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探讨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0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本教育”理念和模式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生本教育”不仅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本,而且在整个体系上探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认为“教育的要义,最终不是着眼于自己如何聪明,而是着眼于教师的职业本质——让别人变得更为智慧。”进一步强调了教育职能和学生本体两者的高度统一。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初中语文教师作为传承文明、讲授知识、提高能力的教育主体,就更应该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束缚,把“生本教育”理念纳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生本教育理念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生本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强化以学生需要为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变“教会学生学”为“学生主动会学”
   教学设计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设计是否围绕着学生的需求,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关系着学生主体精心设计教案,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争取做到精益求精。一方面,要增加教学的信息量。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教学参考书、图书馆书籍、网络查询等方式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设计详尽丰富。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学的生动性。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仔细研究学生,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进行课堂设计,并且注意把教学设计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2.增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互动,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共同参与”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着眼点。每个学生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都不同,其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各异。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广泛最充分最有效地互动学习,关键是教育者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原则,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设独具风格的教学情境,形式多样的课堂讨论。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在每个小组讨论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和学生学生一起探讨,然后达成比较一致的观点。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大型的课堂专题讨论会,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对专题知识的理解和观点,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再把讨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和筛选。然后形成共识,实践证明,讨论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的互动,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3.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平等意识,变“教师权威者”为“师生共同能够提高”
   语文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在教学中要注重共同学习,强化平等意识。学生语文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而教又是为学而存在,为学而服务的,老师一定要热爱学生,以民主、尊重、发展、合作与鼓励、肯定、赞赏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平等意识。教育者要高屋建领驾驭教材,明确目标,因材施教,立足于点拨和引导,努力使“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之,在初中语文生本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究教学方法, 那么我们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提高,学生就会用“心”去思考与感悟语文。当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时,就会自觉自主地学习,我们的课堂就不再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沉闷地听的死气沉沉的没有活力、没有朝气的课堂,而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畅所欲言的思想交流与碰撞的盛宴,我们会在其中享受思想交流后的成功感,我们将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一、有的放矢命好卷   以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是状物类记叙文,按照本市统考的模式三大题命卷。   第一大题是基础知识类考查题,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字词句的积累运用显然必须来自本单元四篇课文,考查字词句的音、形、义、用;口语交际或综合实践活动题,同样也必须是本单元所要求的“介绍你所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考查学生片段语言运用表达能力。 第二大题是阅读题,落实
期刊
一、作文教学目标的改革    1.重视写作的情意训练与态度的养成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它灌注着主体的情感,充满着人生的体验,显示着沟通的渴望。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形成主体性的人格。应该摒弃纯形式的作文训练方法,代之以人格的形成发展同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发展相结合的作文教学。    2.重视写作的过程指导    新课程改
期刊
一、言传身教,范读启情   范读能体现教师对课文的感受。教师的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听得见,看得着,可以模仿,可以学习。成功的范读,可以使语言形象迅速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传语感于学生”的目的。   二、情境再现,激发兴趣   “形象再现”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好方法。所谓形象再现,就是阅读时脑海中形成的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
期刊
一、片段训练的涵义    所谓“作文片段”,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段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段训练”。其训练类型共有三种:    1.描述性训练:就是选择景物的一个方面,撷取生活海洋中的一个小浪花,截取生活的一个断面进行叙述描绘。    2.说明性训练:就事物的一个方面作介绍。    3.评议性训练:就一件事、一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把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呢?我认为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一些自
期刊
红尘俗世纷纷扬扬,遥山近水淡淡花香。我在茫茫人海中踮足翘望,却望不到你峨冠博带的身影。你曾奋笔疾书,犯言直谏;你曾啸聚竹林,诗酒弹唱;你曾周游列国,风尘仆仆;你也曾对月题诗,笔力峥嵘。是什么,惊碎了一个流传千年的书生梦?让我在千人万人之中竟然看不到一个正心诚意、上下求索的读书人?文人美丽的素羽如一池斑驳的虹影在喧嚣闹市中沉淀、隐没。  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  读书须凭兴趣   畅销书排
期刊
积累和应用也是个老话题,可能出题人觉得“老田里年年都出新谷子”,就拿出来让我们旧曲翻作新声,老话题也未必不能翻出新意。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秉承出题人意旨,前人已有的简说,时人所无的详谈。   一、积累为基   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起伏大翼也无力”。积累当然是基础,意义无需多言,您懂得。这里交流几个积累的方法吧。   (一)阅读笔记模式化。语言积累主要来源
期刊
“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爱因斯坦说。学习应该是一种带给人快乐的活动,教学所要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获得的享受。由此不由反思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设计,于是一个普通却又值得思考的问题迎面涌来。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设计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认
期刊
一、重在尊重、协助与促进   尊重是语文教育的前提,但协助和促进才是目的。面对学生自主的语文学习,教师的协助主要表现在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授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教师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切实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想象朝“深度”“广度”和“长度”上引。   二、重在积累、互动与熏陶   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只有掌握了某种语言的人,才能进入人类社会,拥有人的活
期刊
一、要有明确的课堂纪律要求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积极、向上、有序的课堂规则,会使师生之间目标一致,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    因此,一个教师在接手一个班的开始一段时间,尽早为学生制定一套指导他们课堂行为的规则。可以让学生参与整个制定过程,和学生讨论这些规则背后的道理,确保他们对之有真正的理解,认识到每条规则的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