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似乎二胡拉出的咿呀声总伴着一段凄凉的故事,而我的这个故事里却是格外的一番欢悦,像墨黑底子上一块鲜艳的花布。也许它背后的辛酸都隐在沉沉的黑里了,至少不为当时年少的我所看透。
话说,在老街一条弄堂的深处,上得几级台阶,有一间侧房,里面住着一户李姓人家。男主人和女主人都是瞎子,他们却有两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大的15 岁,能说会道,小的7 岁,长得机灵乖巧。一家人靠男瞎子每日里在街头算命为生。
其时,我大约十二三岁,有一年多的时光我常和小伙伴们出入这间简陋的房间,为的是那一声二胡响起之后瞎子李叔叔开场的戏文。其实那些戏文里究竟讲了些什么,我大都忘了。只記得那一声:“好吃莫过天上的鹅肉,地上的驴肉。”这实在让我憧憬了很多年。另外记得的就是《五女拜寿》,因为我总被分配演里面的三女儿。
李叔叔讲戏文时,空洞的眼窝里,白眼仁往上一翻,像望向无尽的苍穹。咿呀拉两声二胡做引子,嘴一瘪就开始了。声音抑扬顿挫,又极顺畅,中间不打一个隔顿,像清汤挂面,一顺到底。拉的二胡曲子是热闹的调子,从不见悲音。就这样,便引得我们这群孩子风里雨里,不看脸色,天天往他家跑。他大概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喝了酒大声呵骂,但都被我们忽略掉了。他也有兴致特别好的时候,比如捉蚂蚱的季节,我们到城外不远的田里捉了蚂蚱送给他油炸了下酒,这时,他总是很高兴,戏文说得更好听了。
其间,我便迷恋上了他们家的大女儿。她成了我儿时第一个崇拜的人。在这个大姐姐的领导下,我们成立了一个帮派,先取名叫“射雕”,后因男孩子们不配合,造成阴盛阳衰的局面,于是又改名“ 小百合”。大姐姐有两个好朋友,一个短头发的姐姐,活泼可爱,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过茜茜公主的故事。另一个长头发的姐姐,长年披着一头极顺的长发,把脸都遮住了,偶尔能看到她大大的眼睛。她会画很精美的武侠人物画,还会写在什么的荒郊走来翩翩一少年之类的武侠小说。我们在她们的领导下,每日里说文唱戏、远游、野炊,过得真是神仙般的快活。
再加上《侠女十三妹》等武侠片的火热,于是,那一年,我的理想就是骑着一匹高大的骏马走街串巷地去卖艺,顺便做些劫富济贫的义事。
我们常排演的一个曲目是《红楼梦》里黛玉进贾府那段。我一向被分配演林黛玉,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姐姐觉得最好看的人理所当然演主角。直到有一天,不知何故,我气哼哼地坐着,眼角瞟着房梁,不经意被大家发现我其实很像王熙凤,于是我改演王熙凤,可是大姐姐嫌我演不出凤辣子的味道来,就自己承担了那个角色。大姐姐最欣赏的人物是王熙凤,其实我是不喜欢王熙凤的,因为她喜欢,我也就觉得王熙凤这个角色很好吧。
大姐姐之所以欣赏王熙凤,大概是因为她觉得王熙凤很厉害,可以支配别人的命运。那时,大姐姐家条件不好,常靠亲戚们资助。星期天,她常帮她一个姑姑守摊儿卖服装得些零用钱贴补家用。
因为太喜欢和她在一起了,所以有时候我也会和她一起去守摊儿卖服装。大姐姐天生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虽然不过十五六岁,却很老练,能很准确地拿捏出顾客喜欢什么样的款式、颜色,常常不好看的都被她说得很好看。当生意冷清时,她还会大声吆喝,吸引顾客。我却是一句吆喝都喊不出来,只能干瞪眼,帮不上什么忙。就算大姐姐这样能干,也有出纰漏的时候。
有一次,人多,不知什么时候,一不留神被人偷走了一条裤子,等盘点时才发现。她姑姑很生气地数落她,我吓得不知所措。她也脸色惨淡,不敢辩白。至此,我就不大敢去服装摊儿上影响她,怕给她帮倒忙。
就算生活这样不如意,大姐姐也能苦中取乐。她硬是从自己的零用钱中省出几块钱买了一块边角料的粉红色布料,照着电视上古装戏里的服装做了一件夹袄,还用自己的一双巧手绣上了花。我现在还有一张穿着这件衣服照的古装相,每次翻看都感慨良久。
那时,我小小的心里有一个天真的想法:以后,我挣了钱,一定不让大姐姐受穷,我吃干饭,绝不让她吃稀饭。那时,小小的人儿还不懂得人世的无常。
大姐姐初中毕业,遇上花灯团招人,兴冲冲地去报了名,却没考上。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进工厂当了工人。
有一次,她跟我说,她一个上了医学院的好朋友,就是那个给我们讲过茜茜公主的姐姐,给她写信,说她越来越现实了,再也不像以前那么有趣了……她说,我当然不能跟她比,她在信里夹了学校捡的银杏叶给我,我的生活哪有那样的诗情画意和闲情逸致。我能有什么话跟她说呢?说这些的时候,大姐姐脸色阴郁,口气中有责怪。
我能理解大姐姐的艰辛,也能理解那个姐姐的失落。只是后来,我也在外读书,偶尔回家一趟也难得聚一聚。和她终究也无可奈何地越来越疏远了。
几年前的某一天,我在街上走着,遇到她,她正戴着孝,说是李叔叔去世了,我什么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她就先安慰我说:“你不要难过,他走得很安详……”说话的语气和神态还活脱脱一个凤辣子的味儿。我想,一个人能把戏文里的角色演化到这般,大概也算是人生的极致了吧!
