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7日晚,大雨,《商务周刊》在长沙东郊星沙镇采访了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与众多媒体所描述的一样,向坐在其宽大的办公室内,向记者重新阐述了他在与徐工集团宣传部所组织的“响云霄”论战中多次论及的论点。
此外,他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对2005年徐工科技主要经济指标的分析。
2005年7月13日,徐工科技(000425)发布上半年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05年半年度亏损9000万一9500万元,当月徐工科技股票大幅下跌,最低下跌到了每股1.81元。2006年初,徐工科技公告,2005年度将实际亏损1.2亿元。向文波认为这对于一家2004年尚赢利数千万元的企业来说,无论从行业宏观层面还是从企业微观层面,都显示出了许多不同寻常之处。
他认为,徐工科技的主要产品为压路机、装载机、摊铺机、平地机。徐工科技在解释亏损原因时主要归结为三点,第一是国家宏观调控导致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回落,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下降幅度超过预期,公司产品销售量较预期大幅降低;第二,由于市场需求总量下降,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公司部分产品售价降低,毛利率较预期降低;第三,市场竞争激烈,金融环境趋紧,客户占用公司资金较预期增加,应收账款不断上升,坏账准备计提大幅增加。
向文波对此提出了疑问:“压路机方面,根据权威的统计数据,2005年行业内主要企业产量为16499台,比2004年的19151台减少13.85%,徐工科技产量2434台,比2004年4365台减少44.24%。剔除徐工科技产量的下降对行业的影响,2005年行业内其他主要企业压实机械产量14065台,比2004年的14786台仅减少4.87%,因此可以看出徐工科技如果2005年产量真的下降44.24%,相比其他企业平均下降4.87%,其减幅是其他企业平均水平的近10倍。
装载机方面,2005年中国23家装载机主要生产企业累计销售装载机105819台,比2004年增加17.72%;徐工科技市场占有率9.2%,行业排名第五,销量为8449台。这就有以下几个疑问:(1)倘若忽略其他非主要的生产企业,仅将23家主要企业的销量视同为全国的销售总量,则徐工科技的销量应不低于105819×9.2%=9735台,其披露的销量为8449台,相差1286台。(2)尽管2005年度全行业确实遇到一些困难,但主要企业的销量仍然比2004年增加了17.72%,而徐工科技却比上一年减少了4.46%,与行业的增长情况相比形成相当大反差。
“平地机方面,行业内9家主要企业2005年销量共计1711台,比2004年减少6.5%,徐工科技销售437台,比上年减少18.31%,其减幅是行业平均水平的近三倍。”
向文波认为,徐工科技总结2005年产生大额亏损的—个主要原因是整个行业严重下滑导致销售大幅下降,但上述分析表明,其主要产品所属行业在2005年度并未出现想象中的大幅下滑。
他认为,产生这一想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其一,其主要产品所属行业内的其他厂家面对2005年存在的不利因素,经过努力,仍然取得了不差的业绩,而徐工科技的努力在市场竞争方面没有像其他同行一样取得应有的成绩;其二,徐工科技的努力在2005年市场竞争方面与其他同行一样取得了应有的成绩,但其2005年报披露的主要产品产销量不对。
向文波还从财务指标方面,指出了徐工科技2005年报表的一些反常之处:根据相关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资料,徐工科技的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率等重要指标,与柳工、厦工、山推等上市公司的平均值相比,其2002、2003、2004年度比上述公司低2—3个百分点,2005年度低6—8个百分点,变化很大。徐工科技的销售收入增长率指标,2003年度远远超出比较对象平均值,高出28.4个百分点,2004年度则变为低4.58个百分点,2005年度更是低了31.26个百分点,前后反差非常大。
他认为,这些变化对徐工科技2005年的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2005年度徐工科技的确与同行有着太大的不同,其销售和利润情况很反常”。
更反常的是徐工科技2005年度的费用支出情况。根据向文波的对比,2004年徐工科技在业务收入比2003年增长7.82%的情况下,营业费用下降了12.66%,但2005年在徐工科技主营业务收入比2004年大幅下降18.13%的情况下,营业费用却增加了11.8%,他认为“这很难理解”。
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也出现同样的情况。2005年在产销规模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徐工科技的管理费用没有得到任何控制,仍然小幅上涨1.61%;财务费用2005年比上年增长20.89%,利息支出增长幅度较大。向文波指出:“按照常理,应该是扩大了融资规模,企业资金流动量增加,一般都会扩大产销规模,但是与销售收入的大幅下降相比,无法理解。”
向文波提出的最后一个质疑是应收账款的增加。他在文章中指出,徐工科技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比2002年有大幅增长,应收账款下降了16.14%,说明2003年市场形势很好;但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比2003年有小幅增长,应收账款却增加了31.4%;2005年,徐工科技主营业务收入比2004年大幅下降,应收账款反而增加了16.55%。
通过以上分析,他得出两个初步结论:徐工科技披露的有关主要产品2005年产销情况与行业的一般情况存在巨大差异,使得其销售收入相比2004年大幅下降20%;2005年在销售收入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徐工科技却增加了营业费用,扩大了融资规模和赊销规模,同时管理费用也没有得到控制,这些导致徐工科技2005年大幅亏损的原因让同行们疑窦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