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动词“睡”与“睡觉”的对比研究等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eng19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动宾式离合词“睡觉”用作原式时,和单音词“睡”一样都作动词,而且在英语中都作“sleep”讲。但是,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却经常会碰到诸如:“我睡了”和“我睡觉了”这两种说法都是成立的,但是为什么可以说“我睡了三天”,却不能说“我睡觉了三天”,而说“我睡了三天觉”又可以接受了之类的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睡觉”一词本身特性的考察及其与单音节动词“睡”在实际运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句法上的特点的比较来探讨上述问题。
  
  二、动宾式离合词“睡觉”的特殊性
  在离合词内,“睡觉”一词的两个成分搭配得相当紧密:“睡”只与“觉”搭配,而“觉”也只与动词“睡”结合。如果“睡”后换成其他成分,如“睡凉席”、“睡眠”等,都不成离合词。在这一点上,“睡觉”这个离合词跟其他离合词不同。如离合词“游泳”的“游”既可以和“泳”结合构成“游泳”,也可以和“行”结合构成“游行”,并且“游泳”和“游行”也都是离合词(不过,“游泳”和“游行”中的“游”,分别属于“游”的不同义项)。
  另外,现代汉语中,“睡觉”的两个成分在意义上也存在着密切联系:“睡”为动素,表示“睡觉”;“觉”为名素,表示“睡眠”。李清华(1983)认为“……这两个成分放在一起时已经凝固成一个特定的意义,表示一个单一的概念,即‘进入睡眠的状态’。因此它在不扩展的时候具备一个词的资格。”
  从历时的角度追溯起来,现代汉语中的许多离合词原本并不是动宾式的,而是联合式的。王海峰(2002)认为“许多离合词出现在句子中,后一个语素从来源上说并不是名词。如:离(结)婚的‘婚’、洗澡的‘澡’、睡觉的‘觉’等,但在言谈实际中,受动宾离析现象的类化作用,获得了名词性质,成为述宾结构。”
  赵淑华、张宝林(1996)也认为“……有些离合词本来不是动宾式的,而是联合式的,是动词语素与动词语素构成的联合型偏义复合词。后来却被人们用作动宾式,带有一种‘强制转换’的意味,是已经得到人们普遍承认的离合词”。
  
