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来自学生的“星”声
“上了高一以后,听说能够到天文台去观测木星,我欣喜若狂,但我按捺住内心的激动等到放学。下课铃打响后,我飞奔到天文台”
“从小我就对头顶的那片神秘的星空,有几丝遐想;有几分向往;亦有几分期待!从小我就想过要去探索这渺茫的宇宙!”
“…我十分喜欢天文这门学科,宇宙是神秘的,是值得去探索的,变星的淘气,星云的美丽,黑洞的恐怖,恒星的一生就像个传奇”
“从小我就对天文有着莫大的兴趣。父亲也是位天文爱好者,闲暇之余,会教我看星空图;放假期间,有时会带我到户外空旷的地区,举起望远镜,仰望星空”
……
二、武汉十四中天文兴趣伽利略小组的成立和发展
听着学生发自肺腑的“星”声,我感受到学生们强烈的天文探索热情,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地理老师,也作为一名天文、太空探索的爱好者,我想我可以行动起来,做点工作。适逢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宣布2009年为国际天文年(IYA2009)。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积极筹组武汉市十四中学天文兴趣伽利略小组。
学校成立天文兴趣伽利略小组,主要招收高一、高二的学生,加强天文兴趣的培养和宇宙探索方面知识的教育。我为该小组取名为伽利略小组。之所以取名为伽利略小组(Astro-Group Galileo of WH14 ),也是为了纪念400年前的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首次使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太空。
三、伽利略小组的主要实践活动
(一)观测月相、木星、土星等
1观测月相、木星及其伽利略卫星
上弦月、凸月是比较好的观测对象。晚自习放学后,同学们来到天文台观测月相,亲眼目睹月亮上硕大的环形山和陨石坑,那是非常开心的事!
2.观测土星及光环
土星因其美丽的光环而闻名,2009年她美丽的光环正逐渐侧展开来,越来越清晰!
2010年5月5日晚,天文兴趣伽利略小组成员竹宸涵同学用手机对着望远镜的镜头拍下了土星难得一见的芳容!她就像一顶草帽漂浮在太空,也像一盏明灯照亮浩瀚宇宙,非常震撼!
(二)观测日全食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是十分难得的天文奇观。为了增进学生对日食知识的了解,小组的同学主办了一个日食知识展。
7月22日当天,学生分成两部分进行日食观测。在学校的一部分学生由吴颜洲老师带领,和昙花林小学的学生一起在校天文台进行观测;去汉口江滩的部分学生和我一起,在江滩观测日全食。
(三)测量校园日影和太阳高度角
地表物体的影子尽管并不起眼,但是它却折射出了地球、太阳的关系。基于这一考虑,我们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组织学生实测了十四中校园二分二至的日影变化和周日、周年太阳高度的变化数据,对学生正确理解物体影子(日影)周日和周年的变化规律、地方时、区时、太阳高度的周日周年变化规律,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四)世界空间周图片展
每年的10月4~10日是为期一周的世界空间周(world space week)。2009年十月为第十届世界空间周,结合国际天文年,伽利略小组举办了一个世界空间周图片展。该图片展展出了日影测量、月相-木星及衛星-土星-日全食观测、吴梦迪个人专页、美丽校园和宇宙之美等五部分的内容,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天文兴趣和太空探索热忱。
(五)参观昙花林古天文台和日晷
2010年11月8日的中午,伽利略天文小组的成员10人和我一起,参观了古天文台遗址,仔细察看了神学院天主堂的日晷。
(六)引导学生拓展天文视野,了解国际天文科学机构
为了更多的了解国际天文年和世界的太空探索,我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国内、国际天文、宇宙探测机构。我试着联系这些科学机构和大学,如湖北省天文协会、湖北省科学技术馆、中国国家天文台、国际天文联合会(IAU)、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美国国家天文协会(AAS)、欧洲空间局(ESA)、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德国空间局(DLR)、英国大众天文学协会(Society for Popular Astronomy)、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天文学杂志(Astronomy Magazine)等,他们都给予了我们及时和慷慨的帮助,使我们的天文眼界大开!
如国际天文联合会和教科文组织寄给我们2009国际天文年英文刊物,欧洲南方天文台寄来了介绍望远镜发展历程的DVD光碟《EYES ON THE SKIES》、介绍哈勃太空望远镜知识的光碟《HUBBLE——15 YEARS OF DISCOVERY》和蟹状星云等的大幅挂图,斯坦福大学寄来了国际太阳年(IHY)的有关太阳研究的资料,欧空局寄来了国际空间站(ISS)的图片和书籍。
这些资料恰似及时雨,我组织学生观看了《HUBBLE-15 YEARS OF DISCOVERY(哈勃-15年的发现之旅)》《EYES ON THE SKIES(天眼)》。这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天文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
“趴在阳台上,俯瞰这都市的夜景,点缀着绚丽却又糜烂的灯火,美得让人眩晕,美得让人陌生,略觉乏味的我微微抬头。目光触及那深邃的苍穹,不禁深深怔住,是被她的神秘与寂静怔住了吧!总之,我是看入了迷。目光始终不舍移开,我常常会想那牵牛织女真的会远远相望么?那哈雷彗星当真有魔女扫把一样的尾巴吗?那遥远让人无限遐思的北极星到底有多美呢?这种深切的好奇与痴迷一直存留到现在,这便是我对天文的柔情”这是高一(11)班黄美玲同学的“星”声。
正如她所言“这种深切的好奇与痴迷一直存留到现在”,也希望她和我们的这份痴迷和好奇与宇宙同在。今天的好奇也许就是明天的发现,星星在我心,星星在学生的心里,学生的“星”声也在老师的心里。师生共同的痴迷与好奇,引导我们不懈去探求,去享受天文探索的快乐!
