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借鉴《<乡土中国>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一书,从略读,批读,精读,个性解读四大部分入手指导学生做好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新课程标准;课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035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构建的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第一个任务群。然而,长久以来我校对整本书阅读的渗透少之又少,如果突兀的将整本书阅读引入到课堂结果可想而知。将整本书阅读引入课堂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借鉴《<乡土中国>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中阅读指导方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从课文阅读入手,从掌握方法逐渐推进到整本书阅读。
课文阅读我从略读、研读、精读、个性解读四个部分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进行课堂实践初探。第一课时课堂内容设定为介绍《水浒传》,激发阅读兴趣。主要内容包括: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主要内容、风格特点、价值影响。从课堂反馈情况看,学生不仅梳理了课文内容而且借助教材配套练习册预习了《水浒传》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施耐庵的简要介绍。例如康明月同学的略读作业内容为:《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而且有很大成就的长篇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浒传》的作者记载不一,就目前我们所接触的资料显示学术界大多认为是施耐庵作,施耐庵生平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钱塘人。《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水浒传》的内容极为矛盾复杂,从它的结构可分为两大段。前70回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即抨击统治阶级的腐朽残忍和歌颂起义英雄的反抗行动。七十一回以后,写受招安征辽、征方腊。前半部分写人民反官府,是反映阶级矛盾的;后半部分写忠臣反奸臣是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水浒传》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水浒传》因以通俗的口语形式出现于历史杰作的行列而获得普遍的喝彩,它被认为是最有意义的一部文学作品,它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对一些国家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上内容非常完美地完成了略读作业。课堂上请康明月同学介绍她略读作业完成的过程,令人惊讶的是她拿出了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水浒传》,她的以上内容全部来自原著的前言部分。说实话,之所以惊讶是因为在我们学校能随身带着名著阅读的学生真的是屈指可数,而且女生喜欢读《水浒传》的并不多。以此为契机,我及时的引导同学们向康明月同学学习,并且鼓励他们共读一本书,交流心得体会,为整本书阅读埋下种子。
第二、三课时设定为批读指导及评价。这两个课时包含了批读和研读。这一环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批读指导。
主要任务为示范性讲解让学生学会批读。课前将为批读作业设计的批读记录单发给学生,批读记录单包括主要内容、批注、质疑、思考与探究、自评、组评、师评七部分,要求学生按照表格中的内容进行批读并填写表格的一至四项。上课之前检查批读作业,上课时概括介绍作业情况及主要问题简要评价。批读方法指导包括目标、任务、方法。解读精彩文句或文段,明确批读的目标任务与方法,精彩文段从前面的阅读作业中同学们选出的文段中来。
二、批读成果分享。
(一)、批读作业赏析。
在批阅学生批读作业的基础上,随机抽查两个同学的若干问题来讨论。例如,王子涵同学的批读作业记录单中质疑这一栏为空白,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学生是因为没有读懂还是他已经读的很通透了,为什么连一条质疑的问题都提不出来,相反,有些同学对于批注、质疑和思考与探究这三条填写的非常好,例如王曼同学在沧州遇故知这一部分批注到“这一相遇为后文李小二向林冲报告有人来的不尴尬埋下了伏笔”。再比如有同学在质疑处写道“为什么林冲买了一把刀去寻仇,两三日寻不到,就自己心下慢了”。还有人注意到了环境描寫,在思考与探究部分写到“文章一次又一次地描写下大雪,对雪的描写与情节是否有关?”等问题。从学生表格的完成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还是有自己的思考。从这里也让我看到了将他们引向整本书阅读的希望。
(二)、批读作业修改。
批读作业修改主要根据案例分析点评,修改批读作业,点评同学的批读作业。课堂上可以让同学自己修改自己的批读作业或小组内部交换阅读修改点评。在这一环节中,很多同学通过修改别人的批读作业看到了很多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并且对自己的批读作业及时做了补充和修改。例如有些同学在给别人的批注修改当中写到,林冲在寻仇人时买了一把尖刀,那么结尾处写到他杀死陆虞侯时用的就是那把尖刀,那么开始的买刀寻仇其实就是为后来用这把尖刀杀死仇人埋下了伏笔。还有人在给别人的质疑这一栏中写到,林冲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其实是他性格使然,同时跟他的出身背景,他的工作也有很大关系。这时老师要及时的给他们建议,在这一课的阅读过程中对林冲的了解只是一个碎片,要了解他为什么看似优柔寡断,为什么苟且偷安等问题,需要我们去读原著,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原著从头至尾地读一遍。借此将学生们引导到对整本书的阅读。
