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定县委报道组始终把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视为锻造新闻精品的必由之路,受益于“走转改”,也写出了一批新闻精品。如获得福建新闻奖一等奖的《洪涛砥柱——记在“6·18”抗洪救灾中牺牲的永定县共产党员王树先》《支部建在网上 党员“流而不散”(主题)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永定县,探索创立“土楼e支部”,让大学生流动党员有了真正的“家”(副题)》等。
1.身处基层不代表走进基层
永定县委报道组身处基层,其最大的优势也是在基层。笔者把这个基层优势概括为“同处一座城,同是一方人。”报道组的通讯员也是辖区内46万人口中的一名普通百姓,通讯员能说本地话、熟知本地事、广交本地友,这就等于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拥有第一时间掌握本地新闻的良好条件。
身处基层还要不要“走转改”?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身处基层不代表就一定能走进基层。不可否认,有些通讯员对“走转改”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走转改”是中央、省、市范围内开展的活动,报道组平常的采访活动就是在基层一线进行的,完全没有必要再开展“走转改”活动。还有些通讯员主动作为的意识不强,认为在基层报道组工作,新闻难找、稿件难上、好新闻没有推荐权;觉得地方经济不发达,没有什么能够摆得上台面的新闻可写;基层报道组条件相对较差,人缺物乏,下趟乡都要自己挤车等等。所以,热衷于开会的“会议通讯员”、喜爱抄材料的“材料通讯员”、剪切粘贴模仿他人文章的“粘贴通讯员”大有人在。
2011年8月,中央五部门联合开展“走转改”活动,推动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验基层生活,用典型的故事、真实的场景、群众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写新闻。所以,作为基层报道组的通讯员,更要在“走转改”活动中作表率,做到“走”得更远、“转”得彻底、“改”得全面,才能写出令读者喜闻乐见的好新闻。
2.通过“走转改”获取源头活水
如何通过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获取“源头活水”?永定县委报道组采取的做法是强化认识、加强策划、制度保障,让“走转改”更有特色。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名师、前辈讲课,介绍“走转改”的重要性。永定县委报道组开设“新闻大讲坛”,持续强化对通讯员的业务培训。通过“走出去”的方式,选送通讯员参加各类新闻培训;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在上级媒体记者、编辑到永定采访时邀请他们讲课;还在空闲时间,在报道组内部组织前辈给新人讲课。这些做法都是为了不断提升通讯员对“走转改”的认识。如今大家普遍认识到,基层报道组通讯员应该在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中,发挥基层报道组的优势,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结合地方工作思路和成效,加强新闻策划。根据永定地方特色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工作亮点,有针对性地突出主题,做好新闻专题宣传。突出对台交流主题,采写了《闽西永定县借独特优势助推两岸客家交流》的文章;突出文化强县建设主题,分别推出《歌剧“土楼”将亮相国家大剧院》《歌剧“土楼”继续在京城热演,首都观众盛赞有加》《永定客家土楼:福建旅游的新热土》等报道;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主题,采写了《永定:三足鼎立一体发展格局日渐形成》《两大支撑,富民强县——永定调整产结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新闻报道;突出永定旅游发展主题,推出《“土楼之乡”永定:楼外楼里看土楼》《永定用心擦亮土楼金招牌》等文章。
采取“项目化”管理的制度,倒逼通讯员采写精品。永定县委报道组对通讯员的考评方式,并不是采取易造成“求量不求质”的“计分式”方法,而是采取外松内紧的“项目化”管理方式。每周一报题、半月一策划,定责任人、定时间节点,让通讯员带着“项目”去采访,力求采写新闻精品。鼓励通讯员主动策划选题。如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后,报道组顺势而动,利用春节期间外出乡贤纷纷回乡的契机,主动策划了“我看美丽家乡”选题。春节假期,通讯员分别走村入户、走亲访友,采写了10多篇文章,其中多篇文章在《福建日报》和《闽西日报》上刊登。
3.在“走转改“时代中锻造精品
走基层,走出机关大院,到农村去,到农户家中去。“脚底沾满泥土的新闻”“带着露珠的新闻”才能是生动的作品,读者才会愿意看、喜爱看。
福建新闻奖二等奖作品、由永定县委报道组组长卢基莹采写的《父招贤 子揭榜》就是一篇采写于基层的新闻稿件。这篇新闻报道的线索来源于饭桌上大家谈论的趣闻,但强烈的新闻敏感性让作者意识到这条线索充满新闻价值。次日,作者立即赶赴故事发生地采访事件的主人公,原原本本地还原了事情经过,让读者看了身临其境。类似的“饭桌好新闻”在永定县委报道组中不乏少数,如《莫做数典忘祖忤逆子》《小三轮拉出大项目》等。试想,如果通讯员只是听讲趣闻者说,没有再到现场进行采访,如何能写出让人身临其境的文章?
