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色建筑要强调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互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设计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以及现代高新节能技术,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与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对绿色建筑的理念及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行业长期存在着能源消耗大,导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并且逐步普及了绿色节能理念。这一理念一旦在建筑设计方面得到很好的应用,就不仅有助于节约资源,还能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这样就实现了既降低建筑成本又保护了环境的双重效果。因而,很有必要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地应用绿色节能理念。
1 绿色节能设计
通常来说,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
1.1 整体协调
建筑物不能将其视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因为它必然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时刻联系着周围的事物,并且还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绿色节能设计时,应该先全面地调查和并熟悉当地的人文风情、地域气候等情况,这样才能使最终的设计达到一种整体的相互融合状态,使万物平衡、和谐。尽可能做到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建筑有更强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
1.2 健康实用
建筑物具有的最基本价值便是其使用价值,不管建筑物的用途是什么,居住或者是办公又或是用于商业活动,但其首先需要具备的必然是这一功能。满足它的各项使用功能,合理设计建筑的空间、交通、通风、采光,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
1.3 对资源加以充分利用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还存在大量的“高能耗、低效率”现象。因为存在较低的能源利用率,这就严重浪费了资源,同时还会严重污染到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地对比分析,优化建筑设计方案,选用科学、合理的设计,运用降低能耗的新材料、新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进而达到提高利用率、降低损耗的目的。
1.4 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节约能源的最有效办法是减少供暖(冷)热量的损失。这里,建筑的密度、单元的组合、建筑的朝向、建筑的结构和体量的安排,建筑外墙的保温隔热都是要考虑的因素,此外,材料的类型、墙体的厚度、窗户的面积、门窗节点的构造也同样不能忽视。现代主义的国际风格表现在建筑上的一大特征就是大面积的玻璃窗。这种设计是建立在便宜能源的基础上的。浪费的能源十分惊人。夏季,它须耗费大量额外的空调制冷的能量;冬季,它又大量消耗暖气的热量。因此,我们设计时不能盲目追求时尚,大面积开窗,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开窗。在需要保温隔热的地方,建筑的门窗还要做密封设计和处理。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精心设计历来是建筑师十分重视的问题,但把节能放在第一位,则是绿色建筑提倡的。建筑的外围护由墙、屋顶、门窗三部分组成。据统计,美国每年有l3亿美元的能源以暖气和冷气的形式从建筑不严密的外围护中散失。因此,严把外围护关,对防止能量散失十分重要。
2 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建筑的规划设计
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想把绿色节能的概念融入到建筑的每一个细节当中,需要在设计之前,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概况有个整体上的了解。我国由于在地形和气候上的复杂性,导致建筑在布局和规划上有着复杂的特性,因而产生的建筑类型也种类繁多,不同类型需要不同方式的规划。就如在北方的建筑设计上,我们需要考虑到气温寒冷的情况,所以布局上多 采用背风向阳的方式;而在南方的建筑设计上,我们又要考虑其气温相对炎热的情况,所以布局上应该尽量保证空气的流动性而产生散热的效果,所以多会迎风布置建筑。我国南北方建筑的朝向上也有所不同,北方为应对寒冷,建筑多会坐北朝南;但南方就不会那么固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在建筑的室内绿化布置上,设计师应该考虑周全,因为室内环境不仅要做到一定的舒适度,审美上也应该有一定的观赏性以及与建筑功能的匹配性。一般会在室内栽种一些适宜的绿色植物,以达到改善室内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等效果。
2.2 围护结构设计
在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热传导性这一关键性因素, 因为不同热传导性的材料将会对建筑物的能耗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在这一性质上的把握不过关,很可能会造成夏季难散热,冬季也不保温的情况,这样也会对建筑在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的消耗上造成更大的浪费,达不到建筑节能环保的功效。所以在围护结构的设计上需要得到足够重视,我们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1)墙体节能:在墙体设计上,应该将外墙的设计列为最重视的环节,因为外墙具有面积大、能耗高的特点,所以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外墙的设计将决定着节能环保这一性质的优劣程度。在外墙设计环节,要充分考虑到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择,这是外墙的重要部分,所以显得尤为重要。建筑的保温结构主要包括外保温、内保温和夹心层保温三大种类,而在实际当中多采用外保温的体系,因为外保温体系不论是在建筑结构的保护上,还是在能源的消耗上都较其它体系更加有优势,同时它还具有延长建筑物寿命和避免冷热桥现象的效果,在使用过程中也方便维护和修缮。
