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同伴间的互助协作,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和他人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一些误区,本文旨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合作学习;误区;对策
一、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
1.流于形式,凶一些教师思想落后、观念陈旧,不深入钻研合作学习的理论,把握合作学习的真谛,不考虑合作的时机,不考虑问题的难易,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使合作变成了“合座”。
2.放任自由,教师提出问题后,表面上热热闹闹,一些学生或乘机私下说话、东拉西扯或默不作声,俨然成为忠实的“听众”,教师不加制止,不予引导,听任学生放纵自由,导致合作学习缺乏实效。
3.缺乏指导,在开展合作学习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表达、倾听、讨论、组织和评价等合作技能缺乏指导,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只顾及自我感受,缺乏包容和理解,难以接纳他人,导致合作学习难有成效。
4.目标随意,在合作学习中,部分教师教学目标定位随意,或过于简单,无需合作就能轻松解决,体验不到合作的乐趣;或过于困难,学生苦苦探索仍无结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丧失学习兴趣,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他们分别承担总结人、检查者、精确性裁判、联络员、记录员、观察者等角色,通过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但部分小组分工不明确,甚至把后进生看成合作的累赘,学生之间缺乏信任,导致合作学习变得毫无意义。
5.扼杀个性,部分教师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心存疑虑,刻意追求所谓的“最佳答案”,对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视而不见,让学生灵动的思维黯然逝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合作学习的矫正策略
1.自愿组合与优化组合相结合,分组的目的是便于有效合作,以发挥各自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一方面,让学生自愿组合,自愿组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有利于营造宽松的氛围,产生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采取优化组合的方法,按照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性别等进行分组,一般以4—6人为宜。
2.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在合作学习中,采取小组合作、集体讨论、协作交流的形式,然而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传统做法,新课程倡导学生勤于动手、主动探究,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独立分析、探究、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教师要精心设计预案,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确定哪些问题适合“合作”,哪些问题适合“独立”,教师提出问题,要留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当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答案呈现多样时、学生处于困惑时、意见分歧时,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实施合作学习,组内求同存异,再到全班交流,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大小设计适宜,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无穷的魅力。
3.培养合作技能,(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策略,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敢于发言、积极思考、表达清楚、注意倾听的习惯,(2)学习讨论,当小组成员有了不一致的想法,就需要通过讨论形成共识,卓有成效的讨论包括有良好的组织性,不随意指责他人,不散漫随便;在意见发生分歧时,要敢于坚持,又要勇于纠错,学会分享别人的成功;(3)学会表达,通过合作学习,以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4)学会倾听,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学会欣赏别人,专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博长众长,汲取营养。
4.把握合作时机,教师要找准时机,针对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合作学习,(1)在重难点处,教师引导学生以学习目标为导向,通过小组成员实践活动、数学实验、讨沦交流、互助协作等活动,获得成功体验,(2)在有争议时,当学生对问题争论不休时,教师适时把有争论价值的疑点放到小组中讨论,通过争辩明晰正误,(3)在解决开放性问题时,在遇到开放性问题时,仅靠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往往无法获得全面的解答,通过小组协商交流,在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
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和争辩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坦,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教育探索,1996(1).
[2] 殷向东,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微,中学理科教学,2001(2).
关键词:数学;合作学习;误区;对策
一、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
1.流于形式,凶一些教师思想落后、观念陈旧,不深入钻研合作学习的理论,把握合作学习的真谛,不考虑合作的时机,不考虑问题的难易,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使合作变成了“合座”。
2.放任自由,教师提出问题后,表面上热热闹闹,一些学生或乘机私下说话、东拉西扯或默不作声,俨然成为忠实的“听众”,教师不加制止,不予引导,听任学生放纵自由,导致合作学习缺乏实效。
3.缺乏指导,在开展合作学习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表达、倾听、讨论、组织和评价等合作技能缺乏指导,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只顾及自我感受,缺乏包容和理解,难以接纳他人,导致合作学习难有成效。
4.目标随意,在合作学习中,部分教师教学目标定位随意,或过于简单,无需合作就能轻松解决,体验不到合作的乐趣;或过于困难,学生苦苦探索仍无结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丧失学习兴趣,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他们分别承担总结人、检查者、精确性裁判、联络员、记录员、观察者等角色,通过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但部分小组分工不明确,甚至把后进生看成合作的累赘,学生之间缺乏信任,导致合作学习变得毫无意义。
5.扼杀个性,部分教师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心存疑虑,刻意追求所谓的“最佳答案”,对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视而不见,让学生灵动的思维黯然逝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合作学习的矫正策略
1.自愿组合与优化组合相结合,分组的目的是便于有效合作,以发挥各自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一方面,让学生自愿组合,自愿组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有利于营造宽松的氛围,产生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采取优化组合的方法,按照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性别等进行分组,一般以4—6人为宜。
2.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在合作学习中,采取小组合作、集体讨论、协作交流的形式,然而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传统做法,新课程倡导学生勤于动手、主动探究,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独立分析、探究、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教师要精心设计预案,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确定哪些问题适合“合作”,哪些问题适合“独立”,教师提出问题,要留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当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答案呈现多样时、学生处于困惑时、意见分歧时,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实施合作学习,组内求同存异,再到全班交流,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大小设计适宜,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无穷的魅力。
3.培养合作技能,(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策略,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敢于发言、积极思考、表达清楚、注意倾听的习惯,(2)学习讨论,当小组成员有了不一致的想法,就需要通过讨论形成共识,卓有成效的讨论包括有良好的组织性,不随意指责他人,不散漫随便;在意见发生分歧时,要敢于坚持,又要勇于纠错,学会分享别人的成功;(3)学会表达,通过合作学习,以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4)学会倾听,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学会欣赏别人,专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博长众长,汲取营养。
4.把握合作时机,教师要找准时机,针对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合作学习,(1)在重难点处,教师引导学生以学习目标为导向,通过小组成员实践活动、数学实验、讨沦交流、互助协作等活动,获得成功体验,(2)在有争议时,当学生对问题争论不休时,教师适时把有争论价值的疑点放到小组中讨论,通过争辩明晰正误,(3)在解决开放性问题时,在遇到开放性问题时,仅靠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往往无法获得全面的解答,通过小组协商交流,在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
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和争辩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坦,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教育探索,1996(1).
[2] 殷向东,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微,中学理科教学,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