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感”变“丰满”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zh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经常用“骨感”形容年轻女子的纤瘦。初中生作文的缺憾在于内容空洞,有骨无肉,虽然“骨感”,但不美也不健康。如何让“骨感”作文变得有骨有肉,内容充实丰满,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善绘景物,美化内容
  景物描写,不仅可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还可以一线串珠,推动情节。
  比如,一位同学在《爱,使我勇往直前》的开头,运用一段景物描写宣泄自己考试失败后的心情。
  天,阴沉沉的,似乎要将整个大地吞没;风,冷飕飕的,几乎将我冰冷的心吹过。我怀揣月考试卷,徘徊在回家的路上。
  作者将自然景物与考试失败后的心境有机结合。文章的结尾,作者爸妈爱的开导启发下,走出了心灵的低谷。
  在月光透过窗纱,悄悄地溜进屋,朦胧的,淡淡的。我抬头向窗外望去,一场暴风雨已悄然隐去,一轮圆月正傲立夜空,它告诉我,爱已融化了一切悲伤和不快,郁闷和颓废,我还有什么理由再消沉下去呢?
  作者再次使景物与心情结合,全文首尾对照,浑然一体。
  [方法点拨]
  1.景物描写要与情境相结合,要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抒写心情。
  2.景物描写不宜冗长,要着眼于情,为情服务,与情无关的景物可以省略。
  3.景物描写还可以前后贯通,首位呼应,有机体现情节、心境发展变化的过程。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要为叙事、抒情服务,触景生情,景中蕴情,情由景生,才能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文章内容自然得到美化。
  二、事感结合,强化内容
  “流水账”式的作文,使文章中心得不到有效凸显和强化。应随着叙事的进程,适当抒发感受,强化内容的表达。
  一位考生在作文中具体描写了妈妈深夜帮自己盖被子时的情景。
  朦胧中,一个模糊而又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床边,我感觉到了妈妈的气息。只感到妈妈蹑手蹑脚地把我伸出被子外的手脚轻轻地放进被子里,悉心地理了理被角,然后在我额头上温柔地一吻,然后静静地走出了房间。
  描写之后,用“妈妈的爱,温暖了我受冻的心,使我冷意全消”一句抒发感受,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内容得到强化。
  再如,在一篇题为《冬天里的一缕阳光》的作文中,作者在叙事结束之后写道:
  如果生活中,悲伤、抱怨、甚至愤怒,这些理解为是寒冷的冬天的话,请你千万不要忽略那些让我们欢乐、让我们坚强、让我们感动的温暖而美好的事情。这些就是那穿透阵阵寒风的阳光,给我们光热和力量的暖阳。匆匆的时光中,多一份留意,多一份从容,我们将会重拾那些被遗忘和忽略的温暖而美好的事情,继续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
  作者的感悟由冬天而到生活、人生,主题得到升华。
  [方法点拨]
  1.写感受首先要紧扣情节来抒写独特的情感认识。
  2.写感受要善于融情于理,可以结合自然或经历抒写人生哲理、生活哲思。
  3.写感受还要善于深入发掘,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思想不断深化。
  记叙文中插入适当的抒情、议论,可以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表达。
  三、联想想象,优化内容
  虚实结合是充实作文内容的常用方法,“虚”主要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来实现。
  有位考生在看到雨后的小白蝶,顽强地站立、飞翔的情景,生发联想。
  此时,我仿佛看到它在雨中挣扎的情景:大雨哗哗地下着,显示着它的淫威,小白蝶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却被一个大雨点给打在了地上,它抖着翅膀想要飞起来,可它那细弱的脚连站都站不稳。第一次,它没有站起来,第二次,它又倒下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啊,它终于站起来了,爬出了水洼……我的心怦然一动,多勇敢的小白蝶啊!
