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中,要表达与衣着服饰有关的动作行为,常用的动词有:穿、围、套、披、系、裹、戴、佩等。其中最常用的有两个,即“穿”和“戴”。“穿”和“戴”在语义特征上有什么不同?它们后面各自带的宾语为什么自成体系?“穿袜子”、“戴手套”为什么不能说成“穿手套”、“戴袜子”?“穿衣戴帽”为什么不能说成“戴衣穿帽”?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一番解释。
一、“穿”和“戴”的语义特点
“穿”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穿,通也。从牙在穴中。”用我们现在的话解释就是“穿透”的意思,它是一个会意字,即取用牙齿啮物成洞穴、使之通透之义。从词源学上解释,当时的“穿”和“穿衣服”的“穿”意义相距甚远。《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穿”的释义有四项:①破、透:把纸穿个洞;②通过(孔隙、空地等):穿针;从这条胡同穿过去;③用绳线等通过物体把物品连贯起来:用珠子穿成珠帘;④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穿鞋、穿衣服。很显然,第一个义项应是“穿”的基本义,其他的义项都是在这个基本义上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的。“穿”的基本义中被穿透的物体倾向于本身无孔(或没有空隙),它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其他物体穿破或穿透的。
后来,被穿过的物体倾向于本身有孔(或有空隙),因此,穿的意义就引申为“通过”。如穿过树林、穿过胡同、穿过隧道等。因此,后来“穿”的意义有所泛化,不论物体本身有孔或无孔,只要是在空间上面显示出从一端进入物体或者穿过物体都可以称之为“穿”。这是实词意义泛化的结果,如水滴石穿、百步穿杨、穿针引线、穿山越岭、穿云破雾、来往穿梭等词语中的“穿”,它穿过的对象或受事可以是各式各样的物体。
我们再来看人类衣服的特征。最初的衣物,由于裁剪水平低,可能就是把布料稍作加工,或“围”或“裹”或“系”,这样附加于身体的。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人们掌握了布料的裁剪技术,开始把布料缝制成真正意义上适合“穿”的衣服。成形的衣服种类多样,款式繁多,但只要是衣服,不论是上身穿的,还是下身穿的;不论是穿在外面的,还是穿在里面的,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袖子、裤腿或颈项部位都有一个可供手、脚、头穿过去的孔隙,以便衣服套在身体上。因此,穿衣服的“穿”就由“穿透”、“通过孔隙”等意义引申而来。现代汉语里面,“穿”的常用义应该是穿衣服的“穿”,是个典型的及物动词。语义上强调动作性,强调衣物穿过头、颈、四肢之后套在身体上的过程,穿的对象物一般是注重空间性的较大的衣服鞋袜类物品,动作适应的部位一般是身体躯干或双脚。当然,衣服、鞋子如果没有套上或者穿过一定空间的过程,就不宜用“穿”,而是说“披着衣服”、“趿拉着鞋子”。
“戴”在许慎《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分物得增益曰戴。从異,’发声。”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里认为:“甲文異字作人头上戴物,两手奉(捧)之之形。‘異’盖‘戴’之初字,戴从異,戴声,加声旁耳。”杨树达的解释很有说服力。根据甲骨文字形,“異”像一个人两手分开高举,扶住头上的东西。后来“具”字只当“不同”或“怪异”讲,由繁体简写而成“异”字。同时为它原来的本义增加一个声符,另造一个新字即“戴”字。因此“戴”的本义就是“異”的本义,是“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的意思,如张冠李戴、不共戴天、披星戴月、戴罪立功等中的“戴”较好地保留了这种本义。词语在人们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推演发展,“戴”的含义有了明显的扩展,不只指头部负物了。因而“戴”字又引申为把东西以插、别、套、披、架等方式,加于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的意义,如戴花、戴眼镜、戴首饰、戴手表、戴校徽、戴枷锁等。与此同时“戴”字的意义也向抽象意义方面引申,即引申为爱戴、拥戴、感恩戴德等,表示一种“拥护”或“尊敬”义。当然,受词语语义俯瞰的作用,这种引申义与“头顶负物”的本义有着内在的联系。
从整体来看,“戴”引申过程可用图表示如下:
在现代汉语里,戴帽子的“戴”应该是“戴”的最常用的意义,但是从历时的角度看,“戴”的部位在扩展,由仅限于头部扩人到颈部以及肩、胸、手、臂直至踝部。另外,“戴”的功能在增加,戴的对象由最常见的帽子扩大到其他装饰性或标志性饰物,如一些首饰或其他小物件。除此之外,有一点需特别指出:“戴”的过程和“穿”不一样,它不强调物件的穿透过程,它强调的是各种动作方式。小物件加之于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戴帽子实际上是套帽子,戴眼镜实际上是架眼睛,戴花实际上是别花,戴手表实际上是套手表或扣手表、系手表等。
