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hinr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力图对《等待戈多》中的悲剧和喜剧成分进行分析。分析悲喜剧成分,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剧,而且对于研究戏剧的发展和当下戏剧的表演均有重要意义。从亚里士多德到莎士比亚,西方学者一直在探讨悲喜剧融合的方式,20世纪时达高峰。《等待戈多》堪称其中的完美典范,被誉为“最悲的戏剧同时也是最喜的戏剧”。当下的戏剧表演可以借用其艺术表现形式,在娱乐观众的同时,引人思考。
  关键词:存在主义;荒诞派;悲剧;喜剧
  本文以存在主义为基础对《等待戈多》进行解析,运用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存在的焦虑和自由选择,说明剧中主人公遭受的折磨,分析剧中悲剧成分。作为荒诞派的代表,《等待戈多》依据存在主义的哲学基础,说明了人的生存困境,充满悲剧色彩。第二部分从喜剧的两个主要表达方式动作和语言论述文中的喜剧成分。本文在喜剧部分着墨不多,因为喜剧成分也是为了说明悲剧主题,在这一连串滑稽可笑的言论和动作后面,透露出的是人的痛苦和绝望。
  一、《等待戈多》中的悲剧成分
  “悲剧是一种基于人类痛苦的戏剧形式,并伴以净化或者愉悦观众”[1]。由此可见,悲剧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便是痛苦。《等待戈多》中人的生存状况恶劣,思想受到折磨,他们企图找到一条出路,可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主人公戈戈和狄狄的痛苦总的来说由两方面引起,一是存在的焦虑,二是自由选择。
  (一)存在的焦虑
  马丁·海德格尔认为,焦虑是由于人不能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所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本真的缺失。戈戈和狄狄正是因为不能理解现实的生活,找不到自身存在的意义才在枯树下等待戈多的。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均模糊不清,他们的绝望、孤独、痛苦是人类共同的体验和处境。世界是不可知的,荒诞不经的、无法解释的,使得人对自身及世界重新进行思考,而最终痛苦思考之后的结果是:找不到解决荒诞、异化的途径,而只好将希望寄托给不可知的,并且或许是万能的“戈多”,而戈多迟迟不来,这更增加了他们内心的焦虑和痛楚。正如吉尔曼所说的那样:“戈多迟迟不来,苦死了等待的人”。[2]
  作品一开始,只简单描述了一下当时的场景,一条乡间小路,一颗枯树,傍晚时分。而对悲剧主人公的个人情况只字未提。场景的设计也尽显悲凉,乡间小路本就荒凉,一颗枯树更让人嗅到死亡的气息,而黄昏时分更让人惶惑不安,笼罩着诡异、神秘而又恐惧的氛围。所有的这一切都象征着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劣,表明人内心的焦虑和恐惧。等待是痛苦的,在等待中,时间变得无休无止,空间变得无边无沿,一切行动都变得枯燥乏味,变得机械性。
  (二)自由的选择
  萨特认为“人被迫自由”[3],自由的本质就是人有权作出选择并且必须作出选择,选择也就意味着责任,痛苦也就产生了。戈戈和狄狄在等待的过程中做了很多选择,而每个选择都可谓痛苦万分,其中最重要的选择便是要不要继续等待戈多。两人一直思考要不要离开这件事,他他们挣扎着,痛苦着,却依然决然的继续等待下去。他们很想离开这里,回去过原来浑浑噩噩的生活,但是又意识到必须要在这里等待戈多,以期能摆脱现在生活的虚无。这一选择是痛苦的,因为离开也就意味着前功尽弃,意味着寻求生命意义的探险旅程以失败告终,他们得继续生活在原来的那种地狱般的生活,而留下,同样是痛苦的。因为,虽然有从现在的生活中救赎出来的希望,但这希望是渺茫的,微乎其微的,留下也意味着等待,他们需要重复之前种种无聊的游戏。
  二、《等待戈多》中的喜剧成分
  “喜剧是含有玩笑、讽刺等模式的娱乐方式,目的在于使观众发笑。”[4]作为一部喜剧《等待戈多》中不乏让人发笑的元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滑稽。戈戈和狄狄的行为处处都有令人发笑的地方。戈戈健忘,连昨天发生的事情都记不得了,甚至被打的事都毫无印象。这样一个小丑似的人物,使人们忍不住想要发笑。剧中的幸运儿总是背着行李,哪怕休息的时候也不肯放下,他打瞌睡时,行李滑落肩膀,他就惊醒,重新把行李放好继续睡觉,这样滑稽的举动无疑为该剧增添了喜剧成分。其次,喜剧的另一重要表现方式就是言辞,喜剧的言辞不是那种华丽优雅的,而是粗俗易懂的。幸运儿长篇大论似的演讲,看来颇有道理却逻辑混乱,毫无意义。他们的语言毫无章法,含混不清,牛头不对马嘴,但是彼此仍然连续不断的交谈着,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滑稽的,可笑的。他们总是说在这样痛苦无望的境遇里,不如死去的好,可是他们却呆立原地,毫无行动,他们整日里嚷嚷着要离开,不再等待,可是他们依然呆坐原地,毫无要离开的表示,这样言语与行为的互相矛盾,让人不禁哑然失笑。
  三、结语
  《等待戈多》是一部揭示人的生存困境的悲喜剧,它完美地柔和了悲剧和喜剧成分。通过分析悲剧成分,可以深刻理解戈戈和狄狄表现出的的痛苦和迷茫、现实世界的荒、荒诞世界里人的焦虑恐惧乃至绝望的心境。剧中的喜剧成分,在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引发人对主题的深入思考。《等待戈多》无疑是悲喜剧的典范,它的诞生注定要引起一股新的戏剧潮流,为戏剧表演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gedy.
