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不能离开学生学习、应用、创新,综合体现在“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过程中,综合体现在“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著名数学家P.Harmous在一篇总结文章中强调“问题是关键”,数学概念、定理、模型和应用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中,我们把“问题意识”作为研究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63-2
一、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如教学三角形的高,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的蛋糕。其正面是三角形的小蛋糕。如右图:
师:这块小蛋糕的前面是……
生:一个三角形。
小蛋糕被住在树上的小松鼠看见了,小松鼠也非常喜欢这块蛋糕,请大家仔细听。
播放录音:小松鼠非常喜欢吃这块蛋糕,想把它推回家。小朋友们,请你帮小松鼠想一想,如果不破坏蛋糕,不改变蛋糕的位置和方向,照这样,它能推进门吗?如图所示:
师:我们来看图,树洞很宽敞,小蛋糕又不是很厚,推进门,厚度应该没有问题吧。学生点点头。
师:要知道它能不能推进去,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生1:需要知道小松鼠家的高度,也就是树洞的高度。
师:光知道树洞的高度就可以了吗?很多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
生2:还要知道小蛋糕的高,也就是要知道三角形的高。
师: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哪一条呢?
教师在三角形中出示四条线段。如图:
师:你能肯定地告诉我,哪一条肯定不是?
生3:黄色的线段肯定不是。
师:为什么?
生3:因为它没有从最高的顶点画下来,所以它肯定不是。
师:你的意思就是高必须从顶点开始画下来。教师用课件把黄色的线段退出。
生4:黑色和蓝色肯定不是。
师:为什么?
生4:因为它没有和最下面一条边垂直。
师:你的意思就是高必须与对边垂直。教师用课件把黑色和蓝色线段退出。
师:红色的这条线段是三角形的高吗?
生集体回答:是。
师:你认为怎样的一条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生5:从三角形最高的顶点到最下面底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生6:从三角形的頂点到最下面底边上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师:是不是这样?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教师边演示边出示三角形的高和底。
师:知道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你能画出三角形的高吗?学生尝试画三角形的高。指名学生交流画法……
思考:一次,我和朋友在聊这个课的时候,他突然问了我一句:为什么要学“高”啊?当时我就有点闷。是啊!为什么学“高”?作为学生的话,更容易问这样一个问题。第一次的设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点枯燥,兴趣又不是很高,好像老师强加于学生。后来我认真研读教材,努力思考“如何创设一个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能主动的探究新知。前前后后创设了3个情境,最后选择创设上面的那个教学情境,虽然这个情境从立体到平面,稍稍有点牵强,但通过录音,图片,学生能很直观的发现,要知道三角形能不能推進去?需要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小松鼠树洞的高。怎么知道三角形的高呢?我又出示了三条线段,其中两条与对边是“不垂直”的,一条与底边垂直但不是从顶点开始画的。这正好是高的两个最重要的基本特征。老师借助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排除。“你认为哪一条肯定不是三角形的高?”学生先确定了黄色的线段肯定不是三角形的高,“因为它没有从最高的顶点画下来”;再确定另外两条线段肯定不是三角形的高,“因为它没有和最下面一条对边垂直”。学生两次否定,要让学生很自然地“从顶点到对边”、“垂直线段”结合成“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兴趣高涨、理解深刻、思维深入。从自我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主动,思维深刻。
二、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我们在教学有关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小手亲自操作,在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如在教学六上《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我是这样教学的:
1.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回忆了圆柱的特征,凭借我们以往的知识和能力,你还能研究圆柱的哪些方面?(圆柱的体积、圆柱的表面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我们学过长方体的表面积。根据你已有的经验,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哪些部分呢?
学生说,老师板书,并让学生摸一摸圆柱的表面积。
S表=2S底 S侧
师:圆柱的底面积你会求吗?如何计算?
师:圆柱的侧面积你会求吗?
2.圆柱的侧面积
(1)感知圆柱侧面积的展开图。
师:圆柱体的侧面积你会进行计算吗?
它是一个什么面?有什么办法进行计算呢?
学生动手剪开圆柱的侧面,通过剪、观察、思考。师:你有什么发现?
