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一片春光明媚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先来温习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关于春的古诗词。
  (生齐背很多关于春的诗句,略)
  师:同学们真是厉害,能背诵那么多。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看看他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春天。打开书本,看PPT显示,放开声,自由朗读课文。
  PPT显示:1.徜徉在春天里,作者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2.在作者的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说说课文描写了春天的哪些图画?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好,课文读完了,谁先说说,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师:这是作者对春天的情感。
  生: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生:作者有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师:想得更深了。作者徜徉在春天里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生:作者很欢快。
  生:作者很兴奋。
  生:作者很愉悦。
  师:作者带着这样的欢悦、兴奋的心情,描绘了哪些画面呢?
  生:描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早人勤。
  师:不错,书旁边有批注。看看这些批注,像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是对内容的概括。比如第二小节旁边说:“大处落笔画春。把大地苏醒的景象写得形象动人。”这里也是绘春。这里的批注是对内容的赏析,还有的批注是提出了问题。我们在自读课文的时候也要学会批注。写旁批,可以是对内容的概括,可以是赏析,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师:刚才是对2~7小节的概括。下面我们把开头和结尾连起来读一下。读起来!
  (学生读第1小节和最后3小节)
  师:第1小节写的是盼春。再读一遍。(生读)读出盼的意味了吗?还不够。节奏慢、拖沓。哪位同学站起来读一读?
  (一女生站起来读)
  师:有点意思了。她关注了“盼望着”的反复,读出了心情的急切,以及对“春天脚步近了”的欣喜。我们再读一遍。注意两个“盼望着”,语气要逐步加强;“近了”要读出柔和甜蜜的欢喜。
  (生齐读)
  师:有进步。刚才读最后三小节的时候,大家声音很洪亮,读得也很顺畅,但还是太平了。结尾写了什么?是的,对春天的赞颂。三个段落形成排比,应该怎么读?这位男生的体会是要逐步加强语气。很好!老师提醒,还要注意“生长着”“笑着、走着”“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些词句。好,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这里作者赞颂了春天的哪些特点呢?我们还是从春天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中去找寻吧。下面我们继续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春之美。我们要读出作者内心的愉悦与欢快,读出作者对春的喜爱与赞美。
  PPT显示:读出作者内心的愉悦与欢快,读出作者对春的喜爱与赞美。1.试读2和3两小节。 2.小组合作,选择一段边揣摩边诵读。
  师:第2小节怎么读?先来试一下。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男女分组读)
  师:第一句话哪个词语关注不够?
  生:欣欣然。
  师:“欣欣然”什么意思?书下有注:高兴的样子,欢欢喜喜的样子。要读出刚醒来时看到外面世界的欢喜之情。第二句呢?要关注哪个词语?
  生:三个“起来了”。
  师:怎么读?
  生:一个比一个重。
  师:一个比一个高昂。好!把这一小节齐读起来。起!
  (生齐读)
  师:我们感受到了春天到来的欣喜、兴奋。下面读读春草吧,先自己轻声读。
  (生自由轻轻读)
  师:好,下面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注意最后一句话中的两个读音。“散”是第四声;“软绵绵”,叠词ABB形式,“绵绵”应读第一声或轻声。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这位女生。
  (一女生读)
  师(指向另一女生):你来说说她读得如何?
  生:太平淡,没有注意轻重音。
  师:你觉得要关注哪些词语呢?为什么?
  生: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草的颜色。
  师:绿绿的,写的是颜色。嫩嫩的,写的是什么?对了,写的是质地。还有吗?
  生:我关注“钻”字,写出了小草冲破土层的挤劲。
  师:还有谁关注了这个钻字的。
  生:这个钻字写出了草的生机。
  师:你读出了生机,富有生命力。前一个同学说表现了挤劲,这个同学说写出了小草的蓬勃生机。一个是从表层说的,一个是从深层理解的,很好。
  生:我关注的是“偷偷的”。这个词写小草出来时不想被人家发现的样子。
  师:这个发现很好。大家想想,作者看到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吗?没有,这里是作者的想象。你看,要读好一句话,就要真正去品味语言,触摸语言的温度和力度,才能读出句子的情韵。本文中有很多叠词,需要我们去关注。
  (PPT显示叠词及其作用,略)
  师:再看下面的句子,与原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PPT显示:1.园子里和田野里……风轻悄悄地吹。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草软绵绵的。
  师:把这两段话分别读一读,体会体会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变化?
