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对生物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一个特点,虽然在高考中强调对能力的考查,但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考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离开知识的积累,能力很难形成。强调对生物科学基本知识的考查,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生物科学的某些专业名词、术语,而是要求学生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生物科学基本知识的含义,并能用适当的形式(如文字、图或表)进行表达。这个目标分为3条:1)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不但要知道它们的含义,还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定量描述生物科学的现象和规律,包括用数学知识处理生物问题,以及用简单的图、表和数据描述生命活动的特征等方面;3)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常这一条内容课本中是没有的,常出现在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中。
2 能读懂生物科学方面的资料
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规律通常是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的。与文字相比,图表描述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常被各类科研文章采用,要读懂生物科学方面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解答考查这类目标的试题,要求学生能从图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具备基本的生物科学知识以及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学生在阅读生物和化学方面的资料时,要着重了解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还要能读懂图示的生物意义,以及有关生物量之间的定性与定量函数关系。
3 讲究方法,联系实际
复习方法要得当。生物高考复习中,一般要使用3种常见的复习方法。1)比较复习法。在复习中,使学生能运用比较法进行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比较。2)串连复习法。复习时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3)联想迁移法。一般常用的思维有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只要方法得当,往往就会事半功倍。
近几年理综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科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包括:1)生态和环境热点(生态农业、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3)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4)国内大事、世界风云。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4 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以教师为主,学生协助。提供一些复习的思路和线索,让学生顺着线索找复习内容,找出问题,教师根据问题对症下药;或者直接给学生罗列本节复习内容的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复习;也可以重组复习内容,将必修模块中有关联的内容集中到一个专题,这样做学生兴趣浓厚,对课堂学习也会有新鲜感。启发学生识记相关知识并从不同角度学以致用,长此以往,学生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以学生为主,教师协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例如,让学生像老师一样给其他学生讲课,讲课内容可以是习题评讲、某一难点突破、某一方法传授等,或者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某一专题的教学任务。还可以让学生模仿教师出题,把自己觉得疑难的知识、常错知识编成题目。通过变换角色,变换形式,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不管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教师为主,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还是得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反映出来。因此,复习课教学一定要考虑训练时间的安排,以便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5 实施“讲、议、练、评”的四段教学模式
生物复习课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是由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决定的。如果教师需要讲清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又需要学生对教材的某些重要知识加深理解,就可采用“讲、议、练、评”的四段教学模式。
至于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虽然表面上看受教学模式的制约,实际上仍然是由教学目标所决定并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方法虽多,但“教无定法”。在复习课中最常用的是讲、议、练、评4种;教学手段虽多,但在生物复习课中最常用的也只有挂图、模型和多媒体课件等几种。下面仅就教学方法方面加以阐述。
“讲”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在高三复习课中应注意第二轮复习课与第一轮复习课、新授课的不同,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特别忌讳那种重复讲述生物知识的一言堂教学,而要“精讲”。“精讲”就是要讲得少、讲重点、讲难点、讲学生的疑惑点,讲清重要的生物概念,讲清知识的隐性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尤为重要。讲要与高考要求接轨,要讲练结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技巧。
“议”是教师给学生创设思考空间,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作为第二轮复习课,要注意提高“议”题的质量,不要搞“无病呻吟”。要做到这一点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先“预习”后上课,教师备好课再上课。而且这样师生也容易配合,共同克服生物复习课的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练”是复习课中一个最基本的教学环节。但练也有个科学性问题,决不是搞题海战术,练得越多越好。练要“精”,要有深度,要有广度,要举一反三。教师在选题时要多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开启智慧的习题,少一些偏题、难题。习题要有典型性,要有层次性,要有覆盖面,要与高考试题尽量靠拢。对典型题目,要变换角度、变换情景、变换问法,进行多次练习。一题多用的好处,好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评”是对学生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状况的评析和矫正,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方法的正确度,增强其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稳定性。“练”得有度,“评”得到位,及时纠错、查漏补缺,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和应试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第二中学)