总的来说,“穿衣戴帽”中的“穿”与“戴”是两个表示与衣着服饰行为有关的动词,动作性较强,它们后面接不同的受事名词作宾语。但由于受动词本身语义的制约作用,它们后面所带的宾语又自成体系,各不相同。
二、“穿”、“戴”的宾语及其特征
“穿”与“戴”的意义较多,这里我们把讨论的范围限定在只表示与人们衣着服饰有关的方面。仔细观察“穿”后面常接的受事名词宾语,我们发现,这些受事宾语一般分为三类:衣服类、鞋类、袜类。衣服类包括的范围很宽泛,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款式,都可以用“穿”,如穿衣服、穿上衣、穿裤子、穿背心、穿衬衫、穿裙子、穿男装、穿女装、穿军装、穿警服、穿羽绒衣、穿皮夹克等。衣服要套在身体上,必须符合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衣服都有一个可供穿过的入口,入口过后都有一定的适合四肢或身体躯干通过的空间。只有这样,才导致了这样一个“穿”的动作过程,最后把衣、裤、背心等套在身体上。鞋子、袜子常作为人们衣着的一部分,支配它们的动词也用“穿”,穿鞋、穿袜都经历了一个套的过程,鞋、袜本身都有一定的空间,套在脚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鞋袜的入口进入其内部的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衣服、鞋子、袜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有自己的入口,入口之后都有可供穿过的空间。
“戴”支配的受事名词最常见的是帽类名词,如戴棉帽、戴军帽、戴头盔等,后来还引申出一个“戴绿帽子”,意思是“妻子有外遇,丈夫背了黑锅”。帽子之类的东西一般是加在头上的,因此,戴帽子的“戴”用的是本义,是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的意思。除此之外,与“戴”组合的名词常常是首饰类、装饰类、标志类或作其他用途的小物件,如戴耳环、戴眼镜、戴项链、戴花、戴像章、戴手表、戴校徽、戴戒指、戴手镯、戴黑纱、戴红领巾、戴口罩等,另外,“手套”也是用“戴”而不用“穿”。由此可知,“戴”的对象多种多样,形状各异,但都是一些能加之于身体的头、面、耳、颈、胸、臂、手、踝等各个部位的小物件。
通过比较,“穿”和“戴”由于本身的语义特征不同,导致了它们支配不同的受事宾语,这些受事宾语也可以概括为一些不同的特征,下面列表说明:
我们再来看“袜子”与“手套”的区别。“袜子”与“手套”在与动词的搭配上是对立的。日常生活中,有 “穿袜子”、“戴手套”的说法,而没有“戴袜子”、“穿手套”的说法。从外形上看,袜子和手套没有多大区别,功用上面似乎也差不多,但为什么支配它们的动词不能互相对换呢?可见,动宾短语的组合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有所选择的。通常我们在考虑动宾短语的搭配时,动词与名词本身的语义特征是要同时考虑的,缺一不可。
“穿”的原始义管控着它后来引申的各种意义,“穿”衣服鞋袜的“穿”,语义细节中强调穿过一定的空间,强调一种动作,动作部位也常常是身体躯干和脚等主要部位。“袜子”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御寒保暖的辅助衣物类用品,有长袜、短袜、裤袜之区别,具有一定的空间复杂性,是套在脚上的,可以说它是裤子的一种延伸。另外,从字形上看,“袜”的表意偏旁是“衣”,可见袜子属于衣服类物品,因此,人们习惯上喜欢用“穿”。
人们的双手主要用来拿物做事,因此最初产生的“手套”还不是人们迫切需要的东西,它主要是无所事事的贵族阶层的一种装饰物。“手套”加之于手,虽然也有一个“穿”过一定空间的过程,但动作要简单,远没有穿衣服、鞋、袜那种套的过程复杂。同时,“手套”可戴一个,不要求两只手一定要同时戴上,并且还要根据双手的使用情况,具有随时准备脱下的可能。而“袜子”一般情况下,是两只脚都需要穿的,否则会不协调或不伦不类。因此,加上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语言习惯,大家都认为“手套”是一种装饰品,主要是用来“戴”的,而不是“穿”的。所以,人们对于手套而言,习惯上都把它当作是可随时附加于手上的一种饰物,是用来“戴”的。
三、结论
动词一般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与名词常常组合成动宾短语,这些动宾短语的组合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语义、句法和语用上的选择等规律的制约。“穿”和“戴”是两个表示衣物穿戴动作的典型动词,它们语义特征各不相同,由于受本义的影响,决定了它们所支配的受事宾语不尽相同,“穿”强调的是套,是空间的穿过;而“戴”倾向于一种附加动作。
因此“穿”的受事宾语常见的是衣服鞋袜类,这些都是生活的第一必需品,人们经常性、长期性地需要他们。而“戴”的宾语是帽子饰物或其他小物件,这些东西相对于衣服鞋袜来说,是具有临时性、随意性的装饰物。同时“穿”和“戴”赋予动作的部位也不尽相同,“穿”的主体是整个身体躯干和双脚,一般要求两只手或两只脚动作协调,把衣物套在身体躯干或脚上;而“戴”的主体首先是头,然后扩展到耳、面、颈、胸、臂、手、踝等非身体躯干部位,强调的动作是一种附加。我们说“穿衣戴帽”既是一种习惯说法,又受各自语义的严格制约,另外加上音节韵律的约束,平起仄收,念起来琅琅上口,很显然,说成“戴衣穿帽”是行不通的。
