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美味,他之砒霜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sh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弟是山东人。一次他举家来西安,我按照我东北老家的口味准备了一桌子菜,其中包括从大连寄来的两样“特色菜”:血肠、蚕蛹。这是我家很得意的两种食物,充满了我儿时的记忆。
  一番觥筹交错,气氛融洽。然而对这两道“特色菜”,表弟一家三口个个面露难色,迟迟不敢下筷。任由我们劝说,终究只是一边吃着其他的菜,一边以惊讶的眼神看着我们消灭这两道“美味”。
  饭后聊天,表弟谈起鲁南一带很流行吃的“pacha”(知了的幼虫),眉飞色舞,说它油炸之后香脆可口,山东、河南一带已经形成产业链了。听得我们一家人满脸惊异:知了也能吃?
  这顿饭让我想起之前在西安招待上海朋友的一次“窘境”。
  朋友新婚,来西安旅游。凉皮、肉夹馍、牛羊肉泡馍、臊子面吃了一圈。临行前的中午,我带他们到西郊土门附近的“陕西第一碗”吃“葫芦头泡馍”。等葫芦头端上来,小两口面面相觑,大为惊异:“猪大肠泡馍,咋叫葫芦头呢?”
  饭菜已经上桌了,不能就地解散。俩人硬着头皮把碗里的肠子一个个挑出来,一股脑儿拨到我的碗里;然后馍块儿就着两碟子凉菜,凑合着吃了顿饭。
  有些食物,第一次不敢入嘴,到后来慢慢也就接受了,甚至还挺喜欢,比如臭豆腐、臭鳜鱼、榴梿;但也有一些东西,是我实在不能下咽的,比如云南的竹虫、鱼腥草,以及蛇肉。
  平生吃过两次蛇肉,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入口的。客观地说,就口感而言,两次吃的时候都觉得很美味;但知情后,都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感。应该是心理作用吧,对这种动物本身的一种“凛”感。
  被排斥的食物,要么是形象“惊人”,比如朋友给我推荐的下酒菜“毛鸡蛋”;要么是味道“奇特”,酸、臭、腥……总有一种味道,让你感觉很崩溃,却总有人甘之如饴。
  老家有个长辈,一辈子不吃鱿鱼。问她为什么不吃,是嫌硬,还是嫌腥?她的回答是:“从来没吃过,也不知道是什么味儿,看着那怪样子就不想吃,所以,也就一辈子不吃。”
  香菜到底是香的还是臭的?科学研究表明,有些人不吃香菜确有基因的原因,会觉得那是一股臭烘烘的味道;但也有某些习惯上的原因。我另一位表弟自称从来不吃香菜,家族中人都知道。某次他在我家吃饭,我妈一时大意,包饺子时放了香菜。那顿饭他居然吃得很好,后来还逢人就说“我大姨包的饺子好吃”。搞得我们纠结良久,不知道该不该告知他真相。


  看来,张嘴吃,很多情况下首先是个心理命题,然后才是个生理命题(对某些食品过敏者不在此列)。你之美味,在他人看来,或许犹如砒霜;你之臭水沟,在他人那里,很可能就是甘泉一汪。
  這个世界的多元,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你指望某一种味道符合所有人的口味,早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件事了。
  啥叫多元?多元就是你天天挂在嘴边,真面对的时候,又死活转不过弯来,打死也接受不了的那个怪东西。
  所以突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面对“疫情之后最想吃什么”的问卷,得票最高的竟然是“火锅”—菜品或许差异不大,但每个人的料碗是按照各自喜好调配的。放不放香菜、腐乳,放香油还是芝麻酱,放辣椒还是大蒜,在一桌火锅面前,都可以调和到位:爱啥啥。
  大家觉得共吃了一席菜,其实每个人都吃下了自己满意的味道。气氛,还可以很融洽。
其他文献
吃穿用度、理发修容、精神滋养……這些我们生活中的必要元素,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周边的小店。它们构成了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承载了我们的很多故事和情感。  这其中,有旅美作者赵奋斗常去的理发店、铁板烧店、韩国夫妇开的干洗店,还有难吃到不想再吃第二次的三明治店。店中人与她的交流,是她日常生活图谱的一部分,回想那些人、那些店,尤显珍贵。  有Lyndon的木雕屋。一位并不成功的雕塑家,做着自己
期刊
一  彼时,我正在阿绿的注视下与一碗黑得不能再黑的凉茶做斗争。看着她那坚定且不容置疑的表情,我心一横,双眼一闭,一碗凉茶就此下肚。整个口腔被又苦又涩的浓郁药味儿包围的感觉真的不太好,我有些怀念家乡外婆煮的甜甜的栀子花糖水了。  每次脸上多了几个痘痘,或是感冒发烧,阿绿都会带我来这里喝凉茶。和所有的广州本地人一样,凉茶在她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哎,都来广州三年多了,喝个凉茶还是这么不情愿。”
