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借鉴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专业特点对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汽车制造与装配 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22-02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方法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1]。因此,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教政法[2013]2号)等文件也都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两大问题。不同类型或者不同专业可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同一类型或同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是相同或相似的,其中最符合社会需要、人才培养质量高者则为成功的典型模式[2]。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获200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下面就以我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简称汽制)专业为例,借鉴和共享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经验和成果,结合汽制专业特点,介绍该人才培养模式在本专业的创新实践。
一、“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简介
所谓“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个培养的周期内,将高技能人才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层次进行培养,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复合的技能形成过程,采取讲练结合、工学结合、手脑并用的教学方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方式。每个技能层次的结构为“技能+知识+素质”,每个技能层次都有相应层次的技能、知识和素质要求。该模式具有培养过程阶段性、技能培养递进性和学籍管理灵活性的特点[2]。
二、“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1.开展专业市场调研,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每年组织一支专业市场调研小组,依托系企合作专业建设平台,通过参观考察、座谈交流、信息收集、问卷调查、文献和统计资料研究(网上调研)、毕业生反馈等方式多途径多渠道对行业企业、毕业生以及同类院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获取大量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在汽制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梳理、归纳、总结调研结果。以汽车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汽制专业岗位职业活动为导向,通过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专业主要面向的汽车零部件辅助设计、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整车装配与调试、汽车改装四个职业岗位(群)。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融入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会设计、精制造、善装调、懂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确定培养该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質和证书的规格要求。
2.完善和实践专业“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与企业实践专家、能工巧匠一起将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进行分析、归纳,构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技能层次、三个时段训练的培养平台,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如表1所示。
学生在高职教育周期内,分阶段进行培养和培训后,分别达到三个技能层次所要求的水平,并以不同层次的技能等级标准来进行考核评价,使学生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整个培养过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与企业全程合作,工学结合,实现与职业岗位的对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3.优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专业市场调研结果,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召开企业专家座谈、访谈会,从职业工作过程出发,分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了《汽车零部件测绘》、《汽车零部件实体造型》等12门学习领域课程。并在遵循教育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原则上,将学习领域归纳到三个技能层次结构中。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学好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了为学习领域课程提供支撑和服务的专业基础平台课。另外,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需要,在全面落实学院素质拓展教育共性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专业特点,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汽车文化、东风汽车公司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为一体,系统设计、全面构建包括素质拓展课程和素质拓展活动的学生素质拓展子体系。这样就使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得到优化,形成较科学合理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4.探索和实施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的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模式
针对“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按照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等“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要求,主动探索与实施多学期、分段式柔性化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需要。将现行的每年两学期制改革为每年“两长一短”三学期制,两个长学期指正常学期,短学期指暑期。在学期教学安排上,探索实施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采用灵活的排课方式。有些课程以设备场地为中心,实行分段接力教学;有些课程以课程为中心,实行模块化教学。学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视教学内容、企业排产情况和生产规律等需求进行合理安排。既适应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需要,满足“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行,又提高场地设备和实训基地的利用率。此外,针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鼓励教师大胆探索与实践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实现“教、学、做”合一。确实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了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和实施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是以“期末一考定生死”的评价方式,具有模式僵化、方式单一、命题陈旧、以偏概全等弊病,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反映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探索和实施水平性考核和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既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也注重知识水平的考核。应用能力考核按过程性考核方式进行,贯穿学生的整个工作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训练,主要是通过学生评价(自评和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部分课程引入企业人员第三方评价。知识水平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满足“必须、够用”原则,并适当兼顾学生职业提升和取证的需要,以期末卷面测试方式进行。同时,制订三个层次的技能等级标准来衡量学生每个技能层次所达到的水平。这样才能更合理考核评价学生,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素质水平。
三、“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效果
这几年来,通过“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实践,使课程体系结构不断优化,柔性化教学组织模式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得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一定提高,畢业生获得了社会认可和用人单位好评。
四、结语
虽然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对“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还要主动适应了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不断深入探索、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才能不断提升。总之,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不断努力,为企业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桂霞.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0):4-6.
[2]张德新,杨希武,许文祥.高职教育“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4.