于语境中体会虚词的修辞功能 王耀东
吕叔湘先生说得好:“虚字的数目远不及实字多,可重要性远在它之上。”以往人们对虚词的分析,一般多侧重于词性或组织功能等语法方面。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只这样做并不完备,还应有修辞角度的切入与发掘。因为虚词的恰当使用既能使文章表达更为逼真生动、准确简洁,又能加强文章情意的传达和文章语气的表现,也能辅助突显人物形象。清代学者刘淇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实词和虚词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虚词”在表“性情”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清代袁仁林在其《虚字说》序言中也说:“圣贤垂训,学士摛辞,事理多端,语言百出。凡其句中所用虚字,皆以托精神而传语气者。”。也强调了虚词“托精神而传语气”的重要作用。
但虚词的修辞功能长期以来被忽视了。正如王引之所说:“自汉以来,说经者宗尚雅训,凡实义之所在,既明著之矣,而语词之例,或略而不究,或即以实义释之,遂使其文扞格而意亦不明。”这说明,要将文章理解得“意明”而不“扞格”,联系上下文对虚词细加品味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实词和虚词在组织中都有意义:实词可就其自身寻求意义,虚词就实词和实词的连贯上寻求意义。”“实字的作用以它本身为限,虚字的作用在它本身以外。”下面从三个方面就虚词于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修辞功能作一简析。
一、虚词可以使文章语气逼真传神,贯通流畅而又蕴藉多致
语言表达是有一定的语气语调的,这样才能将说话者的意图和态度表现得清楚明白。尤其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文句,没有标点符号来辅助传达其语气神情,语序与虚词就成了重要的语法手段。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就通过谓语前置,并且加一个虚词“矣”,来充分表现河曲智叟对愚公的轻蔑与嘲笑的口吻。再如: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②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③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国风·周南》)
④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楚辞·渔父》)
例①中的“夫”的有无,对句子基本意义的表达几乎没什么影响,但在情味与语气上却大相异趣。没有“夫”字,感慨的语气很难体现,仅是个陈述句罢了;有了“夫”字,语调悠长舒缓,充分表现出孔子面对滚滚东去的流水,流露出的时光易逝的无限感慨,韵味十足。例②中的“则”与“矣”的运用,再现了追赶者看到逃跑者“原来已经”登舟而去时的那种虽焦急却又无可奈何的神情语气。例③中的“哉”,使整个句子抑扬顿挫,也生动地表达了男主人公得不到爱情时的惆怅之情。这里要说明的是:“哉”在句中同时是“足句虚词”,可使诗句节奏更为完整。例④中“与”的妙用,把渔父几乎不敢相信在这“江潭”、“泽畔”会遇到“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的语气表达得逼真传神,同时借助于“与”字委婉含蓄地传达了渔父对屈原不幸遭遇的悲悯之情。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吕叔湘先生就说过:“‘与’字的语气,可以说是介于‘乎’和‘哉’之间,但是‘与’字的感叹又和‘哉’字不同,‘哉’字畅达,‘与’字委婉。”诚如是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仅四百二十八字,但用到“而”字的地方就多达25处,用到“也”字的地方亦有20处。作者在描写四时美景与宴酣游乐时写道:“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问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问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太守醉也。”这段话有了“而”和“也”这两个虚词,内容显得完整紧凑而又跌宕起伏,摇曳多姿。把作者与山水同乐、与民同乐的宴酣之乐,以及优游自得、畅然舒怀的心情表现得很充分。并且,“而”字的应用使全文语气贯通,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加以“也”字的配合运用,又使文章“疏爽质实,专确无疑”,“宕空掣起,势缓而高落”。吴楚材、吴调侯在其选编的《古文观止》中也说得 好:“通篇共用二十个‘也’字,逐层脱卸,逐步顿宕,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之创调也。”
二、虚词可以使文章言约意丰,加强情意的有效传达
