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火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t1988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岁那年,我从东平四中高中毕业。生产队长说我有文化,就交给了我一个有点儿技术性的活儿——负责看管记录地瓜育苗火炕的温度。
  温度记录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造成地瓜母烂掉或不生芽。我身上肩负着这么重要的责任,自然不敢懈怠。每天三次测量地瓜母炕的温度。早晨一起床我就急匆匆地往坐落在河堤东面的地瓜炕跑,测好温度记录下来并告诉看守地瓜炕烧火的人。中午测一次,晚上也要测一次。
  从我家去地瓜炕,要经过一片墓地——徐家林。村里人都说徐家林里有鬼魂游荡,到晚上就鬼火不断。还有人说,我们村的村民琚哥走亲戚回来晚了,路过墓地时遭遇了“鬼打墙”,在徐家林旁侧的水井边上坐了好长时间才重新看到路,吓得他回家后病了一场。还有人说,晚上从徐家林旁边的小路上走就可以听见林里的鬼哭声。
  因为我从学校和家庭受的教育,都让我不信有鬼魂的说法,所以听了这些传说,也没把有“鬼魂”的事放在心上。一天三次都从墓地上路过,也没遇到过什么诡异的事情。
  正在我高兴自己眼见为实、可以佐证没有鬼魂的时候,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天吃完晚饭,天已经黑下来,我正要出门,母亲拉住我说:“这么晚了,你就别去了!”
  “责任在身,不去怎能安心?”我扭头对母亲说了声“没事”,接过母亲递过来的手电筒就出了家门。
  走出家门,抬头看天,只见繁星点点眨巴着诡秘的眼睛,好像是在鼓励我说:“好样的,好好干吧,只要肯付出,说不定哪天就能跳过龙门,被推荐上大学或者招工,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我有点儿小兴奋,加快了步伐。
  天黑黑的,没看见月亮,脑袋迅速转了两圈,想起是农历七月十五。怪不得母亲拉着我不让出来,原来今天是人们常说的鬼节。我下意识地笑了笑,打开了手电筒照路。又一次穿过徐家林,也没发现有什么鬼怪。我顺利地爬上河堤,又下到堤圈里。走到地瓜炕前,和看地瓜炕的“大社”叔打了一声招呼,就开始给地瓜炕测温度。
  地瓜炕是长方形的。一个挨着一个,共有六个。每一个地瓜炕大概有3×25 平方米大小。测温度需要测4 个角。用一个温度计,要测24 次才能把温度测完。测量后把温度记录下来,交给看地瓜炕、烧火的“大社”叔,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开始测量温度,每测量完一处就打开手电筒记录一次。24 个点记录好,已经是夜间9 点了。我把记录下来的温度交给“大社”叔,就反身走上了回家的路。
  爬上汶河大堤,再往下走就是徐家林。我打开手电筒时发现没电了,心里不免有些紧张。抬头看天,月亮还是没有出来,只有繁星一眨一眨的好像在看我的笑话。我在黑暗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下了汶河大堤。
  来到徐家林旁边的小路上,天色竟然有些明亮,可以看得见小路和路两旁的树木。我感到奇怪,便四下张望。发现让天色有点儿微亮的光竟然來自徐家林。
  此时的徐家林里,此起彼伏的蓝色火光像开花儿一样,一闪一闪地瞬间开放。我想起人们传说中的鬼火。好奇心促使我,竟然鬼使神差地走进徐家林里想看个究竟。
  走进徐家林后,奇怪的是那些蓝色火花好像也在行走。我永远也追不上它们。回过头再看,已经走过去的身后不远处又有蓝光闪烁。
  我就决定不再追寻那些蓝火了,向小路靠拢。
  “叮当、叮当、叮当”,有铁链子在响呢!这声音是从水车旁发出的,这大黑天的,谁能动水车呢?抬头望去,还真有个黑影在水车旁晃动。我想起了听过的“水怪”故事,一下子紧张起来,不由自主地问:“谁?是谁在那里?在干什么?”
  那黑影搭话了:“是我,你是谁?”我听声音很熟,好像是我们生产队的队长张忠旭三哥。就回答说:“是我啊,三哥,你在干什么?”(曾听老人们说在墓地附近不能报出自己的姓名,避免让小鬼把姓名索了去,我没敢报姓名)黑影里的三哥提高了音量:“哎呀,是大妹妹呀,黑天半夜的,你跑到徐家林来干什么?还不快点儿回家,尽让我大叔和大婶子操心!你在这徐家林里突然大喊一声,把我都吓出汗来了。这水车掉链子,明天浇地等着用,我必须尽快修好它。”
  三哥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人站在了他的身旁。这个人不是别人,是我的父亲。他看我这么晚还没回家,就顺着去地瓜炕的路来迎我了。
  看到我从徐家林里走出来,告诫我说以后不要在晚上到墓地里去。即使没有鬼魂,万一有哪个墓穴有漏洞,掉进去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我拔腿就跑,回到家里好像还惊魂未定。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总是在考虑徐家林的鬼火到底是咋回事。终究也没能考虑明白。直到有一天,一位高中同学告诉我,方才明白墓地里的那些蓝色火苗是人死后骨头风化形成的磷火。