  三、“睡觉”与“睡”在句法上的对比
  “睡觉”与“睡”的意义和词性有相同之处,两者存存密切联系。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动宾式离合词“睡觉”和单音节动词“睡”却是有差别的。
  (一)离合词“睡觉”的原式与单音节动词“睡”的比较
  离合词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扩展式,即变式;另一种是不扩展的形式,即原式。“睡觉”一词的两个成分已经凝固成了一个特定的意义,并且作为原式时是以动素“睡”为中心的合成词。
  1. “睡觉”和“睡”的前面都可以用否定词“没\不”构成否定式
  (1)旧时风俗,大年夜要“守岁”,整夜不睡。
  (2)杨过放开脚步狂奔,数日间不吃不睡,只是如一股疾风般卷掠而过。
  其中,(1)中的“不睡”可以替换为“不睡觉”。但是(2)句中的“不睡”不能进行替换,这可能与“不睡”多用在有着与之相对应的“不吃”、“不喝”等的对举句中有关系。(2)中有与“不睡”对举的“不吃”存在,并且“吃”是单音节的。当然,如把“吃”扩展为双音节的“吃饭”,则(2)中的“不睡”就可以与“不睡觉”进行替换了,如下(3)句:
  (3)奶奶绣的是黛玉葬花,她在房里一坐就是三天三夜,不吃饭不喝水也不睡觉,甚至也不流眼泪,……
  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没睡觉”前面用表时间段的修饰语的情况比较常见一些。
  (4)有一次为了炼钢她几天几夜没睡觉,直到伯伯的公务员小何跑来把她找回家。
  (5)眼皮红红的,像好多天没睡觉似的。
  另外,以上两句中的“睡觉”替换为“睡”以后仍然成立。
  (4)有一次为了炼钢她几天几夜没睡,直到伯伯的公务员小何跑来把她找回家。
  (5)眼皮红红的,像好多天没睡似的。
  但是细究起来,从表达的语气上看,替换后的似乎要比原来的一组弱了些。
  2.“睡觉”和“睡”都可以带体标记“了”
  (6)一天夜里,他们都睡了,突然来人要他们搬到下面去住。
  (7)但电视机前的运动员们处惊不乱,没看一会儿,都自觉地回房间睡觉了,因为第二天还要早起赶比赛。
  在以上的句子中,“睡了”和“睡觉了”在意义和句法上相同,两者可以互相替换。
  3.单音节动词“睡”可以跟体标记“着(zhe)”和补语“着(zháo)
  (8)担架上的李国安昏睡着。
  (9)墙上挂有枪,座山雕脚冲东唾着。
  不过“睡着(zhe) ”与“睡着(zháo)”不同:“着”(zhe)是体标记,表示“正在睡觉”这种状态;而“着”(zháo)是做“睡”的补语,表示一种结果。如:
  (10)话音刚落,人就睡着了。
  (11)而田卫明在他的房间里,已经抱着电话机睡着了。
  4.单音节动词“睡”还可以后跟体标记“过”
  当然,“睡过(guo)”与“睡过(guò)”也是不同的结构。在这里,“过(guo)”首先可以作为体标记,表示过去的一种经历:
  (12)她睡过行李架,躺过座椅下,蹲过列车上男女不分的厕所。
  还可以表示一种“失去正常状态或恢复正常状态”转化的趋向,作“睡”的趋向补语;
  (13)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
  (14)虎子赌气不理他,过一会也就睡过去。
  “过”(gu6)则是“睡”的结果补语,表示一种结果或可能,带有“超过”的意味儿。如:
  (15)头天晚上,怕因劳累睡过头的慰问团成员们便互相打着招呼:“喊我一声”。
  “睡觉”作为合成词时,其后则不能紧跟“着”或“过”。
  5.“睡”的后边可接时间段或场所、工具等名词
  a.表时间段
  (16)他头天晚上干了一通宵,早上只睡两小时,现在又要去现场。
  b.表睡觉场所或工具
  (17)为了解决假日军校的住宿问题,官兵们自己睡地板,把床铺让给同学们住。
  (18)因居偏远深山,老百姓穷得一年四季喝生水,睡凉席,人畜混住,厕厨紧挨,养蚕不知消毒,种地不懂打药,煮米饭倒掉。
  “睡觉”后不能直接带有以上成分。
  (二)离合词“睡觉”扩展形式的分析
  作离合词变式用时,“睡觉”的变换形式也是非常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扩展的成分与动素“睡”结合紧密的情况
  a.插入的成分可以是时体成分“了、着(zhe)、过”
  (19)很早的,他便睡了觉。
  (20)我正好端端地像个乖孩子一样睡着觉,人就突然闯进来,搜身又讯问。
  (21)在三年学习的时间里,我差不多每天12小时以前没睡过觉。
  这里(19)句中的“睡了觉”与上文中的“睡觉了”是 不同的。前者意在指“睡”这个动作,突出了“睡”作为动素的特性;后者则强调“睡觉”这一状态已发生,是把“睡觉”作为一个词来看的。
  b.插入的成分是“睡”的补语
  (22)睡完觉再说。
  (23)半夜没睡着(zháo)觉,怎想怎不是路,不想又不行!
  c.“睡觉”的重叠扩展形式
  这里的扩展形式有两种:一是重叠“睡”,一是重叠“觉”。
  (24)天天躺在床上打打针睡睡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25)其他的叔叔阿姨让他们自己飘在空中睡觉觉,他们跟我一样地睡得舒服踏实。
  不难看出,单音节动词“睡”的后面可以带的成分与“睡觉”的扩展式相比,除了“睡”可接表时间段的时间词和表场所、工具的名词语外,其余的在形式上相仿、意义上基本未发生改变,这为两者进行替换提供了可能。
  2.扩展的成分作“觉”的修饰语的情况
  a.插入的成分作“觉”的定语
  (26)看够了,他把扑满藏好,打算睡大觉,天大的困难也能睡过去。
  (27)如果我还在睡懒觉,她就拼命砸门,大声放收音机,把我闹起来。
  b.插入人称代词的所属格形式
  一般表示不满、不懈或者表示否定的语气,结尾多用“!”。
  (28)还不照样睡你的觉!
  (29)你要是看我是个人,子曰,睡你的觉去,不必再问!
  c.插入数量词
  插在这里的数量词多是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
  (30)我常想,一个人要是能够只睡一个钟头的觉,干二十三个钟头的活儿,有多么好啊!
  “睡”后表时间的数量词在单音节动词“睡”后充当的是补语,而在“睡觉”的扩展形式里作的是“觉”的定语。
  3.同时插入与“睡”结合紧密的成分和“觉”的修饰语
  (31)马老先生虽然在海上已经睡了四十天的觉,还是非常的疲倦。
  (32)迷迷糊糊地想,多久没睡过这么好的觉了,我这是在家吗?
  4.扩展后“觉”前置
  (44)一天训练下来,两眼发花,腰酸腿痛,饭吃不香,觉睡不好。
  (45)杨家的老妈回家来报告,杨先生连觉也睡不安了。
  一般说来“VO”式离合词的两个成分颠倒后,结构就变了,语法关系也会由“动宾关系”变成“主谓关系”,宾语变成受事主语。
  