中国文法学的创始人马建忠说:“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唯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日虚字。”他从定义的角度对虚词的功能作了说明。即:它附着于实字后就能加强文章情意的有效传达。如:
①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③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例①中末尾两句的反复和“哉”的使用,突现出了作者隐忍苟活、语塞难言、悲愤万状的情态。例②中的“而已矣”,既是“足句虚词”,同时虚词连用,延长了语调,语气悠扬缓慢,加强了由离别而带来的“黯然消魂”的感伤情绪的渲染,情深意长。例③中巧用了一个“却”字,看似轻描淡写,随口吐出,但实在出语不凡。战乱中诗人颠沛流离,生活困窘,且“老妻寄异县”,当他知道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之后,心情为之振奋,全家人的天空也似乎为之晴朗,昔日的一切苦痛似乎顿时荡然无存。这种心情的突变,作者仅用了一个“却”字,轻轻转过来了。这首诗被评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却”字之功也不可没。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痛悼十二郎的同时,感伤自身衰弱,难以持久时写道:“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他用第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后两个“而”字的使用,一方面,使文章语气连贯,语势如注;另一方面,让读者似乎感受到:作者犹如打开了感情的闸门,潮水般地倾泻着自己未老先衰,身心交瘁,及兄长子侄早逝,家祚难以为继的无尽情怀。关于“而”字,袁仁林说:“而字之声,腻滑圆溜”,“不拘一处,无乎不可”。这说明“而”字用法极其灵活,其多样性的修辞功能,联系上下文语境,才可体味出来。
三、虚词可以辅助突现人物形象,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虚词虽然不能直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但是它可以“助实词”而表现人物情态,突现人物形象。如:。 ①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②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③(刘邦)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④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巨伯所行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例①中若没有“也”字,则语调短促,收句仓促;而有了“也”字,不但文辞舒畅,而且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孔子雍容和顺、迂徐含蓄、温文尔雅的大家风范。例②中加点的“也”与“耳”字,使孔子的神情语气毕肖,形象也跃然纸上,充分突现了孔子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若没有这两个虚词,则语气就要生硬得多。例③中若没有两个“且”字,则既拗口难诵,又文义不明。“且喜”表明心腹之患被除后刘邦心里十分高兴,显示出他对功臣的冷酷无情和为人的阴险狠毒;“且怜”却表明刘邦还是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这两个“且”字就辅助表现了刘邦立体多面式的性格特点。例④中有了句末的“邪”字,整个句子显得虎虎有生气,掷地有声;荀巨伯大义凛然,轻生死、重友情的高大形象也突现在了读者面前。
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有这样的描述:“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上范增欲杀刘邦而未能得逞,刘邦脱逃后,委托张良给项羽和范增送了礼品。我们知道,项羽勇武过人而心计不足,不纳善言而刚愎自用。他认为礼品是刘邦对他的尊敬和忠诚的具体表现,于是不打折扣地就接受了,“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作者用一个“则”字描述了项羽受璧时的草率愚妄和心安理得。但“亚父受玉斗”这句中却没用“则”,这正好说明了他气急败坏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老谋深算的亚父,认为这种馈赠是对他们的愚弄和凌辱,因而“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联系上下文,细加品味,两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和反映出来的不同的性格特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在于一个用“则”字,一个不用。