  终于弄懂了鬼火是什么,我却没有了昔日的胆量。现在,让我晚上一个人去墓地附近,我还真不敢去。人年龄越大,胆子越小。再见到“鬼火”,我一定会躲得远远的,免得让“鬼火”伤了元气。
其他文献
在马来西亚的几天里,给我印象深的不单有奇特的美景,还有当地导游黄小姐。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实在不怎么样。  随团旅游有点儿像流浪游民,先是被一个团的导游托管,到下一景点再交由另一导游托管,如此这般的被托管几次,一场旅游宣告结束。  在新加坡被阿德托管两天后,第三天一大早移交到马来西亚黄小姐手上。对刚刚熟悉的阿德挥手告别,心里有些难过。好的导游就是这样,让游客喜欢,甚至有点儿依依不舍。  并非以貌取人,
期刊
厨房里,父亲把粘在电饭煲边的几粒米饭捡起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嚼起来,似乎从来没见过米饭似的。我从书房走出客厅,经过厨房门口瞥见了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  去年,我参加一个征文大赛获得了一等奖,得了2000元奖金,高兴之余邀了几位老友到桂城饮茶小聚。看在平时父亲为了让我静心写作忍痛不看他钟爱的电视节目的分儿上,我把82 岁高龄的老父亲一并请去丰谷酒楼。老父亲知道我获奖请客,甚为高兴,颤颤巍巍地从箱
期刊
冬至日晚上,几个朋友从饭店出来,三三两两的,各自离去。她俩决定顺道走走,聊聊。女人嘛,晚饭后消消食儿,闺蜜一起说点儿体己话,对身材、对食物消化、对心理等都大有益处。  冬季,城市夜晚的灯光,和其他季节并没有多大变化,变化的只是街头稀疏的行人。今年比往年更冷,寒潮频繁光顾北中原这座小城。夜晚9点以后,街头行人就如落叶乔木一般萧索。  在一个路口,和朋友互道晚安。她想着心事,一个人往家走。  快速经过
期刊
“它老态龙钟,反应迟钝,动作缓慢,声音低沉而混沌,眼神迷茫而忧伤。”这是说她母亲的那条笨狗虎子,惠表姐声泪俱下。  惠表姐每次找我不是说她的母亲,就是说她母亲的狗,有时穿插着说,让我分不清她到底说的是人还是狗,到底心疼她母亲多一些还是那条笨狗多一点儿。  惠表姐和我都是在1990年离开农村的,那个时候我们认为城市就是天堂。作为最早的农民工,我们对于城市有着迷惘的爱,只是惠表姐比我更脚踏实地,在一个
期刊
所谓“村”宴,不过是小区数户邻居之间的聚餐。邻居们大都是几年前从不同的地方搬过来的,彼此友好、相互帮衬着,邻里关系不错。  前些日子,大家商量好,要在端午节聚一聚。“村长”彭总说,今年端午适逢父亲节,又是“村”上刘娭毑79 岁生日,应该好好庆祝一下。老彭是一个热心肠的人,肯帮忙、人缘好、有号召力,大伙儿自称“村民”,封他为“村长”,自此“村”里就有一个当家做主的头儿。老彭办事细致周到,曾组织我们自
期刊
我们兄妹四个及其家属建了一个群,取名叫“走南闖北一家人”。  我和哥哥、弟弟在群里打着字交流着,如行云流水,得心应手。唯独妹妹不能,因为她不识字。每次看到我们发的可喜可贺的照片,妹妹总是率先发三个微笑表情表示祝贺,这是她仅能做到的。我深知,这些跳跃出来的小小表情饱含着妹妹的酸甜苦辣,而每每看到妹妹的“微笑”,我的心如刀割一般的痛。  记忆不自觉地回到那个年代,家庭的贫困让妹妹止步于校门之外。爷爷奶
期刊
自从2013年高龄的父母亲入住茅畲某养老院后,心里总牵挂着那边的一切。  2016年10月下旬,父亲因中风后身体的各方面原因,再也无法待在养老院了,回家不足两天,就永别了他亲爱的家人,永别了在那里待了整整三个多春秋的熟悉的养老院。父亲走了,鉴于我兄弟姊妹仨的家庭各方面因素,91岁高龄的老母亲,在我们匆匆办完父亲的丧事不久,不得不重新入住这所她熟悉的养老院,这间她曾与父亲蜗居的,显得有点儿脏乱的房间
期刊
我的老家在雷州半岛腹地南渡河中下游平原,河两岸近30万亩良田连成一片,海洋一般辽阔,被人们称为“洋田”。  故乡是鱼米之乡,一辈子米饭吃不厌。最有趣的,还是洋田里的鱼虾。  我从小就有一个疑问:这么多鱼虾到底是哪里来的?上一年晚稻收起就要晒田,泥土被晒干变得像石头那么硬,鱼虾早已都绝迹。可是第二年春水一到,插上禾苗,便像变戏法一样,满田都是鱼虾。我问奶奶、问母亲,她们都说“有水就有鱼”。  鱼虾的
期刊
被调到岸上的水兵俱乐部的时候是一个阴冷的冬天。凛冽的海风每天从北面的海面上似“万箭齐发”一样扎在小战士的脸上。太冷了,这样的天气,在苦寒的渭北平原也很少见。浙江竟然有这样糟糕的冬季,身体单薄的新兵小战士,深深感到了大海的变幻无常,更感到了身体每天在遭遇着阵阵的寒冷。  所用的被褥是新兵集训时发放的。蓝面白底的军被已经被“锤打”得像一块铁。每晚盖在身上的时候蓝色被面涌动着褶皱,就像水兵躺在起伏着波浪
期刊
所谓的海虾,其实就是我们家乡——皖南水乡遍地可见的小龙虾。这一物种原产于北美洲,在上世纪初先是传入日本,后经日本引入我国,直到上世纪70 年代末才在我的家乡普遍出现。海虾随着水温和光照时间的不同,一般呈青灰色或暗红色,但所有海虾性成熟后都会呈现出明显的暗红色,有的甲壳部分还呈黑色。由于海虾食性杂、繁殖和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既生活在水中又能在陆地爬行捕食,且好打洞——冬天一般在洞穴里休眠,在当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