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2EE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记得那日见她仍有些神采,我们并未说太多话,她喝完汤很高兴,随后还和隔壁病床闲聊去了,闲聊中略自豪地向别人炫耀我的工作之类,她一向喜欢到处“炫耀”。我呆了几小时,喝了一袋酸奶,再吃几根香蕉便坐下来看着她,我以为过几天她出院了修养几日,又能在村子里到处串门,到处“炫耀”了。
  在病房待了一會儿,替她收拾完若干一次性快餐空盒我便回去了。回去的路上迷路总是找不到停车位,现在想来应该要再多呆一会儿的。何必总是如此匆忙。这大半年一直在苏州和扬州两地奔波,为了所谓的工作和梦想,为了寻一处安心之处。可能自己也会觉得矛盾,奔波中怎能安心呢?
  细细数来,今年看望她的次数少的可怜。每次看望她,最后一句总是“去吧,早点去吧”。她也不会说什么“一路平安”之类的关心话语,不会说“再待一会吧,我哪里不舒服”。她总是是倔强的,是总笑着面对我的。总是喜欢说“把这个带走路上吃”,“就吃这一点点吗”,“我再炒点菜”,“喝牛奶吗”……她的冰箱里有各种各样的食物,霉味的、今天的、她认为最好的、她最舍不得吃的;她的房间有各式各样的营养品,过期的、新鲜的、她觉得好吃的、她觉得我们喜欢吃的;她的柜子里有各式各样的衣服,自己买的、别人给的、她觉得好看的、她几十年也舍不得扔掉的。在我们眼里那是些舍不得扔掉的杂物,在她眼里也许是再也无法回去的珍贵时间。
  在那些浩瀚的岁月里,她也曾有一张明媚的面孔,时代的贫困为她增添了许多皱纹,即使是皱纹也带着光辉。多年以后,那如星光般的斑点,倒像是她的勋章,印在了我们的心上。作为后人,我们再次叙述起她时,无论如何,总是心怀敬佩与怜惜。
  听说她曾是远近闻名的“三八红旗手”,听说别人叫她“鸭司令”,那些遥远的记忆刻在了每一个敬佩她的人心里。至于“怜惜”,是因为她总是忘记自己的身体。她去世那天是凌晨,天快要亮,她也经常在那个时间段起床。她经常说“我四点钟就起床了”,仿佛在说一件光荣的事。我也就是在那个时间段看到从未看到过的霞光,是孤独而又绚烂的霞光泼洒在东方的天际。我们和她总是隔着一些什么,她又不说,也再也不会说。我想隔的是时间,是一个时代。如果想要理解她,那需要一次长时间对话,是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的问答。
  有些时候语言是无力的,所以才会选择沉默吧。只是,在这夏日的尾声,常常想起她,仿佛她还未离去,仿佛在下一个夏日还会再来。我依然是那个满村子寻找外婆的人,从她家到她的好朋友家,从宽阔的马路边到角落里的田野。只见,那一只只白鹭惊飞,正如她的衣衫翩翩起舞。她在阳光下喊我的名字,在满眼碧绿的田野尽头,向我招手:我这在这里噢——
其他文献
被调到岸上的水兵俱乐部的时候是一个阴冷的冬天。凛冽的海风每天从北面的海面上似“万箭齐发”一样扎在小战士的脸上。太冷了,这样的天气,在苦寒的渭北平原也很少见。浙江竟然有这样糟糕的冬季,身体单薄的新兵小战士,深深感到了大海的变幻无常,更感到了身体每天在遭遇着阵阵的寒冷。  所用的被褥是新兵集训时发放的。蓝面白底的军被已经被“锤打”得像一块铁。每晚盖在身上的时候蓝色被面涌动着褶皱,就像水兵躺在起伏着波浪
期刊
所谓的海虾,其实就是我们家乡——皖南水乡遍地可见的小龙虾。这一物种原产于北美洲,在上世纪初先是传入日本,后经日本引入我国,直到上世纪70 年代末才在我的家乡普遍出现。海虾随着水温和光照时间的不同,一般呈青灰色或暗红色,但所有海虾性成熟后都会呈现出明显的暗红色,有的甲壳部分还呈黑色。由于海虾食性杂、繁殖和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既生活在水中又能在陆地爬行捕食,且好打洞——冬天一般在洞穴里休眠,在当地
期刊