综上所述,在具体语境中,以赏析的眼光去看待、分析、理解、体会虚词,“比之于孤立地研究单个虚词视野更开阔,也更便于找到问题的症结。”“当然,虚词多样性的修辞功能的体现,往往是综合性而非独立性的,这里分别描述,仅是为了方便阐释。
(王耀东,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穿”和“戴”的语义特点
“穿”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穿,通也。从牙在穴中。”用我们现在的话解释就是“穿透”的意思,它是一个会意字,即取用牙齿啮物成洞穴、使之通透之义。从词源学上解释,当时的“穿”和“穿衣服”的“穿”意义相距甚远。《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穿”的释义有四项:①破、透:把纸穿个洞;②通过(孔隙、空地等):穿针;从这条胡同穿过去;③用绳线等通过物体把物品连贯起来:用珠子穿成珠帘;④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穿鞋、穿衣服。很显然,第一个义项应是“穿”的基本义,其他的义项都是在这个基本义上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的。“穿”的基本义中被穿透的物体倾向于本身无孔(或没有空隙),它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其他物体穿破或穿透的。
后来,被穿过的物体倾向于本身有孔(或有空隙),因此,穿的意义就引申为“通过”。如穿过树林、穿过胡同、穿过隧道等。因此,后来“穿”的意义有所泛化,不论物体本身有孔或无孔,只要是在空间上面显示出从一端进入物体或者穿过物体都可以称之为“穿”。这是实词意义泛化的结果,如水滴石穿、百步穿杨、穿针引线、穿山越岭、穿云破雾、来往穿梭等词语中的“穿”,它穿过的对象或受事可以是各式各样的物体。
我们再来看人类衣服的特征。最初的衣物,由于裁剪水平低,可能就是把布料稍作加工,或“围”或“裹”或“系”,这样附加于身体的。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人们掌握了布料的裁剪技术,开始把布料缝制成真正意义上适合“穿”的衣服。成形的衣服种类多样,款式繁多,但只要是衣服,不论是上身穿的,还是下身穿的;不论是穿在外面的,还是穿在里面的,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袖子、裤腿或颈项部位都有一个可供手、脚、头穿过去的孔隙,以便衣服套在身体上。因此,穿衣服的“穿”就由“穿透”、“通过孔隙”等意义引申而来。现代汉语里面,“穿”的常用义应该是穿衣服的“穿”,是个典型的及物动词。语义上强调动作性,强调衣物穿过头、颈、四肢之后套在身体上的过程,穿的对象物一般是注重空间性的较大的衣服鞋袜类物品,动作适应的部位一般是身体躯干或双脚。当然,衣服、鞋子如果没有套上或者穿过一定空间的过程,就不宜用“穿”,而是说“披着衣服”、“趿拉着鞋子”。
“戴”在许慎《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分物得增益曰戴。从異,’发声。”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里认为:“甲文異字作人头上戴物,两手奉(捧)之之形。‘異’盖‘戴’之初字,戴从異,戴声,加声旁耳。”杨树达的解释很有说服力。根据甲骨文字形,“異”像一个人两手分开高举,扶住头上的东西。后来“具”字只当“不同”或“怪异”讲,由繁体简写而成“异”字。同时为它原来的本义增加一个声符,另造一个新字即“戴”字。因此“戴”的本义就是“異”的本义,是“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的意思,如张冠李戴、不共戴天、披星戴月、戴罪立功等中的“戴”较好地保留了这种本义。词语在人们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推演发展,“戴”的含义有了明显的扩展,不只指头部负物了。因而“戴”字又引申为把东西以插、别、套、披、架等方式,加于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的意义,如戴花、戴眼镜、戴首饰、戴手表、戴校徽、戴枷锁等。与此同时“戴”字的意义也向抽象意义方面引申,即引申为爱戴、拥戴、感恩戴德等,表示一种“拥护”或“尊敬”义。当然,受词语语义俯瞰的作用,这种引申义与“头顶负物”的本义有着内在的联系。
从整体来看,“戴”引申过程可用图表示如下:
在现代汉语里,戴帽子的“戴”应该是“戴”的最常用的意义,但是从历时的角度看,“戴”的部位在扩展,由仅限于头部扩人到颈部以及肩、胸、手、臂直至踝部。另外,“戴”的功能在增加,戴的对象由最常见的帽子扩大到其他装饰性或标志性饰物,如一些首饰或其他小物件。除此之外,有一点需特别指出:“戴”的过程和“穿”不一样,它不强调物件的穿透过程,它强调的是各种动作方式。小物件加之于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戴帽子实际上是套帽子,戴眼镜实际上是架眼睛,戴花实际上是别花,戴手表实际上是套手表或扣手表、系手表等。
总的来说,“穿衣戴帽”中的“穿”与“戴”是两个表示与衣着服饰行为有关的动词,动作性较强,它们后面接不同的受事名词作宾语。但由于受动词本身语义的制约作用,它们后面所带的宾语又自成体系,各不相同。
二、“穿”、“戴”的宾语及其特征
