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作者周劼人试做了一遍,总共15分中只拿到了1分。尤为荒谬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参考答案却是错的。作者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调侃:“两个问答题,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将我的文章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好’。”
这其实早不是新闻了。作家韩寒也曾“细心地完成”了针对自己文章《求医》一节的中学语文阅读题,8道题只做对了3道。甚至,他选错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中考、高考中的阅读材料,多是取自篇幅适中(或经整理)的优秀文章。对文学艺术的理解,本身是多样性的。对于数量众多的考生来说,如果要在阅读题中取得理想成绩,那就需要使自己的答案(并非都是真实的理解)尽可能地与所给参考答案一致。从艺术理解的多样性上来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可能对此多有批判。由于趋同就强调一致,由于认同一致就不认同甚至不容忍差异和变异。这对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不利的。
阅读题的利弊之辩,不在于阅读题本身,其涉及的领域很多,争议点也很多。但我们还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不管我们是否愿意,考试以分选人才的机制较长时间内不可改变。同样,阅读题较长时间依然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
纵观这十多年,甚至更长久些,我们不难发现,虽然阅读题的题型、赋分值等有了变化,甚至变化很大,但阅读分析“趋同性”的特点始终没有变化,虽然给定的参考答案似乎更开放了,有些还有“仅供参考”等意思。
从一定意义上说,当文学作品成为阅读题材料时,其艺术的特点就转向了技术层面。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持,又在技术的基础上表现着思维与情感。艺术具有多样性,但技术更多强调规范性与一致性。技术美的特征在于表现功能的力动性,这种力动性在动态产品或静态产品上都可以表现出来。
阅读分析是一种规范性的作品解读方式。其解读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指向命题人所给的答案。这里需要说明,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多义性的,出题人也非特定,故这里的“命题人”不是特指。确切地说,是不特定的命题人趋同性地指向了相同或相似的答案。那么这种趋同性又来自什么呢?这应该来自考纲要求,来自于较长时期的规范性,也即我们认同的所谓的“标准”。
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就是一种“规范性猜想解读”。困难还在于:与理科相比,它似乎没有必然的逻辑思路。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到阅读分析的技术性,其实阅读分析还是有理性逻辑思路的。
下面我们以200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的第13题为例:“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这是分析一个词的含义。这里依据的逻辑思路为:这个词的含义,含这个词的句子含义,与这段中心(有时可能是全文主旨)的关系;考虑到这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如果这个词或相应的句子,含有修辞或其它写作手法,则另加相应的作用。
如此,我们将此词“还原”至句中。这个句子是这样的,“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这样的答案包括:一、这种“格调”是指钱先生的宁静致远的人格;二、这个句子指钱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执著于学问;三、这不仅概括了先生寂静治学的一生,也赞美了他宁静致远,不计名利的人格。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命题人给定的答案:钱钟书的“格调”是“静”。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地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寂静”,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
当然,阅读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和态度的理解能力,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语言特点和写作思路,理解文中重点句子,概括文章的主旨、文章的表现手法及对文章的综合赏析等能力。从命题的角度来看,一般会有以下考题:
整篇文章或某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整篇文章或某个片断表达的思想及情感是什么?
某一个句子(常常有修辞手法或结构变序)的作用是什么?
某一个具体内容(或材料)的作用是什么?
某一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表层和隐含)是什么?