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一个特点,虽然在高考中强调对能力的考查,但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考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离开知识的积累,能力很难形成。强调对生物科学基本知识的考查,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生物科学的某些专业名词、术语,而是要求学生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生物科学基本知识的含义,并能用适当的形式(如文字、图或表)进行表达。这个目标分为3条:1)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不但要知道它们的含义,还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定量描述生物科学的现象和规律,包括用数学知识处理生物问题,以及用简单的图、表和数据描述生命活动的特征等方面;3)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常这一条内容课本中是没有的,常出现在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中。
2 能读懂生物科学方面的资料
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规律通常是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的。与文字相比,图表描述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常被各类科研文章采用,要读懂生物科学方面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解答考查这类目标的试题,要求学生能从图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具备基本的生物科学知识以及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学生在阅读生物和化学方面的资料时,要着重了解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还要能读懂图示的生物意义,以及有关生物量之间的定性与定量函数关系。
3 讲究方法,联系实际
复习方法要得当。生物高考复习中,一般要使用3种常见的复习方法。1)比较复习法。在复习中,使学生能运用比较法进行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比较。2)串连复习法。复习时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3)联想迁移法。一般常用的思维有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只要方法得当,往往就会事半功倍。
近几年理综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科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包括:1)生态和环境热点(生态农业、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3)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4)国内大事、世界风云。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4 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以教师为主,学生协助。提供一些复习的思路和线索,让学生顺着线索找复习内容,找出问题,教师根据问题对症下药;或者直接给学生罗列本节复习内容的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复习;也可以重组复习内容,将必修模块中有关联的内容集中到一个专题,这样做学生兴趣浓厚,对课堂学习也会有新鲜感。启发学生识记相关知识并从不同角度学以致用,长此以往,学生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以学生为主,教师协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例如,让学生像老师一样给其他学生讲课,讲课内容可以是习题评讲、某一难点突破、某一方法传授等,或者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某一专题的教学任务。还可以让学生模仿教师出题,把自己觉得疑难的知识、常错知识编成题目。通过变换角色,变换形式,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不管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教师为主,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还是得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反映出来。因此,复习课教学一定要考虑训练时间的安排,以便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5 实施“讲、议、练、评”的四段教学模式
生物复习课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是由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决定的。如果教师需要讲清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又需要学生对教材的某些重要知识加深理解,就可采用“讲、议、练、评”的四段教学模式。
至于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虽然表面上看受教学模式的制约,实际上仍然是由教学目标所决定并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方法虽多,但“教无定法”。在复习课中最常用的是讲、议、练、评4种;教学手段虽多,但在生物复习课中最常用的也只有挂图、模型和多媒体课件等几种。下面仅就教学方法方面加以阐述。
“讲”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在高三复习课中应注意第二轮复习课与第一轮复习课、新授课的不同,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特别忌讳那种重复讲述生物知识的一言堂教学,而要“精讲”。“精讲”就是要讲得少、讲重点、讲难点、讲学生的疑惑点,讲清重要的生物概念,讲清知识的隐性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尤为重要。讲要与高考要求接轨,要讲练结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技巧。
“议”是教师给学生创设思考空间,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作为第二轮复习课,要注意提高“议”题的质量,不要搞“无病呻吟”。要做到这一点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先“预习”后上课,教师备好课再上课。而且这样师生也容易配合,共同克服生物复习课的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练”是复习课中一个最基本的教学环节。但练也有个科学性问题,决不是搞题海战术,练得越多越好。练要“精”,要有深度,要有广度,要举一反三。教师在选题时要多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开启智慧的习题,少一些偏题、难题。习题要有典型性,要有层次性,要有覆盖面,要与高考试题尽量靠拢。对典型题目,要变换角度、变换情景、变换问法,进行多次练习。一题多用的好处,好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评”是对学生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状况的评析和矫正,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方法的正确度,增强其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稳定性。“练”得有度,“评”得到位,及时纠错、查漏补缺,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和应试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