走基层,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县委报道组的通讯员每天打交道的新闻大多都非常普通,缺乏出彩之处,但看似平常之事,可能蕴含着不平常的新闻,所以通讯员要善于从平凡事件中挖掘出新闻亮点。
福建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支部建在网上 党员“流而不散”》就是在一次日常采访中发现的新闻线索。笔者在永定县委组织部采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相关事宜后,在聊天中得知永定县委组织部利用网络对大学生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管理,创建福建省第一个网络党支部,有效破解了当下大学生流动党员难以管理、无法管理的难题。笔者意识到,这是一个价值极高的新闻线索,经不断宣传,该做法得到了中组部和福建省委组织部的称赞和肯定。再如《家乡的“味道“》一文,也是“捡”来的新闻。在一次乡贤座谈会上,北京永定商会会长李天伶在说完自己遭遇北京雾霾天气后,大赞家乡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清新的空气,称家乡的空气都是甜的。笔者就此写了这篇文章,立马被《福建日报》和《闽西日报》采用。
走基层,改变报道内容、改变表达方式。把被采访对象的所思、所说、所盼都在新闻作品中表现出来,做到文章里有群众的语言,有群众爱看的内容,改文风自然水到渠成。
改变报道内容,大题材找到小切面。基层通讯员在写新闻报道时常常会遇到一个困境,就是县里希望宣传能从大题材、大文章入手,但读者爱看的是微故事、小内容。怎么办?从小切面入手。如当下正在大力宣传生态建设,永定在这块的宣传已经铺开,水土流失治理投入多少、矿区生态治理成效多好等类似工作性、总结性、成效性的文章一一见诸报端,但于3月21日在《福建日报》刊登的文章《永定有片“女儿林”》所引起的反响远远大于这些文章。文章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把永定南江村300多年来的一个村规民约娓娓道来,讲述了南江村的姑娘出嫁后,都要在村里种下一棵树,年复一年,聚木成林的故事。
改变表达方式,用更加亲和自然的口气说话,把话说到读者心坎里去。笔者于2013年2月8日在《闽西日报》刊登的《用爱,唤醒“沉睡”的丈夫》,用被采访对象所说的语言,去还原主人翁刘新兰在丈夫遭遇车祸变成植物人后不离不弃,用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成功唤醒丈夫的故事。原生态的语言淋漓尽致地给读者呈现了刘新兰无微不至照顾丈夫的近100个日日夜夜,读后让人感动。
基层是新闻的主战场。永定县委报道组这几年所锻造出的一篇篇新闻精品,证明了基层报道组通讯员要想抓得“活鱼“,就要离基层近一些、再近一些,这样才能写出深受读者好评的新闻报道。
1.身处基层不代表走进基层
永定县委报道组身处基层,其最大的优势也是在基层。笔者把这个基层优势概括为“同处一座城,同是一方人。”报道组的通讯员也是辖区内46万人口中的一名普通百姓,通讯员能说本地话、熟知本地事、广交本地友,这就等于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拥有第一时间掌握本地新闻的良好条件。
身处基层还要不要“走转改”?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身处基层不代表就一定能走进基层。不可否认,有些通讯员对“走转改”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走转改”是中央、省、市范围内开展的活动,报道组平常的采访活动就是在基层一线进行的,完全没有必要再开展“走转改”活动。还有些通讯员主动作为的意识不强,认为在基层报道组工作,新闻难找、稿件难上、好新闻没有推荐权;觉得地方经济不发达,没有什么能够摆得上台面的新闻可写;基层报道组条件相对较差,人缺物乏,下趟乡都要自己挤车等等。所以,热衷于开会的“会议通讯员”、喜爱抄材料的“材料通讯员”、剪切粘贴模仿他人文章的“粘贴通讯员”大有人在。
2011年8月,中央五部门联合开展“走转改”活动,推动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验基层生活,用典型的故事、真实的场景、群众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写新闻。所以,作为基层报道组的通讯员,更要在“走转改”活动中作表率,做到“走”得更远、“转”得彻底、“改”得全面,才能写出令读者喜闻乐见的好新闻。
2.通过“走转改”获取源头活水
如何通过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获取“源头活水”?永定县委报道组采取的做法是强化认识、加强策划、制度保障,让“走转改”更有特色。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名师、前辈讲课,介绍“走转改”的重要性。永定县委报道组开设“新闻大讲坛”,持续强化对通讯员的业务培训。通过“走出去”的方式,选送通讯员参加各类新闻培训;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在上级媒体记者、编辑到永定采访时邀请他们讲课;还在空闲时间,在报道组内部组织前辈给新人讲课。这些做法都是为了不断提升通讯员对“走转改”的认识。