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bula_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设计以朗读为纽带,层层深入,游记层次分明特点,逐渐拨开三峡壮丽景色面纱,给学生展示三峡景色美、语言美。
  【关键词】《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设计思路
  《三峡》以凝练的笔墨,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写水,突出清幽秀丽。学习这篇文章,通过投入情感诵读体会三峡的美;加强对文言词语准确理解,感受文章结构美、语言美。因此,本文以朗读为纽带,进行设计。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生能流畅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过程和方法:学生自主、合作翻译文章,赏析文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自主概括三峡险峻等特点,激發对壮丽河山的
  热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和方法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描绘文章展现的意境,领略作者寄托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汉字博大精深,很多属会意字,能见字知意。例如“峡”字,仅仅从字形上看,你看见了什么?往深层想,你还想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说山、水)。正确,字典中的释义是两山夹水之处被称作“峡”。因此,假设我们欣赏一座“峡”,不但品味它的山,还要领略它的水。这节课让咱们走近峡中极品——“长江三峡”。(教师板书:三峡 郦道元)。
  (二)投影教学目标
  师:滚滚长江东逝水宛如一条壮丽的艺术画廊,三峡可谓其中的一幅不朽之作。四季变幻、奇境迭出;江流涌动……无不激发读者情思,令人流连忘返。咱们共同观看学习目标,朗读。
  (三)常识介绍
  师:在领略旖旎三峡风光前,简单介绍郦道元及杰作《水经注》。教师投影,学生齐读,教师总结。师总结:郦道元凭借杰作《水经注》流芳千古,《水经注》凭借罕见的地理价值和文学价值代代流传。
  (四)朗读课文、渐入文本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师投影要求:奇数列(右边同学朗读,从标题至“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偶数列(左边同学朗读,接着大声朗读到段落末尾)。同学朗读时,认真听是否有错,如有,请指正。(2)难读字音纠正,教师展示。(3)师总结:掌握字音,学好文言佳作,还要把握停顿,下面老师做一个示范朗读,在听读过程中,在感觉模棱两可的地方做好标注(教师PPT展示节奏,然后请两位同学分读课文,评价、着重指导停顿朗读)。
  2.二读课文,翻译全文
  (1)教师:把握了停顿,想要深入领略三峡旖旎风光,请再次朗读课文,求助于文本中的注释、手中的字典,将文本流畅地 翻译成白话文。要求:请找出关键的文言实词,尝试在文本边角做批注;请标记出文本中疑难杂句,与师生共同探讨;自由组合,六个人一组,完成布置的任务。(2)请同学翻译词语第198页;请同学翻译句子;请同学纠正,难懂之处教师明确。
  3.三读课文,概括特征
  (1)教师:看来,同学们对关键实词、虚词和整句已能流畅翻译,翻译得恰当、通顺。接着,让我们默读文本,简练概括三峡地势地貌特征。(2)要求:男生朗读写水和写山的层次,女生读秋景和春冬的层次;两组比赛速度,看谁能火眼金睛读出三峡地势地貌并准确概括特征;教师评价。(3)预设评价:男生读得雄赳赳、气昂昂,女生读得温婉圆润。经过大声朗读,你们概括出三峡地势地貌特征了吗?请看PPT投影(展现问题,学生问答,板书答案)。
  4.四读课文,赏析语言
  (1)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读出了三峡的地貌特征,其实三峡不仅有美的外貌,还有美的内涵,让我们再一次拿起书,去品味那富有诗意的语言。(2)教师投影赏析角度、赏析格式,学生赏析,教师总结。(3)预设总结:听了同学们分析,老师对郦道元佩服得五体投地,155个字,就能自然呈现三峡跌出奇境——三峡的连绵不绝,三峡的湍急热烈,三峡的轻松晓畅,三峡秋景的婉转凄凉。对比手法的运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出了夏水的迅捷;激流的雪白与潭水的碧绿相映成趣……所有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炼字功夫之深。
  5.五读课文,诵读美文
  (1)教师引入:旖旎的三峡景色,让咱们一睹为快;凝练的文本话语,让咱们一读为快!下面让咱们一背为快,让这一切的 自然和美好,积淀为我们文化素养不可或缺的一小部分。(2)诵读要求:全体起立,开始背诵,背完坐下。
  6.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太厉害了!短短的45分钟,能掌握字音、把握停顿,概括地势地貌……甚至还能流畅地背诵文本,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对自己的精彩表现给予鼓励。
  五、作业布置
  (1)教师引入:同学们,郦道元撰写《水经注》,原本只是为《水经》作注解。时至今日,也已千古流芳。这就给我们启示:学好了语文,提升语文素养,它将成为一生最大的财富。然而,这样的财富究竟怎样才能“据为己有”?——要诵读与练笔,今天,就紧紧围绕这两项布置家庭作业。(2)作业名称:牛刀小试,假如你是一个导游,请写一篇关于三峡的导游词;延伸拓展:对比阅读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与余秋雨的《三峡》。