(2)屋顶节能:顾名思义,屋顶节能就是在屋顶上采取一定措施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其宗旨自然也是节能这一理念,即是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因而屋顶节能能把资源的消耗利用发挥到最大的优势,以达到环保的效果。例如在屋顶的保温层的设计上,就可以将其设计成充分吸收太阳辐射产生热。
(3)屋面绿化:目前,建筑上的屋面绿化在形式上已较为完备,因而在建筑工程中主要是要做好构造方法以及一些荷载指标上的一系列设计工作,具体就是将屋面绿化的防水、排水功能做好提前设计。但在屋面绿化的实际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包括绿化的生长周期、花池的设计和四周维护材料的选取等,设计时,应该选用一些易于生长的常绿植物,做好各部分的基层构造,不同的植物对覆土厚度有不同的要求。
(4)门窗节能:门窗在节能上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门窗在通风和采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门窗的材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例如玻璃窗的设计就让采光和通风变得更加方便,出现了很多性能作用不一的保温玻璃、中空玻璃、防阳光辐射玻璃等,在建筑的设计上应该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和使用功能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以达到降低能耗的最佳效果。
3 建筑在设备上的设计
3.1 采暖空调
采暖空调作为建筑中的设备工程,其对于能源的消耗自然也应列在节能的设计环节上。对于采暖空调,首先,在建筑的体形设计上应该尽量减小体形系数,选择合适的窗墙比,使能源发挥到最大的利用效果。其次,在空調安装过程中,应该采取一定保护措施,避免空调直面阳光暴晒。应该根据建筑的具体结构等来设计安装,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3.2 其他电气设备
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建筑设备作为耗能的一部分,自然也应考虑到建筑的环保设计上。因而在电气设备的设计上,应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电气开关、设备等,同时对于电能的消耗也应该要合理设计。而在水的利用方面也要本着节约的原则,来选择节水、节能、低能耗的卫生器具和设备。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急剧增长,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逐渐被淘汰,随之而来的是绿色建筑。其目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云.对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中华民居,2012,9(4):111-113.
[2]邓彪. 对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6:23.
[3]邹红梅. 如何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J]. 低碳世界,2014,17:22-23.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行业长期存在着能源消耗大,导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并且逐步普及了绿色节能理念。这一理念一旦在建筑设计方面得到很好的应用,就不仅有助于节约资源,还能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这样就实现了既降低建筑成本又保护了环境的双重效果。因而,很有必要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地应用绿色节能理念。
1 绿色节能设计
通常来说,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
1.1 整体协调
建筑物不能将其视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因为它必然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时刻联系着周围的事物,并且还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绿色节能设计时,应该先全面地调查和并熟悉当地的人文风情、地域气候等情况,这样才能使最终的设计达到一种整体的相互融合状态,使万物平衡、和谐。尽可能做到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建筑有更强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
1.2 健康实用
建筑物具有的最基本价值便是其使用价值,不管建筑物的用途是什么,居住或者是办公又或是用于商业活动,但其首先需要具备的必然是这一功能。满足它的各项使用功能,合理设计建筑的空间、交通、通风、采光,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
1.3 对资源加以充分利用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还存在大量的“高能耗、低效率”现象。因为存在较低的能源利用率,这就严重浪费了资源,同时还会严重污染到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地对比分析,优化建筑设计方案,选用科学、合理的设计,运用降低能耗的新材料、新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进而达到提高利用率、降低损耗的目的。
1.4 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节约能源的最有效办法是减少供暖(冷)热量的损失。这里,建筑的密度、单元的组合、建筑的朝向、建筑的结构和体量的安排,建筑外墙的保温隔热都是要考虑的因素,此外,材料的类型、墙体的厚度、窗户的面积、门窗节点的构造也同样不能忽视。现代主义的国际风格表现在建筑上的一大特征就是大面积的玻璃窗。这种设计是建立在便宜能源的基础上的。浪费的能源十分惊人。夏季,它须耗费大量额外的空调制冷的能量;冬季,它又大量消耗暖气的热量。因此,我们设计时不能盲目追求时尚,大面积开窗,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开窗。在需要保温隔热的地方,建筑的门窗还要做密封设计和处理。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精心设计历来是建筑师十分重视的问题,但把节能放在第一位,则是绿色建筑提倡的。建筑的外围护由墙、屋顶、门窗三部分组成。据统计,美国每年有l3亿美元的能源以暖气和冷气的形式从建筑不严密的外围护中散失。因此,严把外围护关,对防止能量散失十分重要。