如今大家普遍认识到,基层报道组通讯员应该在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中,发挥基层报道组的优势,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结合地方工作思路和成效,加强新闻策划。根据永定地方特色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工作亮点,有针对性地突出主题,做好新闻专题宣传。突出对台交流主题,采写了《闽西永定县借独特优势助推两岸客家交流》的文章;突出文化强县建设主题,分别推出《歌剧“土楼”将亮相国家大剧院》《歌剧“土楼”继续在京城热演,首都观众盛赞有加》《永定客家土楼:福建旅游的新热土》等报道;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主题,采写了《永定:三足鼎立一体发展格局日渐形成》《两大支撑,富民强县——永定调整产结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新闻报道;突出永定旅游发展主题,推出《“土楼之乡”永定:楼外楼里看土楼》《永定用心擦亮土楼金招牌》等文章。
采取“项目化”管理的制度,倒逼通讯员采写精品。永定县委报道组对通讯员的考评方式,并不是采取易造成“求量不求质”的“计分式”方法,而是采取外松内紧的“项目化”管理方式。每周一报题、半月一策划,定责任人、定时间节点,让通讯员带着“项目”去采访,力求采写新闻精品。鼓励通讯员主动策划选题。如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后,报道组顺势而动,利用春节期间外出乡贤纷纷回乡的契机,主动策划了“我看美丽家乡”选题。春节假期,通讯员分别走村入户、走亲访友,采写了10多篇文章,其中多篇文章在《福建日报》和《闽西日报》上刊登。
3.在“走转改“时代中锻造精品
走基层,走出机关大院,到农村去,到农户家中去。“脚底沾满泥土的新闻”“带着露珠的新闻”才能是生动的作品,读者才会愿意看、喜爱看。
福建新闻奖二等奖作品、由永定县委报道组组长卢基莹采写的《父招贤 子揭榜》就是一篇采写于基层的新闻稿件。这篇新闻报道的线索来源于饭桌上大家谈论的趣闻,但强烈的新闻敏感性让作者意识到这条线索充满新闻价值。次日,作者立即赶赴故事发生地采访事件的主人公,原原本本地还原了事情经过,让读者看了身临其境。类似的“饭桌好新闻”在永定县委报道组中不乏少数,如《莫做数典忘祖忤逆子》《小三轮拉出大项目》等。试想,如果通讯员只是听讲趣闻者说,没有再到现场进行采访,如何能写出让人身临其境的文章?
走基层,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县委报道组的通讯员每天打交道的新闻大多都非常普通,缺乏出彩之处,但看似平常之事,可能蕴含着不平常的新闻,所以通讯员要善于从平凡事件中挖掘出新闻亮点。
福建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支部建在网上 党员“流而不散”》就是在一次日常采访中发现的新闻线索。笔者在永定县委组织部采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相关事宜后,在聊天中得知永定县委组织部利用网络对大学生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管理,创建福建省第一个网络党支部,有效破解了当下大学生流动党员难以管理、无法管理的难题。笔者意识到,这是一个价值极高的新闻线索,经不断宣传,该做法得到了中组部和福建省委组织部的称赞和肯定。再如《家乡的“味道“》一文,也是“捡”来的新闻。在一次乡贤座谈会上,北京永定商会会长李天伶在说完自己遭遇北京雾霾天气后,大赞家乡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清新的空气,称家乡的空气都是甜的。笔者就此写了这篇文章,立马被《福建日报》和《闽西日报》采用。
走基层,改变报道内容、改变表达方式。把被采访对象的所思、所说、所盼都在新闻作品中表现出来,做到文章里有群众的语言,有群众爱看的内容,改文风自然水到渠成。
改变报道内容,大题材找到小切面。基层通讯员在写新闻报道时常常会遇到一个困境,就是县里希望宣传能从大题材、大文章入手,但读者爱看的是微故事、小内容。怎么办?从小切面入手。如当下正在大力宣传生态建设,永定在这块的宣传已经铺开,水土流失治理投入多少、矿区生态治理成效多好等类似工作性、总结性、成效性的文章一一见诸报端,但于3月21日在《福建日报》刊登的文章《永定有片“女儿林”》所引起的反响远远大于这些文章。文章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把永定南江村300多年来的一个村规民约娓娓道来,讲述了南江村的姑娘出嫁后,都要在村里种下一棵树,年复一年,聚木成林的故事。
改变表达方式,用更加亲和自然的口气说话,把话说到读者心坎里去。笔者于2013年2月8日在《闽西日报》刊登的《用爱,唤醒“沉睡”的丈夫》,用被采访对象所说的语言,去还原主人翁刘新兰在丈夫遭遇车祸变成植物人后不离不弃,用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成功唤醒丈夫的故事。原生态的语言淋漓尽致地给读者呈现了刘新兰无微不至照顾丈夫的近100个日日夜夜,读后让人感动。
基层是新闻的主战场。永定县委报道组这几年所锻造出的一篇篇新闻精品,证明了基层报道组通讯员要想抓得“活鱼“,就要离基层近一些、再近一些,这样才能写出深受读者好评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