  四、余论
  综上,现代汉语中“睡觉”与“睡”两者在词性和意义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两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两者前面都可以用否定词“没\不”构成否定式;
  (2)两者都可以带体标记“了”,但是“睡”还可以带“着、过”,而“睡觉”的原式则不能;
  (3) “睡”后可以跟时间词以及表示工具、场所的词,离合词“睡觉”的原式则不能;
  (4) “睡觉”的扩展形式多样,有些形式能够使意思表达得更加具体、明确,是单纯一个“睡”所不能企及的。
  以有效的意义上的解释为基础,从形式上对语言现象进行细致地描写分析,并加以总结归纳,然后展示给学习者,这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对尚没有形成良好语感的留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左世亮,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浅析有关“雪”的同族词 牛世建
  
  同族词过去称为同源字或同源词,我们根据徐通锵先生的观点,称之为同族词。它指称语音相同或相近、语义相关、有亲属关系的一组词。本文讨论的“雪”的同族词就是指称与“雪”在语义上相关并且有亲属关系的一组词。
  
  一、“雪”的同族词的义项分类
  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例如“雪”有下列四个义项:
  ①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雪崩、雪糕、雪花、雪花膏、雪莲、雪柳、雪原、雪盲、雪片、雪橇、雪人、雪线、大雪、小雪、瑞雪、雪山、雪条、雪野。
  ②颜色或光彩像雪的:雪青、雪亮、雪白、雪豹。
  ③姓。
  ④洗掉(耻辱、仇恨、冤枉):雪耻、雪恨、昭雪、雪冤、伸雪。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除了义项③,其他的合成词意义上都有联系,义项④也是从义项②通过引申和比喻产生的。
  
  二、“雪”的同族词的构成类型及其用法举例
  1.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通、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例如:昭雪、伸雪。
  (1)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的一项主要议程,是为前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平反昭雪。(《纪念建党八十周年》)
  (2)乃武满以为这一次可以伸雪冤狱,听得这几句言语,不禁又是一呆,觉得胡钦差的言语,又不甚对,暗想且叫一声冤枉,看是如何,便叩头道:“钦差大人,小人实是冤枉,被馀杭县屈打成招的呀!”锡彤听得,吓得一跳。(《杨乃武与小白菜》)
  2.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例如:雪糕、雪花、雪花膏、雪莲、雪柳、雪原、雪盲、雪片、雪橇、雪人、雪线、大雪、小雪、瑞雪、雪山、雪条、雪野、雪青、雪亮、雪白、雪豹。
  (3)现在是混搭时代了,服饰打扮天马行空,美食当然也不甘示弱,如果这个夏天你还是停留在单纯吃一个雪糕解暑,那可能有点落伍哦。(《健康生活》)
  (4)“雪花啤酒”作为东北的一大品牌也早已享誉海内外,将酒注入杯中,泡沫顿时涌起,细腻洁白、挂杯,犹如雪花堆起,故名雪花啤酒。(《沈阳雪花啤酒》)
  3.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又叫支配式。例如:雪耻、雪恨、雪冤。
  (5)在欧洲站比赛中,占据主场之利的舒马赫果然雪耻:最终获得冠军。(F1大奖赛·欧洲站,舒马赫夺冠雪耻)
  (6)王婆见潘金莲如实招了,骂道: “贱人,你先招了,我如何赖得过!”也便招了,武松把潘金莲拖到武大灵位前,说:“哥哥灵魂不远,兄弟给你报仇雪恨!”说罢,一刀刺死潘金莲,砍下她的头来。(《水浒传》)
  4.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又叫陈述式。例如:雪崩。
  (7)山坡雪下滑时,有时像一堆尚未凝固的水泥般缓缓流动,偶尔会被障碍物挡住去路,又是大量积雪急滑或崩泻,挟着强大气流冲下山坡,会形成板状雪崩。(《雪崩中逃生》)
  
