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高中生物课堂设问式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obertro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生所熟悉的情境的基础上,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参与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巩固、运用和发展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的。本文重点探讨了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创设系列设问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生物课堂 设问 探究式教学
  有问生疑,有疑促学。在学生所熟悉的情境的基础上,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参与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巩固、运用和发展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的。那么,如何通过设问深化探究式教学呢?
  按教学要求,设问可分为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解决问题的“怎么办”三个递进层面。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在设置问题上下功夫。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把这三个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形式多样的设问,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思考、探究问题,以实现思维的创造性和获取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学中可以通过“拓展性设问”深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创设“诱发式”问题情境的系列设问
  例如,在“DNA的结构和复制”一节教学中,我首先展示了一组“5.12汶川大地震”的事件图片,同胞死亡人数上万,尸体的身份主要是通过DNA指纹技术、DNA杂交技术来确认。接着又播放了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一个片段:约翰·汉蒙在一座小岛上使用化石残留的遗传基因,成功复制出各种恐龙。通过图片和电影片段创设情境,提出两个问题:⑴ DNA是怎样储存遗传信息的?(引出DNA的双螺旋结构。)⑵ DNA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复制的?(引出DNA的复制。)这些问题不仅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思路。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以后,教师应努力保护并经常强化这种积极性。不断地创设“阶段问题情境”是维持学生学习热情、把课堂教学导向深入的好方法。随后我又给学生提供了科学家构建DNA结构模型的故事。针对科学家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提出以下阶段问题:⑴ 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⑵ 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它们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⑶ DNA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它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这些连续的阶段问题情境持续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的系列设问
  例如,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一节的教学中,通过一组视频分步展示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主要内容,同步提出一系列阶梯式的问题:
  1. 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力,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数据让其进行计算就可以算出后代惊人的数量。相对于环境承受能力,这种繁殖是怎样的?(引出过度繁殖。)
  2. 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强大,实际自然界中的生物数量是按照这样的速度增长的吗?事实上,每种生物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引出生存斗争。)生存斗争的形式包括哪几种?(引出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
  3. 在生存斗争中,哪些个体被淘汰、哪些个体能够获胜并生存下去是随机的吗?(引出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
  4. 既然变异是普遍存在而且是不定向的,由谁来决定其生存或是淘汰呢?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与环境相适应,会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保留下来;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将被淘汰。(引出适者生存、遗传。)
  5. 自然选择的基础是什么?自然选择通过什么来实现?自然选择的内因和结果是什么?谁决定进化的方向?(通过这些问题进一步引导分析四个要点之间的关系。)
  三、创设“辐射式”问题情境的系列设问
  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途径、角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去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复习课的教学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复习基因时,我设计了下图创设“辐射式”问题情境:
  ⑴ 图中的a、b、c、d、e、f、g、h各指的是什么物质和结构?
  ⑵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什么?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什么?
  ⑶ 基因与b的关系是什么?基因中的什么代表遗传信息?b的结构有什么特点?b的复制过程如何进行?
  ⑷ 基因和h的关系是什么?形成h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各是什么?h的合成包括几个过程?h合成时的直接模板来源于什么过程?其进入合成h的场所需要经过多少层磷脂双分子层?
  ⑸ 基因和a的关系是什么?研究两者关系并提出假说和证据的科学家有谁?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⑹ 如果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有什么特点?
  创设设问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要让问题设置得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太易,问题设置得没有价值,浪费时间,降低课堂效率;太难,则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所以设置好问题是备好一节课的关键,是推动探究式教学的强大动力。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所谓高效的课堂,就是经你的巧妙构思,让学生感到课堂是美丽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是幸福的,总有“怎又下课了”意犹未尽的对课堂的留恋。  关键词:巧妙 课堂 高效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该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 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期刊
摘 要: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目标和价值,优化作业设计,力求布置的作业是有效的、对学生有帮助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教学 作业 生活性 有效性  “有效作业”,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交
期刊
摘 要:面对现在所出现的复杂教育问题,可以先分析参与教育过程三个对象(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从简单入手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分成几种类型,每种类型会对应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就会折射出不同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对象 分型法 教育过程  一、教育过程中的三个对象  在教育过程中,或完成一个教育过程,会有三个必要的参与对象,即老师、学生、家长(有时候家长可以替换成社会)。我们不能确定谁更重要或谁不
期刊
苏联教育家斯威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教学中,幽默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助推器,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油,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是消除紧张空气的排气阀。幽默是一位优秀教师必备的“武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幽默语言,对教学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增进师生感情  理论告诉我们,所谓师生心理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心理距离的大小表明了师
期刊
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调控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
期刊
课外作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依据之一,它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和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倡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已被我们广大教师领悟并付诸实践。  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我认为关键是教师如何精心设计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实际教学中对数学课外作业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
期刊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呢?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  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操场上的运动器
期刊
把创新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中,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如何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要求理解并实践创新教育?在此就创新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特定内涵及历史课中学生创新素质的构成进行探讨。  一、历史课创新教育的内涵  历史课教学的地位作用、目标性质以及它编选的适合中学生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教育必须接受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历史课教学本身蕴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创新教育的既定内容
期刊
一、创造适应的美术环境,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的美术活动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需注重创设良好的环境,突出环境以幼儿为主体的特点,从设计到布置充分考虑儿童的需要,又体现幼儿对环境的支配自由。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发展速度,允许他们选取适合他们自己的方式参与环境创设,让幼儿真正生活在艺术的天地里。如:小班开学初,我们布置的墙饰主题是“五彩的树”,老师先画了一棵大树和若干小树,留下了许
期刊
看到公开课的“现代化”,听到同事们的感慨,我最初迷惘,既而深思,而后结论,最后反思。  一、深思  在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列举、比较中,我们在看到一方优点的同时也就看到了另一方的不足。现代化教学多长于知识的传授、智力发展而不足于品德、情感和审美教育,师生之间缺乏人际交往、情感互动,而这恰恰是传统教学的优势所在。学生难以从各种现代化的“机器”那里感受到思想、情感、人格、精神等方面的熏陶和感染,却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