“穿”与“戴”的意义较多,这里我们把讨论的范围限定在只表示与人们衣着服饰有关的方面。仔细观察“穿”后面常接的受事名词宾语,我们发现,这些受事宾语一般分为三类:衣服类、鞋类、袜类。衣服类包括的范围很宽泛,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款式,都可以用“穿”,如穿衣服、穿上衣、穿裤子、穿背心、穿衬衫、穿裙子、穿男装、穿女装、穿军装、穿警服、穿羽绒衣、穿皮夹克等。衣服要套在身体上,必须符合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衣服都有一个可供穿过的入口,入口过后都有一定的适合四肢或身体躯干通过的空间。只有这样,才导致了这样一个“穿”的动作过程,最后把衣、裤、背心等套在身体上。鞋子、袜子常作为人们衣着的一部分,支配它们的动词也用“穿”,穿鞋、穿袜都经历了一个套的过程,鞋、袜本身都有一定的空间,套在脚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鞋袜的入口进入其内部的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衣服、鞋子、袜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有自己的入口,入口之后都有可供穿过的空间。
“戴”支配的受事名词最常见的是帽类名词,如戴棉帽、戴军帽、戴头盔等,后来还引申出一个“戴绿帽子”,意思是“妻子有外遇,丈夫背了黑锅”。帽子之类的东西一般是加在头上的,因此,戴帽子的“戴”用的是本义,是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的意思。除此之外,与“戴”组合的名词常常是首饰类、装饰类、标志类或作其他用途的小物件,如戴耳环、戴眼镜、戴项链、戴花、戴像章、戴手表、戴校徽、戴戒指、戴手镯、戴黑纱、戴红领巾、戴口罩等,另外,“手套”也是用“戴”而不用“穿”。由此可知,“戴”的对象多种多样,形状各异,但都是一些能加之于身体的头、面、耳、颈、胸、臂、手、踝等各个部位的小物件。
通过比较,“穿”和“戴”由于本身的语义特征不同,导致了它们支配不同的受事宾语,这些受事宾语也可以概括为一些不同的特征,下面列表说明:
我们再来看“袜子”与“手套”的区别。“袜子”与“手套”在与动词的搭配上是对立的。日常生活中,有 “穿袜子”、“戴手套”的说法,而没有“戴袜子”、“穿手套”的说法。从外形上看,袜子和手套没有多大区别,功用上面似乎也差不多,但为什么支配它们的动词不能互相对换呢?可见,动宾短语的组合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有所选择的。通常我们在考虑动宾短语的搭配时,动词与名词本身的语义特征是要同时考虑的,缺一不可。
“穿”的原始义管控着它后来引申的各种意义,“穿”衣服鞋袜的“穿”,语义细节中强调穿过一定的空间,强调一种动作,动作部位也常常是身体躯干和脚等主要部位。“袜子”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御寒保暖的辅助衣物类用品,有长袜、短袜、裤袜之区别,具有一定的空间复杂性,是套在脚上的,可以说它是裤子的一种延伸。另外,从字形上看,“袜”的表意偏旁是“衣”,可见袜子属于衣服类物品,因此,人们习惯上喜欢用“穿”。
人们的双手主要用来拿物做事,因此最初产生的“手套”还不是人们迫切需要的东西,它主要是无所事事的贵族阶层的一种装饰物。“手套”加之于手,虽然也有一个“穿”过一定空间的过程,但动作要简单,远没有穿衣服、鞋、袜那种套的过程复杂。同时,“手套”可戴一个,不要求两只手一定要同时戴上,并且还要根据双手的使用情况,具有随时准备脱下的可能。而“袜子”一般情况下,是两只脚都需要穿的,否则会不协调或不伦不类。因此,加上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语言习惯,大家都认为“手套”是一种装饰品,主要是用来“戴”的,而不是“穿”的。所以,人们对于手套而言,习惯上都把它当作是可随时附加于手上的一种饰物,是用来“戴”的。
三、结论
动词一般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与名词常常组合成动宾短语,这些动宾短语的组合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语义、句法和语用上的选择等规律的制约。“穿”和“戴”是两个表示衣物穿戴动作的典型动词,它们语义特征各不相同,由于受本义的影响,决定了它们所支配的受事宾语不尽相同,“穿”强调的是套,是空间的穿过;而“戴”倾向于一种附加动作。
因此“穿”的受事宾语常见的是衣服鞋袜类,这些都是生活的第一必需品,人们经常性、长期性地需要他们。而“戴”的宾语是帽子饰物或其他小物件,这些东西相对于衣服鞋袜来说,是具有临时性、随意性的装饰物。同时“穿”和“戴”赋予动作的部位也不尽相同,“穿”的主体是整个身体躯干和双脚,一般要求两只手或两只脚动作协调,把衣物套在身体躯干或脚上;而“戴”的主体首先是头,然后扩展到耳、面、颈、胸、臂、手、踝等非身体躯干部位,强调的动作是一种附加。我们说“穿衣戴帽”既是一种习惯说法,又受各自语义的严格制约,另外加上音节韵律的约束,平起仄收,念起来琅琅上口,很显然,说成“戴衣穿帽”是行不通的。
于语境中体会虚词的修辞功能 王耀东
