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理试题命制能力作为地理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贯穿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对评价教学效果、转变教学方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试题命制要求,围绕“明确立意—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编制答案”的命题一般路径,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分别从区域和地方两个尺度命制地理试题,以期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身边的地理事象,培养学生的“地理眼”和“地理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试题命制能力作为地理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贯穿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对评价教学效果、转变教学方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试题命制要求,围绕“明确立意—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编制答案”的命题一般路径,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分别从区域和地方两个尺度命制地理试题,以期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身边的地理事象,培养学生的“地理眼”和“地理脑”。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意味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进入了深化改革阶段,对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能力是体现教师教学素养的关键能力。其中,课程理解能力是基础支撑,对课程能力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本文探讨新时代初中地理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构成,并探究其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能力提升路径,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发展提供指导,助力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
“三新”背景下,地理教师的工作目标不应限于教授地理学科知识,应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本文以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气温和降水”为例,提出“三关注”策略,即关注情境问题、关注过程体验、关注课堂生成,并基于此探索了引导学生培养和应用综合思维的途径。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及思维结构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为测量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与地理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探求增强高三学生地理复习教学效果的策略,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对浙江省某高中高三学生的地理元认知水平和地理考试成绩进行前测和后测,发现学生的地理元认知水平与地理等级赋分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采用以下元认知教学策略显著地提高了地理等级赋分成绩:提升
乡土视角下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育人价值突出,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论述乡土视角下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逻辑价值,建构包括确定乡土主题、制定驱动性任务等环节的设计链,并以“惠东海龟保护区”为案例进行实践,以期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
高中地理主题单元是围绕某一主题情境,对不同版本、模块、章节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重构等二次开发形成的,由特定地理概念统摄的中观学习单位。在主题单元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设计配套单元作业是关键的一环。本文以“土壤盐碱化”单元为例,基于学理逻辑与认知逻辑,构建“内容规划—形式选择—评价设计”的作业设计路径,助力减负增效目标的落地。
<正>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文件。这些文件不仅将研学旅行纳入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畴,而且对其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其必修课程的地位,使得研学旅行日益成为了基础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研学旅行作为地理实践力培育的有效途径,格外受到地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学生真正理解学习内容。单元教学具有统整性,有利于学生建构起对学习的理解。本文结合与理解相关的理论,从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迁移的视角描述理解的基本特征,根据理解的基本特征和教学实际,提出宏观、中观、微观的单元目标设计框架。本文以高中地理“海水”为例,设计“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大概念—地理基本问题”的地理单元目标体系,旨在发挥地理单元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和操作性作用,促进地理学习走
深度读图基于学习科学,表现为教师深度“教”读图与学生深度“学”读图。其实质是运用高阶思维建立认知结构、处理地理问题的过程,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节为例,通过解构、叠加、批判、重构、绘制等层层递进的读图教学,嵌入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全程体验、全新发展和全面成长,展示了深度读图统摄下的地理课堂高质量学习实现过程。
思维型课堂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以思维活动为中心,基于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思维能力。本文以思维型课堂为“内核”,以课程制作、问题链设计、思维结构评价和“任务进阶—支架渐减”为“四翼”,沿着地理思维结构评价的“五阶”进程,构建高中地理思维型课堂“一核四翼五阶”教学模式,并以“察生态之困,护生态长安”为例进行了该教学模式的课程制作与教学设计。
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于2022年发布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其中新增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要求,旨在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地理教师需要思考如何组织和落实此项要求并达到预期目标。本文以“‘长江鱼王’会回来吗”为案例,结合项目式学习的特点,从初中地理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并给出了项目设计、实施策略等方面的建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