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从法治与德治的角度,提出党员干部要“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意义重大而深远,方向明确而具体。
一、忠党明大德
大德是政德之首、立国之基。明大德就是要铸就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和民族的良好品格,堅定信仰,保持政治定力。中国古代有 “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诚敦厚,人之基也”的佳训。“忠诚”是古之贤者一生追求的重要品质,在他们看来,“夫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智,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故虽有其能,必由忠而成也。仁而不忠,则私其恩;知而不忠,则文其诈;勇而不忠,则易起乱。是虽有其能,以不忠而败也”。历史上,先人、先贤、先烈为我们用生命唱响忠诚强音,用壮举书写忠诚内涵,用言行树立忠诚榜样。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更需要忠诚于党,这是政治要求、态度立场,也是明大德之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做不到忠诚于党,具体表现为:一是“把马列当作门面用,不信马列信鬼神”,这是一种“缺钙症”;二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是一种“危险症”;三是“对党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这是一种“可怕症”;四是“只把忠诚挂在嘴边,就是不见行动”,这是一种“虚假症”。还有一些党员干部自认为对党忠诚,但这些忠诚多数只能算作“基本忠诚”,距离“绝对忠诚”尚有差距。对党忠诚只有绝对,没有相对;只有一心,没有二心;只有忠诚,没有亚忠诚。忠诚度必须是百分之百的,差一点就是不合格。绝对忠诚,就是全心全意、无怨无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脱节不是忠诚,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人”更不是忠诚。
信仰是精神的支柱,信念是行动的罗盘。心中有信才有忠诚,忠诚于信仰,“钙质”才能永固。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在政治上不迷茫,思想上不偏向,是非上辨得清,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始终保持坚定立场,笃志躬行;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始终坚如磐石。以明大德之觉悟,尽忠诚之赤心,铸牢“四个意识”,勇担时代重任见于行动,肩负时代使命付诸实践,一片丹心为人民,一颗红心永向党。
二、为民严公德
公德,是党员领导干部立身之本,是领导干部引领社会风气之本。严公德,就是要严守职业道德、遵循社会公德、铸牢公权之德,体现在党员干部身上,就是要一心为公,用权为民。
我国有“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古训。领导干部是人民大众的官,既然是官,就要修公德、铸公德,不断升华公德。为政以德治,重视官德,必先修公德。公德,是廉洁从政的必备素质。用公德指挥公权,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吕氏春秋》说:“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对为政者来说,“公德”是一种无尚追求。只有公德在胸,才能为公除私、谋正避邪。从“夙夜在公”的公德要求到“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的感人政德,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到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的为民痴心,无一不体现出严公德、行公德、展公德的大德之美。晋人傅玄说过,“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公与私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入党和做官的动机问题。党员干部只有在是与非、公与私上清清楚楚,才能不干糊涂事、不做糊涂人;只有做到“身处闹市心如止水”“身外之物无贪无求”,才能构筑起一道抵御诱惑的坚强防线。
共产党的权力姓公不姓私。俗话说,“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能一日无德”,这朴素的话语折射出领导干部守公德的重要性。当前,领导干部必须要杜绝以权谋私、结党营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一心为私的利己主义思想。人民公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能只图个人私利,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能只满足少数人的利益。
三、律已守私德
私德主要指人们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表现为个体的道德情操、品行操守等,对党员干部而言,私德就是从政之基。
党员干部修私德重在四点,一是对待家庭要修其家廉。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廉政先廉家,廉家正家风。领导干部要牢记“人家欲兴,必由家风严整治”“妻贤而夫贵,子贤而家兴”“政风廉洁,必由政纪治承”,要以私德修身,使家庭成为家风清正的文明之家。二是对待亲情要修其党性。人之常情,人人都有;人情之常,谁都顾念,领导干部亦如此。在亲情的问题上,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反观那些出了问题的领导干部,有的人问题出在“小恩、小惠、小事、小节、小理”这“五小”上;有的人问题出在“义气、习气、底气、直气、脾气”这“五气”上;还有的人问题出在“老板、老表、老友、老乡、老婆”这“五样人”身上。所以,面对亲情,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正确看待和把握亲情,处理好党性与亲情的关系,既要讲亲情,更要讲家国情怀。三是对待友情要修其原则。领导干部要从党性原则的高度交友,远离功利、势利、唯利的“朋友”。朋友交往要严守道德底线,远离违规、违纪、违法;朋友交往要注重品味品格,远离低俗、媚俗、庸俗。对待友情,要分清是善友、益友,还是恶友、贼友,能够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能够坚持原则,建设清清爽爽的同志情谊。四是对待子女要修其美德。德继后人,廉风传世;家风清正,芬芳千秋。所以,党员干部要留给子女精神美德。“四知太守”杨震,清白家风世代相传,其子孙在这一家风的影响下建功树业,彪炳后世;抗倭名将戚继光,其父戚景通临终之际给其留下的仅有“忠贞爱国之心”。为官从政为子女留下的不应是有形钱财,而是造福全社会的精神人品,留下的应是一条如江河之水生生不息永不断流的公德血脉,这将是子女之大幸、家庭之大幸,更是人民之大幸、国家之大幸。