期刊
提起人类文化遗产,第一时间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不是失落在时间长河中的城墙、深埋于地下的青铜器,就是传承百年的独门手艺—总之绝不会与“工业”沾边。“工业”二字,似乎总是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铁锈味,带着钢铁和汽油的冰冷触感。我们在机床轰鸣的声音里,被裹挟着向未来奔去。  我们的城市已然建立在工业之上,我们的生活已然建立在工业之上—不再用石头堆砌城墙、不再把黄金玉器埋进墓地里的现代人,留给未来的遗产又是什么
期刊
一  与亦莹成为同桌时,我刚经历了两次沉重的人生打击。  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竟然离职了。她给我的第一篇作文打了满分,在我的每一篇周记后写下长长的评语,夸赞我颇有创作天分。我虽整体成绩不优,却因这份认可,始终开朗自信。  也许她会诧异为何唯独我没有出现在送别她的队伍里。那天风有点儿凉,我高坐在操场栏杆上,吸着鼻涕打着牙颤,远望她被簇拥着离去。  另一个打击来自我的死党阿希。我带她去看校内散文比赛获奖
期刊
一  住在美国中西部那个叫Sycamore的小镇时,大多数时间我是孤单的。  那是一个满是玉米地的小镇。秋天玉米成熟的时候,玉米火红而有些焦灼的穗子就在微风中摇摇晃晃,直到与农场里轰隆作响的收割机交织在一起,那摇晃着穗子的玉米秆才波澜壮阔地倒在一望无垠的土地上。  于是,小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玉米节。小镇的居民携家带口,簇拥着这黄灿灿、香喷喷的日子。  那天,老式的蒸汽机烹煮着成千上万根玉米,流水线
期刊
昨天收到一个采访提纲,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疫情影响下,你对自由职业者有什么建议?  其实疫情对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并非天翻地覆,只是出门次数更少了。我每天仍旧是早起吃早饭,去花园看看,坐在书房看书、发呆、写一些自己怎么都不满意的内容,很沮丧。  本来有一些计划,比如等春天重新设计一下花园,可那时工人们不上班,新买的家具也不发货,只好在家种一些小植物。我们全家都爱上了在花园里劳作。我妈穿着雨靴,上面沾
期刊
一  25岁那年,我在北京一家图书公司做发行,也就是销售。当时公司里有个带我跑业务的师父特别爱喝茶,下了班以后常带着我去茶城,这家店喝两杯,聊几句,那家店喝两杯,聊几句。有时候他试喝之后会买二两茶叶,有时候什么都不买,白喝。我挺喜欢这种气氛的,不功利,很放松,很喜欢在茶城里待着。有一次我问他:“那些老板会不高兴吗?”师父笑了笑说:“这叫以茶会友,每家茶叶店手里都捏着好几个大客户呢!我们这种小散客就
期刊
莫里斯先生有一个助手,是一个19岁的犹太女孩。1942年11月,德军进入海滨小镇的当天,莫里斯把她藏在自家的阁楼上,一步也不让她下来。  有一天,一个经常来药店买药的德军士兵悄悄告诉莫里斯:“你们家可能会被搜查。”犹太女孩藏不住了,让她出去是死路一条。莫里斯思来想去,决定去找刚从巴黎来的一对老夫妇。他们的儿子去伦敦投奔了戴高乐将军,老人带着孙子躲到这里避难。莫里斯知道他们是正直而勇敢的人。老先生当
期刊
小金湾  夕阳下最灿烂的那一抹金黄  一直留在最偏远的小金湾  沙枣树下的芬芳,一直留在  食不甘味的夜晚  桃子、梨、葡萄的秋天  停歇在金黄金黄的小金湾  没有谁听见  半个沙漠上,一对情人的悄悄话  一輪下弦月,照着他们金黄的背影  像是两株葵花西戈壁  向西,是戈壁  再向西,还是戈壁  姥姥说,如果还是向西  就看见哈拉湖了  我一直想象着  戈壁上的湖  会是一个多么阔气的富豪  它把
期刊
一  阿城走后,大飞收到了一堆信件,是各个杂志写给阿城的退稿信。大飞把信箱翻了个底朝天,发现还有一封是阿城寄来的,被压在最底下。这些信里面夹着那种随处可买到的明信片,一起被大飞塞到了关于那个夏天的笔记本里。  故事要从2017年的那个夏天说起。那时阿城和大飞刚刚中专毕业,被暂时分配到一家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作。  2017年的夏天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一个腼腆内向的男孩子走上舞台,唱了几首自己写的歌,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