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f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主导性、启发性、层次性、情境感和评价的鼓励性,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提问 课堂 有效
  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課堂上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具有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它使学生定向思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上。它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它能交流师生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因为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所以有教育家把它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
  那么,课堂提问应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性呢?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首先,提出的问题要有主导性
  打靶要瞄准靶心才不至于放空箭,而课堂教学的靶心就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初中生凭借已有的文化基础已经能够进行浅层次的阅读,但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尚有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因为一个关键问题的提出往往会成为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跳板”,而这个问题就要求直中靶心。
  如我在教学《喂——出来》时,引导学生描述人类遭受的灭顶之灾的惨烈情景,之后问:这是谁之罪?此问一出,讨论纷纷,一个个“罪人”被推上审判台,各种阴暗的心理和丑恶的表现被剖析,各个被揭下伪装,原形毕露。这么一个提问,不仅仅引导学生读到关于环保问题的思考,更读出了对人性及人类命运的思考,初步培养了学生批判意识,能用审视的眼光反思社会、自身及人类。
  其次,提出的问题要具启发性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教育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都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的同时,还要把握好启发的时机与火候,在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处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解决时的心理状态时,对学生的提问可以适时地予以指导,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还是以教学《喂——出来》为例,当学生正觉得人类自酿的苦果难以下咽时,我又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个洞漏好还是不漏好?假如这个洞不会漏,又会怎样呢?起初,学生异口同声认为“不漏”好;经过老师的启发,开始深入思考,继而众说纷纭了;最后,他们渐渐统一认识,明白造成资源的枯竭和社会道德体系的崩溃的症结不在于洞漏不漏,而是人类欲壑难填的弱点。这个提问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通过延伸疏导,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第三,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新的课堂改革理念,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问答活动,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教师课堂提问时,问题的设计应该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层层递进。
  在执教《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理解欲扬先抑手法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课后习题中也涉及到:作者先写“讨厌”“憎恶”阿长,但在结尾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如何理解作者的感情?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一时没了头绪。这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讨厌阿长?生答:因为她有很多缺点(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成“大”字姿势……)(2)作者为何又怀念阿长?生答:因为她疼爱、关心我。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解决了,这时我接着问:阿长身上存在的这些缺点影响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吗?学生恍然大悟,欲扬先抑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四,提出的问题要有情境感
  中学生学语文,还处于“有我”之境,因此语文课堂要激发他们的兴奋点,保护好他们的参与性。所以,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尽量给学生形象感染,情意熏陶,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比如我在《喂——出来》的教学过程中,问:如果你是小说里的人物,你会往这个洞中投什么东西呢?这本是个小问题,但学生却很兴奋,尤其是回答将平生最讨厌的试卷丢进去时,有一种淋漓的痛快,由此带起了课堂一个小高潮。当然学生不知道这是老师欲擒故纵,是为下面反思人性弱点蓄势,使讨论更直观更深刻。
  最后,对提问的点评要有鼓励性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不能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课堂上老师要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要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促使他奋发向上,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求我们教师既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按照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提问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参与学习,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教师应从点滴做起,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1、学习条件充分,使身心愉悦化;2、教师态度亲切,使感情亲密化;3、教学语言生动,使知识形象化;4、坚持留住精彩,使自信强大化、5、改变教材内容,使课程生活化;6、大胆放手实践,使活动“自由”化。  【关键词】提高效果 愉悦化 亲密化 形象化 强大化 生活化 自由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摘要: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教师应把握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功能,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得以有效的实施。  关键词:情感教育 小学 数学教学    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中对情感教育是这样论述的:所谓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这种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是人的生命机制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落实这一要求,在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中,就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与学、读与悟的关系。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阅读体验
摘要:高校是大学生人才培养的中心,高校建立和发展大学生学习促进与支持中心、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十分必要。文章从大学生的作用出发分析大学生学习促进与支持中心服务方案的必要性,然后以促进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学校社会工作为例,阐述了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和促进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和实施意义,最后抽象出学校社会工作的一般服务方案,提出学校社会工作的一般服务方法,揭示了学校社会工作的本质。  关键词:
【摘 要】芭蕾舞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训练体系,它不但需要对芭蕾舞教学法进行很好的实施,同时也要求教师掌握各种教学手段及具体环节的多种技巧。本文在此就教师在训练中的节奏、讲解提示等环节进行了论述,以期使芭蕾舞教学更加突出实效性。  【关键词】芭蕾舞 教学 实效性    芭蕾是一种有一定动作规范、技巧、和审美要求的欧洲古典形式;或泛指以人体动作、姿态表现戏剧内容推動情节发展,以及表现一定的情绪、意境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输入过程,教师是传输者,学生是接收器,认为教学就是把课本上的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理解,在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将其提取出来加以应用。这种观念严重制约了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很多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运用,也同时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完全听从于老师的安排,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學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
摘要:翻译作为一门学科,虽未在中学阶段开设,但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尝试将翻译引入日常英语写作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发现,它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将其与日常英语作文的教学相结合,可有效地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翻译 英语写作 有效性教学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无疑是其中一项重要而又及其难以落实的环节。它体现了学生能否用语言来正确且合理表
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对高中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以培养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相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当前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在改革的推动下,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之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依然存在。本文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
什么是寫作?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但担负着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而且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打基础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新课程里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谈谈肤浅的体会。  一、 激发兴趣,唤起写作欲望  兴趣是一种动力,是发展智能的基础,许多智力工作都与兴趣密
在高级中学参加“中学数学核心概念与思想方法教学设计”课题研讨会时,听了 老师精彩的研究课,通过这次研讨,对数学归纳法的教学加深了认识,本文对此内容的一些教学问题作探讨。  一、数学归纳法教学难点分析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数学命题的一种方法,但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一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也许是由于在教学中没有把这种方法在逻辑上讲得很清楚,从而导致学生对于理解和运用这种数学方法的困难。许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