  [2]罗伯·吉尔曼 《现代戏剧的形成》[A]荒诞派戏剧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Professor Spade, “Class Lecture Notes on Sartre’s Being and Nothingness”, (Indian University, Fall 1995:243.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edy_(drama).
其他文献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艺术分院  摘要:《暖》这部电影通过少女暖的成长过程,情感经历,酣畅淋漓的展示了暖从理想爱情到现实爱情的转变过程,也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她从幼稚到成熟的蜕变。这就是成长,这就是生活。  关键词:爱情;理想;现实  电影《暖》是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由霍建起导演,秋实编剧,郭晓冬(饰林井河)、李佳(饰暖)、香川照之(饰哑巴)主演的一部剧情片。本片摄制于2003年,
期刊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以美剧《蛇蝎女佣》的字幕翻译为个案进行研究,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了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翻译四步骤在该剧字幕翻译中的体现,浅析了阐释学翻译理论对欧美影视字幕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阐释学;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字幕翻译  随着世界各国间文化往来的日益频繁和深化,大量优秀的欧美影视剧也进入了中国观众的视野,影视交流已经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
期刊
1  夜在翻江倒海  想起野棉花,老砂锅,铁菜刀  和铁菜刀上的灯光  炭炉煎出深到骨髓的苦  蟋蟀和夜鸟使胃无法安息  喧嚣着吐出  一江春水还是那么绿。野棉花  染黑幼时胃疼的夜晚  影子里的老屋在影子里活了  像山,像水,母亲的麦粒  2  一只蝴蝶的忌日,烛芯。  河里燃起了冥纸  大河默默地流,不带哭声,  桥上的白发人。眼里藏了全部秘密  风走过,漫无目的  风和流水目光短浅,一弯月色
期刊
堤岸曲曲,蒹葭丛丛,山水交融,湖山争辉,如今位于杭州萧山的湘湖,湖光山色堪与西湖比美。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这里还是一小片淤泥。当时的钻瓦厂在这里挖掘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古文明的痕迹,八千年前的远古文明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从1990年6月开始,有关单位前后开展了三次考古发掘,发掘出土了大量骨器、木器、石器、陶器及动植物遗存。跨湖桥遗址的年代早于河姆渡遗址,文化面貌独树一帜,不同于中国东南
期刊
摘 要:市场需要怎样的文学声音?80后作家又是怎样与市场碰撞的?而结果又是怎样的?本文从接受学的角度,根据已有的问卷调查,对不同年龄层次和身份背景的阅读群体在面向80后作家作品的了解程度及倾向喜好加以分析,试着找寻80后作家在市场化的道路。  关键词:市场接受度;沉淀与前行;方向  伴随着中国网络文学的兴起繁荣,身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80后日渐成熟。而其中从事写作的作家规模日渐扩大,百花齐放,逐
期刊
摘 要:鲁迅的《野草》是他众多作品中体现他的人生哲学最为深刻的一部,在这部集子里鲁迅充分体现了鲁迅对生命、死亡和斗争的看法以及属于他的一套处世哲学。  关键词:生命;死亡;斗争;循环  鲁迅的《野草》是他的众多作品中难懂的一部,这部散文集(一说散文诗集)几乎包含了鲁迅所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鲁迅的处世态度以及对当时世界的看法都以象征的手法呈现了出来。而这其中体现地最为突出地便是鲁迅关于生命、死亡和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模式与社会的转型转型,市场经济也带来了文学的转型。本文试图从刘震云小说与市场运作下影视改编之后文学观嬗变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文学如何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手机》;文学的影视化;市场经济  近年来,刘震云的小说《手机》将他的小说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一时间吸引了大量读者眼球,使之成为2003年度畅销小说。在这里小说的成功除了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外与电影上映后
期刊
摘 要:燕垒生科幻小说集《瘟疫》科幻构思巧妙,逻辑思维显露在文字之中。本文意图在科幻小说的前提下分析其小说中的人性之美。  关键词:科幻小说;人性 ;燕垒生  曾有人提出过科幻小说的三种功能:娱乐——教育——启发,而启发的对象则直接指向“亟待找寻一些有启发的新点子的在职科学家和发明家”。科幻小说受到其类型文学分类的限制,一些人将评判标准与关注焦点始终放在“科幻”二字,后果是使科幻小说与主流文学的距
期刊
摘 要:《黑色地图》是北岛后期代表作之一。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是一般人的人生历程:归乡、记忆、告别。诗人通过“黑色”与“地图”,“泉水和蜜制药丸”与“夜的话语”,“彩虹”与‘“黑市”,“小窗”和“明月”这四组存在悖论的意象向我们传达人生的悲剧性。  关键词:归乡;记忆;告别;悖论  诗人北岛一直是朦胧诗歌的代表。《黑色地图》这首诗写于北岛获准回国探望病重的父亲的2001年底到2002年初左右,是北
期刊
摘 要:当代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著作题材丰富,本文选取了严歌苓创作的一类典型题材,以严歌苓的四部短篇小说为文本支撑,从文化伦理、心理等方面探讨这些发生在年龄差异较大的具有洛丽塔色彩恋情中的少女心理。论文大致从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其一,从东西方文化伦理背景下的女性对待此类情感的态度差异,而其中东西方根深蒂固的血统以及不同的伦理背景以相异的方式影响了这些少女,使少女们在恋情中的表现出现了不可忽视的差异。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