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我国大学城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从2000年9月我国第一座大学城河北省廊坊市东方大学城“开城”以来,各地陆续兴建了60多座大学城,其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1]。对于什么是大学城,学术界有不同的界定。浙江师范大学杨天平认为:大学城是一种以大学为核心,以城市为依托,以在大学社区工作、学习、服务和生活的人员为主要市民,以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新兴特殊城市[2]。《教育大词典》中界定为:“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如意大利的波洛尼亚、英国的剑桥和牛津、日本的筑波等。”[3]因此,大学城经济是指在某个区位集中多所大学,具有教育、经济的双重功能,并对其内外部资源、能量、功能进行综合配置,从而形成一个以大学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产业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特定城市社区经济。
呈贡大学城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吴家营乡片区,占地43.15平方公里,距离昆明市区约24公里。从2003年开始规划, 新校区最终规模是15万人,投资约100亿元。目前,大学城已经有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云南大学等高校入驻。目前在校生规模达到13万人以上。
二、大学城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城经济是以多所大学为核心,集教育、产业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特定城市社区经济。大学城的选址必然会影响该地区乃至周边的格局,就大学城单纯的地理位置而言,大学城一般位于城郊结合部,因此,大学城经济必然会对该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会产生深远影响,大学城对城镇化正效应,包括土地补偿效应、投资效应、消费拉动效应、人文扩散效应、产业调整等,但是在这些正效应之外还存在着负效应。
(一)农民市民化所导致的心理失衡。
城镇化过程是一种农民自愿,没有后顾之忧,“自然而然”的心理过程。大学城建设必然会促使周围地区的农民转成市民,然而几乎没有农民愿意自家耕地被征用。农民市民化,不只是单纯的身份改变,更是内化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心理上获得认同,在情感上找到归宿的农民到市民过程。而大学城建设所“孕育”的心理环境与一般的城镇化过程中所“孕育”的心理环境既相同又不相同。乡土生活向城市生活的转变引起的失地农民心理不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变引起的恐惧感。在长期的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小富即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消极竞争的小农思想,而与现代市场经济相抵触、排斥。在这两种不同的生活背景下,会给使得失地农民具有一种生存恐惧感,生存压力大。第二,由于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职业技能单一等原因,耕地被征后,由“失地者”变成了“失业者”、“自由职业者”,面对后续生活充满迷茫与恐慌。第三,农村生活的慢节奏向城市生活快节奏转变的无措感。长期的农耕生活使农民有了固定的劳动方式和生活习惯,然而这种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工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和冲突,从而使失地农民面对工作出现了挫折感、心理失落感等一些心理问题。不同的是大学城是一个高等教育聚集、学术科研氛围浓厚的特殊社区,在大学城这个特殊社区的交流交往中存在心理上的差异。这与单纯的农民市民化城镇化过程是迥然相异的。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这种差异,注重心理的疏导,尽量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失地农民欣然愉悦地接受农民市民化这一过程。
(二)土地补偿效应趋于消失,没有很好的发挥其效应。
由于大学城的开发建设,失地农民会获得征地补偿,尤其是货币补偿。货币补偿一般在建设前期一次性或分次发放,然而,失地农民缺乏合理利用资金的意识。受传统农业社会生产水平与生活方式的制约和影响,被征用土地的补偿费对大多数失地者来说是一笔巨款。对于巨款的使用,通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失地农民紧抓商机,投资大学城周边商品房、商铺,继续从事农业种植,创办小微企业等;二是整天懒散、无所事事,购买奢侈品,相互攀比,坐吃山空,没有长远规划;三是少数人开始参与赌博,越赌越输,花光补偿金后变卖拆迁安置房,最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因此,土地补偿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准确的使用,既要发挥其巨大的经济作用,又要杜绝其产生的负面作用。
(三)利用投资效应与消费拉动效应意识不强。
大学城的开发建设直接投资动辄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加上间接投资可能达到上千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可以利用其巨大的拉动作用来发展周边区域的经济,如房地产业、金融服务、旅游服务、餐饮服务、教育培训、科技孵化器等充分发挥大学城优势的产业,进行产业专业化升级。但是大学城这些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出现了许多问题:第一,除去原住民和部分高校教师等购买租赁住宅外,大量的住宅空置率比较高;第二,商业氛围淡薄,除去有比较好的餐饮服务业外,其他的达不到预期的水平;第三,部分荒芜的土地没有开发,部分交通设施不健全,利用率不高;第四,呈贡大学城目前的基础教育只有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及附属中学和高级中学,优质的基础教育较少,优质的医疗卫生基本上没有。据调查,大部分高校教师不在周边居住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较高质量的医疗卫生。因此,呈贡大学城离规划预期的状态相差甚远,只是初步的多所大学的物理聚集,没有发挥出大学城经济的巨大作用。因此,称之为“鬼城”是有一定道理的。如何发挥大学城经济的杠杆作用,撬动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使之真正意义上成为加快城镇化过程的一种特色工具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四)人文扩散效应滞后,产学研一体化格局没有形成。
呈贡大学城没有体现出其人文扩散、文化辐射的功能或者说是发挥作用比较少,大学与社区还存在着壁垒,大学城与周围社区缺乏有效的互动。没有很好地利用大学其本身所产生特殊的人文精神去影响周边区域,推动城镇化过程中的精神文化建设。另外,大学城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科研与智力支持这一平台,没有成为很好地科技孵化器,与企业和科研机构脱节,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任重道远。 三、充分发挥大学城对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一)把握客观规律,理性看待大学城开发建设。