(三)、批读评价。
批读评价分为自评、组评和师评三部分完成,首先自评,每一同学根据评价标准,在测评报告中完成自评,在批读记录单自评一栏中填写相应的等级,等级分A、B、C、D。有质疑,有思考探究有批注,每一项均超过三条为A级,有起码的批注,质疑思考与探究超过两条为B级,C级要求批注、质疑、思考与探究只要有一条即可,如果表格的一到四项任意一项有空白为D级。其次组评,小组交换批读记录单交换阅读,重点批读作业的完成情况。同时也按照等级进行评价,等级分A、B、C、D四个级别,参考自评的等级分配。最后是老师评价,在批读记录单的最后一栏完成相应等级的评价,同样也按照ABCD的等级进行评价。
第三、五课时设计为精读和个性化解读。精读部分主要针对在批读过程中批读记录单内学生的质疑、思考与探究部分进行。对学生集中提出的关于情节、林冲的性格变化,环境的描写等进行探究,其实这恰恰就是围绕着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进行精读,在批读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于这三部分已经一定的关注度。在精读环节学生可以阅读小组为单位阶段性进行反思、小结自己在精读过程中自主生成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梳理形成阅读经验,并与其他组员进行分享切磋,建立小组间竞争互补的关系。在精读的过程当中,还包含了个性化解读,有些学生精读的成果有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并能自成一体。这一环节不管是学生自己分析出来的,还是学生在课前查阅某些对《水浒传》的评价中借鉴的内容,要及时的给予肯定。鼓励学生要多读书多读对课堂有延展性的书。不管是精读还是个性化解读,学生的解读都要基于对原著阅读的基础上。五个课时下来,最后老师对课堂做一个总结,总体上的方向是将学生向整本书阅读引导,鼓励他们利用课余及寒暑假时间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整本书阅读过程就是培育强化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是有效地发展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过程;有效地发展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的过程。所以让我们在整本书阅读的大背景之下,逐步将整本书阅向学生渗透,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乡土中国>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重庆出版社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新课程标准;课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035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构建的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第一个任务群。然而,长久以来我校对整本书阅读的渗透少之又少,如果突兀的将整本书阅读引入到课堂结果可想而知。将整本书阅读引入课堂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借鉴《<乡土中国>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中阅读指导方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从课文阅读入手,从掌握方法逐渐推进到整本书阅读。
课文阅读我从略读、研读、精读、个性解读四个部分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进行课堂实践初探。第一课时课堂内容设定为介绍《水浒传》,激发阅读兴趣。主要内容包括: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主要内容、风格特点、价值影响。从课堂反馈情况看,学生不仅梳理了课文内容而且借助教材配套练习册预习了《水浒传》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施耐庵的简要介绍。例如康明月同学的略读作业内容为:《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而且有很大成就的长篇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浒传》的作者记载不一,就目前我们所接触的资料显示学术界大多认为是施耐庵作,施耐庵生平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钱塘人。《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水浒传》的内容极为矛盾复杂,从它的结构可分为两大段。前70回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即抨击统治阶级的腐朽残忍和歌颂起义英雄的反抗行动。七十一回以后,写受招安征辽、征方腊。前半部分写人民反官府,是反映阶级矛盾的;后半部分写忠臣反奸臣是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水浒传》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水浒传》因以通俗的口语形式出现于历史杰作的行列而获得普遍的喝彩,它被认为是最有意义的一部文学作品,它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对一些国家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上内容非常完美地完成了略读作业。课堂上请康明月同学介绍她略读作业完成的过程,令人惊讶的是她拿出了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水浒传》,她的以上内容全部来自原著的前言部分。说实话,之所以惊讶是因为在我们学校能随身带着名著阅读的学生真的是屈指可数,而且女生喜欢读《水浒传》的并不多。以此为契机,我及时的引导同学们向康明月同学学习,并且鼓励他们共读一本书,交流心得体会,为整本书阅读埋下种子。
