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弟是山东人。一次他举家来西安,我按照我东北老家的口味准备了一桌子菜,其中包括从大连寄来的两样“特色菜”:血肠、蚕蛹。这是我家很得意的两种食物,充满了我儿时的记忆。
一番觥筹交错,气氛融洽。然而对这两道“特色菜”,表弟一家三口个个面露难色,迟迟不敢下筷。任由我们劝说,终究只是一边吃着其他的菜,一边以惊讶的眼神看着我们消灭这两道“美味”。
饭后聊天,表弟谈起鲁南一带很流行吃的“pacha”(知了的幼虫),眉飞色舞,说它油炸之后香脆可口,山东、河南一带已经形成产业链了。听得我们一家人满脸惊异:知了也能吃?
这顿饭让我想起之前在西安招待上海朋友的一次“窘境”。
朋友新婚,来西安旅游。凉皮、肉夹馍、牛羊肉泡馍、臊子面吃了一圈。临行前的中午,我带他们到西郊土门附近的“陕西第一碗”吃“葫芦头泡馍”。等葫芦头端上来,小两口面面相觑,大为惊异:“猪大肠泡馍,咋叫葫芦头呢?”
饭菜已经上桌了,不能就地解散。俩人硬着头皮把碗里的肠子一个个挑出来,一股脑儿拨到我的碗里;然后馍块儿就着两碟子凉菜,凑合着吃了顿饭。
有些食物,第一次不敢入嘴,到后来慢慢也就接受了,甚至还挺喜欢,比如臭豆腐、臭鳜鱼、榴梿;但也有一些东西,是我实在不能下咽的,比如云南的竹虫、鱼腥草,以及蛇肉。
平生吃过两次蛇肉,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入口的。客观地说,就口感而言,两次吃的时候都觉得很美味;但知情后,都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感。应该是心理作用吧,对这种动物本身的一种“凛”感。
被排斥的食物,要么是形象“惊人”,比如朋友给我推荐的下酒菜“毛鸡蛋”;要么是味道“奇特”,酸、臭、腥……总有一种味道,让你感觉很崩溃,却总有人甘之如饴。
老家有个长辈,一辈子不吃鱿鱼。问她为什么不吃,是嫌硬,还是嫌腥?她的回答是:“从来没吃过,也不知道是什么味儿,看着那怪样子就不想吃,所以,也就一辈子不吃。”
香菜到底是香的还是臭的?科学研究表明,有些人不吃香菜确有基因的原因,会觉得那是一股臭烘烘的味道;但也有某些习惯上的原因。我另一位表弟自称从来不吃香菜,家族中人都知道。某次他在我家吃饭,我妈一时大意,包饺子时放了香菜。那顿饭他居然吃得很好,后来还逢人就说“我大姨包的饺子好吃”。搞得我们纠结良久,不知道该不该告知他真相。
看来,张嘴吃,很多情况下首先是个心理命题,然后才是个生理命题(对某些食品过敏者不在此列)。你之美味,在他人看来,或许犹如砒霜;你之臭水沟,在他人那里,很可能就是甘泉一汪。
這个世界的多元,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你指望某一种味道符合所有人的口味,早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件事了。
啥叫多元?多元就是你天天挂在嘴边,真面对的时候,又死活转不过弯来,打死也接受不了的那个怪东西。
所以突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面对“疫情之后最想吃什么”的问卷,得票最高的竟然是“火锅”—菜品或许差异不大,但每个人的料碗是按照各自喜好调配的。放不放香菜、腐乳,放香油还是芝麻酱,放辣椒还是大蒜,在一桌火锅面前,都可以调和到位:爱啥啥。
大家觉得共吃了一席菜,其实每个人都吃下了自己满意的味道。气氛,还可以很融洽。
一番觥筹交错,气氛融洽。然而对这两道“特色菜”,表弟一家三口个个面露难色,迟迟不敢下筷。任由我们劝说,终究只是一边吃着其他的菜,一边以惊讶的眼神看着我们消灭这两道“美味”。
饭后聊天,表弟谈起鲁南一带很流行吃的“pacha”(知了的幼虫),眉飞色舞,说它油炸之后香脆可口,山东、河南一带已经形成产业链了。听得我们一家人满脸惊异:知了也能吃?
这顿饭让我想起之前在西安招待上海朋友的一次“窘境”。
朋友新婚,来西安旅游。凉皮、肉夹馍、牛羊肉泡馍、臊子面吃了一圈。临行前的中午,我带他们到西郊土门附近的“陕西第一碗”吃“葫芦头泡馍”。等葫芦头端上来,小两口面面相觑,大为惊异:“猪大肠泡馍,咋叫葫芦头呢?”
饭菜已经上桌了,不能就地解散。俩人硬着头皮把碗里的肠子一个个挑出来,一股脑儿拨到我的碗里;然后馍块儿就着两碟子凉菜,凑合着吃了顿饭。
有些食物,第一次不敢入嘴,到后来慢慢也就接受了,甚至还挺喜欢,比如臭豆腐、臭鳜鱼、榴梿;但也有一些东西,是我实在不能下咽的,比如云南的竹虫、鱼腥草,以及蛇肉。
平生吃过两次蛇肉,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入口的。客观地说,就口感而言,两次吃的时候都觉得很美味;但知情后,都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感。应该是心理作用吧,对这种动物本身的一种“凛”感。
被排斥的食物,要么是形象“惊人”,比如朋友给我推荐的下酒菜“毛鸡蛋”;要么是味道“奇特”,酸、臭、腥……总有一种味道,让你感觉很崩溃,却总有人甘之如饴。
老家有个长辈,一辈子不吃鱿鱼。问她为什么不吃,是嫌硬,还是嫌腥?她的回答是:“从来没吃过,也不知道是什么味儿,看着那怪样子就不想吃,所以,也就一辈子不吃。”
香菜到底是香的还是臭的?科学研究表明,有些人不吃香菜确有基因的原因,会觉得那是一股臭烘烘的味道;但也有某些习惯上的原因。我另一位表弟自称从来不吃香菜,家族中人都知道。某次他在我家吃饭,我妈一时大意,包饺子时放了香菜。那顿饭他居然吃得很好,后来还逢人就说“我大姨包的饺子好吃”。搞得我们纠结良久,不知道该不该告知他真相。
看来,张嘴吃,很多情况下首先是个心理命题,然后才是个生理命题(对某些食品过敏者不在此列)。你之美味,在他人看来,或许犹如砒霜;你之臭水沟,在他人那里,很可能就是甘泉一汪。
這个世界的多元,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你指望某一种味道符合所有人的口味,早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件事了。
啥叫多元?多元就是你天天挂在嘴边,真面对的时候,又死活转不过弯来,打死也接受不了的那个怪东西。
所以突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面对“疫情之后最想吃什么”的问卷,得票最高的竟然是“火锅”—菜品或许差异不大,但每个人的料碗是按照各自喜好调配的。放不放香菜、腐乳,放香油还是芝麻酱,放辣椒还是大蒜,在一桌火锅面前,都可以调和到位:爱啥啥。
大家觉得共吃了一席菜,其实每个人都吃下了自己满意的味道。气氛,还可以很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