大学城开发建设过程时间长、内容复杂、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大学城的建设要量力而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忌贪大求全,要理性考虑发展的速度与规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加强沟通,利用大学城智力优势,帮助失地农民后续发展。
充分理解失地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积极利用大学城对当地经济、社会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与当地党政领导多沟通、解了失地农民的想法,在政策允许的情形下,利用高校人才、科技、信息、教育等资源优势,帮助失地农民自主创业,选聘部分人员进入高校后勤部门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出谋划策,推动大学城与周边社区和谐共存、互利共赢。
(三)建设以围绕大学城服务为核心的商业化体系,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圈。
目前呈贡大学城的商业主要以个体商户为主,没有形成规模,服务品种也较为单一,更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消费,是“候鸟型”经济,季节性特征非常明显,每逢寒暑假学生放假期间,大部分个体经营者由于成本的原因关门歇业,极大地损害了区域的商业经营活力。随着昆明地铁一号线的开通,大学城常住和流动人口高速增长,迫切需要更为成熟、更具规模的商业圈。
(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大力扶持依托高校的科技园区。
大学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建立产学研转化平台,形成大学、企业与各类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创新关系,形成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基地与产品市场,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在21世纪,大学城的开发建设不再仅仅只是教育、文化现象,而是成为一种集教育、科研、服务、生产、居住、旅游、休闲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大学城经济现象。大学城是一个特殊的城市社区,作为一个吸引和集聚人才的特殊环境,其所拥有的知识成果转化和科技研发的优势决定区域与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大学城所产生的投资、消费、人文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城与城镇化产生巨大的互动效应,拉动内需、带动城镇人气,提升土地商业利用价值,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潜在的对周边文化、教育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张希胜,章仁彪,白庆华.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2]杨天平,陈小东.大学城概念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6).
[3]顾明远.教育大词典(第3 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4]彭岚兰,沈玉芳,柏程豫. 现代大学城发展特点及选址原则研究[J].经济论坛,2004(21).
[5]高璐敏.集聚、辐射与创新:大学城对其周边区域经济的影响[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我国大学城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从2000年9月我国第一座大学城河北省廊坊市东方大学城“开城”以来,各地陆续兴建了60多座大学城,其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1]。对于什么是大学城,学术界有不同的界定。浙江师范大学杨天平认为:大学城是一种以大学为核心,以城市为依托,以在大学社区工作、学习、服务和生活的人员为主要市民,以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新兴特殊城市[2]。《教育大词典》中界定为:“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如意大利的波洛尼亚、英国的剑桥和牛津、日本的筑波等。”[3]因此,大学城经济是指在某个区位集中多所大学,具有教育、经济的双重功能,并对其内外部资源、能量、功能进行综合配置,从而形成一个以大学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产业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特定城市社区经济。
呈贡大学城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吴家营乡片区,占地43.15平方公里,距离昆明市区约24公里。从2003年开始规划, 新校区最终规模是15万人,投资约100亿元。目前,大学城已经有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云南大学等高校入驻。目前在校生规模达到13万人以上。
二、大学城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城经济是以多所大学为核心,集教育、产业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特定城市社区经济。大学城的选址必然会影响该地区乃至周边的格局,就大学城单纯的地理位置而言,大学城一般位于城郊结合部,因此,大学城经济必然会对该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会产生深远影响,大学城对城镇化正效应,包括土地补偿效应、投资效应、消费拉动效应、人文扩散效应、产业调整等,但是在这些正效应之外还存在着负效应。
(一)农民市民化所导致的心理失衡。
城镇化过程是一种农民自愿,没有后顾之忧,“自然而然”的心理过程。大学城建设必然会促使周围地区的农民转成市民,然而几乎没有农民愿意自家耕地被征用。农民市民化,不只是单纯的身份改变,更是内化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心理上获得认同,在情感上找到归宿的农民到市民过程。而大学城建设所“孕育”的心理环境与一般的城镇化过程中所“孕育”的心理环境既相同又不相同。乡土生活向城市生活的转变引起的失地农民心理不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变引起的恐惧感。在长期的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小富即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消极竞争的小农思想,而与现代市场经济相抵触、排斥。在这两种不同的生活背景下,会给使得失地农民具有一种生存恐惧感,生存压力大。第二,由于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职业技能单一等原因,耕地被征后,由“失地者”变成了“失业者”、“自由职业者”,面对后续生活充满迷茫与恐慌。第三,农村生活的慢节奏向城市生活快节奏转变的无措感。长期的农耕生活使农民有了固定的劳动方式和生活习惯,然而这种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工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和冲突,从而使失地农民面对工作出现了挫折感、心理失落感等一些心理问题。不同的是大学城是一个高等教育聚集、学术科研氛围浓厚的特殊社区,在大学城这个特殊社区的交流交往中存在心理上的差异。这与单纯的农民市民化城镇化过程是迥然相异的。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这种差异,注重心理的疏导,尽量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失地农民欣然愉悦地接受农民市民化这一过程。