2 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建筑的规划设计
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想把绿色节能的概念融入到建筑的每一个细节当中,需要在设计之前,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概况有个整体上的了解。我国由于在地形和气候上的复杂性,导致建筑在布局和规划上有着复杂的特性,因而产生的建筑类型也种类繁多,不同类型需要不同方式的规划。就如在北方的建筑设计上,我们需要考虑到气温寒冷的情况,所以布局上多 采用背风向阳的方式;而在南方的建筑设计上,我们又要考虑其气温相对炎热的情况,所以布局上应该尽量保证空气的流动性而产生散热的效果,所以多会迎风布置建筑。我国南北方建筑的朝向上也有所不同,北方为应对寒冷,建筑多会坐北朝南;但南方就不会那么固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在建筑的室内绿化布置上,设计师应该考虑周全,因为室内环境不仅要做到一定的舒适度,审美上也应该有一定的观赏性以及与建筑功能的匹配性。一般会在室内栽种一些适宜的绿色植物,以达到改善室内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等效果。
2.2 围护结构设计
在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热传导性这一关键性因素, 因为不同热传导性的材料将会对建筑物的能耗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在这一性质上的把握不过关,很可能会造成夏季难散热,冬季也不保温的情况,这样也会对建筑在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的消耗上造成更大的浪费,达不到建筑节能环保的功效。所以在围护结构的设计上需要得到足够重视,我们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1)墙体节能:在墙体设计上,应该将外墙的设计列为最重视的环节,因为外墙具有面积大、能耗高的特点,所以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外墙的设计将决定着节能环保这一性质的优劣程度。在外墙设计环节,要充分考虑到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择,这是外墙的重要部分,所以显得尤为重要。建筑的保温结构主要包括外保温、内保温和夹心层保温三大种类,而在实际当中多采用外保温的体系,因为外保温体系不论是在建筑结构的保护上,还是在能源的消耗上都较其它体系更加有优势,同时它还具有延长建筑物寿命和避免冷热桥现象的效果,在使用过程中也方便维护和修缮。
(2)屋顶节能:顾名思义,屋顶节能就是在屋顶上采取一定措施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其宗旨自然也是节能这一理念,即是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因而屋顶节能能把资源的消耗利用发挥到最大的优势,以达到环保的效果。例如在屋顶的保温层的设计上,就可以将其设计成充分吸收太阳辐射产生热。
(3)屋面绿化:目前,建筑上的屋面绿化在形式上已较为完备,因而在建筑工程中主要是要做好构造方法以及一些荷载指标上的一系列设计工作,具体就是将屋面绿化的防水、排水功能做好提前设计。但在屋面绿化的实际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包括绿化的生长周期、花池的设计和四周维护材料的选取等,设计时,应该选用一些易于生长的常绿植物,做好各部分的基层构造,不同的植物对覆土厚度有不同的要求。
(4)门窗节能:门窗在节能上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门窗在通风和采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门窗的材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例如玻璃窗的设计就让采光和通风变得更加方便,出现了很多性能作用不一的保温玻璃、中空玻璃、防阳光辐射玻璃等,在建筑的设计上应该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和使用功能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以达到降低能耗的最佳效果。
3 建筑在设备上的设计
3.1 采暖空调
采暖空调作为建筑中的设备工程,其对于能源的消耗自然也应列在节能的设计环节上。对于采暖空调,首先,在建筑的体形设计上应该尽量减小体形系数,选择合适的窗墙比,使能源发挥到最大的利用效果。其次,在空調安装过程中,应该采取一定保护措施,避免空调直面阳光暴晒。应该根据建筑的具体结构等来设计安装,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3.2 其他电气设备
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建筑设备作为耗能的一部分,自然也应考虑到建筑的环保设计上。因而在电气设备的设计上,应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电气开关、设备等,同时对于电能的消耗也应该要合理设计。而在水的利用方面也要本着节约的原则,来选择节水、节能、低能耗的卫生器具和设备。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急剧增长,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逐渐被淘汰,随之而来的是绿色建筑。其目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云.对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中华民居,2012,9(4):111-113.
[2]邓彪. 对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6:23.
[3]邹红梅. 如何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J]. 低碳世界,2014,17: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