“上了高一以后,听说能够到天文台去观测木星,我欣喜若狂,但我按捺住内心的激动等到放学。下课铃打响后,我飞奔到天文台”
“从小我就对头顶的那片神秘的星空,有几丝遐想;有几分向往;亦有几分期待!从小我就想过要去探索这渺茫的宇宙!”
“…我十分喜欢天文这门学科,宇宙是神秘的,是值得去探索的,变星的淘气,星云的美丽,黑洞的恐怖,恒星的一生就像个传奇”
“从小我就对天文有着莫大的兴趣。父亲也是位天文爱好者,闲暇之余,会教我看星空图;放假期间,有时会带我到户外空旷的地区,举起望远镜,仰望星空”
……
二、武汉十四中天文兴趣伽利略小组的成立和发展
听着学生发自肺腑的“星”声,我感受到学生们强烈的天文探索热情,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地理老师,也作为一名天文、太空探索的爱好者,我想我可以行动起来,做点工作。适逢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宣布2009年为国际天文年(IYA2009)。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积极筹组武汉市十四中学天文兴趣伽利略小组。
学校成立天文兴趣伽利略小组,主要招收高一、高二的学生,加强天文兴趣的培养和宇宙探索方面知识的教育。我为该小组取名为伽利略小组。之所以取名为伽利略小组(Astro-Group Galileo of WH14 ),也是为了纪念400年前的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首次使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太空。
三、伽利略小组的主要实践活动
(一)观测月相、木星、土星等
1观测月相、木星及其伽利略卫星
上弦月、凸月是比较好的观测对象。晚自习放学后,同学们来到天文台观测月相,亲眼目睹月亮上硕大的环形山和陨石坑,那是非常开心的事!
2.观测土星及光环
土星因其美丽的光环而闻名,2009年她美丽的光环正逐渐侧展开来,越来越清晰!
2010年5月5日晚,天文兴趣伽利略小组成员竹宸涵同学用手机对着望远镜的镜头拍下了土星难得一见的芳容!她就像一顶草帽漂浮在太空,也像一盏明灯照亮浩瀚宇宙,非常震撼!
(二)观测日全食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是十分难得的天文奇观。为了增进学生对日食知识的了解,小组的同学主办了一个日食知识展。
7月22日当天,学生分成两部分进行日食观测。在学校的一部分学生由吴颜洲老师带领,和昙花林小学的学生一起在校天文台进行观测;去汉口江滩的部分学生和我一起,在江滩观测日全食。
(三)测量校园日影和太阳高度角
地表物体的影子尽管并不起眼,但是它却折射出了地球、太阳的关系。基于这一考虑,我们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组织学生实测了十四中校园二分二至的日影变化和周日、周年太阳高度的变化数据,对学生正确理解物体影子(日影)周日和周年的变化规律、地方时、区时、太阳高度的周日周年变化规律,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四)世界空间周图片展
每年的10月4~10日是为期一周的世界空间周(world space week)。2009年十月为第十届世界空间周,结合国际天文年,伽利略小组举办了一个世界空间周图片展。该图片展展出了日影测量、月相-木星及衛星-土星-日全食观测、吴梦迪个人专页、美丽校园和宇宙之美等五部分的内容,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天文兴趣和太空探索热忱。
(五)参观昙花林古天文台和日晷
2010年11月8日的中午,伽利略天文小组的成员10人和我一起,参观了古天文台遗址,仔细察看了神学院天主堂的日晷。
(六)引导学生拓展天文视野,了解国际天文科学机构
为了更多的了解国际天文年和世界的太空探索,我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国内、国际天文、宇宙探测机构。我试着联系这些科学机构和大学,如湖北省天文协会、湖北省科学技术馆、中国国家天文台、国际天文联合会(IAU)、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美国国家天文协会(AAS)、欧洲空间局(ESA)、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德国空间局(DLR)、英国大众天文学协会(Society for Popular Astronomy)、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天文学杂志(Astronomy Magazine)等,他们都给予了我们及时和慷慨的帮助,使我们的天文眼界大开!
如国际天文联合会和教科文组织寄给我们2009国际天文年英文刊物,欧洲南方天文台寄来了介绍望远镜发展历程的DVD光碟《EYES ON THE SKIES》、介绍哈勃太空望远镜知识的光碟《HUBBLE——15 YEARS OF DISCOVERY》和蟹状星云等的大幅挂图,斯坦福大学寄来了国际太阳年(IHY)的有关太阳研究的资料,欧空局寄来了国际空间站(ISS)的图片和书籍。
这些资料恰似及时雨,我组织学生观看了《HUBBLE-15 YEARS OF DISCOVERY(哈勃-15年的发现之旅)》《EYES ON THE SKIES(天眼)》。这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天文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
“趴在阳台上,俯瞰这都市的夜景,点缀着绚丽却又糜烂的灯火,美得让人眩晕,美得让人陌生,略觉乏味的我微微抬头。目光触及那深邃的苍穹,不禁深深怔住,是被她的神秘与寂静怔住了吧!总之,我是看入了迷。目光始终不舍移开,我常常会想那牵牛织女真的会远远相望么?那哈雷彗星当真有魔女扫把一样的尾巴吗?那遥远让人无限遐思的北极星到底有多美呢?这种深切的好奇与痴迷一直存留到现在,这便是我对天文的柔情”这是高一(11)班黄美玲同学的“星”声。
正如她所言“这种深切的好奇与痴迷一直存留到现在”,也希望她和我们的这份痴迷和好奇与宇宙同在。今天的好奇也许就是明天的发现,星星在我心,星星在学生的心里,学生的“星”声也在老师的心里。师生共同的痴迷与好奇,引导我们不懈去探求,去享受天文探索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