某一种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一段文字(或某一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一般而言,一项考查点只会出现一个考点,比如修辞的考点。猜想性阅读可以先从题目出发,到规范性猜想,再回至作品本身。思路如轨道,作品如列车。先按答题逻辑铺好轨道,再开作品这辆车子。这样,作品的解答就会在轨道上运行,而不至于出轨。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
“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阅读材料为希腊作家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的《界河》)
我们可以这样定好解题的思路:
先描述这个句子的内容,“描写了鸟群在他头顶自由飞翔的情景”;再考虑景物描写的作用,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或是借景抒情,表达他快乐的心情,反衬(因为有“鸟群”出现)他内心的压抑(从“自由”中来);考虑句不离段或主旨(从段中或全文找)。
这样就与出题人给的参考答案相一致:此为借景抒情、以景衬人。写鸟的自由飞翔,表现了年轻战士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鸟和人类是如此和谐相处,可是人类却在自相残杀。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美的讴歌,对爱的珍视,批判了摧残人性、毁灭生命的战争。
这种规范性猜想解读,可以使答题在正确的思路中进行。同时,将答案的思路纳入学生的审题思路之中,可以审视出题人的答案是否正确或完整。
我们曾利用2009年天津卷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学生这样命题:
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的“沉重的叹息”包含什么样的意思?叙述儿时与伙伴一起玩,有什么作用?老朋友与儿子的观念有什么不同、从中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这“肯定的回答”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再与天津卷的第18—21题进行比较,从中思考哪些题目具有共同点,自出题目中是否有好题;对相似(相同)题的答案进行比较,来看我们自拟的答案是否完整、规范或简练等。
通过这样的实战练习,学生将自己置于一个更高的平台,在此平台上,与出题人、文章的作者、“隐形的同学”之间进行较量,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高,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读者也曾让他们依据课程标准或考纲的要求,按考查的内容与题型等,对合适的作品进行阅读分析出题训练。(学生给其命名为“单飞”)比如以王国灿的《幸福其实很简约》(见《浙江日报》2009年10月30日)为例,学生出了这样的题目:“为什么享受今天,才是自己想要的简单生活呢?”“文中提到的‘简约’,也提到‘简单’,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那种对特欲的追求,往往是渴了喝海水,越喝越渴’的作用是什么?”“文中引用林则徐的对联,有什么作用?”学生对这些较为集中的题目,经比较后“制订”出答案,同时对出题及拟订的答案给出依据。
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现代文阅读题解题能力明显提高。比如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得分率几乎相等,期末时以总分值14分为例,以最后3次检测为例,平均能超过对照班2.13分。把学生从阅读解题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不仅改变了他们学习的状态,更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
教学的立足点在于学生,只有当学生也能像教师一样能教别人,甚至教教师时,他们在阅读分析上才真正独立。师生关系平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客观要求是: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在阅读题的破解思路上就可以很好体现。
技术催生智慧。教学的高境界,也是“教”,是学生能用会教。我们相信,掌握了实际能力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会走得更远。
[作者通联:浙江海宁市鹃湖学校]
这其实早不是新闻了。作家韩寒也曾“细心地完成”了针对自己文章《求医》一节的中学语文阅读题,8道题只做对了3道。甚至,他选错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中考、高考中的阅读材料,多是取自篇幅适中(或经整理)的优秀文章。对文学艺术的理解,本身是多样性的。对于数量众多的考生来说,如果要在阅读题中取得理想成绩,那就需要使自己的答案(并非都是真实的理解)尽可能地与所给参考答案一致。从艺术理解的多样性上来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可能对此多有批判。由于趋同就强调一致,由于认同一致就不认同甚至不容忍差异和变异。这对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不利的。
阅读题的利弊之辩,不在于阅读题本身,其涉及的领域很多,争议点也很多。但我们还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不管我们是否愿意,考试以分选人才的机制较长时间内不可改变。同样,阅读题较长时间依然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
纵观这十多年,甚至更长久些,我们不难发现,虽然阅读题的题型、赋分值等有了变化,甚至变化很大,但阅读分析“趋同性”的特点始终没有变化,虽然给定的参考答案似乎更开放了,有些还有“仅供参考”等意思。
从一定意义上说,当文学作品成为阅读题材料时,其艺术的特点就转向了技术层面。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持,又在技术的基础上表现着思维与情感。艺术具有多样性,但技术更多强调规范性与一致性。技术美的特征在于表现功能的力动性,这种力动性在动态产品或静态产品上都可以表现出来。
阅读分析是一种规范性的作品解读方式。其解读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指向命题人所给的答案。这里需要说明,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多义性的,出题人也非特定,故这里的“命题人”不是特指。确切地说,是不特定的命题人趋同性地指向了相同或相似的答案。那么这种趋同性又来自什么呢?这应该来自考纲要求,来自于较长时期的规范性,也即我们认同的所谓的“标准”。
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就是一种“规范性猜想解读”。困难还在于:与理科相比,它似乎没有必然的逻辑思路。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到阅读分析的技术性,其实阅读分析还是有理性逻辑思路的。
下面我们以200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的第13题为例:“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这是分析一个词的含义。这里依据的逻辑思路为:这个词的含义,含这个词的句子含义,与这段中心(有时可能是全文主旨)的关系;考虑到这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如果这个词或相应的句子,含有修辞或其它写作手法,则另加相应的作用。
如此,我们将此词“还原”至句中。这个句子是这样的,“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这样的答案包括:一、这种“格调”是指钱先生的宁静致远的人格;二、这个句子指钱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执著于学问;三、这不仅概括了先生寂静治学的一生,也赞美了他宁静致远,不计名利的人格。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命题人给定的答案:钱钟书的“格调”是“静”。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地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寂静”,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
当然,阅读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和态度的理解能力,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语言特点和写作思路,理解文中重点句子,概括文章的主旨、文章的表现手法及对文章的综合赏析等能力。从命题的角度来看,一般会有以下考题:
整篇文章或某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整篇文章或某个片断表达的思想及情感是什么?