第二、三课时设定为批读指导及评价。这两个课时包含了批读和研读。这一环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批读指导。
主要任务为示范性讲解让学生学会批读。课前将为批读作业设计的批读记录单发给学生,批读记录单包括主要内容、批注、质疑、思考与探究、自评、组评、师评七部分,要求学生按照表格中的内容进行批读并填写表格的一至四项。上课之前检查批读作业,上课时概括介绍作业情况及主要问题简要评价。批读方法指导包括目标、任务、方法。解读精彩文句或文段,明确批读的目标任务与方法,精彩文段从前面的阅读作业中同学们选出的文段中来。
二、批读成果分享。
(一)、批读作业赏析。
在批阅学生批读作业的基础上,随机抽查两个同学的若干问题来讨论。例如,王子涵同学的批读作业记录单中质疑这一栏为空白,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学生是因为没有读懂还是他已经读的很通透了,为什么连一条质疑的问题都提不出来,相反,有些同学对于批注、质疑和思考与探究这三条填写的非常好,例如王曼同学在沧州遇故知这一部分批注到“这一相遇为后文李小二向林冲报告有人来的不尴尬埋下了伏笔”。再比如有同学在质疑处写道“为什么林冲买了一把刀去寻仇,两三日寻不到,就自己心下慢了”。还有人注意到了环境描寫,在思考与探究部分写到“文章一次又一次地描写下大雪,对雪的描写与情节是否有关?”等问题。从学生表格的完成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还是有自己的思考。从这里也让我看到了将他们引向整本书阅读的希望。
(二)、批读作业修改。
批读作业修改主要根据案例分析点评,修改批读作业,点评同学的批读作业。课堂上可以让同学自己修改自己的批读作业或小组内部交换阅读修改点评。在这一环节中,很多同学通过修改别人的批读作业看到了很多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并且对自己的批读作业及时做了补充和修改。例如有些同学在给别人的批注修改当中写到,林冲在寻仇人时买了一把尖刀,那么结尾处写到他杀死陆虞侯时用的就是那把尖刀,那么开始的买刀寻仇其实就是为后来用这把尖刀杀死仇人埋下了伏笔。还有人在给别人的质疑这一栏中写到,林冲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其实是他性格使然,同时跟他的出身背景,他的工作也有很大关系。这时老师要及时的给他们建议,在这一课的阅读过程中对林冲的了解只是一个碎片,要了解他为什么看似优柔寡断,为什么苟且偷安等问题,需要我们去读原著,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原著从头至尾地读一遍。借此将学生们引导到对整本书的阅读。
(三)、批读评价。
批读评价分为自评、组评和师评三部分完成,首先自评,每一同学根据评价标准,在测评报告中完成自评,在批读记录单自评一栏中填写相应的等级,等级分A、B、C、D。有质疑,有思考探究有批注,每一项均超过三条为A级,有起码的批注,质疑思考与探究超过两条为B级,C级要求批注、质疑、思考与探究只要有一条即可,如果表格的一到四项任意一项有空白为D级。其次组评,小组交换批读记录单交换阅读,重点批读作业的完成情况。同时也按照等级进行评价,等级分A、B、C、D四个级别,参考自评的等级分配。最后是老师评价,在批读记录单的最后一栏完成相应等级的评价,同样也按照ABCD的等级进行评价。
第三、五课时设计为精读和个性化解读。精读部分主要针对在批读过程中批读记录单内学生的质疑、思考与探究部分进行。对学生集中提出的关于情节、林冲的性格变化,环境的描写等进行探究,其实这恰恰就是围绕着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进行精读,在批读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于这三部分已经一定的关注度。在精读环节学生可以阅读小组为单位阶段性进行反思、小结自己在精读过程中自主生成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梳理形成阅读经验,并与其他组员进行分享切磋,建立小组间竞争互补的关系。在精读的过程当中,还包含了个性化解读,有些学生精读的成果有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并能自成一体。这一环节不管是学生自己分析出来的,还是学生在课前查阅某些对《水浒传》的评价中借鉴的内容,要及时的给予肯定。鼓励学生要多读书多读对课堂有延展性的书。不管是精读还是个性化解读,学生的解读都要基于对原著阅读的基础上。五个课时下来,最后老师对课堂做一个总结,总体上的方向是将学生向整本书阅读引导,鼓励他们利用课余及寒暑假时间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整本书阅读过程就是培育强化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是有效地发展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过程;有效地发展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的过程。所以让我们在整本书阅读的大背景之下,逐步将整本书阅向学生渗透,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乡土中国>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重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