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实质是市场取代货币当局成为利率定价主体,这个过程给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存贷利差收益大幅减少,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通过内部定价机制,自主确定银行产品利率水平。银行间价格竞争日益激烈,传统定价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市场利率走势,为各类贷款制定合理的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寻求收益最大化。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自由竞争程度大大增强,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受管制,利率管制时期的高利差已经不存在。因此,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强自主经营能力,抢占更多客户。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管理的模式转变,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本文针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提出利率市场化环境下贷款定价的有效对策。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选择合理的贷款模型,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赢利能力,提高定价水平,实现贷款定价的精细化。
一、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核机制不到位、协作机制不完善。长期以来利率的管制受到传统经营理的影响,使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与利率市场化要求仍存很大的差距,传统定价考核激励机制的不完善逐渐暴露出来。“重规模、轻效益”的观念,对贷款科学定价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竞争中盲目的降价,为营销客户轻易让利,导致贷款定价水平偏低。另外,银行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协作机制的不完善,定价管理前后台目标不一致。
(二)利率浮动缺乏严密的定量分析,存在“变相定价”现象。虽然各商业银行建立了贷款定价测算模型,以成本加成为基础,结合客户综合贡献和市场竞争等因素。但是在实际确定利率浮动幅度时,随意性较大,多凭主观判断和老经验,仅将模型测算结果作为参考。因此,定量结果不能真实反映贷款风险程度。贷款的真实价格不是以“利率”单一形式表现的,“变相定价”以隐蔽性普遍存在着,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内部缺乏精细化管理系统,复杂的市场竞争导致定价偏离。我国商业银行由于长期的粗放式管理,精细化管理工具时间比较短,在风险评估和成本核算等方面比较薄弱。不能正确的评估客户信用评级,对贷款项目的风险缺乏数据积累。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系统没有提供权威性的内部价格,成本核算未能完全实现精确分摊,经济资本管理比较简单,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结果的精确性。另外,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商业银行定价无法严格按照定价理论去操作,导致出现风险与收益失衡的后果。
二、利率市场下加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有效对策
(一)正确认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作用,建立有效的贷款定价考核机制。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存贷定价带来了严峻挑战,商业银行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正确的认识到目前贷款定价中存在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转变贷款定价策略。强化考核指标的约束和导向,提高定价能力和贷款收益。充分发挥贷款收息率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规范贷款定价行为,提高贷款利率定价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贷款定价管理制度。
(二)健全科学的差异化定价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學、高效的分级授权体制,对各级行执行差别化管理。完善的监管制度,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贷款定价绩效考核力度,结合实际情况授予相应的浮动权限,考虑不同贷款品种及信用等级等风险差异,确保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
(三)完善内部精细化管理系统,建立合理精确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加快管理会计系统的应用,并给予大力支持进行开发利用。将定价测算、利率授权和审批进行电子化管理,满足未来利率市场化贷款定价。完善科学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为贷款定价风险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商业银行应建立统一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体系,正确引导内部资金的流向。根据具体的情况建立信息高度集成的管理,为贷款定价提供有力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在对贷款定价机制进行确定和调整时,要想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必须顺应利率市场化发展的趋势。以前存贷利差是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主要途径,若贷款利率定的太高,很容易造成客户的流失,然而贷款利率低,极有可能造成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可见贷款定价模型的选择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对金融资源进行高效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及时转变经营行为,优化客户和资产结构。提高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水平,促进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为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自由竞争程度大大增强,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受管制,利率管制时期的高利差已经不存在。因此,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强自主经营能力,抢占更多客户。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管理的模式转变,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本文针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提出利率市场化环境下贷款定价的有效对策。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选择合理的贷款模型,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赢利能力,提高定价水平,实现贷款定价的精细化。
一、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核机制不到位、协作机制不完善。长期以来利率的管制受到传统经营理的影响,使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与利率市场化要求仍存很大的差距,传统定价考核激励机制的不完善逐渐暴露出来。“重规模、轻效益”的观念,对贷款科学定价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竞争中盲目的降价,为营销客户轻易让利,导致贷款定价水平偏低。另外,银行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协作机制的不完善,定价管理前后台目标不一致。
(二)利率浮动缺乏严密的定量分析,存在“变相定价”现象。虽然各商业银行建立了贷款定价测算模型,以成本加成为基础,结合客户综合贡献和市场竞争等因素。但是在实际确定利率浮动幅度时,随意性较大,多凭主观判断和老经验,仅将模型测算结果作为参考。因此,定量结果不能真实反映贷款风险程度。贷款的真实价格不是以“利率”单一形式表现的,“变相定价”以隐蔽性普遍存在着,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内部缺乏精细化管理系统,复杂的市场竞争导致定价偏离。我国商业银行由于长期的粗放式管理,精细化管理工具时间比较短,在风险评估和成本核算等方面比较薄弱。不能正确的评估客户信用评级,对贷款项目的风险缺乏数据积累。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系统没有提供权威性的内部价格,成本核算未能完全实现精确分摊,经济资本管理比较简单,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结果的精确性。另外,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商业银行定价无法严格按照定价理论去操作,导致出现风险与收益失衡的后果。
二、利率市场下加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有效对策
(一)正确认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作用,建立有效的贷款定价考核机制。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存贷定价带来了严峻挑战,商业银行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正确的认识到目前贷款定价中存在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转变贷款定价策略。强化考核指标的约束和导向,提高定价能力和贷款收益。充分发挥贷款收息率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规范贷款定价行为,提高贷款利率定价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贷款定价管理制度。
(二)健全科学的差异化定价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學、高效的分级授权体制,对各级行执行差别化管理。完善的监管制度,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贷款定价绩效考核力度,结合实际情况授予相应的浮动权限,考虑不同贷款品种及信用等级等风险差异,确保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
(三)完善内部精细化管理系统,建立合理精确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加快管理会计系统的应用,并给予大力支持进行开发利用。将定价测算、利率授权和审批进行电子化管理,满足未来利率市场化贷款定价。完善科学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为贷款定价风险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商业银行应建立统一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体系,正确引导内部资金的流向。根据具体的情况建立信息高度集成的管理,为贷款定价提供有力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在对贷款定价机制进行确定和调整时,要想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必须顺应利率市场化发展的趋势。以前存贷利差是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主要途径,若贷款利率定的太高,很容易造成客户的流失,然而贷款利率低,极有可能造成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可见贷款定价模型的选择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对金融资源进行高效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及时转变经营行为,优化客户和资产结构。提高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水平,促进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为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