作者简介:
林凤功(1982—),男,福建三明,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带头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汽车零部件数字化设计。
【关键词】汽车制造与装配 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22-02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方法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1]。因此,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教政法[2013]2号)等文件也都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两大问题。不同类型或者不同专业可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同一类型或同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是相同或相似的,其中最符合社会需要、人才培养质量高者则为成功的典型模式[2]。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获200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下面就以我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简称汽制)专业为例,借鉴和共享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经验和成果,结合汽制专业特点,介绍该人才培养模式在本专业的创新实践。
一、“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简介
所谓“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个培养的周期内,将高技能人才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层次进行培养,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复合的技能形成过程,采取讲练结合、工学结合、手脑并用的教学方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方式。每个技能层次的结构为“技能+知识+素质”,每个技能层次都有相应层次的技能、知识和素质要求。该模式具有培养过程阶段性、技能培养递进性和学籍管理灵活性的特点[2]。
二、“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1.开展专业市场调研,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每年组织一支专业市场调研小组,依托系企合作专业建设平台,通过参观考察、座谈交流、信息收集、问卷调查、文献和统计资料研究(网上调研)、毕业生反馈等方式多途径多渠道对行业企业、毕业生以及同类院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获取大量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在汽制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梳理、归纳、总结调研结果。以汽车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汽制专业岗位职业活动为导向,通过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专业主要面向的汽车零部件辅助设计、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整车装配与调试、汽车改装四个职业岗位(群)。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融入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会设计、精制造、善装调、懂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确定培养该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質和证书的规格要求。
2.完善和实践专业“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与企业实践专家、能工巧匠一起将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进行分析、归纳,构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技能层次、三个时段训练的培养平台,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如表1所示。
学生在高职教育周期内,分阶段进行培养和培训后,分别达到三个技能层次所要求的水平,并以不同层次的技能等级标准来进行考核评价,使学生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整个培养过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与企业全程合作,工学结合,实现与职业岗位的对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3.优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专业市场调研结果,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召开企业专家座谈、访谈会,从职业工作过程出发,分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了《汽车零部件测绘》、《汽车零部件实体造型》等12门学习领域课程。并在遵循教育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原则上,将学习领域归纳到三个技能层次结构中。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学好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了为学习领域课程提供支撑和服务的专业基础平台课。另外,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需要,在全面落实学院素质拓展教育共性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专业特点,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汽车文化、东风汽车公司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为一体,系统设计、全面构建包括素质拓展课程和素质拓展活动的学生素质拓展子体系。这样就使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得到优化,形成较科学合理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4.探索和实施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的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模式
针对“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按照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等“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要求,主动探索与实施多学期、分段式柔性化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需要。将现行的每年两学期制改革为每年“两长一短”三学期制,两个长学期指正常学期,短学期指暑期。在学期教学安排上,探索实施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采用灵活的排课方式。有些课程以设备场地为中心,实行分段接力教学;有些课程以课程为中心,实行模块化教学。学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视教学内容、企业排产情况和生产规律等需求进行合理安排。既适应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需要,满足“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行,又提高场地设备和实训基地的利用率。此外,针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鼓励教师大胆探索与实践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实现“教、学、做”合一。确实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了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和实施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是以“期末一考定生死”的评价方式,具有模式僵化、方式单一、命题陈旧、以偏概全等弊病,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反映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探索和实施水平性考核和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既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也注重知识水平的考核。应用能力考核按过程性考核方式进行,贯穿学生的整个工作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训练,主要是通过学生评价(自评和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部分课程引入企业人员第三方评价。知识水平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满足“必须、够用”原则,并适当兼顾学生职业提升和取证的需要,以期末卷面测试方式进行。同时,制订三个层次的技能等级标准来衡量学生每个技能层次所达到的水平。这样才能更合理考核评价学生,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素质水平。
三、“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效果
这几年来,通过“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实践,使课程体系结构不断优化,柔性化教学组织模式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得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一定提高,畢业生获得了社会认可和用人单位好评。
四、结语
虽然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对“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还要主动适应了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不断深入探索、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才能不断提升。总之,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不断努力,为企业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桂霞.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0):4-6.
[2]张德新,杨希武,许文祥.高职教育“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4.
作者简介:
林凤功(1982—),男,福建三明,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带头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汽车零部件数字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