再后来,我们家离开了老街,童年的小伙伴们也各奔东西,但每每回想起来,那真是我童年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了。
话说,在老街一条弄堂的深处,上得几级台阶,有一间侧房,里面住着一户李姓人家。男主人和女主人都是瞎子,他们却有两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大的15 岁,能说会道,小的7 岁,长得机灵乖巧。一家人靠男瞎子每日里在街头算命为生。
其时,我大约十二三岁,有一年多的时光我常和小伙伴们出入这间简陋的房间,为的是那一声二胡响起之后瞎子李叔叔开场的戏文。其实那些戏文里究竟讲了些什么,我大都忘了。只記得那一声:“好吃莫过天上的鹅肉,地上的驴肉。”这实在让我憧憬了很多年。另外记得的就是《五女拜寿》,因为我总被分配演里面的三女儿。
李叔叔讲戏文时,空洞的眼窝里,白眼仁往上一翻,像望向无尽的苍穹。咿呀拉两声二胡做引子,嘴一瘪就开始了。声音抑扬顿挫,又极顺畅,中间不打一个隔顿,像清汤挂面,一顺到底。拉的二胡曲子是热闹的调子,从不见悲音。就这样,便引得我们这群孩子风里雨里,不看脸色,天天往他家跑。他大概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喝了酒大声呵骂,但都被我们忽略掉了。他也有兴致特别好的时候,比如捉蚂蚱的季节,我们到城外不远的田里捉了蚂蚱送给他油炸了下酒,这时,他总是很高兴,戏文说得更好听了。
其间,我便迷恋上了他们家的大女儿。她成了我儿时第一个崇拜的人。在这个大姐姐的领导下,我们成立了一个帮派,先取名叫“射雕”,后因男孩子们不配合,造成阴盛阳衰的局面,于是又改名“ 小百合”。大姐姐有两个好朋友,一个短头发的姐姐,活泼可爱,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过茜茜公主的故事。另一个长头发的姐姐,长年披着一头极顺的长发,把脸都遮住了,偶尔能看到她大大的眼睛。她会画很精美的武侠人物画,还会写在什么的荒郊走来翩翩一少年之类的武侠小说。我们在她们的领导下,每日里说文唱戏、远游、野炊,过得真是神仙般的快活。
再加上《侠女十三妹》等武侠片的火热,于是,那一年,我的理想就是骑着一匹高大的骏马走街串巷地去卖艺,顺便做些劫富济贫的义事。
我们常排演的一个曲目是《红楼梦》里黛玉进贾府那段。我一向被分配演林黛玉,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姐姐觉得最好看的人理所当然演主角。直到有一天,不知何故,我气哼哼地坐着,眼角瞟着房梁,不经意被大家发现我其实很像王熙凤,于是我改演王熙凤,可是大姐姐嫌我演不出凤辣子的味道来,就自己承担了那个角色。大姐姐最欣赏的人物是王熙凤,其实我是不喜欢王熙凤的,因为她喜欢,我也就觉得王熙凤这个角色很好吧。
大姐姐之所以欣赏王熙凤,大概是因为她觉得王熙凤很厉害,可以支配别人的命运。那时,大姐姐家条件不好,常靠亲戚们资助。星期天,她常帮她一个姑姑守摊儿卖服装得些零用钱贴补家用。
因为太喜欢和她在一起了,所以有时候我也会和她一起去守摊儿卖服装。大姐姐天生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虽然不过十五六岁,却很老练,能很准确地拿捏出顾客喜欢什么样的款式、颜色,常常不好看的都被她说得很好看。当生意冷清时,她还会大声吆喝,吸引顾客。我却是一句吆喝都喊不出来,只能干瞪眼,帮不上什么忙。就算大姐姐这样能干,也有出纰漏的时候。
有一次,人多,不知什么时候,一不留神被人偷走了一条裤子,等盘点时才发现。她姑姑很生气地数落她,我吓得不知所措。她也脸色惨淡,不敢辩白。至此,我就不大敢去服装摊儿上影响她,怕给她帮倒忙。
就算生活这样不如意,大姐姐也能苦中取乐。她硬是从自己的零用钱中省出几块钱买了一块边角料的粉红色布料,照着电视上古装戏里的服装做了一件夹袄,还用自己的一双巧手绣上了花。我现在还有一张穿着这件衣服照的古装相,每次翻看都感慨良久。
那时,我小小的心里有一个天真的想法:以后,我挣了钱,一定不让大姐姐受穷,我吃干饭,绝不让她吃稀饭。那时,小小的人儿还不懂得人世的无常。
大姐姐初中毕业,遇上花灯团招人,兴冲冲地去报了名,却没考上。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进工厂当了工人。
有一次,她跟我说,她一个上了医学院的好朋友,就是那个给我们讲过茜茜公主的姐姐,给她写信,说她越来越现实了,再也不像以前那么有趣了……她说,我当然不能跟她比,她在信里夹了学校捡的银杏叶给我,我的生活哪有那样的诗情画意和闲情逸致。我能有什么话跟她说呢?说这些的时候,大姐姐脸色阴郁,口气中有责怪。
我能理解大姐姐的艰辛,也能理解那个姐姐的失落。只是后来,我也在外读书,偶尔回家一趟也难得聚一聚。和她终究也无可奈何地越来越疏远了。
几年前的某一天,我在街上走着,遇到她,她正戴着孝,说是李叔叔去世了,我什么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她就先安慰我说:“你不要难过,他走得很安详……”说话的语气和神态还活脱脱一个凤辣子的味儿。我想,一个人能把戏文里的角色演化到这般,大概也算是人生的极致了吧!
再后来,我们家离开了老街,童年的小伙伴们也各奔东西,但每每回想起来,那真是我童年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