(2)观察发现圆柱侧面积公式。 师:你是怎么得到它的展开图,它的展开图是什么图形?展开后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知道了如何求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能求出圆柱的表面积?
……
本来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图形,是一个弯曲的面,要求出它的面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但老师通过让学生剪开、打开、观察、发现圆柱侧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是学过的。把原来一个弯曲的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底面的周長,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自然而然地推导出了圆柱侧面的计算公式,不仅得到了圆柱侧面的计算公式,还理解了计算公式,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对比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的过程,应该是自我的思维与他人思维碰撞,产生问题,进行交流,进行探究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在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时候是这样教学的:
片段:
师:想挑战这个任务吗?我们该怎样找到船的位置呢?如果你的方法确定了,请你把你的话写在横线上。
师:我要根据你的描述来找到船的位置。同桌两人讨论。
教师找到了四位同学的作品,上台交流。
师:你们在解决的时候,有没有量出距离?干嘛一定要量出距离呢?要是沒有距离行不行?哪儿不行?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距离重要不重要?怎么量出30度的?
两个同学出示两种不同的表述:1.船在灯塔的东北方向30度方向3千米处。2.船在灯塔的东北方向60度方向3千米处。学生演示,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师:船在灯塔的东北方向30度方向3千米处?还是东北方向60度方向3千米处?
师:如果同学们仔细倾听了,这个小组跟刚才那个小组,有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两种情况放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
生:从北往东,还是从东往北。
师:学习就是这样,观察同学的思考,把同学的思考同自己的思考进行比较。
师:他们是从哪儿开始的?我们更习惯以正北为基准还是以正东为基准?肯定有不同的声音,学生讨论,交流情况。教师出示指南针,在大海这样的环境当中,在数学上通常把南北作为基准,这艘船是往哪儿偏了。我们拿出手,用手势来比划一下。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同学的作品。教师把非常正确的描述出示,学生惊呆了。师:要不要来点掌声?
课件出示:船在灯塔的北偏东30度方向3千米处。
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不断的反思,不断的修正,不断的提升。张老师教学如此精湛,值得我们去深思。从课中,老师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都是学生自己在不断的探究新知,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自己反思,同学间交流。遇到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放在一起比较,自然产生了新的问题。有了新的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得到了新的知识。这样学习的过程,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63-2
一、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如教学三角形的高,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的蛋糕。其正面是三角形的小蛋糕。如右图:
师:这块小蛋糕的前面是……
生:一个三角形。
小蛋糕被住在树上的小松鼠看见了,小松鼠也非常喜欢这块蛋糕,请大家仔细听。
播放录音:小松鼠非常喜欢吃这块蛋糕,想把它推回家。小朋友们,请你帮小松鼠想一想,如果不破坏蛋糕,不改变蛋糕的位置和方向,照这样,它能推进门吗?如图所示:
师:我们来看图,树洞很宽敞,小蛋糕又不是很厚,推进门,厚度应该没有问题吧。学生点点头。
师:要知道它能不能推进去,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生1:需要知道小松鼠家的高度,也就是树洞的高度。
师:光知道树洞的高度就可以了吗?很多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
生2:还要知道小蛋糕的高,也就是要知道三角形的高。
师: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哪一条呢?
教师在三角形中出示四条线段。如图:
师:你能肯定地告诉我,哪一条肯定不是?
生3:黄色的线段肯定不是。
师:为什么?
生3:因为它没有从最高的顶点画下来,所以它肯定不是。
师:你的意思就是高必须从顶点开始画下来。教师用课件把黄色的线段退出。
生4:黑色和蓝色肯定不是。
师:为什么?
生4:因为它没有和最下面一条边垂直。
师:你的意思就是高必须与对边垂直。教师用课件把黑色和蓝色线段退出。
师:红色的这条线段是三角形的高吗?
