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数学新课改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zm4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长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师生在教学中交往、互动,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教师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数学新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把数学放在了生活中,而学生的潜能则像空气一样,充斥着生活的舞台,学生在学数学时发挥着自身巨大的能量。反思这堂课,我觉得这样处理是比较合理、成功的。及时审视自己的教学,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从不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关注学生的不参与是否与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怨学生,甚至是批评学生,而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宜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反思很重要,能增加你课堂的魅力,吸引孩子主动参与。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体验数学、“玩”好数学。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去经历数学。学生有了兴致,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境,唤起学习热情。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这样的教学,除了知识的传递,更多了一份情感的交流,一次思维的碰撞,使学生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玩”好数学的愿望,从而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在数学世界里自由翱翔。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理性占主导的学科。最优化的数学学习不仅要完成本门学科特定的任务,还应巧妙整合完成其它学科的任务。在上面的教学中,我把数学与美术整合在了一起,不但让学生在摆角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角,而且能设计出一幅幅富有创意的画面,感知了角,更感受了美,数学能力和美术能力得到了协调发展。最后我让学生反思学习的过程,来总结自己的学习后的收获,这是整合语文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在数学新课改教学中,以冷静的、科学的、务实的态度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利于不断转变观念,改进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
  学生是有思想的,课堂是活的。课堂每天都有许多新鲜事,学生每天都有新表现,课堂和学生都会给我提供大量宝贵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我们教师的巨大资源。
  成功的教学必须以对学生直接的了解为基础,但学生的大脑简直就是一个打不开的黑箱,要想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实在不容易。
  比如,学生课内会不会提问,只有进入课堂才知道。如讲解椭圆第二定义时,刚讲完动点到定点F(C,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x=a2/c的距离比是常数c/a(a>c>0)的点的轨迹是椭圆吗?答案是肯定的,它表示中心不在原点的椭圆。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了解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利用好课堂和学生这些宝贵的资源。
  学生是有思想的,课堂是活的,最好的教学方案都只能是对教学过程的大致规划,都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加以执行。由于教学从本质意义上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交往与对话,在教学以前教师是很难对教学过程做出精神的预设的,课堂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教师始料不及的偶然事件。因此,教师应表现出足够的机智,要随机应变,及时对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查。
  教师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一堂课下来,由于意外的成功和偶然的发现会极度地兴奋。但这种兴奋没有过多久便烟消云散。因此,要求我们教师应当善于及时整理自己的发现和思考的结果,并把它记录下来。
  此外,还要善于与人交流。因为教学案例涉及的是教学中有意义的问题,一般教师都比较感兴趣,彼此间的交流是有基础的,在交流的过程中,会使自己的思想更有序、更全面、更深刻,通过交流,有利于完善自己原来的想法,更好地促进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施庄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进行,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讨论已经屡见不鲜,但是讨论的情况如何,还得看具体的课堂改革带来的成效。在我看来,高中物理的改革应该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高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高中物理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呢?很显然,焦点就在于40分钟的课堂。传统的物理课堂总是略带生硬的色彩,大多数教师都是按部就班,
期刊
【摘 要】班主任的工作是中职教育的核心,关系到中职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甚至是以后的前途。因此,中教班主任应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行之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中职生;班主任;德育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群非常特殊的群体,失去了重点高中学生的“光环”,他们不仅存在心理上的压力,还要面对社会对他们的“偏见”,甚至是家人,都会对他们带有些指
期刊
【摘 要】语文学习中的综合性学习,是与听、说、读、写并列的一个项目,主要体现在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它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初中语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教师应该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结合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力求让语文实践活动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服务的课程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语文学科和我们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
期刊
【摘 要】情感是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始终的因素,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文中例谈了职高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多种途径,并探究了情感教学对教师本身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尤克·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中说:“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受到激动,与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正因如此,注意、记忆、理
期刊
【摘 要】英语语法,是学习英语的重要任务,如果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将语法掌握好了,那么,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就会感到特别轻松。但是,学习英语语法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由于英语和中文有着很大的区别,在语法上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的时候总是受到母语的影响,使自己无法很好地学习语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培养习惯;情境教学  由于很多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在进行英语语法
期刊
【摘 要】初中作文教学中,相对于大作训练的耗时低效而言,选择片段训练进行“微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而“微作文”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更具优势。而且语文教师可以更加充分地挖掘教材、利用生活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微作文;片段训练;时效性;实效性;智慧训练  随着“微博”肆无忌惮地铺天盖而来,前几年出现了“微电影”,继而又有了“微作文”一说。其实,在我们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主动获取英语知识。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分析,提倡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来主动地接受知识。  【关键词】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主动性  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指学生为了共同的学习任务而组成特定的学习小组,互相帮助,互相配
期刊
【摘 要】初中化学复习教学是每一位化学老师都十分重视的环节,同时也是很多老师感到困惑甚至无奈的过程,如何改变以往的复习模式,让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愉悦,笔者觉得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情境;复习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初中化学教育的一线老师一定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即对化学复习教学的思考。目前初中化学课堂主要的复习模式是:教师问学生知识点,教师归纳知识点,教师出典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教学形势下,提高历史课堂灵动性的最佳策略之一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适应新课程要求和激活课堂的关键所在。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本人进行了情境教学法的探索与运用,主要情境创设有:创设问题、角色扮演、引入竞争、实践活动四种教学尝试。  【关健词】高中历史教学;情境教学;创设  吕叔湘曾云:“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所谓“活”,活在学生的情绪、兴趣、更活在学生的思维
期刊
近几年来,数学开放题作为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数学教育改革的亮点,已日益引起我国数学教育界的注意,逐渐形成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数学开放题”并非是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审定的规范数学名词。对数学开放题的概念的界定,国内外一些学者有如下的论述:  ●有多种正确的答案的问题称为“不完整性问题”或“开放性问题”。  ●封闭题是指条件恰当(不多不少),答案固定的习题,开放题是条件多余需选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