15岁那年,我从东平四中高中毕业。生产队长说我有文化,就交给了我一个有点儿技术性的活儿——负责看管记录地瓜育苗火炕的温度。  温度记录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造成地瓜母烂掉或不生芽。我身上肩负着这么重要的责任,自然不敢懈怠。每天三次测量地瓜母炕的温度。早晨一起床我就急匆匆地往坐落在河堤东面的地瓜炕跑,测好温度记录下来并告诉看守地瓜炕烧火的人。中午测一次,晚上也要测一次。  从我家去地瓜炕,要经
期刊
当兵三年后,我回到了济南,在西郊机场服役。而这一年老娘已经66 岁了,明显地苍老了许多。  回到濟南的我,虽然离家近了,坐上去泰安方向的大巴车,不过一个小时。但是,刚到一个新单位,自然以工作为主,而周末时,又常忙着给基层官兵放电影,回家就少了。  一个周末,我终于可以回家去看老娘了。而此刻,时间还不到中午,老娘就已经在家里开始进进出出,张罗着在烙我喜爱吃的油饼。老娘烙的油饼就是好吃,那天中午吃得不
期刊
《舌尖上的中国》里说:“酸菜,是每个东北人的记忆。腌至恰到好处的酸菜,酸味绵柔,松软清脆。地道的东北人用鼻子一闻,就能完成对一缸酸菜的品鉴。”可见酸菜在东北人心目中的地位。  东北气温低,有半年的时间都是冬季,田里没有庄稼,从前没有反季节的大棚作物,吃不到蔬菜。于是,老百姓就发明了一种冬天储存大白菜的方法,把白菜腌起来。东北人把酸菜的吃法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炒着吃、炖着吃、煮着吃、蘸酱吃、空嘴吃
期刊
初冬的黄昏,生态走廊最适宜散步。华灯初上,天色将晚未晚之际,大片的芦苇倒映于水面,波纹里一片絮白。走着,就来到了路边的花店前,门口摆放的植物里,月季最为惹眼。进了门,却不见人影,便轻声问着:“有人吗,有人吗?”声音穿过叶丛,主人走了出来:“有的欸,有的欸!”  眼前的花主,紫色连衣裙,白色小马甲;微卷的发式精致、自然;白底青的翡翠镶戒,在灯下闪着微光,尤其腕上搭着的物件,是我熟悉的手工钩花。  可
期刊
似乎二胡拉出的咿呀声总伴着一段凄凉的故事,而我的这个故事里却是格外的一番欢悦,像墨黑底子上一块鲜艳的花布。也许它背后的辛酸都隐在沉沉的黑里了,至少不为当时年少的我所看透。  话说,在老街一条弄堂的深处,上得几级台阶,有一间侧房,里面住着一户李姓人家。男主人和女主人都是瞎子,他们却有两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大的15 岁,能说会道,小的7 岁,长得机灵乖巧。一家人靠男瞎子每日里在街头算命为生。  其时,我
期刊
一滴水珠从乳石上滚落。  是那种随意的柔弱,聚集凝成一条线蚯蚓般匍匐在嶙峋坚硬的怪石上,潜伏在浅草中。风在吹,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钢钎凿不开的质地,紧紧抱在一起的砾石,上面绿油油的青苔,遮挡了牙齿和利刃,在悄无声息的温柔、中露出獠牙,挥舞着一把明晃晃的砍刀,在脖颈上、腿弯处,留下满身的伤痕,一点儿感觉不到神经的收缩,却传递给大山“疼”的指令。  我在秦岭山涧里分明看见是上千把明晃晃的小刀,慢慢开凿
期刊
在一片云里躺下,不假思索地打开  玻璃窗户,有群晚归的鸟正飞过  绿色的羽毛掩盖着蓝蓝的眼睛  天空飘来的晚霞,在春天的阳光下  从容的自由组合,然后又从容的  彼此分离,不说别的,在此处  云朵会替它们说话  我有一张床,放满了珍贵的物品  辣椒、白菜、大豆、小麦  其中有一部泛黄的书信集  是年轻时收到的来信和回信  只记得那时天空很蓝,年轻  每写一句,我都会停顿一下  想想后面发生的事,我
期刊
轻的事物充满了疑惑  母亲深知这一点  在乡下多年,母亲总念叨着:  道路应该平坦一些,汽车应该缓慢一点  时间快一点,流水慢一点  在她苍老之前,能够先于几片白云  赋予我沉重的词句  免于我被雷雨惊吓  许多,其实也不多  父亲,我喊住父亲  这一生中许多声中的一声  直面与父亲,便显得口技生疏  许多,其实也不多  吃饭时,与父亲对做,仿佛  一面镜子;父亲并不说话  我埋起头,学父亲的样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