生集体回答:是。
师:你认为怎样的一条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生5:从三角形最高的顶点到最下面底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生6:从三角形的頂点到最下面底边上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师:是不是这样?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教师边演示边出示三角形的高和底。
师:知道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你能画出三角形的高吗?学生尝试画三角形的高。指名学生交流画法……
思考:一次,我和朋友在聊这个课的时候,他突然问了我一句:为什么要学“高”啊?当时我就有点闷。是啊!为什么学“高”?作为学生的话,更容易问这样一个问题。第一次的设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点枯燥,兴趣又不是很高,好像老师强加于学生。后来我认真研读教材,努力思考“如何创设一个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能主动的探究新知。前前后后创设了3个情境,最后选择创设上面的那个教学情境,虽然这个情境从立体到平面,稍稍有点牵强,但通过录音,图片,学生能很直观的发现,要知道三角形能不能推進去?需要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小松鼠树洞的高。怎么知道三角形的高呢?我又出示了三条线段,其中两条与对边是“不垂直”的,一条与底边垂直但不是从顶点开始画的。这正好是高的两个最重要的基本特征。老师借助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排除。“你认为哪一条肯定不是三角形的高?”学生先确定了黄色的线段肯定不是三角形的高,“因为它没有从最高的顶点画下来”;再确定另外两条线段肯定不是三角形的高,“因为它没有和最下面一条对边垂直”。学生两次否定,要让学生很自然地“从顶点到对边”、“垂直线段”结合成“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兴趣高涨、理解深刻、思维深入。从自我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主动,思维深刻。
二、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我们在教学有关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小手亲自操作,在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如在教学六上《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我是这样教学的:
1.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回忆了圆柱的特征,凭借我们以往的知识和能力,你还能研究圆柱的哪些方面?(圆柱的体积、圆柱的表面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我们学过长方体的表面积。根据你已有的经验,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哪些部分呢?
学生说,老师板书,并让学生摸一摸圆柱的表面积。
S表=2S底 S侧
师:圆柱的底面积你会求吗?如何计算?
师:圆柱的侧面积你会求吗?
2.圆柱的侧面积
(1)感知圆柱侧面积的展开图。
师:圆柱体的侧面积你会进行计算吗?
它是一个什么面?有什么办法进行计算呢?
学生动手剪开圆柱的侧面,通过剪、观察、思考。师:你有什么发现?
(2)观察发现圆柱侧面积公式。 师:你是怎么得到它的展开图,它的展开图是什么图形?展开后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知道了如何求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能求出圆柱的表面积?
……
本来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图形,是一个弯曲的面,要求出它的面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但老师通过让学生剪开、打开、观察、发现圆柱侧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是学过的。把原来一个弯曲的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底面的周長,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自然而然地推导出了圆柱侧面的计算公式,不仅得到了圆柱侧面的计算公式,还理解了计算公式,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对比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的过程,应该是自我的思维与他人思维碰撞,产生问题,进行交流,进行探究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在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时候是这样教学的:
片段:
师:想挑战这个任务吗?我们该怎样找到船的位置呢?如果你的方法确定了,请你把你的话写在横线上。
师:我要根据你的描述来找到船的位置。同桌两人讨论。
教师找到了四位同学的作品,上台交流。
师:你们在解决的时候,有没有量出距离?干嘛一定要量出距离呢?要是沒有距离行不行?哪儿不行?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距离重要不重要?怎么量出30度的?
两个同学出示两种不同的表述:1.船在灯塔的东北方向30度方向3千米处。2.船在灯塔的东北方向60度方向3千米处。学生演示,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师:船在灯塔的东北方向30度方向3千米处?还是东北方向60度方向3千米处?
师:如果同学们仔细倾听了,这个小组跟刚才那个小组,有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两种情况放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
生:从北往东,还是从东往北。
师:学习就是这样,观察同学的思考,把同学的思考同自己的思考进行比较。
师:他们是从哪儿开始的?我们更习惯以正北为基准还是以正东为基准?肯定有不同的声音,学生讨论,交流情况。教师出示指南针,在大海这样的环境当中,在数学上通常把南北作为基准,这艘船是往哪儿偏了。我们拿出手,用手势来比划一下。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同学的作品。教师把非常正确的描述出示,学生惊呆了。师:要不要来点掌声?
课件出示:船在灯塔的北偏东30度方向3千米处。
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不断的反思,不断的修正,不断的提升。张老师教学如此精湛,值得我们去深思。从课中,老师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都是学生自己在不断的探究新知,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自己反思,同学间交流。遇到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放在一起比较,自然产生了新的问题。有了新的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得到了新的知识。这样学习的过程,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