  作者简介:孙东平,1988年生,四川民族学院预科部,助教,教授《阅读与写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文学、对外汉语教学。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高中语文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写作部分在语文中占据着相当大的分值。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 力便显得尤为重要,而专家、教师也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许多探索。但值得注意的是,实际的职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基于此,笔者对职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自主学习策略进行了探究,通过这一探究,期望为职业高中写作教学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策略;职业高中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是令人困扰的问题,虽然我们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上都有教学目标的设定,但在实际授课中,执教者并没有完全奔着这个目标去,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教学和教学目标是脱节的。基于这一实际情况,我对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设定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教学目标;渗透;阶段;细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朱熹说过:“百学须先立志。”圣贤们强调的就
【摘要】当前古代文学教学呈现出丧失中国文学的“体认”品性和人文情怀、追逐系统而空洞无物的知识概念、丧失中国文学自性三方面的偏颇,主要源自于现代学术思维追求“系统性”“科学性”“进化论”,而将“知识”对象化处理的结果。要救其偏,需以创作导向的切入建立起对文本的“了解之同情”,它有利于发现中国文学的自性、重新认识经典之美和敬畏经典、重启人的诗性和人文情怀;它有利于激发中国文学的活力,重新恢复文学课程的
雪場实习“黄埔一期”毕业了  三年前的金秋,在北京体育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体职)的开学典礼上,一个全新的专业方向“冰雪运动服务与推广”和一批全新的学生赫然亮相。那个典礼很隆重,吸引了不少媒体前来报道。大家都期望三年后的毕业典礼也能这样隆重。三年很快过去,2019年盛夏,人们的期望转为现实,冰雪专业“黄埔一期”学生的毕业典礼更加热烈,除媒体之外,20家左右的冰雪企业代表也到场祝贺。  这个典礼不只是
【摘要】绘本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和引导作用。在低年级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绘本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为语文教师,要精心挑选绘本,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绘本的方法,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学习过程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精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绘本这个词语最早起源于日本,在绘本中主要是图画,其次辅助文字,有的绘
【摘要】设问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紧扣目标、明确方向、精心预设,在文本关键处、学生矛盾处、课堂生成处进行有效设问。当然,在具体设问时还要注意问题的表述,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及提问后的及时评价。  【关键词】设问;文本;矛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知,才能使自己的心智更加开豁、明澈
【摘要】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浓厚的情感,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制中加入了大量经典的、有质感的古诗词。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构造出丰富的意境,描绘出优美的画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审美力,激发丰富的情感,从而感知美、创造美,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著名哲
【摘要】2010年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在银川举行观摩研讨活动,崔峦理事长在大会上疾呼:“语文课要和内容分析说再见。”课文只是教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材料,即语文只是一种“载体”。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课文只是“例子”。我们所说的语文课实际上就是依靠课文这一“载体”或者说是“例子”,来教学生学习语文。那么,“教什么”便成为让广大语文教师困惑的一大难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指出:“语文课就
【摘要】在同课异构盛行的语文教学大环境下,散文教学应该有其本身的特色。但是,由于散文本身的特性和教学文本核心价值的限定,在当前语文散文教学中,同课异构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与盲区,比如泛阅读、过度阅读、错位阅读、非阅读等问题。因此,笔者尝试从文本的价值取向、关注文本语言、和谐的课堂气氛等角度,探索散文教学的本色化回归。  【关键词】散文《铃兰花》;主题;语言;本色  【中圖分类号】G632
【摘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就是探讨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本文围绕初中语文学习进行讨论,探讨“学习四宝”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学习四宝;初中语文;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都在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