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情境教学法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它以其生动性、灵动性、丰富性、趣味性,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拨动了学生的情感之弦。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把枯燥复杂的地理知识放入生动形象的情境之中,为学生提供鲜活灵动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地理课堂更加多姿多彩。基于此,本文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进行如下阐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教学法;实物;图片
情境教学法具有情真意切、惟妙惟肖、生动活泼的特点。把教学内容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不仅能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还能让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灵活地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把情境教学法与地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利用不同的教学媒介,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的情境,从而使地理课堂奏响“情境”之歌。基于此,本文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进行如下阐述。
一、借助实物,展示情境
生活实物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它们不仅具有使用價值,还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教师把一些生活实物带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并结合生活实物进行知识的讲授,可以起到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意识到生活实物在教学中的作用,并主动地借助生活实物展示直观化情境,从而把枯燥的地理知识融入生活实物之中。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内容时,便充分借助生活实物,进行了教学情境的展示。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杯水,并说到:“你们觉得一杯水可以起到什么作用?”于是,学生议论纷纷。其次,教师说:“水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存环境。假如没有了水,那会怎么样?”有的学生说:“草木枯萎。”有的学生说:“人类和动物会被渴死。”再次,教师对学生说:“如果从地理角度来分析水,那么水有哪些奥秘呢?下面,我们探究《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内容。”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究了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类型等地理知识。
二、提出问题,构建情境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依据教案和教材,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在这一情绪的影响下,学生会感到学习是如此的枯燥乏味。针对这一情况,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改变一言堂教学模式,改变一味灌输知识的模式,借助课堂提问的方式构建探究性情境,从而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以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授《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构建如下问题情境。问题情境一:对河流侵蚀地貌及其应用进行分析。问题情境二:对河流堆积地貌及其应用进行分析。问题情境三:说一说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其次,学生结合《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课的内容,仔细思考这些问题。之后,有的学生说:“溯源侵蚀会使河谷延长,下蚀会使河谷变深,侧蚀会使河谷变宽。”有的学生说:“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地貌。初期,河谷延长,形成‘v’型谷。中期,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到了成熟期,河谷进一步拓宽,由‘v’型变成‘u’型。”还有的学生说:“河口处容易形成冲积扇。河流中下游会形成冲积平原。河口地区会形成三角洲。”还有的学生就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发言:“河流为聚落提供生活、生产用水,还可以提供农副产品。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总之,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很好地掌握了《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地理知识。
三、利用图片,设置情境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地理教学呈现在学生眼前的常常是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一页页满满当当的考题。如此一来,学生不能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针对这一情况,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惟妙惟肖的图片为学生设置图文并茂的课堂情境,从而使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理解所学地理知识,进而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均得以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一些生动的图片设置惟妙惟肖的课堂情境。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系列关于“多姿多彩的地表面貌”的图集,并对学生说:“同学们,请你们仔细地观察这些图集。”于是,学生可以从一张张图片中看到如下景观: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其次,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些景观的变化中发现什么规律吗?说一说形成这种规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的学生说:“不同纬度呈现出了不一样的自然景观。”有的学生说:“纬度不同,热量不同,因而景观也就存在差异。”还有的学生说……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总之,多彩的图片情境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也促使学生积极探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知识点。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迎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借助实物向学生展示了直观化情境,提出一些地理问题向学生构建了引人深思的情境,利用图片向学生设置了栩栩如生的情境,从而使乏味的地理课堂变得活泼有趣,进而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地理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立娜.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47):145-146.
[2]滕云娟.有效教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催化剂”[J].国际公关,2019(06):135.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教学法;实物;图片
情境教学法具有情真意切、惟妙惟肖、生动活泼的特点。把教学内容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不仅能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还能让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灵活地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把情境教学法与地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利用不同的教学媒介,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的情境,从而使地理课堂奏响“情境”之歌。基于此,本文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进行如下阐述。
一、借助实物,展示情境
生活实物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它们不仅具有使用價值,还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教师把一些生活实物带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并结合生活实物进行知识的讲授,可以起到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意识到生活实物在教学中的作用,并主动地借助生活实物展示直观化情境,从而把枯燥的地理知识融入生活实物之中。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内容时,便充分借助生活实物,进行了教学情境的展示。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杯水,并说到:“你们觉得一杯水可以起到什么作用?”于是,学生议论纷纷。其次,教师说:“水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存环境。假如没有了水,那会怎么样?”有的学生说:“草木枯萎。”有的学生说:“人类和动物会被渴死。”再次,教师对学生说:“如果从地理角度来分析水,那么水有哪些奥秘呢?下面,我们探究《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内容。”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究了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类型等地理知识。
二、提出问题,构建情境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依据教案和教材,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在这一情绪的影响下,学生会感到学习是如此的枯燥乏味。针对这一情况,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改变一言堂教学模式,改变一味灌输知识的模式,借助课堂提问的方式构建探究性情境,从而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以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授《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构建如下问题情境。问题情境一:对河流侵蚀地貌及其应用进行分析。问题情境二:对河流堆积地貌及其应用进行分析。问题情境三:说一说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其次,学生结合《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课的内容,仔细思考这些问题。之后,有的学生说:“溯源侵蚀会使河谷延长,下蚀会使河谷变深,侧蚀会使河谷变宽。”有的学生说:“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地貌。初期,河谷延长,形成‘v’型谷。中期,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到了成熟期,河谷进一步拓宽,由‘v’型变成‘u’型。”还有的学生说:“河口处容易形成冲积扇。河流中下游会形成冲积平原。河口地区会形成三角洲。”还有的学生就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发言:“河流为聚落提供生活、生产用水,还可以提供农副产品。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总之,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很好地掌握了《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地理知识。
三、利用图片,设置情境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地理教学呈现在学生眼前的常常是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一页页满满当当的考题。如此一来,学生不能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针对这一情况,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惟妙惟肖的图片为学生设置图文并茂的课堂情境,从而使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理解所学地理知识,进而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均得以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一些生动的图片设置惟妙惟肖的课堂情境。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系列关于“多姿多彩的地表面貌”的图集,并对学生说:“同学们,请你们仔细地观察这些图集。”于是,学生可以从一张张图片中看到如下景观: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其次,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些景观的变化中发现什么规律吗?说一说形成这种规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的学生说:“不同纬度呈现出了不一样的自然景观。”有的学生说:“纬度不同,热量不同,因而景观也就存在差异。”还有的学生说……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总之,多彩的图片情境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也促使学生积极探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知识点。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迎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借助实物向学生展示了直观化情境,提出一些地理问题向学生构建了引人深思的情境,利用图片向学生设置了栩栩如生的情境,从而使乏味的地理课堂变得活泼有趣,进而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地理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立娜.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47):145-146.
[2]滕云娟.有效教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催化剂”[J].国际公关,2019(0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