  生:没有原文的味道了。
  师:为什么呢?原文短句多,读起来欢快。小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我们是不是有体验?再看最后一句,读一读。闭上眼睛,轻轻的、柔柔的,多舒服啊!
  PPT显示:拟人的语句,读得要亲切,带着一种惊喜的细声轻读。短句多,要读得轻快些,读出轻松、愉快的感情。最后要读得欢快而轻柔。   师:看屏幕,这一段可以这样来读。把握好情感,读准语气。好,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有意味。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在浅淡的语言中饱含浓浓的诗意,我们可以当作诗歌来吟咏。
  PPT显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师:这样一读,诗意盎然,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作者的行文脉络和层次。第一层次是点的描写、想象;第二层次是面的描写,写草的茂盛;第三层次是写小孩子在草地上活动、嬉戏;最后写总体的感觉。下面小组合作,运用刚才我们尝试的方法去读下面的内容。我们就先读好“春花”这一小节吧。小组长按照你们平时的方式组织好。看屏幕要求,开始!
  PPT显示:把握情感基调,注意轻重缓急,调控快慢停顿。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小组讨论)
  师:好,哪一组愿意来展示?其他同学注意听,你怎么评价?
  (一组展示,齐读)
  师:哪一组愿意评价?
  生:读得很整齐。
  师:你觉得哪一句话读得好?
  生:“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这一句读得好,把花开的气势读出来,读出了排比的意味。
  生:我觉得“闭了眼”这一句读得好,把想象的喜悦读出来了。
  师:还有觉得读得不够好的句子吗?
  生:蜜蜂那一句,我觉得没有读出“闹”的氛围。
  师:这里的“闹”,能不能改为“飞”?
  生:不能。闹,写出蜜蜂很多、很热闹的样子。
  师:哦,不仅让你看到蜜蜂繁多,还让你听到蜜蜂嗡嗡的声响。真好!你能不能把这一句话读出来呢?(生读)不错,你不仅把这个“闹”字读得好,“飞来飞去”读得也很活泼。还有哪一组愿意再读?
  生:我们组,我来读!
  师:这个同学把最后一句“还眨呀眨的”读得特别俏皮,像一个小孩子,充满童趣。大家齐读屏幕上的一段话。
  PPT显示: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宗璞《紫藤萝瀑布》
  (生齐读)
  师:这里要读得怎样?用原文中的词句说。对,要读得活泼热闹。再把下面的两句读一读。
  (生再读)
  师:语速还是慢了,有些拖。该快的地方要快,该慢的地方要慢下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拟人化了,抢的意味不够,要稍快。再来一遍。
  (生再读)
  师:下面能不能把“红得像火”这一句改写成树在说在喊呢?(学生面露难色)那我们来读读老师的改写吧。
  PPT显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开满了花赶趟儿。哈,你看我,我开得多红艳啊,红得像燃烧的火一样呢!看我吧,看我吧,我开得像满天的彩霞!还是看我吧,你看我,你看我,开得多白呀,像雪一样哟!
  师:这样一改,树活了,热闹了。刚才同学们觉得难了。其实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完成这样的改写。再看一下面的改写,大家比读一下。
  PPT显示:遍地是散在草丛里的各种各样的野花,有的叫得出名字,有的叫不出名字,像眨巴着的眼睛,又像是闪耀着的星星。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生:改写的少了生机。和上面一样,句子变长了,没有了韵味,节奏感也没有了。
  生:这里作者写地上的野花,看得出来是从上到下来写的。
  师:刚才的同学是从句子的长短变化,从情感的体验来说的。这位同学说的是描写顺序,作者从树上的花,写到花下的蜜蜂,再写到地上的野花,由高到低,层次感也很强。特别是最后一句,一改就完全没有了童真童趣的生机与喜悦了。我们再读一下最后一句“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起!
  (生齐读)
  师:春风这一段,书旁边做了很详细的批注。作者调动了触觉、嗅觉、听觉等感官,把无形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形,丰满而富有感染力。我们先来读一读林斤澜笔下的春风。读的时候注意红色标注的动词、叠词。
  PPT显示: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林斤澜《春风》
  师:谁来说说读完这一段的感受?
  生:这里写的是北方的春风,读起来很有力量啊,春风很生冷。
  师:这样一比较,朱自清笔下的春风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七嘴八舌):温暖,令人陶醉,舒适……
  师:好,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要读出温馨陶醉的快感来。看屏幕。女生读到“鸟儿”前面,男生从“鸟儿”开始。女生注意绿颜色的词语要轻读,男生注意红色词语要重读。
  PPT显示:“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师:好,剩下的“春雨”“春天的人”两部分,课后自己尝试着读一读。读出雨的和平安详的静感,读出人们喜迎春天的兴奋感。最后,我们再来读结尾三小节,结合前文试着说说作者赞美了春天的哪些特点呢?
