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陵东区陪葬墓M3之外藏坑考古发掘简报

来源 :考古与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n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阳陵陪葬墓分为东区和北区,以东区为主.东区陪葬墓以东司马门道为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布,距离陵园暨司马门道近者规格较高,规模较大,随葬品亦较为丰富.2014~2016年,阳陵考古队对东区陪葬墓M3的外藏坑进行了发掘.墓葬有外藏坑(外藏箱)2座,设在墓道位置,用木材搭建成长方形的箱体结构,放置陶/木俑、木质车马、石磬、生活器具等随葬品千余件.
其他文献
钱穆在晚年积其一生学思,透过《现代中国学术论衡》来接续中国学术传统注重通学通人的精神旨趣,对于宗教、哲学、科学、史学、政治学、文学等现代分科进行了系统性反思.他的
在对“大一统”的形态化叙事中,依赖于现代权力政治所形成的观点不足以将“大一统”真正“去蔽”,应当返回到与“大一统”相契合的礼序政治的传统维度,对其予以重新解释.礼序
中国传统学术能否成为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不仅在于学者从宏观上把中国作为方法或者把文史哲作为方法,而是应在社会科学意义上走入哲学讨论的方法论及其延伸出的操作方法.在
2010年5~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隋文帝泰陵陵园及隋文帝庙遗址进行了全面地考古调查和勘探,搞清了隋泰陵陵园的平面布局,证实了文献关于泰陵“同坟异穴”的记载;隋文帝庙遗址
比照秦“九都八迁”的东迁路线及其文化内涵,位于陕西宝鸡太公庙一带的秦公大墓,“乐器坑”出土的秦公镈、钟,以及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址聚落、国人墓葬等文化因素,都与秦第
在允许灵活用工的法律背景下,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等灵活用工方式在制造业中被广泛使用.由于缺乏有效规制,灵活用工中第三方中介群体对劳动力市场的介入不仅催生了高额“返费
中国的“德命”与西方的“牧领”作为历史性、文化性的认知图式,很大程度上表征着各自政治文化的渊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情感特征.以福柯谱系理论对二者的“治理”思想进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围绕西南民族研究出现了三场分歧.歧见的实质在于,“体质、语言和历史相结合”方法论对民族研究的重要性;该选择“造国民”还是“造民族”;否认中华民族的