(二)土地补偿效应趋于消失,没有很好的发挥其效应。
由于大学城的开发建设,失地农民会获得征地补偿,尤其是货币补偿。货币补偿一般在建设前期一次性或分次发放,然而,失地农民缺乏合理利用资金的意识。受传统农业社会生产水平与生活方式的制约和影响,被征用土地的补偿费对大多数失地者来说是一笔巨款。对于巨款的使用,通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失地农民紧抓商机,投资大学城周边商品房、商铺,继续从事农业种植,创办小微企业等;二是整天懒散、无所事事,购买奢侈品,相互攀比,坐吃山空,没有长远规划;三是少数人开始参与赌博,越赌越输,花光补偿金后变卖拆迁安置房,最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因此,土地补偿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准确的使用,既要发挥其巨大的经济作用,又要杜绝其产生的负面作用。
(三)利用投资效应与消费拉动效应意识不强。
大学城的开发建设直接投资动辄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加上间接投资可能达到上千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可以利用其巨大的拉动作用来发展周边区域的经济,如房地产业、金融服务、旅游服务、餐饮服务、教育培训、科技孵化器等充分发挥大学城优势的产业,进行产业专业化升级。但是大学城这些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出现了许多问题:第一,除去原住民和部分高校教师等购买租赁住宅外,大量的住宅空置率比较高;第二,商业氛围淡薄,除去有比较好的餐饮服务业外,其他的达不到预期的水平;第三,部分荒芜的土地没有开发,部分交通设施不健全,利用率不高;第四,呈贡大学城目前的基础教育只有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及附属中学和高级中学,优质的基础教育较少,优质的医疗卫生基本上没有。据调查,大部分高校教师不在周边居住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较高质量的医疗卫生。因此,呈贡大学城离规划预期的状态相差甚远,只是初步的多所大学的物理聚集,没有发挥出大学城经济的巨大作用。因此,称之为“鬼城”是有一定道理的。如何发挥大学城经济的杠杆作用,撬动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使之真正意义上成为加快城镇化过程的一种特色工具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四)人文扩散效应滞后,产学研一体化格局没有形成。
呈贡大学城没有体现出其人文扩散、文化辐射的功能或者说是发挥作用比较少,大学与社区还存在着壁垒,大学城与周围社区缺乏有效的互动。没有很好地利用大学其本身所产生特殊的人文精神去影响周边区域,推动城镇化过程中的精神文化建设。另外,大学城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科研与智力支持这一平台,没有成为很好地科技孵化器,与企业和科研机构脱节,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任重道远。 三、充分发挥大学城对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一)把握客观规律,理性看待大学城开发建设。
大学城开发建设过程时间长、内容复杂、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大学城的建设要量力而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忌贪大求全,要理性考虑发展的速度与规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加强沟通,利用大学城智力优势,帮助失地农民后续发展。
充分理解失地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积极利用大学城对当地经济、社会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与当地党政领导多沟通、解了失地农民的想法,在政策允许的情形下,利用高校人才、科技、信息、教育等资源优势,帮助失地农民自主创业,选聘部分人员进入高校后勤部门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出谋划策,推动大学城与周边社区和谐共存、互利共赢。
(三)建设以围绕大学城服务为核心的商业化体系,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圈。
目前呈贡大学城的商业主要以个体商户为主,没有形成规模,服务品种也较为单一,更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消费,是“候鸟型”经济,季节性特征非常明显,每逢寒暑假学生放假期间,大部分个体经营者由于成本的原因关门歇业,极大地损害了区域的商业经营活力。随着昆明地铁一号线的开通,大学城常住和流动人口高速增长,迫切需要更为成熟、更具规模的商业圈。
(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大力扶持依托高校的科技园区。
大学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建立产学研转化平台,形成大学、企业与各类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创新关系,形成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基地与产品市场,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在21世纪,大学城的开发建设不再仅仅只是教育、文化现象,而是成为一种集教育、科研、服务、生产、居住、旅游、休闲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大学城经济现象。大学城是一个特殊的城市社区,作为一个吸引和集聚人才的特殊环境,其所拥有的知识成果转化和科技研发的优势决定区域与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大学城所产生的投资、消费、人文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城与城镇化产生巨大的互动效应,拉动内需、带动城镇人气,提升土地商业利用价值,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潜在的对周边文化、教育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张希胜,章仁彪,白庆华.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2]杨天平,陈小东.大学城概念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6).
[3]顾明远.教育大词典(第3 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4]彭岚兰,沈玉芳,柏程豫. 现代大学城发展特点及选址原则研究[J].经济论坛,2004(21).
[5]高璐敏.集聚、辐射与创新:大学城对其周边区域经济的影响[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