一、忠党明大德
大德是政德之首、立国之基。明大德就是要铸就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和民族的良好品格,堅定信仰,保持政治定力。中国古代有 “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诚敦厚,人之基也”的佳训。“忠诚”是古之贤者一生追求的重要品质,在他们看来,“夫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智,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故虽有其能,必由忠而成也。仁而不忠,则私其恩;知而不忠,则文其诈;勇而不忠,则易起乱。是虽有其能,以不忠而败也”。历史上,先人、先贤、先烈为我们用生命唱响忠诚强音,用壮举书写忠诚内涵,用言行树立忠诚榜样。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更需要忠诚于党,这是政治要求、态度立场,也是明大德之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做不到忠诚于党,具体表现为:一是“把马列当作门面用,不信马列信鬼神”,这是一种“缺钙症”;二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是一种“危险症”;三是“对党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这是一种“可怕症”;四是“只把忠诚挂在嘴边,就是不见行动”,这是一种“虚假症”。还有一些党员干部自认为对党忠诚,但这些忠诚多数只能算作“基本忠诚”,距离“绝对忠诚”尚有差距。对党忠诚只有绝对,没有相对;只有一心,没有二心;只有忠诚,没有亚忠诚。忠诚度必须是百分之百的,差一点就是不合格。绝对忠诚,就是全心全意、无怨无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脱节不是忠诚,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人”更不是忠诚。
信仰是精神的支柱,信念是行动的罗盘。心中有信才有忠诚,忠诚于信仰,“钙质”才能永固。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在政治上不迷茫,思想上不偏向,是非上辨得清,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始终保持坚定立场,笃志躬行;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始终坚如磐石。以明大德之觉悟,尽忠诚之赤心,铸牢“四个意识”,勇担时代重任见于行动,肩负时代使命付诸实践,一片丹心为人民,一颗红心永向党。
二、为民严公德
公德,是党员领导干部立身之本,是领导干部引领社会风气之本。严公德,就是要严守职业道德、遵循社会公德、铸牢公权之德,体现在党员干部身上,就是要一心为公,用权为民。
我国有“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古训。领导干部是人民大众的官,既然是官,就要修公德、铸公德,不断升华公德。为政以德治,重视官德,必先修公德。公德,是廉洁从政的必备素质。用公德指挥公权,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吕氏春秋》说:“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对为政者来说,“公德”是一种无尚追求。只有公德在胸,才能为公除私、谋正避邪。从“夙夜在公”的公德要求到“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的感人政德,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到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的为民痴心,无一不体现出严公德、行公德、展公德的大德之美。晋人傅玄说过,“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公与私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入党和做官的动机问题。党员干部只有在是与非、公与私上清清楚楚,才能不干糊涂事、不做糊涂人;只有做到“身处闹市心如止水”“身外之物无贪无求”,才能构筑起一道抵御诱惑的坚强防线。
共产党的权力姓公不姓私。俗话说,“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能一日无德”,这朴素的话语折射出领导干部守公德的重要性。当前,领导干部必须要杜绝以权谋私、结党营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一心为私的利己主义思想。人民公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能只图个人私利,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能只满足少数人的利益。
三、律已守私德
私德主要指人们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表现为个体的道德情操、品行操守等,对党员干部而言,私德就是从政之基。
党员干部修私德重在四点,一是对待家庭要修其家廉。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廉政先廉家,廉家正家风。领导干部要牢记“人家欲兴,必由家风严整治”“妻贤而夫贵,子贤而家兴”“政风廉洁,必由政纪治承”,要以私德修身,使家庭成为家风清正的文明之家。二是对待亲情要修其党性。人之常情,人人都有;人情之常,谁都顾念,领导干部亦如此。在亲情的问题上,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反观那些出了问题的领导干部,有的人问题出在“小恩、小惠、小事、小节、小理”这“五小”上;有的人问题出在“义气、习气、底气、直气、脾气”这“五气”上;还有的人问题出在“老板、老表、老友、老乡、老婆”这“五样人”身上。所以,面对亲情,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正确看待和把握亲情,处理好党性与亲情的关系,既要讲亲情,更要讲家国情怀。三是对待友情要修其原则。领导干部要从党性原则的高度交友,远离功利、势利、唯利的“朋友”。朋友交往要严守道德底线,远离违规、违纪、违法;朋友交往要注重品味品格,远离低俗、媚俗、庸俗。对待友情,要分清是善友、益友,还是恶友、贼友,能够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能够坚持原则,建设清清爽爽的同志情谊。四是对待子女要修其美德。德继后人,廉风传世;家风清正,芬芳千秋。所以,党员干部要留给子女精神美德。“四知太守”杨震,清白家风世代相传,其子孙在这一家风的影响下建功树业,彪炳后世;抗倭名将戚继光,其父戚景通临终之际给其留下的仅有“忠贞爱国之心”。为官从政为子女留下的不应是有形钱财,而是造福全社会的精神人品,留下的应是一条如江河之水生生不息永不断流的公德血脉,这将是子女之大幸、家庭之大幸,更是人民之大幸、国家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