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静电场问题的思维方法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133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电场一章知识点多,学生要掌握理解的概念和规律多;涉及到高一必修1和必修2 的知识多;运用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多.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一些习题的解答需要一些特定的思维方法,才能完满地解决.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归纳整理这些方法,既能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也能培养学生构建正确的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树立正确的物理思想.
  1微元法
  微元法的核心思想就是把研究对象或研究过程进行无限细分,或从研究对象上选取某一“微元”,加以分析研究,这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变速看成匀速、变力看成恒力、曲线看成直线、物体看成质点、带电体看成点电荷,使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再用熟悉的知识和方法就能顺利得到解决.
  例1如图1所示,一个均匀的带电圆环,带电量为 Q,半径为R,放在绝缘水平桌面上.圆心为O点,在O点做一竖直线,在此线上取一点A,使A到O点的距离为R,在A点放一检验电荷 q,则 q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为多少?
  方法与技巧本题学生易受教材中把均匀带电球体成点电荷的影响,也把电荷等效在环的中心,用库仑定律求解,这就犯了生搬硬套的错误.本题在中学里的解法是用微元法:即将环分成很多小段,使每小段可以看成点电荷,这些点电荷与 q的作用力的合力就是 q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
  2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根据学习中熟知的基本物理模型或物理过程的特点和实质,对问题进行等效性替代,从而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一般是,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从A事实出发,用另外的B事实来代替,必要时再由B而C……直至实现所给问题的条件,从而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联系,得以用有关的知识、规律解之.常用的有模型代替实物,有合力(合运动)代替分力(分运动),等效电阻,等效电源等.
  例2如图2所示,一带-Q电荷量的点电荷A,与一块很大的接地金属板MN组成一系统,点电荷A与MN板垂直距离为d,试求垂线d中点C处的电场强度大小.
  方法与技巧本题用“等效法”来处理.MN金属板接地电势为零, 右侧表面处场强处处与表面垂直,右侧表面电场线的特点与等量异种点电荷中垂面相同,可以等量异种点电荷来等效代替,如图3所示,这样就很容易求出C点的电场强度.C点的电场强度等于点电荷A和B在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3对称法
  由于物质世界存在某些对称性,使得物理学理论也具有相应的对称性,从而使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某些基本规律,而且也能帮助我们去求解某些具体的物理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对称法.一般情况下,对称表现为研究对象在结构上的对称性、物理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对称性、物理量在分布上的对称性及作用效果的对称性等.用对称性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物理问题在某一方面的对称性,这些对称性往往就是通往答案的捷径.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
  例3如图4所示,一半径为R的绝缘球壳上均匀地分布电量为 Q的的电荷,另一电量为 q的点电荷放在球心O处,由于对称性,点电荷受力为零,现在球壳上挖去半径为r(rR)的一个小圆孔,则此时置于球心的点电荷所受力的大小为多少?(已知静电力量为k),方向如何?
  方法与技巧由对称性可知,由于球壳上带电均匀,原来每条直径两端相等的一小块圆面上的电荷对球心 q的力互相平衡.现在球壳上A处挖去半径为r的小圆孔后,其他直径两端电荷对球心 q的力仍互相平衡,剩下的就是与A相对称的B处、半径也等于r的一小块圆面上电荷对它的力F,B处这一小块圆面上的电荷量为qB=πr214πR2Q=r214R2Q.由于半径 rR,可以把它看成点电荷.根据库仑定律,它对中心 q的作用力大小为F=qBq1R2=kqQr214R4,其方向由球心指向小孔中心.
  有些学生对该题无从下手,一是没有掌握对称思想方法,不能理解电荷在球心处受力为零这一题意,从而无从下手;二是由于数学知识不熟练,无法判决球壳表面上电荷分布的面密度,求不到被挖去的小圆孔(用为点电荷)所带的电量.
  4类比法
  类比法是根椐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个属性上也可能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由此,建立新概念,说明新现象,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两个不同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应用到另一对象上去,进而运用熟悉物理现象的物理规律来求解不熟悉的物理现象.
  例如我们在讨论静电场时可以启发学生与已知的重力场相类比——电场强度可以和重力场的强度相类比,电场力搬移电荷做功与重力搬移重物做功相类比,电势能与重力势能相类比,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与质点在重力场中的运动相类比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了这样的类比学生更容易接受静电力的规律,学生也就更容易掌握新学的知识.
