,对外语学习失去信心,只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读多背一些实用的外语句子,精彩的段落,典型的外语短文,外语成绩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