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中国经济这么差股市还使劲上涨?最近一个星期,这个问题我被问了5次。我密度如此之高地答复同一个问题,这是第二次。2010年世博会我去上海出差,同一天被警察问了3次,“身份证看一下,好吧?”
为什么经济下滑,而股市上涨?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撇除掉一种观念,我怀疑问这个问题的人也有这种想法:经济下滑,股市上涨,是投机者可笑的非理性造成的。很多中国人一谈到中国经济就冷笑,这些貌似聪明到什么都懂的人实际上毫无财经常识。投资者不要变成这种人也不要听信这种人的言论,他们只是一些无知的悲观者而已。其实任何市场肯定都存在非理性,从来不存在“正好”的市场。
现在开始正式回答。经济下滑,指的是什么?投资者投资股市又是以什么为最关键标的?现在中国的经济下滑是指GDP增速下滑。GDP是国内生产总值,如果把一个国家类比成一家公司,GDP就类似于一家公司的销售额这个概念。而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最关键标的其实是一家公司的净利润,也就是一家公司到底赚了多少钱。将股市中的这个指标放到宏观经济里就是把所有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相加,得出一个公司利润的总和,这个数字其实和股票市场更相关。
从这可以看出,经济增速和股市上涨的对应是非常自由的,经济高速增长股市可能很差也可能很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股市可能很差也可能很好。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1960年代到1980年代的美国。
从1964年到1981年,美国的未经通胀调整的GDP年均增长率超过8%(这个数字对于美国来说已经够高了),但是在此期间,道琼斯工业指数基本走了一个U型笑脸图案,在1964年12月31日是874.12点,到1981年12月31日是875点,基本没有上涨。相反,在1980年代余下的时间里,美国经济增速放缓,而道琼斯工业指数开始上涨,到1990年这个数字接近3000点。
你别误会,我只是说经济增长和股市之间的关系存在多种可能性,并不是说中国股市要和1980年代的美国一样。
当然,从常识来说,经济情况和股市之间还有差别。经济增长情况是对现值的统计,而股市增长是基于人们对公司情况的预期值。这两个数字中间有一个微妙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可能很长也可能非常短暂,它的长短要看投资者普遍预期的权重放在什么地方。
一般来说,股票市场投资者的预期节奏是,先预期一下,然后过一阵再看看实际经济中的统计数字和自己的预期是不是相符,你可以把这种行为叫做“兑现”;然后再进行下一次预期。如此往复。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股市泡沫的破灭是由于某个差劲的公司暴露自己糟糕的运营情况造成的。比较难兑现的预期会造成经济或者公司的现实情况和股市热烈程度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且持续很长时间。1990年代末的网络泡沫就属于这种情况,另外,投资者关于所谓政策的预期也属于此类。
中国人有时候是挺矛盾的。大家一方面在公众信息平台上热衷于藐视和挑战政府与监管者的权威,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对拥有权力者表现出极度的依赖。在股票市场上,这种表现就是投资者对所谓有关部门的政策方向表现出过于一致的乐观预期。其实,一种政策的制定只是允许某种行业可以做什么,而具体到这个行业是不是会获得平均的高利润率,行业中的某个公司会不会获得好的收益,政策只是个中性条件。
在股票市场上,证券分析师如果喜欢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挺悲催的事。在股市非常差的时候,你做什么财务分析投资者也懒得看,因为反正股价也不会上涨;而在另一种情况,股市非常棒,你和别人讲财务报表不仅没用而且让人讨厌。不过,如果投资者发现那些在电视上发表见解的分析师已经不再讲财务报表了,就该小心了。
为什么经济下滑,而股市上涨?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撇除掉一种观念,我怀疑问这个问题的人也有这种想法:经济下滑,股市上涨,是投机者可笑的非理性造成的。很多中国人一谈到中国经济就冷笑,这些貌似聪明到什么都懂的人实际上毫无财经常识。投资者不要变成这种人也不要听信这种人的言论,他们只是一些无知的悲观者而已。其实任何市场肯定都存在非理性,从来不存在“正好”的市场。
现在开始正式回答。经济下滑,指的是什么?投资者投资股市又是以什么为最关键标的?现在中国的经济下滑是指GDP增速下滑。GDP是国内生产总值,如果把一个国家类比成一家公司,GDP就类似于一家公司的销售额这个概念。而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最关键标的其实是一家公司的净利润,也就是一家公司到底赚了多少钱。将股市中的这个指标放到宏观经济里就是把所有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相加,得出一个公司利润的总和,这个数字其实和股票市场更相关。
从这可以看出,经济增速和股市上涨的对应是非常自由的,经济高速增长股市可能很差也可能很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股市可能很差也可能很好。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1960年代到1980年代的美国。
从1964年到1981年,美国的未经通胀调整的GDP年均增长率超过8%(这个数字对于美国来说已经够高了),但是在此期间,道琼斯工业指数基本走了一个U型笑脸图案,在1964年12月31日是874.12点,到1981年12月31日是875点,基本没有上涨。相反,在1980年代余下的时间里,美国经济增速放缓,而道琼斯工业指数开始上涨,到1990年这个数字接近3000点。
你别误会,我只是说经济增长和股市之间的关系存在多种可能性,并不是说中国股市要和1980年代的美国一样。
当然,从常识来说,经济情况和股市之间还有差别。经济增长情况是对现值的统计,而股市增长是基于人们对公司情况的预期值。这两个数字中间有一个微妙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可能很长也可能非常短暂,它的长短要看投资者普遍预期的权重放在什么地方。
一般来说,股票市场投资者的预期节奏是,先预期一下,然后过一阵再看看实际经济中的统计数字和自己的预期是不是相符,你可以把这种行为叫做“兑现”;然后再进行下一次预期。如此往复。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股市泡沫的破灭是由于某个差劲的公司暴露自己糟糕的运营情况造成的。比较难兑现的预期会造成经济或者公司的现实情况和股市热烈程度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且持续很长时间。1990年代末的网络泡沫就属于这种情况,另外,投资者关于所谓政策的预期也属于此类。
中国人有时候是挺矛盾的。大家一方面在公众信息平台上热衷于藐视和挑战政府与监管者的权威,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对拥有权力者表现出极度的依赖。在股票市场上,这种表现就是投资者对所谓有关部门的政策方向表现出过于一致的乐观预期。其实,一种政策的制定只是允许某种行业可以做什么,而具体到这个行业是不是会获得平均的高利润率,行业中的某个公司会不会获得好的收益,政策只是个中性条件。
在股票市场上,证券分析师如果喜欢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挺悲催的事。在股市非常差的时候,你做什么财务分析投资者也懒得看,因为反正股价也不会上涨;而在另一种情况,股市非常棒,你和别人讲财务报表不仅没用而且让人讨厌。不过,如果投资者发现那些在电视上发表见解的分析师已经不再讲财务报表了,就该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