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青题材,在知青大返城30年后的今天,已确然可以称为历史题材了。艺术创作之于历史题材,常常是一种回忆和反思,因而创作思维也常常呈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体验式的,深深沉浸于往日生活的感性记忆中,以浓郁的情感特征或抒情诗一般的艺术语汇感动读者或观众;而另一种方式则往往是思想性的,对往日生活进行理性梳理和反思,深入探究生活的本质、生存的真谛,而这样的创作思维方式的作品,往往具有史诗的品格。
戏剧,作为兼具抒情诗与史诗品格的艺术样式,以对真实的人生状态的鲜活呈示,镜子般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同时能够洞烛人的深层的活生生的灵魂状态。所以,话剧《老知青客栈》在向观众讲述知青故事的时候,就以戏剧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带给观众激情体验与深刻反思并行的审美经历,使观众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感受。
30年前千方百计不顾一切地回到城市的老知青们,带着30年的人生体验又一次返回乡下,相聚在已成为它们人生旅途中的“客栈“的故地。正如当过知青的作者吴卫民自己所说,这些老知青们,“总是忘不了在边疆那段没有舒展开的青春和失落了的梦幻,日子越久,越是魂牵梦萦。30年后相约回乡,……寻找丢弃的女儿的、忏悔负心于‘小芳’的,捡拾遗落爱情的……面对的是理不清的乱麻和不能确认的线索。”随着剧中一个个人物的出场以及对一件件往事的再现与回味,一桩桩尘封30多年的故事真相得以揭开。这些已届知天命之年的老知青们多年来遮盖在心灵表层的灰尘被拂去,一颗颗真诚炽热的心袒露出来,哪怕是自私,哪怕是怯懦,哪怕是庸俗,是嫉妒,是误会,是无法挽回的损失,是无法改正的错误乃至良心罪愆,他们相互倾诉、交流,然后震惊,然后醒悟、自责、愧疚、悔恨,然后理解,互相安慰、鼓励……他们对往日那段艰难岁月有了更加真切的认知,对过去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有了更加真切的认知,对“人生最可宝贵的,”对“人”有了更加真切的认知,他们找回了人生最值得追寻的真诚、爱和信念。
这样的找寻,牵引着往日的故事和今日的情怀,伴随着忏悔和憧憬,纠结着痛苦的体验和残酷的反省。对于这样的舞台行动,作者巧妙运用了历史回顾与当下事件齐头并进的叙事方式,在人物的追寻与回忆中呈现往事,在往事呈现的过程中穿插当下的思索。舞台上按照当年知青屋的样子搭建的“老知青客栈”一景两用,现实时空与历史时空转换自由迅捷;演员自然方便地改换装扮,灵活出入于过去与现在两个时空场景,塑造往日的“自我”和今日的“自我”。就这样,戏剧情境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自由转换,让观众既和人物一起经历往事,又和人物一起陷入回味与思考,获得了既真实又深刻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在情节安排上,该剧没有拘泥于过多琐碎的细节,而是精心营造了一个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情境场面,展示了一幅幅意味深长的往事生活画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意氛围,使如烟往事与今日诗情氤氲为一首感人至深的生命诗篇。
知青生活是老知青们人生中的特定境遇或情境,但又何尝不是人生中的众多情境中的一个?知青生活情境的独特性更真实地考验了人性,更沉重地叩问着灵魂,显现着人生的真谛。著名知青题材作家叶辛说过:“有人说,沉浸在知识青年的如烟往事之中,一辈子也走不出那条青春河。那么,三十年的知青文学,就是要让历史沉淀出真谛的思考”。于是我们看到,当年曾亲历知青生活,后又经历返城、高考、美国访学,现任云南艺术学院院长的戏剧作家和戏剧研究专家吴卫民先生,把他对知青生活、对人生各种独特境遇,对戏剧的本质和使命的感怀与思考凝聚于这部《老知青客栈》中,呼唤着所有的知青,所有的观众一起共同体味,共同思考,去追寻人生与艺术的新境界。
云南省话剧院的艺术家们,在舞台上创造出逼真细致的场景,动人情怀的气氛与情调,自然流畅的表演,朴实真诚的交流与表达……这一切,都给予了观众一种特别的信任与尊重,成功实现了观演之间情感的共鸣,而这种审美状态与效果,只有戏剧做得到。