  例4如图5所示,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Q点,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做以Q为焦点的椭圆运动.M、P、N为椭圆上的三点,M、N是椭圆短轴的端点,P点是轨道上离Q最近的点.電子在从M到达N点的过程中
  A.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M到P点的时间等于P点到N点的时间
  方法与技巧此题电子与正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和行星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类比,电子做椭圆运动,类比为天体绕太阳做椭圆运动,这样电场中陌生的问题就转变为学生学过的熟悉的知识,再处理起来就容易了.
  5转换法
  转换法是学习物理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所谓 “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它可以通过对研究对象、物理状态、思维角度、物理过程、物理模型等的转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问题巧妙获解的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方法能充分展示解题者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达到巧解,进而实现速解的目的.
  例5ab是长为L的金属杆,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两点,位置如图6所示,在P2点有一带电量为 Q的点电荷,试求出感应电荷在P1点的场强大小.
  方法与技巧我们知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这样要求感应电荷在P1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也就转换成求 Q点电荷在P1处产生的场强大小.
  六:等分法: 我们知道,在匀强电场中,沿任意一个方向上,电势降低都是均匀的,故在同一直线上,相同间距的两点的电势差都相等.如果把两点间的距离等分为n段,则每段的两个端点的电势差等于原电势差的1/n.这样采用等分间距求电势问题的方法,就等分法.具体题目中,我们常用等分法求出电势相等的点,找出等势面,从而能确定电场的方向和大小,这样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例6:如图7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处的电势为0V,点A处的电势为6V,点B处的电势为3V,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200 V/m B.200 V/m C.100 V/m D.100 V/m 图7 方法与技巧:本题的求解方法是:把OA平均分成两段,中点为 C,因为每段的两个端点的电势差相等,这样C点的电势为3 V,B点电势与C点电势相等, BC连线上的各点电势相等,BC为等势面,通过几何关系,求出O点到BC的距离,由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可得出电场强度的大小.总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很多,只有在熟练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前提下,在熟练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思维模式的前提下,探索这些方法技巧才会更为有效和更为有益.
其他文献
单项选择题或单项填空题是中考必考题型之一,其考点主要分布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冠词、连词、介词、情态动词;时态、语态;词义辨析、语序、各种不同的从句及交际用语上。  做单项选择题时,除了应具有较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善于思考外,掌握一些解题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介绍六种解答单项选择题的方法:  1.直接法——即直接利用相关语法知识,通过题干所提供的信息,捕捉解题线索,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期刊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它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快速发展,万有引力与航天的问题会再次成为高考的热点.本文就万有引力与航天器的问题作了整理,供同行探讨.  考点一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天体半径R.  由于GMm1R2=mg,故天体质量M=gR21G,  故天体密度ρ=M1V=M1413πR3=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提出已多年了,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还屡见不鲜.课堂成了老师的舞台,而学生则成了听众.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比较低.那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
高考是国家为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大学深造的重要考试,自主招生考试是重点高校对顶尖学生进行区分选拔的测试,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研究近年高考和自主招生试题,可以发现,有些试题形同质异.研究二者其异同,不但可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参加自主招生,还有利于提高解题能力,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典例1(2013年山东)如图1所示,一质量m=0.4 kg的小物块,以v0=2 m/s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作
恩格斯曾说:“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行为,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物理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需要.  1学习动机概念的界定及作用  所谓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内驱力是指有机体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书面表达主要考查考生用英语以书面的形式来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关于对考生写作的五级要求是: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信件等;能使用常用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纵观全国各省市中考书面表达试题,其考查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选词题;②造句题;③段落表达题;④整篇、段文表达。无论哪种测试题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传播知识信息的载体,也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尤其是思想性教育性较强的政治课,教师的语言艺术对教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rn教师讲课既然主要靠语言
【小考文题】rn虽然现代社会通讯很发达,电话、网络方便快捷,但是,这些方式依然无法取代书信的魅力,那就试着写一封信吧。请以“写给——的信”为题目作文,不少于400字。
1. ——You are always talking about your pet dog. What’s it like?   ——____.  A. It likes meat B. It’s three years old   C. It’s small and white D. It likes playing with me  解析:考查询问外貌的句型。“What+be动词+主语+li
“drink”?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