  (生齐读)
  师:谁来说?
  生:新,是刚落地的娃娃,全是新的。美,花枝招展的,充满活力。
  师:不错,这里作者热情地赞美春的新、美和充满活力的特点,写出了春天涌动的蓬勃生命力,强烈的生命动感。下面我们再一次体验作者诗意的语言,体会作者这篇文章的诗的韵味。
  (PPT显示诗歌形式排列的“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上前去”这段文字,略)
  师: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春天,你把春天比作什么呢?能不能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这篇文章添上一个诗意的结尾,热情讴歌一下春天呢?这作为课后作业,请大家完成,然后学习小组交流。看屏幕,齐读!
  PPT显示: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写出景物之美,关键是要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
  师:这是我们的单元学习要求。这节课告诉我们,要发现春之美,发现情之美,发现语言美,只有去反复诵读,反复品味。好,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其他文献
摘 要  8·12天津危险品爆炸事故遇难人数达150人,震惊国人。现代生活中化学危险品离我们也越来越近,普通市民都能买到浓硫酸、浓硝酸等化学危险品。作为多年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我深感不安,我们应该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危险品 安全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截至2015年8月3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遇难人数升至150人,尚有23人失
期刊
一、为什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用信息技术  1.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能创新高效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过程教学。突出过程即是体现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形成和优化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课堂的教与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能够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内容。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就使得信息技术实质性地成为课程教与学的强有力的工具,能创新高
期刊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地影响着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既是本节的难点也是本章的难点。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是“统一讲”,学生是“集体听”,一节课下来也就只能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讲解结束,再分析几个应用实例,很多学生看似懂了,但你让他回答问题,他只能归到“运动的相对性”,至于怎样理解,对问题的实质是不清楚的,或者说是知道得不透彻。而在“翻转课
期刊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萧红的《呼兰河传》,课前请大家自读了课文,首先请你们邻近的4个同学交流一下自读的感悟,时间3分钟,然后选一个代表说说自己的感悟。  屏显自读感悟要求:1.你的感悟一定是直觉的、真实的和独立的,不是人云亦云的。2.在各自交流的基础上,请小组推荐一位学生负责汇总小组意见,小组的意见是合成的并体现小组成员的阅读智慧。3.请一位同学代表小组进行交流发言。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期刊
《给我的孩子们》是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赞美着孩子们的率真自然,痛心着世俗社会磨灭纯真,交汇着丰子恺的快乐和悲哀,努力与无奈。十五六岁的少年们如何深得其中复杂况味,我以“顶针”的修辞方式设计了四个连续的片段,逐层推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和每个孩子自己的心灵深处。  一、烦恼引发渴望  少年在长大,烦恼其实并不少,只是年轻的心总会对未知的将来充满向往和希望,所以烦恼不会长久
期刊
摘 要  代说是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过程中的变形现象。本文分析了课堂代说的表征和机理,提出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办法就是变代说为导问,其实施策略包括:要让问成为真正的问;要让问导出真正的说;要让问与说成为实现课堂变革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代说 导问 课堂教学  一、代说  代说,就是课堂上教师代学生说。代说有别于纯粹意义上的灌输,是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
期刊
主持人语  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习近平主席2015年5月22日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贺信》中这样写道:“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现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的微课热正是教育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融合
期刊
摘 要  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  关键词  主体 案例 物理  作为一线教师,每天从事着课堂教学实践,但如果没有研究的意识,就会对一些有价值的研究题材“视而不见”,上课也就成了枯燥乏味的重复工作。俗话说“小处大文章,细节定成败”,只要我们能够细心收集平时教学过程中的案例,不时地进行分析和总结,
期刊
作者简介  丁卫军,江苏通州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学术先锋人物、全国中语教改新星、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文学教育名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科技拔尖人才,通州区首届名教师,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特聘硕导,“简约语文”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著有《小丁教语文》《丁卫军教写作》,主编《二十位中学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语文教学通讯》《作文教学研究》等杂志封面人物;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讲课、做讲座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人格魅力,理解积累运用字词。  (2)把握文章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老王的苦和善、“我”的苦和善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体会关键语句和品读文章朴实的语言,继而理解本文的主题。  (3)领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发扬“平等、关爱、人道主义”的精神,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待他人,尤其是关爱身边不幸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清本文的写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