吕叔湘先生说得好:“虚字的数目远不及实字多,可重要性远在它之上。”以往人们对虚词的分析,一般多侧重于词性或组织功能等语法方面。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只这样做并不完备,还应有修辞角度的切入与发掘。因为虚词的恰当使用既能使文章表达更为逼真生动、准确简洁,又能加强文章情意的传达和文章语气的表现,也能辅助突显人物形象。清代学者刘淇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实词和虚词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虚词”在表“性情”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清代袁仁林在其《虚字说》序言中也说:“圣贤垂训,学士摛辞,事理多端,语言百出。凡其句中所用虚字,皆以托精神而传语气者。”。也强调了虚词“托精神而传语气”的重要作用。
但虚词的修辞功能长期以来被忽视了。正如王引之所说:“自汉以来,说经者宗尚雅训,凡实义之所在,既明著之矣,而语词之例,或略而不究,或即以实义释之,遂使其文扞格而意亦不明。”这说明,要将文章理解得“意明”而不“扞格”,联系上下文对虚词细加品味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实词和虚词在组织中都有意义:实词可就其自身寻求意义,虚词就实词和实词的连贯上寻求意义。”“实字的作用以它本身为限,虚字的作用在它本身以外。”下面从三个方面就虚词于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修辞功能作一简析。
一、虚词可以使文章语气逼真传神,贯通流畅而又蕴藉多致
语言表达是有一定的语气语调的,这样才能将说话者的意图和态度表现得清楚明白。尤其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文句,没有标点符号来辅助传达其语气神情,语序与虚词就成了重要的语法手段。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就通过谓语前置,并且加一个虚词“矣”,来充分表现河曲智叟对愚公的轻蔑与嘲笑的口吻。再如: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②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③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国风·周南》)
④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楚辞·渔父》)
例①中的“夫”的有无,对句子基本意义的表达几乎没什么影响,但在情味与语气上却大相异趣。没有“夫”字,感慨的语气很难体现,仅是个陈述句罢了;有了“夫”字,语调悠长舒缓,充分表现出孔子面对滚滚东去的流水,流露出的时光易逝的无限感慨,韵味十足。例②中的“则”与“矣”的运用,再现了追赶者看到逃跑者“原来已经”登舟而去时的那种虽焦急却又无可奈何的神情语气。例③中的“哉”,使整个句子抑扬顿挫,也生动地表达了男主人公得不到爱情时的惆怅之情。这里要说明的是:“哉”在句中同时是“足句虚词”,可使诗句节奏更为完整。例④中“与”的妙用,把渔父几乎不敢相信在这“江潭”、“泽畔”会遇到“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的语气表达得逼真传神,同时借助于“与”字委婉含蓄地传达了渔父对屈原不幸遭遇的悲悯之情。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吕叔湘先生就说过:“‘与’字的语气,可以说是介于‘乎’和‘哉’之间,但是‘与’字的感叹又和‘哉’字不同,‘哉’字畅达,‘与’字委婉。”诚如是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仅四百二十八字,但用到“而”字的地方就多达25处,用到“也”字的地方亦有20处。作者在描写四时美景与宴酣游乐时写道:“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问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问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太守醉也。”这段话有了“而”和“也”这两个虚词,内容显得完整紧凑而又跌宕起伏,摇曳多姿。把作者与山水同乐、与民同乐的宴酣之乐,以及优游自得、畅然舒怀的心情表现得很充分。并且,“而”字的应用使全文语气贯通,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加以“也”字的配合运用,又使文章“疏爽质实,专确无疑”,“宕空掣起,势缓而高落”。吴楚材、吴调侯在其选编的《古文观止》中也说得 好:“通篇共用二十个‘也’字,逐层脱卸,逐步顿宕,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之创调也。”
二、虚词可以使文章言约意丰,加强情意的有效传达
中国文法学的创始人马建忠说:“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唯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日虚字。”他从定义的角度对虚词的功能作了说明。即:它附着于实字后就能加强文章情意的有效传达。如:
①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③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例①中末尾两句的反复和“哉”的使用,突现出了作者隐忍苟活、语塞难言、悲愤万状的情态。例②中的“而已矣”,既是“足句虚词”,同时虚词连用,延长了语调,语气悠扬缓慢,加强了由离别而带来的“黯然消魂”的感伤情绪的渲染,情深意长。例③中巧用了一个“却”字,看似轻描淡写,随口吐出,但实在出语不凡。战乱中诗人颠沛流离,生活困窘,且“老妻寄异县”,当他知道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之后,心情为之振奋,全家人的天空也似乎为之晴朗,昔日的一切苦痛似乎顿时荡然无存。这种心情的突变,作者仅用了一个“却”字,轻轻转过来了。这首诗被评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却”字之功也不可没。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痛悼十二郎的同时,感伤自身衰弱,难以持久时写道:“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他用第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后两个“而”字的使用,一方面,使文章语气连贯,语势如注;另一方面,让读者似乎感受到:作者犹如打开了感情的闸门,潮水般地倾泻着自己未老先衰,身心交瘁,及兄长子侄早逝,家祚难以为继的无尽情怀。关于“而”字,袁仁林说:“而字之声,腻滑圆溜”,“不拘一处,无乎不可”。这说明“而”字用法极其灵活,其多样性的修辞功能,联系上下文语境,才可体味出来。
三、虚词可以辅助突现人物形象,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虚词虽然不能直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但是它可以“助实词”而表现人物情态,突现人物形象。如:。 ①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②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③(刘邦)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④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巨伯所行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例①中若没有“也”字,则语调短促,收句仓促;而有了“也”字,不但文辞舒畅,而且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孔子雍容和顺、迂徐含蓄、温文尔雅的大家风范。例②中加点的“也”与“耳”字,使孔子的神情语气毕肖,形象也跃然纸上,充分突现了孔子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若没有这两个虚词,则语气就要生硬得多。例③中若没有两个“且”字,则既拗口难诵,又文义不明。“且喜”表明心腹之患被除后刘邦心里十分高兴,显示出他对功臣的冷酷无情和为人的阴险狠毒;“且怜”却表明刘邦还是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这两个“且”字就辅助表现了刘邦立体多面式的性格特点。例④中有了句末的“邪”字,整个句子显得虎虎有生气,掷地有声;荀巨伯大义凛然,轻生死、重友情的高大形象也突现在了读者面前。
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有这样的描述:“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上范增欲杀刘邦而未能得逞,刘邦脱逃后,委托张良给项羽和范增送了礼品。我们知道,项羽勇武过人而心计不足,不纳善言而刚愎自用。他认为礼品是刘邦对他的尊敬和忠诚的具体表现,于是不打折扣地就接受了,“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作者用一个“则”字描述了项羽受璧时的草率愚妄和心安理得。但“亚父受玉斗”这句中却没用“则”,这正好说明了他气急败坏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老谋深算的亚父,认为这种馈赠是对他们的愚弄和凌辱,因而“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联系上下文,细加品味,两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和反映出来的不同的性格特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在于一个用“则”字,一个不用。
综上所述,在具体语境中,以赏析的眼光去看待、分析、理解、体会虚词,“比之于孤立地研究单个虚词视野更开阔,也更便于找到问题的症结。”“当然,虚词多样性的修辞功能的体现,往往是综合性而非独立性的,这里分别描述,仅是为了方便阐释。
(王耀东,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