  联想不仅合情合理,而且突出了生命让人震撼这一深刻主题。
  有位考生在《沿途的风景》中写道:
  我泪眼婆娑,望着眼前这个渐趋瘦小的他,突然想起小时候他骑着叮当响的车子送我上学的样子,想起我被他的烟头烫伤后他毅然戒烟的样子,想起我发烧他连夜送我去医生家的样子,想起他和我说话时总是小心翼翼的样子,想起他询问我是否回家总是奢望我回答一个“好”的样子……
  于是,我终于明白,在我埋首苦读考上县中的路上,在我费尽心机想要离开爷爷的路上,我孤独前行,不是因为缺少美丽的风景,是目的地让我忽略了爷爷带给我的这些美丽的风景。
  考生因物生发联想,回忆起爷爷的关爱,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方法点拨]
  1.回忆再现,可由眼前景象进行过程回忆和情景再现,这样画面就更丰富,内容更充实。
  2.梦境呈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于个人理想、愿望可以借助梦境呈现出来。
  3.畅想未来,对未来的展望也是作文中常见的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四、细节刻画,亮化内容
  细节描写能够彰显考试的写作机智,展示考生扎实的语言功底。
  一位学生在描写外婆为外孙做布鞋的细节:
  纳鞋底最初用麻绳,外婆坐在正屋的门槛上,她把絮状的麻丝挂在门头,然后一点一点的抽取,再接起来,缠在一手提着的,在半空打转转的线锤上。于是那些乱麻就拧紧了纺成麻线绕在线锤上。接麻线时,将接头对好,搭在卷起裤腿的小腿面上,手心里噗地一口唾沫,伸展了手掌在腿面上挫几下。
  作者以“挂、抽、接、缠、提、搭、挫”等一连串的动词将外婆纳鞋底儿的细节刻画得具体而形象,具有生活实感,外婆的爱也在细节中得到升华。
  [方法点拨]
  1.动作分解法,就是对作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动作的分解和细化,运用几个连贯的动词将整个动作的过程具体详细的展现出来。
  2.综合法,细节描写要调动多种方法来进行,因为细节一般要从几个方面来刻画,比如,神态、动作、语言等。
  3.修辞法,细节要借助修辞手法的运用,既要使细节描写丰富,又要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曲塘镇双楼初级中学(226661)
其他文献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写作也是如此,写文章要靠平时的积累。中学生常把写作看得特别困难。冰心对学生写作困难做过精辟分析:“是不是有时提起笔来却觉得无话可说,有时眼前闪烁着景物的色彩、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呢?”其实,“无话可说”是指没有写作材料,“形容不出来”是指没有写作方法。因此,要想写好作文,离不开材料积累和方法积累。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这些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提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从课标中体会到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让优秀的文学作品走进课堂
期刊
对于特别浅显的课文,教师应该如何通过课堂对话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呢?余映潮《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教学实录告诉我们:课堂对话指导,有法可寻。教师应立足课堂,钻研教材,分析并提取出课文包含的能力训练点。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而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作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导师,教师应在学生远离文本时,适时将其拉回来。在学生围绕文本作答后,及时、有针对性地
期刊
教师可以将语言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中,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培养语感,促进语言技能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力,是言语经验,是个体在生活中进行言语活动的产物。培养语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  诵读,早在汉代已经是一种普遍的、成熟的、系统的自学方法。古人有讽、诵、读三种形式,“讽
期刊
如果把语文课堂的开头比作“开幕式”,课堂的结尾则是“闭幕式”,精彩的结尾能让人感到“课虽终,意犹在”。语文课堂,教师应让学生带着“探求的欲望、激荡的情感、收获的满足”完美谢幕。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以下四种行之有效的结尾策略。  一、创设情境,放飞想象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同时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
期刊
一、要重视汉字的书写  虽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也重视汉字的书写,并对每个学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修改稿”)在第一学段就明确提出了“写字姿势正确”的要求,把对汉字的正确书写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  要讲究写字的姿势。“桑条自小煣,到老煣不直。”在正式接触书写工具开启学生生活的启蒙教学阶段,小学生的“一拳、一尺、
期刊
对话式阅读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具有平等地位基础上的教学。对话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形态、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平等、合作、互助的精神。生动活泼的对话式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认读、思考、练笔中汲取知识,掌握学法、开拓视野、陶冶性情。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内蕴丰厚、寓意深远。在《故乡》的教学中,运用对话式阅读教学,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阅读方法,提高阅读
期刊
每次教学《社戏》,都会有一种紧张感。这篇文章篇幅长,主题有一定的深度。教学这样的文章,如果只从理清线索、把握文章结构、分析小说的三要素、理解文章的主题等方面着手,势必会导致这样一篇充满柔情的美文被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对学生来说,其积极性、主动性也无法充分地调动,老师主角、学生配角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单调,百无聊赖;对老师来说,学生启而不发,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得大汗淋淋,这样的课堂
期刊
一、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
期刊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学校也实行了自主分层教学的模式,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教师教为学生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一模式中,课堂上有一个环节,就是“析疑解难”,很多时候,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了疑难的问题,向老师请教时,有些老师会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对此,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