某一个句子(常常有修辞手法或结构变序)的作用是什么?
某一个具体内容(或材料)的作用是什么?
某一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表层和隐含)是什么?
某一种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一段文字(或某一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一般而言,一项考查点只会出现一个考点,比如修辞的考点。猜想性阅读可以先从题目出发,到规范性猜想,再回至作品本身。思路如轨道,作品如列车。先按答题逻辑铺好轨道,再开作品这辆车子。这样,作品的解答就会在轨道上运行,而不至于出轨。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
“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阅读材料为希腊作家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的《界河》)
我们可以这样定好解题的思路:
先描述这个句子的内容,“描写了鸟群在他头顶自由飞翔的情景”;再考虑景物描写的作用,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或是借景抒情,表达他快乐的心情,反衬(因为有“鸟群”出现)他内心的压抑(从“自由”中来);考虑句不离段或主旨(从段中或全文找)。
这样就与出题人给的参考答案相一致:此为借景抒情、以景衬人。写鸟的自由飞翔,表现了年轻战士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鸟和人类是如此和谐相处,可是人类却在自相残杀。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美的讴歌,对爱的珍视,批判了摧残人性、毁灭生命的战争。
这种规范性猜想解读,可以使答题在正确的思路中进行。同时,将答案的思路纳入学生的审题思路之中,可以审视出题人的答案是否正确或完整。
我们曾利用2009年天津卷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学生这样命题:
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的“沉重的叹息”包含什么样的意思?叙述儿时与伙伴一起玩,有什么作用?老朋友与儿子的观念有什么不同、从中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这“肯定的回答”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再与天津卷的第18—21题进行比较,从中思考哪些题目具有共同点,自出题目中是否有好题;对相似(相同)题的答案进行比较,来看我们自拟的答案是否完整、规范或简练等。
通过这样的实战练习,学生将自己置于一个更高的平台,在此平台上,与出题人、文章的作者、“隐形的同学”之间进行较量,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高,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读者也曾让他们依据课程标准或考纲的要求,按考查的内容与题型等,对合适的作品进行阅读分析出题训练。(学生给其命名为“单飞”)比如以王国灿的《幸福其实很简约》(见《浙江日报》2009年10月30日)为例,学生出了这样的题目:“为什么享受今天,才是自己想要的简单生活呢?”“文中提到的‘简约’,也提到‘简单’,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那种对特欲的追求,往往是渴了喝海水,越喝越渴’的作用是什么?”“文中引用林则徐的对联,有什么作用?”学生对这些较为集中的题目,经比较后“制订”出答案,同时对出题及拟订的答案给出依据。
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现代文阅读题解题能力明显提高。比如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得分率几乎相等,期末时以总分值14分为例,以最后3次检测为例,平均能超过对照班2.13分。把学生从阅读解题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不仅改变了他们学习的状态,更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
教学的立足点在于学生,只有当学生也能像教师一样能教别人,甚至教教师时,他们在阅读分析上才真正独立。师生关系平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客观要求是: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在阅读题的破解思路上就可以很好体现。
技术催生智慧。教学的高境界,也是“教”,是学生能用会教。我们相信,掌握了实际能力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会走得更远。
[作者通联:浙江海宁市鹃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