  三、总结分析的结果
  “雪”原是名词,因此它构成的词多数表示事物,偏正结构最多,如对“雪”字同族词的义项分类中第①项的雪糕、雪花、雪花膏、雪莲、雪柳、雪原、雪盲、雪片、雪橇、雪人、雪线、大雪、小雪、瑞雪、雪山、雪条、雪野、雪青、雪亮、雪白、雪豹,第②项的雪青、雪亮、雪白、雪豹占了极大多数。由于“雪”的意义经过引申和比喻,所以又具有了动词性,如第④项的雪耻、雪恨、昭雪、伸雪等。
  (牛世建,山东滨州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旅游者进行的旅游活动是一项高级审美活动,在游览中,旅游者审美感受的获得离不开导游传递的审美信息。导游使用的具有丰富表达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对景点以及相关知识进行介绍、讲解的文字,就是“导游词”。它集说明文和散文两种文体于一体,既注重知识性与科学性,又注重趣味性和文学性,语言通俗生动,现场感强。人们要把话说好,把文章写好,必须根据题旨情境,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以便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这就是修辞。
期刊
“左X右X”是由方位词“左”和“右”前后搭配组成的格式,汉语中的一些成语与此有关,如:左膀右臂、左邻右舍、左顾右盼等。辞书中对此有相应的论述,一般认为格式表示动作多次重复。此类格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涉及到了,教材的解释也仅限于此,如《汉语口语速成》(中级篇)①的解释:  “左……右……”中间放入两个相同的数量词(数词只限于“一”),表示数量多或次数多;中间放入两个相同的或意义相近的单音节动词,表示
期刊
一、引言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对外汉语教学在实践和理论建设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丰硕的成果,但对外汉语教学之汉字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对英美学习者的汉字教学。英美学习者的母语是字母文字,而汉语是笔画文字,两种文字外观的截然不同,使得英美学习者的入门学习就很困难。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教学者能够消除英美学习者对汉字的陌生感,降低学习者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汉字教学成功的
期刊
2006年3月22日晚上6点多钟,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以《拼音人生》为题介绍了我国百岁学者——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  周有光,江苏常州人。1923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25年改读光华大学,1927年毕业。1927-1949年,任教于光华大学、江苏与浙江教育学院,任职于江苏银行和新华银行,并由银行派往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1949年回国,任教于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
期刊
新任会长马庆株简历    马庆株,1942年生于静海。1963年毕业于天津师院中文系;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曾被评为北大优秀研究生,198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教授、博导、《南开语言学刊》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语言学会会长,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学术委员,《汉语学报》《汉语学习》编委,多所高校客座教
期刊
我们所谓的战国文字,是指春秋末年至秦统一以前的时期内各国使用的古文字。战国文字是古文字学中形成较晚的分支,但发展迅速,在20世纪初逐渐兴起,到20世纪末臻于成熟,论著繁多,本文仅从铜器、玺印、简帛、陶器、玉石、货币等方面总结一些主要情况。    一、战国金文研究    20世纪20年代末出土了魏国铜器骉羌钟,刘节、唐兰、郭沫若、徐中舒、朱德熙等诸多学者先后有专文进行考释。30年代于安徽寿县朱家集出
期刊
从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汉字简化方案》,到现在已经半个世纪了。《汉字简化方案》的研制和推行是建设新中国的需要。五十多年前,我国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文盲占人口的85%。要在这样的烂摊子上建设强盛的国家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时中央除了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方面投入大力气以外,还特别重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扫除文盲,一是发展教育、普及文化。为了迅速取得
期刊
零、引言    本文的工作是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规范GF3003-1999,即傅永和等编《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以下简称《笔画序规范》)中的20902个汉字的笔画及笔画数进行统计与分析。  本文的做法是:首先把《笔画序规范》中的20902个汉字的笔画及笔画数逐个输入电脑。这项输入与校对工作前后花了大约半年的时间,这是本文整个统计研究工作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当
期刊
“失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在《现代汉语词典》(05版)中的解释为:①在斗争或竞赛中被对方打败(跟“胜利”相对)。②工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跟“成功”相对)。作为不及物动词,它可以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可以带“了、过”等表示动态,可以带补语,可以受范围副词、否定副词的修饰等。例如:  (1)敌人发动非正义战争是注定要失败的。(谓语)  (2)他虽然失败了两次,可还不死心。(带“了”,动作已实
期刊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选入了唐代柳宗元的诗作《渔翁》,其三四句为“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其中“欸乃”注为“ǎi nǎi,摇橹声”。过去“乃”字的读音常被人忽略,词典注音也不统一。我们的看法是应读“ǎi”,依据如下。  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外研社和语文出版社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新华字典》(2004年版)都收“欸乃”词条,并注音为ǎi nǎ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