这就是这次第三届山东国际小剧场话剧节上,由云南省话剧院的艺术家们创造的一此成功演出,是知青题材创作的成功,是戏剧艺术的成功,也是人生价值与信念探寻与追问的成功。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戏剧,作为兼具抒情诗与史诗品格的艺术样式,以对真实的人生状态的鲜活呈示,镜子般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同时能够洞烛人的深层的活生生的灵魂状态。所以,话剧《老知青客栈》在向观众讲述知青故事的时候,就以戏剧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带给观众激情体验与深刻反思并行的审美经历,使观众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感受。
30年前千方百计不顾一切地回到城市的老知青们,带着30年的人生体验又一次返回乡下,相聚在已成为它们人生旅途中的“客栈“的故地。正如当过知青的作者吴卫民自己所说,这些老知青们,“总是忘不了在边疆那段没有舒展开的青春和失落了的梦幻,日子越久,越是魂牵梦萦。30年后相约回乡,……寻找丢弃的女儿的、忏悔负心于‘小芳’的,捡拾遗落爱情的……面对的是理不清的乱麻和不能确认的线索。”随着剧中一个个人物的出场以及对一件件往事的再现与回味,一桩桩尘封30多年的故事真相得以揭开。这些已届知天命之年的老知青们多年来遮盖在心灵表层的灰尘被拂去,一颗颗真诚炽热的心袒露出来,哪怕是自私,哪怕是怯懦,哪怕是庸俗,是嫉妒,是误会,是无法挽回的损失,是无法改正的错误乃至良心罪愆,他们相互倾诉、交流,然后震惊,然后醒悟、自责、愧疚、悔恨,然后理解,互相安慰、鼓励……他们对往日那段艰难岁月有了更加真切的认知,对过去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有了更加真切的认知,对“人生最可宝贵的,”对“人”有了更加真切的认知,他们找回了人生最值得追寻的真诚、爱和信念。
这样的找寻,牵引着往日的故事和今日的情怀,伴随着忏悔和憧憬,纠结着痛苦的体验和残酷的反省。对于这样的舞台行动,作者巧妙运用了历史回顾与当下事件齐头并进的叙事方式,在人物的追寻与回忆中呈现往事,在往事呈现的过程中穿插当下的思索。舞台上按照当年知青屋的样子搭建的“老知青客栈”一景两用,现实时空与历史时空转换自由迅捷;演员自然方便地改换装扮,灵活出入于过去与现在两个时空场景,塑造往日的“自我”和今日的“自我”。就这样,戏剧情境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自由转换,让观众既和人物一起经历往事,又和人物一起陷入回味与思考,获得了既真实又深刻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在情节安排上,该剧没有拘泥于过多琐碎的细节,而是精心营造了一个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情境场面,展示了一幅幅意味深长的往事生活画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意氛围,使如烟往事与今日诗情氤氲为一首感人至深的生命诗篇。
知青生活是老知青们人生中的特定境遇或情境,但又何尝不是人生中的众多情境中的一个?知青生活情境的独特性更真实地考验了人性,更沉重地叩问着灵魂,显现着人生的真谛。著名知青题材作家叶辛说过:“有人说,沉浸在知识青年的如烟往事之中,一辈子也走不出那条青春河。那么,三十年的知青文学,就是要让历史沉淀出真谛的思考”。于是我们看到,当年曾亲历知青生活,后又经历返城、高考、美国访学,现任云南艺术学院院长的戏剧作家和戏剧研究专家吴卫民先生,把他对知青生活、对人生各种独特境遇,对戏剧的本质和使命的感怀与思考凝聚于这部《老知青客栈》中,呼唤着所有的知青,所有的观众一起共同体味,共同思考,去追寻人生与艺术的新境界。
云南省话剧院的艺术家们,在舞台上创造出逼真细致的场景,动人情怀的气氛与情调,自然流畅的表演,朴实真诚的交流与表达……这一切,都给予了观众一种特别的信任与尊重,成功实现了观演之间情感的共鸣,而这种审美状态与效果,只有戏剧做得到。
这就是这次第三届山东国际小剧场话剧节上,由云南省话剧院的艺术家们创造的一此成功演出,是知青题材创作的成功,是戏剧艺术的成功,也是人生价值与信念探寻与追问的成功。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